广东某厂房改建工程施工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
资源ID:1284385
资源大小:121.2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某厂房改建工程施工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名称:某某意库6#厂房改造工程 工程地点:某某市某某工业区 施工单位: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 编制单位: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项目部)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审批日期 : 年 月 日 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总则1第三章、预案的启动条件1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的分类1第五章、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2一、紧急设施2二、紧急联络与通讯3三、紧急撤离方法3四、紧急工作组3五、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3六、急救知识和技术4七、紧急工作组成员及其联系方式4第六章、应急预案的启动4第七章、抢险救灾工作5第八章、工作要求5第九章、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5一土方开挖与基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5二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7三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9四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1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3六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4七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7八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0九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2十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4十一防台风、暴雨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6施工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某意库6#厂房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某某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某某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某某意库6#厂房改造工程位于某某市某某工业区,为某某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改建,原厂房是一栋四层建筑,建筑面积为15968.96m2,改建后层数为五层,总建筑面积为19817.90m2,一层层高5米,二至五层层高4米,总高度为22.6m(室内外高差为0.10m)。第二章、总则(一)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二)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第三章、预案的启动条件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急预案开始启动,各成员小组按各自职责和分工立即开展工作:(一)气象台发布台风T3级警报(二)气象台发布黑色暴雨警报(三)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根据本工程特点,经过研究分析,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下述几种常见的重大危险源:1、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台风、暴雨以及地震。2、物体打击:是指高处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3、高处坠落:在高处及楼面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4、坍塌事故:基坑护壁失稳、模板支撑不到位、堆弃物位置不当以及脚手架失稳等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又未能及时调整施工方法而造成的坍塌。5、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驾驶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所发生的绞、碾、碰、轧、挤等事故。6、起重伤害:在吊装作业中,由于起重设备使用不当,或支撑不稳,或连接物强度不够,或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指挥不当、捆绑不牢,或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所造成的人身伤害。7、触电伤害: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和接地装置、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造成的安全事故。8、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9、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10、火灾事故:是指在现场进行动火作业不按要求作业所产生的安全事故。11、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第五章、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施工现场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通常会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是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的损失的有效措施。紧急救援包括下列几项:一、紧急设施1、报警系统当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时,现场用于救助的报警装置,报警系统必须与工地的办公区、值班室、门卫室等主要岗位相连。2、紧急救援工具(1)主要用于清除坍塌物的起重机、切割机具,如千斤顶、起重葫芦、吊索和金属切割机等。(2)交通工具,如人货车等。3、应急照明用于事故现场紧急停电时以及救援时的照明。4、紧急医疗工具用于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5、紧急灭火工具用于紧急灭火措施的基本器材,如灭火器,铁铲,消防水带及消防水池、砂堆等。二、紧急联络与通讯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自身报警系统外,还应拔打119报警和医疗救护120。同时按预案规定的通讯方法向有关部门联络。三、紧急撤离方法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四、紧急工作组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减小环境污染。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紧急工作组应经常组织和学习。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1、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排除救援障碍,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2、事故处理组:按照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精神,采取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3、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4、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疏散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五、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确保人员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物资的损失。紧急救援最关键的是速度,因为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都可能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危胁,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各小组成员需具备正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六、急救知识和技术施工现场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做到:1、服从领导,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全力抢救。2、努力学习和掌握现场救护技术,把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3、分清轻、重、缓、急,在处理伤亡时,沉着、果断、准确、细致,还要保护好现场,以便事后调查和分析。4、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亡搬运以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七、紧急工作组成员及其联系方式 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组长: 姚志刚 副组长:游俊林 组员: 陈海彬、连少希、游维章、连少其、吴怡海、游崇浩 第六章、应急预案的启动一旦气象部门发布灾情警报,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防灾救灾工作全面负责,在预案启动后要暂停施工,各成员小组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工地情况及防范措施,同时要与本工程监理单位取得联系,并对重点防范的区域按照以下内容进行重点检查治理:1、进一步加强基坑的检查加强对基坑工程项目的检查、加固和管理,加大监测密度,注意边坡变形情况,防止出现倒塌事故。对变形较大以及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基坑项目,要立即进行整改和加固。2、加强工地临时建筑、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对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的临时建筑,要落实迁移措施和避险方案,预防台风、暴雨可能造成的危害。现场的临时建筑、临时设施应当做好修缮加固工作,解决排水排涝问题,防止坍塌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渡汛。加强工地临时工棚、围墙等临时设施的检查和管理,防止出现倒塌事故。现场除留有必要人员外,其余人员应全部撤出。3、加强外脚手架和大型垂直运输设备管理对脚手架、塔吊的基础、施工电梯的基础、附墙、拉结点、剪刀撑、缆风绳等涉及结构稳定的关键部位要重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保证台风雷雨季节时脚手架、大型垂直运输设备等的稳定和安全使用。做好附墙、缆风绳等部位的加固工作,严禁自由高度超出标准。4、加强现场高处作业管理对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的,一律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加强攀登、高空作业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5、加强对施工用电管理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全面检查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对电缆进行架空,作业区全部拉闸停电,并做好生活区用电的安全工作。6、确保人员安全当发现工地临时工棚存有安全隐患或在灾害袭击时不能确保工作安全时,应立即组织工人撤离现场,将工人全部撤至安全地带,妥善安置。第七章、抢险救灾工作在灾害警报发布后,成员组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工程防灾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对存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进行抢险、排险、检修、加固。个人都必须服从指挥,不得阻拦。抢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所调用的人员、房屋、机械设备和物资,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补偿。其它未祥之处遵照某某市建设局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和某某市防洪防风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第八章、工作要求1、各成员小组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理工作,主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2、各成员小组在值班工作中,要主动与防灾救灾领导小组值班室保持联系,通报情况。3、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小组迅速到达现场,按照各自的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工作。4、各成员小组要服从领导小组的指挥,保持政令畅通,并加强与其它成员单位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使灾害得到迅速、全面的处理。第九章、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土方开挖与基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土方开挖与基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 场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交底,对有关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如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以及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及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实行技术交底、自检、工序交接、工程隐蔽验收等制度,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以控制。(2) 基坑施工要有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要经过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作业。作业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3) 由于对地下水的控制是保证基础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着重采取措施进行排水降水。布置地面和坑内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对土坡、坑壁冲刷而造成塌方。另外,要尽量避开雨季,最好在枯水期施工。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4) 雨期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5) 无论是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都要严格按照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规程要求去做。挖掘土方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可掏空底脚,不得上下同时开挖,也不得上挖下运,如果必须上下层同时开挖,一定要岔开进行。进行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时,基坑内土面高度应保持均匀,高差不应超过1m。(6) 用挖土机施工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其他作业。(7) 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8) 坑边一般不宜堆放重物,如坑边确须堆放重物,边坡坡度和基坑支护设计须考虑其影响;基坑开挖后,坑边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坑边堆土、料具堆放及机械设备到坑边距离应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进行计算确定。作业人员上下应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挖土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应距离基坑1m以外,高度不能超过1.5m。(9)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要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在基坑周围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无法放坡的基坑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护。防护及支护结构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验收。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进行指挥、监护,如出现支护结构产生可能危及基坑工程安全的变形、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加固后,方可作业。(10) 基坑属于危险作业场所,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设施及周边环境做好变形监测。监测要做好记录,主要是对基坑支护结构、周边已有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和道路的沉降、位移、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如出现有可能危及基坑工程安全和周边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和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坑内人员不得在未加固处理的坑壁下方操作、走动和停留,要离开坑壁一定的距离。操作时应随时注意上方土体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时,作业人员要迅速撤离并及时加固处理。夜间施工要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并备足够的照明和警示灯。(11) 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降水,土方开挖等因素,影响邻近建(构)筑物和管线的使用安全时,应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固、改迁等,特别是各种压力管道要有防裂措施,以确保安全。(二)、土方开挖与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现场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应及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并迅速确定该部位作业人数及伤员人数,立即组织救援人力、机械设备迅速到位,并同时指挥人员往安全地方疏散,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志,控制出现二次伤害事故。2、抢救救援时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抢救伤员,在救援过程中要避免再次伤害伤员。当坍塌土方量大时,为抢时间救援伤员,清理坍塌表层时可用大、中型机械挖掘;当坍塌范围较小时,禁止使用大、中型机械,只可使用小型电动工具及人手进行挖掘救援,对伤员进行必须的处理后,将伤员迅速送医院抢救,并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求救援。3、在坍塌事故中伤员被救出后,必须对该范围进行封闭,设专人保护现场,经事故调查小组及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查勘鉴定,同意解封后才能进行恢复施工,并加强进行对基坑变形的观测。二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1) 作业前,针对物体打击事故频发的部位,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使每个人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安全防范。(2)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进行交叉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预防措施。(3) 每天班后对临边处各种散件进行清理放好,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4)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5) 施工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6)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7)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A)发现情况: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救援小组人员首先抢救负伤人员,对负伤人员作必要的处理,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脊柱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处理后速送医院救护;抢救措施见第三点。(B)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最先发现现场物体打击事故的从业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在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C)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救援小组组长接到物体打击事故报告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脊柱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2) 在移动昏迷的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可用“颈托”围住颈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 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有出血,应立即止血。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胸部伤的胸骨、肋骨骨折、四肢的骨折也要包扎固定。处于休克状态的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4)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5) 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6) 在送运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制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伤者要固定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7) 救援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对出事地点的范围进行现场保护及安排人员作警戒。三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需体检合格(即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同时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上岗。(2) 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3) 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级的保养工作,保持机械完好。(4) 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等。(5)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技术性能,正确操作和合理使用,严禁超负荷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6) 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指示、仪表、报警自动报警信号等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停用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7) 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先关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 新机或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或改造后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方可投入使用。(9) 停用一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应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做好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10) 机械集中停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并设置消防器材;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等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在危险区域界限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入内;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重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及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11) 各类型的机械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压力表是否正常,密封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2) 切削机械必须控制刀具的进刀量,应按需切削的工件来调整其进刀量 (按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调整)。(13) 电焊机必须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初级、次级的防护罩必须齐全有效,焊机导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少于1M。(14) 所有建筑施工机械(包括大型设备、金属加工设备)必须建立并做好台帐,维修档案,自检记录档案。(二)、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事故现场实施警戒,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同时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被困人员或伤员组织抢救。2、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并酌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救援。3、求援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4、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根据伤员的伤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办法:(1)如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当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2)伤员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可用拇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以提升血压稳定病情,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瘀血、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如有异物可用手指从口角一边插入摸至另一边将异物勾出。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侧下肢缚在一起。(6)如机械对人体的切割伤。当手指被切离身体时,一定要保护好断端和伤员一起送到医院进行医疗,(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5、当发生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按触电事故救援程序进行施救。四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2、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并持有效的特种操作证上岗。3、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电源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用电设置的分布进行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总工批准。4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其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5、现场布线时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经测试合格后才能通电。并做好验收记录。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7、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际GB 6829-9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 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8、现场电工必须做好现场日常的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9、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灯具等。10、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11、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12、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13、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14、同一供电系统不能同时存在TN-S和 TT两个保护系统。(二)、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A、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2、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3、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1)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痰血块等异物,立即把病人的头侧向一边,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3)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动三四厘米即可,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公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一)、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措施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二)、应急响应 应急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挥对污染源及其行为,进行控制,以防事态进一步蔓延或扩散,项目安全员封锁事件现场。同时,通报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及公司值班人员。 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到达事件现场后,立即责令项目部立即停止生产,组织事件调查,并将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公司应急小组组长。 公司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件通报后,上报当地主管部门,等候调查处理。六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一)、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施工现场的防火机构施工现场实行层级管理,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各负其责,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的防火工作。各部门负责人、生产班(组)长是本部门、班(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班(组)的消防工作。(1)施工现场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任组长,成员由生产、质技、保卫、行政(后勤)、材料、宣传部门和各生产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组成。(2)施工现场按参加施工总人数千人以上的百分之十,千人以下的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长由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任命,义务消防队下设灭火组、引导疏散组、物资疏散组、救护组、维护秩序组。各司其责。a、灭火组:当接到着火报警,应迅速赶赴着火点进行灭火。b、引导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引导火灾现场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c、物资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抢救转移物资和火灾后物资清点。d、救护组:对因火灾引起有毒气体,采取防中毒措施,对因火灾,灭火过程中受伤人员的抢救、护理。e、维护秩序组:当火灾发生后,负责维持现场的治安秩序和保护火灾现场。3、施工项目应当对职工进行经常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4、抓好检查制度的落实。5、在施工过程需要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动火作业“八不、四要、一清”的防火措施,才可动火。动火后,要进行检查验收。6、严格吸烟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立吸烟区,配置相应设施,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7、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规定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存放,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并落实防火措施。8、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高层建筑,重点工程必须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系统,做到与施工同步进行,临时消防供水系统高压水泵设专线供电、供水管直径不小于50mm,每层应设置消防结口,从第四层起每隔一层,配备一条长度为20m的消防水带及配置水枪。9、电线架设、电器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技术规程的要求,并由持有电工证的电工架设安装,严禁在外脚手架上架设电线及乱拉乱接电线。10、易燃杂物要及时清运,不宜长时间堆放在施工现场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11、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二)、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发生火情与爆炸重大的安全事故时,通讯联络组或发现事故人必须立即拨打“119”电话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系,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必须准确讲清起火单位、所在地区、道路、门牌号码、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报警的电话号码等,并派员到路口迎候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在使用无线移动电话报警时,还必须注意报警后不要关机,以便听取消防队的回唤问话,保持联系。2、扑救火灾的程序:2.1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 一旦建筑物起火,要在起火后57分钟内,控制与扑灭初期火灾,灭火行动组和起火部位员工必须先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水管)、器材(灭火器材)进行自救。在组织灭火自救工作中,依次按分工做好下列工作:(1)分别向公司保卫武装部和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度室“119”报警。(2)疏散引导组要向施工现场各层施工员发出火灾通报,迅速地指挥员工由上往下疏散,对各类电器、机械设备停止其运行或部分停止使用。(3)灭火行动组首先进入火场,启动高层加压水泵,合理采用消防栓和各种灭火器材有效地进行灭火。(4)疏散引导组对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等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员专管。(5)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护。火灾现场要设置护卫人员,火灾扑灭后要根据划定的范围进行保护现场,不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内,以免影响调查工作。(6)物资转移,必须按先贵重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转移,对转移的物资要列出清单,派员保护管理。 2.在建工程火灾的扑救方法: 施工大楼发生火灾,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等各组必须迅速组织成员到位,进行观察分析火情,组成人员一般不少于2人进入火场进行扑救与疏散,应急疏散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有序进行,扑灭火灾应从火焰根部扑起,起火点扑起,从顺风方向推进扑救直到扑熄为止。(1)若某一楼层外脚手架着火,且燃烧范围不大时,应先通知着火楼层及上下层的人员疏散。若楼层着火,且楼层内人员较多时,用以疏散的砼梯,将着火层人员疏散到地面。(2)若某一防火区着火,且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可先将人员疏散到层顶,从相邻未着火楼层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3)若生活区某一房间内起火,而门已被火封住,使房内人员不能走出时,房内人员可通过从阳台或室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绕道疏散。(4)若着火层的走廊、楼层被烟火封锁,有人逃到房间、窗口、阳台时,首先要通过广播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消防人员应采用各种登高方法进行抢救、疏散,也可采用各种救生器具,如使用安全绳、缓降器、救生袋等降至地面。(5)若办公器材、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切忌使用水源扑救,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气体灭火。一旦其他部位发生火灾,必须第一时间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区存放。3.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发生火灾事故,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及时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