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场3000亩桃树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1293188
资源大小:314.39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牧场3000亩桃树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农牧场3000亩桃树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某西山农牧场3000亩桃树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某某西山农牧场 设计单位:某某生产建设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某某泓科节水灌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地址:十二师西山农牧场 二、工程规模建设规模:3000亩桃树种植,种植品种为蟠桃、水蜜桃及油桃,年产鲜桃3600吨建设内容:1、标准桃源的建设。3000亩套数的种植。2、节水灌溉工程,新建自压滴灌面积3000亩,修建道路14580平方米,周边防护林300亩1.2.3工程造价:1380万元 1.2.4工期:建设期2年(2012年-2013年)三、自然条件 西山农牧场行政隶属兵团某某,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25千米处,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7°203787°2622北纬43°313043°4830之间的狭长地带。东以青年渠老道河为界,与一零四团相连,西以八钢公路为界和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接壤,南以老沙渠划线与永丰乡为邻,北靠牛毛湖煤矿。南以乌鲁木齐河为界与板房沟乡隔河相望。平均为19.1%,土地总面积9120.95公顷,其中耕地2398.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29%;基本农田1601.4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6.787%。 西山农牧场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地理中心,项目区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7.2,年降水量64.3-27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914.1mm全年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m/s最大风速30.7m/s。元月份历年平均气温-12.6,属严寒地区,最大冻土深度1.55m四、工程地质条件 西山农牧场地势较为平坦,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特别是老城区道路狭窄多弯,建筑密集,人口稠密,障碍物多,施工干扰大,运输困难。·五、施工条件施工区内不需要修建施工临时道路基本可满足各种施工机械、工程材料及大型设备的运输要求。第一章 桃园的建设1.1 园地选择1.1.1桃树的生长习性1.1.1.1 气温 桃树对环境的要求桃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年平均温度817之间均可栽培,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温度过低易引起冻害和树体生长不良,过高则易导致枝干灼伤。桃树在休眠期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使桃芽正常发育,否则易导致发芽不整齐和出现花蕾枯死现象。 1.1.1.2 光照 桃树是喜光性很强的果树,在选园时注意选向阳地块。 1.1.1.3 水份 桃树喜欢干燥,耐涝能力较差,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易引起枝稍徒长、花芽不易形成、果实产量降低、口味变差。 1.1.1.4土壤 桃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长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时则严重影响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土壤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较好,表现为结果早、品质好;如土壤过于肥沃、质地太黏重,则易生长过旺、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品质较差,味淡、果小。1.1.2拟建地的地势、气候及土壤条件农场座落在低山丘陵和乌鲁木齐河上游冲积平原,地形特点是南北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1.9-5.53千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955-1460米,高差505米,南北坡降不等,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矿产资源丰富。 项目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不积雪,小区气候比较明显,光热充足,但热量不高;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4.7,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7.5,年极端最低温度为-32.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62.7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境内土壤以酸性黄壤为主,与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等交错分布。形成酸性土壤,也发育了各种酸性土壤植物群落,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经济栽培必须在气候适宜地带建园,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根据桃树的生长要求,拟建地点正符合桃园建设要求。1.2桃园规划设计1.2.1 桃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步骤1.2.1.1桃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基于栽培桃树的基本特点,无论是既定树种、品种,选择园地进行规划设计,还是已定园地,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发展桃树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应该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建园的各项事宜;二是应该有长远的观点慎重考虑建园的前景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建立事宜本地条件的桃园;四是要了解和掌握当地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情况,及早防范病虫害于未然;五是要适应新科技的应用,为桃园的科学化管理创造条件。1.2.1.2桃园规划设计的内容桃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各项用地区划及园地规划要注重桃园环境改良,如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桃树品种的选择和配置,桃树定植的方式,密度和技术等,绘制定植图和编写桃园档案。1.2.13规划设计的步骤首先对有关的资料,如拟将发展的桃树品总习性和经济性状,拟将定植桃树的园区的生态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及经济社会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再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植被等情况,在掌握上述资料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绘制桃园地形图、土壤调查、土壤分布图,最后进行具体的桃园规划设计1.2.2园地规划包括桃园及其他种植业占地、防护林、道路排灌系统、辅助建筑物占地等,规划时应该根据经济利用土地面积的原则,尽量提高桃树占地面积,控制非生产占地比例,具体比例为:桃树占地90%以上,道路3%左右,排灌系统1.5%左右,防护林5%左右,其他0.5%左右。1.2.2.1桃园园地(作业区)的区划 根据桃园的地形,地势和土壤条件,小气候特点和现代化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分作业区,作业区通常以道路或自然地形为界,作业区面积小者10-20亩,大者100-200亩不等,因地形势而异,地形复杂的山区,作区面积较小,(20-30亩),丘陵或平原可大些(50-200亩)作业区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利于耕作和管理,找边与短边比可为2:1或5:2-3。在同区长边须与等高线走向平行,有利于保持水土,小区长边与主要有害风向垂直,或稍有偏角,以减轻风害。1.2.2.2桃园道路系统的规划 根据桃园面积、运输量和机具运行等的要求。常以桃园的道路殷实其作用的主次,设置成宽度不同的道路,主路较宽(6-8米)。控制的桃园面积较大,并与各作烧锅和桃园外界相联通,是产品物资等的主要运输道路,作业区之间有支路(4-6米)相连,作业区内为方便各项田间作业必要时还可设置作业道(1-2米)。道路尽可能与作业区边界相一致,避免道路切割作业区,影响管理,过多的占用土地。1.2.2.3桃园的排灌系统的规划 首先解决水源,根据水源确定灌溉方式(沟、畦灌溉,喷灌、滴灌)和设计排水渠,灌水渠。通常灌溉渠道与道路相结合,排水渠与灌渠共用。1.2.2.4绿肥地和苗圃利用林间空隙地,山坡面、滩地种绿肥,必要时还应专辟肥源地。以供桃园树用肥,为自繁自养各种补、定植用桃树和防护林用苗,桃园应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水源充足的地块作苗圃,培育各种苗木。1.3 定植前的土壤改良因桃树根系比较深广,适应能力较强,产品经济价值较高。但是,进行商品的栽培,还需要对其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能在栽植前先行改良,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3.1土壤理化性能1.3.1.1 砂质土 砂质土含砂粒多,粘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土壤通透性良好,透水排水快,但缺乏毛管孔隙,土壤持水量小,蓄水保水抗旱能力差。由于砂质土主要矿物为石英,缺乏养分元素和胶体,土壤保蓄养分能力低,养分易流失,因而表现为养分贫乏,保肥耐肥性差,施肥时肥效来得快且猛,但不持久。砂质土水少气多,土温变幅大,昼夜温差大,早春土温上升快,称热性土。土表的高温不仅直接灼伤植物,也造成干热的近地层小气候,加剧土壤和植物的失水。砂质土疏松,结持力小,易耕作,但耕作质量差。施肥时应多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化肥施用则宜少量多次,并注意解决“发小不发老”,后期脱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轻等问题。在作物种植上宜选种耐瘠耐旱、生长期短、早熟的作物,以及块根、块茎和蔬菜类作物。1.3.1.2 粘质土 粘质土含砂粒少,粘粒多,毛管孔隙特别发达,大孔隙少,土壤透水透气性差,排水不良,不耐涝。土壤特水量大,但水分损失快,保水抗旱能力差,有“晴三天张大嘴,雨三天淌黄水”,的说法。因此,在雨水多的季节要注意沟道通畅以排出积水,夏季伏旱注意用时灌溉和采用抗旱保墒的耕作法。这类土壤含矿质养分较丰富,但通气性差,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累积较多;土壤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淋失,肥效慢,稳而特久,“发老不发小”;此类土壤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化肥一次用量可比砂质土多,苗期注意施用速效肥促早发。粘质土土温变幅小,早春土温上升缓慢,有冷性土壤之称。土壤涨缩性强,干时田面大开裂、深裂,易扯伤根系。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以及果、桑、茶等多年生的深根植物。1.3.1.3 壤质土 壤质土由于所含砂粒、粘粒比较适宜,它兼有砂土类和粘土类土壤肥力的特点,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小苗等优点,又有粘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等优点,适种范围广,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1.3.2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良好的土壤质地应是砂粘适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具有适宜的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土温稳定,适种植物广。而砂质土和粘质土,往往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常用的改良方法有: 1.3.2.1 客土法 对过砂或过粘的土壤,可分别采用“泥掺砂”或“砂掺泥”的办法来调整土壤的粘砂比例,以达到改良质地,改善耕作,提高肥力的目的。这种搬运别地土壤(客土)的方法称为“客土法”。一般使粘砂比例以3:7或4:6为好,可在整块地进行,也可在播种行或播种穴中客土。 1.3.2.2 耕翻法 也称“翻淤压砂法”或翻砂压淤法“。是指对于砂土层下不深处有粘土层或粘土层下不深处有砂土层(隔砂地)者,可采用深翻,使之砂粘渗和,以达到合适的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1.3.2.3 引洪慢淤法 对于沿江沿河的砂质土壤,可以采用引洪慢淤法改良。即通过有目的把洪水有控制地引入农田,使细粒沉积于砂质土壤中,就可以达到改良质地和增厚土层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边灌边排,尽可能做到留泥不留水。为了让引入的洪水中少带砂粒,要注意提高进水口,截阻砂粒的进入。 1.3.2. 4 增施有机肥 通过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质量分数,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消除过粘或过砂土壤所产生的不良物理性质。因为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而比粘粒弱,增加有机质质量分数,对砂质土壤来说,要使土粒比较容易粘结成小土块,从而改变了它原先松散无结构的不良状况;对粘质土壤来说,可使粘结的大土块碎裂成大小适中土团。此外,能过种植绿肥也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1.4水地保持措施1.4.1治坡 在坡度较大的(25度以上)的一形不宜栽桃树,宜种植用材林,护坡林,涵养水源,降低水流量。在近桃园的上坡挖沟垒(即拦水沟)拦截上坡水,避免冲入桃园。并引入总排水沟、泄洪水沟。1.4.2改选地形 如梯田、撩壕、鱼鳞坑等,通过截断坡面,缩小集流面,减少地表径流量,同时局部平楚,减少流量,以保持水土。1.4.3治沟 通常在沟里垒坎拦截蓄水沟,防止坡面沟底的侵蚀,坎有石垒、土垒或木桩栏坝。1.4.4等高栽植和等高耕作,建在缓坡地带坡度不大,地形平缓的桃园,树行沿等高线走向排列,耕作按行操作,避免须破耕作。同样可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总之,山坡地形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治理时也须从“坡、园、沟”全面综合的治理,才能取得保持水土的预期效果。1.5品种选择贵阳市主要栽培品种有:1.5.1 早熟桃1.5.1.1雨花露:贵阳地区3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10克,最大单果重202克。果形长圆形,果皮底色乳黄,果顶及阳面着艳丽红晕。果肉乳白,柔软多汁,香气浓,风味甜,品质上。该品种为优良早熟鲜食桃品种,始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各地发展。1.5.2 中熟桃1.5.2.1大久保:果型大,平均单果重165克左右,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淡绿黄色,阳面有点状鲜红晕及条纹。果肉乳白色,近核处有红色。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品质上,离核,丰产,耐贮运。贵阳地区果实7月中下旬成熟,是鲜食加工兼用的优良中熟品种。1.5.3 晚熟桃1.5.2.1艳红:在贵阳地区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该品种果型极大,平均单果重180克,最大果重450克。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绿白,近全面着暗红或深红色晕。果肉乳白色,阳面有红色。该品种果实较美观,丰产性好,早果性也好,品质优。1.5.2.2简阳晚白桃:适应性强,进入结果期早,丰产,五年生树单株产果25公斤以上,贵阳地区果实8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果型大,平均果重178克,最大果重380克。果实圆形,果皮底色绿白色,阳面有鲜红晕,果肉白色,近核处红色,粘核,品质上。1.5.2.3迎庆桃:迎庆桃是水蜜桃优良变异品种,果实大,平均果重150克,果圆形,果皮绿白色,皮厚,韧性强,果肉肉质细密,略有纤维,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13%,味浓甜,汁中等,风味佳。迎庆桃成熟时间晚,在9月上市,市场上极少有桃供应,有重要经济价值。1.6栽植密度和方式1.6.1 根据园区的整体规划,主要是考察景区景观的设计要求,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而冬季观树形的理念来设置栽值密度,通常栽植密度采取5-6X5-6米的定植,那园区景观设计要6X6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20株桃树的种植计划。1.6.2栽植方式 园区栽种株行距是相等的,能便于管理。又有利于果树生长。栽植方向以南北向为宜。 单位面积株数:栽植株数(株/亩)=栽植面向/(栽植距离)²1.3 定植1.3.1 定植前的准备1.3.1.1定植点测量根据园区栽植方式,必须定植整齐,以此促使桃树生长的整齐性,便于桃园的园间管理,因而需在定植前根据规划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按株行距测量定植点,按点定植,测量定植点的同时预留出道路和渠道占地。1.3.1.1.1 平地桃园定植点测量时,可先定基准点和基准线然后逐行测量定植点,(见图一) 1.3.1.1.2 山地桃园(等高)定植点测量,由于坡面地形起伏,等高线之间不等距。因而且的宽于行距,可多加行,有的小于行距,则中断或短行,校正持再标定植点。(见图二) 1.3.1.2定植穴准备 图一 平地定植点测量示意图 图三 定植方法 定植穴是桃树最初生存的基本环境,它关系到桃树栽培的成活率,也关系到以后桃树根系的发育,也是桃树早结果,早丰产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必须保证栽植穴的质量,在粘重土壤或含石量大的桃园尤为重要,穴大桃树根量大,树冠大。穴小根量小,树冠小,定植穴的大小,一般要求直径和深度8080cm,不过土质疏松者可浅些,而下层有胶有胶泥层、石块或土壤板结者应深些,定植穴实际是小范围的土壤改良,因而土壤条件越差,定植穴的质量要求越高,尤其是不深度至少达到60cm以上为宜。挖穴:应以栽植点为中心,挖成上下的圆形穴或方开穴,挖出表土应与底地壤分别堆放于栽植穴的两侧,如果园区易缺水地点,土壤水份蒸发量大,先挖穴跑墒。不如边挖边栽能保墒,可提高成活率。(见图三) 填土:栽植桃树前,先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填入,边填边踏实。填土离地面约30cm时,将填土堆成馒头形状踏实,覆一层底土,使根系不至直接肥料接触爱到伤害。填地后有条件的地方可先浇水再栽树。1.3.1.3苗木准备 苗木按质量分级,剔除弱病苗,并剪除根蘖,折伤的枝或根的死枝枯桩等,然后用500倍甲基托布津浸根12小时,栽植前根部沾泥桨保温,利于根系与土壤密接,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为避免苗木品种混淆,栽植前按品种规划设计的要求,将苗木按品种公发到定植穴,并用温土把根埋好,待栽,同时,苗木应分级栽植,便于管理。1.3.2定植方法 定植的深度,通常的苗木上的地面痕迹与地面相平为准,并以此标准调整土深浅,栽植深浅调整好以后,苗木放入穴内,接口朝向主要有害风向。将根系舒展,向四周均匀分布,尽可能不使根系相互交叉或盘结,并将苗木扶直,左右对准,使其纵横成行,然后填土,边填边踏实边提苗,并轻轻的抖动,以便根系向下伸展,与土紧密接触。填土至地平,做畦,浇水。1.3.3 定植后的管理幼树苗圃移栽到桃园后,抗逆性性较弱,环境条件突然改变,需要要一段适应过程,因此定植后二三年的管理水平对于保证桃树成活和早结果、早丰产至关重要,不可轻视。1.3.3.1 及时灌水 虽然桃树比较耐旱,但为了早丰产还是需要要及时灌水,促进早成形、开花结果.1.3.3.2 及时修剪 减少蒸腾量,有利于安全越冬,常在12月严冬前剪完。1.3.3.3 防寒越冬 垒土埂,覆地膜以至埋土,均可提高小树的越冬能力1.3.3.4 合理利用土地,行间可种绿肥和其它农作物,但要与桃权生长期限的营养需求不矛盾,如不争肥水,不诱发病虫害。第二章 桃园的管理措施桃园土肥、水的管理就是桃园土壤管理。桃树所需的水分和主要矿质营养、氮素营养都是来自桃园的土壤。所以,积极采取各种农业措施,适时地补充和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做好好桃树丰产早产、优质栽培的关键,从而达到景区的观赏效果。桃园的管理措施包括有土、肥、水的管理措施、整形修剪措施、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几大类:2.1 土、肥、水管理措施2.1.1土壤管理包括有桃园的耕作、化学除草及桃园间作2.1.1.1桃园耕作 分为清耕、生草、覆草三种方式“(1)清耕 在酒色园无其它农作物时,为防止杂草与桃树肥水,经常耕作,使土壤疏松、无杂草,可促进桃树生长。(2)覆草 在树冠下覆草10cm左右,不压土,不翻耕,每年添盖新草,保持覆草效果,这种长期保持覆草,土壤表层温度、湿度较适宜,有得根系生长。(3)生草 桃园不耕翻,除树盘外,全种上禾本科或豆科草(生草)。生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桃树和快速生长。2.1.1.2 化学除草 杂草与桃树争肥水,还孳生病虫,特别是蔓生的,株型高大的杂草更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影响农业操作。化学除草既能及时除草,又能较长期的抑制杂草的生长,甚至可消灭其它危害,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减少除杂草的投资的22-52%。如果有选择的使用除草剂,既能清除杂草,又能保留所需的草种,便桃园的生草得以茁壮成长。2.1.1.3桃园间作 幼年桃树组成的桃园,经常间作豆类、瓜类、蔬菜类、草莓、榨菜等作物,但避免种植十字花科的作物,所以选择田间作物时,一定要考虑病虫害与桃树争肥水的问题。2.1.2 施肥2.1.2.1施肥量 一般每株桃树的施有机肥40斤,氮、磷、钾可根据桃树的生长生育来订施肥量。2.1.2.2施基肥时间,幼树在8月下旬至9月,秋稍停长后:树在采收后,追肥大至有三个主要时期:花前、花后、果实采收后。2.1.2.3施肥方法 通常采用土壤施肥,也可根外施肥。2.1.3 灌溉和排水 花前花后应灌溉,保证开花,防止落果。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应及时灌水,冬季土壤上冻前浇一次透水。灌溉方法有地面灌溉、地下渗灌、喷灌和滴灌等方式。雨季降水集中,果园积水会发生涝害,应及时排水。2.2 桃树的整形修剪技术 根据桃树的生长特性,桃树采用适应性的自然开心形,整形完成后, 桃树树高2.5m,干高60cm左右,冠幅4m,主枝开张角度50°左右,梢角30°,三大主枝在水平方向呈120°角延伸,主枝两侧配置侧枝,侧枝和主枝的夹角近90°,同侧3年生侧枝间隔距离70cm以上,全树有12个34年生侧枝,其间配置1、2年生侧枝(见图四)。其整形过程如下:2.2.1一年生桃树的修剪2.2.1.1 休眠期修剪(1) 定干子女即确定主干的高度。干高为40cm,则在60-65cm处短截定干。(2) 副梢修剪:主干顶处留34枝副梢,主枝可短截,留基部芽。2.2.1.2 生长期修剪(1) 抹芽:剪口枝长至1015cm时,将整形带以下的嫩枝全部抹去。(2) 定稍:新梢长够50cm后,选定3个主枝。(3) 主枝方向角度调整:可立支柱固定主枝,使三主枝方向角度为120°,开张角度50°左右。可采用撑、拉、坠的方法进行。(4) 摘心:新稍将停止生长时摘心,以充实枝芽,提高抗寒、越冬能力。2.2.2二年生树的修剪2.2.2.1休眠期修剪:任务是剪截三主枝,处理辅养枝。2.2.2.2生长期修剪:叶簇期抹芽,同第一年修剪。2.2.3 三年生修剪2.2.3.1 眠期修剪:主枝剪解留应适当放长,剪留量为枝粗的27倍。2.2.3.2 生长期修剪:各次的修剪任务和上年相同,公枝量更多,使树冠扩大。以上一年至三年桃树的整形修剪,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执行操作,使树型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桃园建成效果才能体现景区观赏目的。2.3花果管理2.3.1疏花疏果根据品种特点和果实成熟期,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调节产量,一般每亩在1250千克2500千克。疏花一般在大蕾期进行;疏果从落花后两周到硬核前进行,具体步骤先里后外,先上后下;疏果首先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其次是朝天果、无叶果枝上的果。选留部位以果枝两侧、向下生长的果为好;长果枝留3个4个,中果枝留2个3个,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一个或不留。2.3.2果实套袋2.3.2.1纸袋选择桃套袋纸袋的选择应根据园内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合理选择。试验证明,佳田袋、凯祥袋等桃专用袋效果较好。2.3.2.2套袋时期桃在盛花后30天内定果套袋;套袋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0011:00和下午2:006:00为宜。2.2.2.3套袋方法套袋前将整捆果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选定幼果后,小心地除去附着在幼果上的花瓣及其他杂物,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或用嘴吹开袋口,令袋体膨起,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执袋口下2厘米3厘米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实,套上果实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子内),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于切口处,将捆扎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撕开将捆扎丝反转90度,沿袋口旋转1周扎紧袋口,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磨擦果面,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幼果,用力宜轻,尽量不碰触幼果,袋口也要扎紧,以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实和防止纸袋被风吹落。另外,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以避免日烧病的发生。套袋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桃园每亩的平均套袋数量为6500个左右。摘袋时期依袋种、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桃摘袋的时间,双层袋采前15天20天除外层袋,单层袋撕开袋体,采前7天10天全部除袋。一天中适宜除袋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5时左右,上午除南侧的纸袋,一定要避开中午日光最强的时间,以免果实受日灼。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套袋的预期效果,过早摘袋,果面颜色暗,光洁度差;过晚除袋,果面颜色淡,贮藏易褪色。摘除双层袋时先沿袋切线撕掉外袋,待5天7天后再摘除内层袋;除单层袋时,首先打开袋底通风或将纸袋撕成长条,几天后即除掉。2.4桃园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桃园的病虫害很大,防治措施如下:2.4.1 桃炭疽病 2.4.1.1 发生与危害:为本区桃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在病枯枝和病僵果上越冬,次年早春产生孢子,侵染结果枝,以后陆续向花、果传播,加重为害,严重时果枝大量枯死,果实大量腐烂。一年有3个发病过程,分别发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发生在结果枝上;5月上中旬发生在幼果上及6、7月发生在果实成熟阶段。全年以幼果阶段受害最重。 2.4.1.2 防治方法:(1)剪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残桩,或在芽萌动至开花前后的初次发病的病枝,消灭越冬病源、防止引起再次侵染;(2)加强排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并避免留枝过密及过长;(3)桃芽萌动时喷洒1-2次11100倍波尔多液(展叶后禁用)。 2.4.2 桃细菌性穿孔病 2.4.2.1 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在病梢上越冬,次年春季在病部溢出菌脓,经风雨和昆虫传播。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见发生,5-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主要为害桃树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及果实龟裂。 2.4.2.2 防治方法同桃炭疽病。 2.4.3 桃根癌病 2.4.3.1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部颈部,形成肿瘤,造成桃树生长严重不良,植株矮小,果少质劣,严重时全株死亡。 病原细菌存活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雨水径流或灌溉水,及带病苗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 2.4.3.2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2)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后用刀刮除或彻底刮除并用KG84浇根消毒,对发生严重植株挖出烧毁。 2.4.4 桃流胶病 2.4.4.1 发生与危害:为桃树生理上的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枝干上,新梢、叶片、果实上也可发生流胶现象,造成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 加速桃树死亡。流胶现象在桃树的整个生长期间都能发生,但以梅雨、台风期等多雨季节发生最多,老树、弱树发生较重。 2.4.4.2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2)流胶严重的枝干秋冬进行刮治,伤口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硫酸铜液消毒;或用14的碱水涂刷,也有一定的疗效。2.4.5 桑白蚧 2.4.5.1 发生与危害:又名桑盾介壳虫和桃白介壳虫,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上海地区一年发生三代。越冬雌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三代若虫发生期分别为每年的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以雌成虫和若虫危害桃树新梢、枝干和果实,使树势严重衰弱,果实产量和品种大减,甚至全树枯死。 2.4.5.2防治方法:萌芽前喷洒12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00倍机油乳剂,消灭越冬雌成虫。虫体密集成片时,喷药前可用硬毛刷刷除再行喷药,以利药液渗透。 2.4.6桃蛀螟2.4.6.1发生与危害:以老熟幼虫在向日葵籽及玉米、高粱果穗和残株内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较强趋光性;以枝叶较密及留果较多的树上,以及两果相接处产卵较多。早熟品种上见卵一般较中、晚熟品种为早。幼虫孵化后多从果蒂部或果与叶及果与果相接处蛀人,蛀人后直达果心。被害果内和果外都有大量虫粪和黄褐色胶液。幼虫老熟后多在果柄处或两果相接处化蛹。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蛀害桃果为主,第三、四代转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卵高峰,以后各代多世代重叠。2.4.6.2防治方法:(1)冬季及时烧毁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残株,消灭越冬幼虫。(2)桃树合理修剪,合理留果,避免枝叶和果实密接。(3)各代卵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3000倍液等。(4)掌握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前(5月下旬前)及时套袋保护。可兼防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卷叶蛾等多种害虫。(5)桃园内不可间作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减少虫源。第三章 果实采收 3.1果实采收 3.1.1 果实成熟度的确定果实的成熟度除可根据各品种的果实生育期确定外,还可根据果面色泽,果实硬度、茸毛、香气等与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的因素来确定。目前生产上经常应用的判断成熟度的标准有两种,一是分为两个时期,即硬熟期和完熟期。硬熟期是指充分发育后,果实绿色开始减退,果肉稍硬,果面较丰满,有色的品种基本满色,但果皮不易剥离。完熟期是指果实充分肥大,果皮底色变为黄绿色或黄白色,有色品种充分着色,果顶颜色变深,果皮易剥离,表现出该品种风味特性,软溶质品种稍压即流汁破裂,硬肉品种较少破裂,但易压伤。二是分为4个等级,即七成熟:底色绿,果实充分发育,果面基本平展,无坑洼,中晚熟品种在缝合线附近有少量坑洼线痕迹,果面茸毛较厚。八成熟:绿色开始减退,呈淡绿色,果实丰满,茸毛较少,果实稍硬,有色品种阳面少量着色。九成熟:绿色大部减退,不同品种呈现出该品种应有的底色,阴面局部仍有淡绿色,茸毛较少,果肉稍有弹性,有色品种大部分着色,表现出该品种风味特性。十成熟:果实茸毛易脱落,无残留绿色,溶质品种柔软多汁,皮易剥落。软溶质桃稍压即流汁破裂,硬溶质桃虽不易破裂,但亦易压伤,硬肉桃开始变软绵,不溶质桃弹性较大。此外,油桃果皮光滑无毛,加之有些品种从幼果期开始即全面着红色,因此成熟度标准应以果实发育期和果肉硬度、弹性、芳香、风味综合全面确定,决不能仅看外观。 3.1.2采收期的确定桃果的风味、品质和耐贮性与成熟度关系极大,故应适时采收。由于桃果实有后熟期(界线不是太明显),采摘过晚果实已完成后熟过程,果肉变软,不仅风味不好,易受机械伤害,极易腐烂,也给运输、贮藏带来困难;果实采摘过早,会降低后熟后的风味,且易受冷害。果实的采收成熟度既要根据果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成熟度)判断,又要根据采收后的用途、市场的远近、加工和贮藏条件等决定。采收后立即销售的可以在九成熟(完熟期)采收;如果市场较远,需长途运输或进行长期贮藏,要在桃七八成熟时采收;当天加工的果实,可九成熟采收;需待一段时间加工的果实(存7天左右),可在八成熟采收。采收时间以在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早晨为好,采摘后及时入库。阴雨天会增加果实病害,最好停止采收。 3.1.3采收的方法目前,鲜食果品仍旧是手工采摘。采摘的顺序是先上后下,由外而内。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桃果在树上成熟有先有后,同时采收会使果实整体品质差异过大,为提高优质果率,应分次精心采收。一般品种分2次3次采摘,少数品种可采摘4次5次。首次主要采收树冠外围、上部个大、着色好的果实;然后再采摘树冠内膛、中下部的着色较好的果实。分期采摘时,要注意不要碰伤或碰掉留在树上的果实。采摘时要剪手指甲,准备好盛果容器,将果实带果柄一起采下。指甲伤和无果柄都会给果实造成伤口,增加了病菌侵入的机会。不准用手压果面,不能粗暴强拉果实,一般每一容器(箱、筐)盛装量以不超过5千克为宜,太多易挤压果品,引起机械伤。将采下的桃果立即装入周转箱,运往市场或分级包装场地。 3.2 采收后桃树的的管理做好桃子采后枝梢管理工作。对维持树形,缓和树势,改善通风透光调教,促进花芽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3.2.1 疏梢主要对内膛和树冠上部生长过密强梢疏除,徒长梢疏除,以改善树冠内膛及下部光照、充实花芽。疏梢切不宜过度,否则会减少大量枝叶,影响后期养分积累。 3.2.2剪梢6月-8月进行,徒长枝留基部抽生1-2次枝,上部剪去,主枝延长强梢剪至外侧二次枝上,控制上部生长势。 3.2.3拉枝幼树开张主枝、副主枝角度,生长旺树、对徒长枝拉平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拉枝部位在枝条离基部1/3处。 3.2.4 对弱树在采后施一次以氮为主的速效肥。第四章 桃园周年管理历月 份物 候 期主要管理工作备 注123休 眠 期积肥,准备农药、化肥。配制石硫合剂,进行修剪,检查冻害用防寒情况。35萌芽期至开花期前后喷石硫合剂。追肥、中耕除草。补充修剪,喷药防治病虫,疏花。间作农作物57坐果及果实生长期中耕除草,追肥,修剪,抹杀。割草、覆草710果实生长期至成熟期追肥、中耕除草、修剪、喷药防病虫,果品采收。1011枝蔓成熟期至落叶期深翻熟化土壤,施基肥、清理果园、刷白涂料、防寒。第第五章 节水灌溉5.1工程总施工方案 项目新建标准桃园3000亩,优先考虑提高水的高效利用,因此,节水灌溉方式采用自压滴灌。本项目选择西山农牧场二连四支一斗地作为典型设计,设计面积1700亩。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中工期控制要求及我公司承担的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我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并结合本工程的施工要点,制定本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如下:1) 土方开挖施工:采用开沟专用0.3M3轮式液压掘机开挖沟,放置在不影响运输通道的一侧,配合人工对管沟进行修整。2) 回填施工:管沟土方回填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人工回填土料,将管道 周围形成不小90厚度的保护层,所用土料应清除大于25的石块以及直径大于50土块,然后采用机动灵活的1.5M3小型装载机回填全部管沟。3) PVC管道铺设:输水干管为硬PVC管道接头采用橡胶密封圈止水连接时采用粘合剂粘合,配水管及毛管为低密度PVC管,安装时采用内插式管件进行管道连接。4) 镇墩现浇砼施工:边坡采用C20混凝土,砼拌制采用0.4M3移动式滚筒拌和机拌制,采用2.5T农用翻斗车运输。铁皮溜槽下料采用钢制模板和异型模板支模,小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5) 检查井施工:阀门井和排水井材料均采用环氧树脂。一、施工测量1.1测量依据及测量仪器(1)施工测量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基准线、水准点和书面资料设计施工图说明,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等(2)施工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瑞士产PC750莱卡全站仪一套上海豫光仪器公司ET-5电子经纬仪1台上海豫光仪器公司ALS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3.2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915M,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在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2)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3)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L/500以内。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设断面桩高程,但在竣工断面测量昌,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1.2施工测量员工作细则(1)在各项施工测量开始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规范的规定,选择正确的作业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2)对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