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一社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某某安置小区1#住宅楼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某某工程有限公司某某年九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基坑周边环境2三、工程地质概况2四、土方开挖施工要求2五、施工方法及步骤3六、土方开挖施工7七、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保障措施11八、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11九、监测及监控方案13十、应急预案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13一、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某某安置小区1号住宅楼场地位置:某某市八一西路43号建设单位:某某市城北区朝阳办事处某某委员会勘察单位:某某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中心设计单位:某某省某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某某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二)结构概况:1.本工程主楼33F,主体高度96.30m,设整体二层地下室。地上一至三十三层均为住宅的标准层,屋面层为电梯机房。2.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454.1。其中住宅部分建筑面积为18357.1,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92。3.基坑开挖深度:本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下8.30m(±0.00以下8.9m)。二、基坑周边环境拟建1#住宅楼东侧与小区3 #住宅楼的距离为8m。小区3 #住宅楼为6层砖混结构,桩基础,桩长约6.5m左右,以卵石层为桩基持力层,桩基承台底面位于现场地面下约2.5m处。 拟建1#住宅楼西侧9.1m处为砖围墙,砖围墙外为上海大众4S店院内道路。拟建1#住宅楼北侧为某某省工商宾馆后院停车场,场地较为空旷。拟建1#住宅楼距工商宾馆主楼距离较远,但西侧与工商宾馆主楼南侧的一层裙房距离较近。经现场实量,拟建1#住宅楼与工商宾馆一层裙房的距离为10.4m。该裙房为工商宾馆燃气锅炉房,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基础型式为桩基础,桩长约6.5m左右,以卵石层为桩基持力层,桩基承台底面位于现场地面下约2.5m处。 拟建1#住宅楼南侧为停车场,场地较为空旷,在西南角处有二层砖混办公楼(顶上加盖一层彩钢板共三层)存在。该楼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5m;该楼距拟建1#住宅楼轴3.4m、轴2.1m。三、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属于湟水河南岸级阶地。(2)地层岩性场地地层自上而下由第四纪(Q4)松散地层和第三纪(N)泥岩组成,根据钻孔资料,其岩性特征如下:杂填土(Q44ml):杂色,稍湿,成份以粉土为主,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土质不均,结构较松散,层厚0.9-2.1m。黄土状土(Q4 1(al+ pl):褐黄-浅黄,稍湿-湿,稍密-密实。成份主要为粉粒,含云母片、氧化铁锈斑,具针状孔和虫、根孔。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根据湿陷系数又划分为-1层湿陷性黄土状土和-2层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厚度分别为2.8-4.1m、0.7-2.5m。卵石(Q4 1(al+ pl):杂色,稍密-密实,主要岩石成份为变质岩,母岩以石英砂板岩、片麻岩为主,磨圆度亚圆。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5.3-65.2,2-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4.5-31.3,小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9.2-15.6。分选性较好,颗粒排列连续,颗粒间空隙中充填以砾砂、粗砂为主,回转钻进进尺缓慢,钻杆、吊锤略有跳动,层厚6.1-7.5m。第三纪泥岩(N)强风化层:棕红色-灰色,可见有青灰色。状态为可塑,组织结构大部分被风化,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浸水易软化,浸水软化后工程性质类似于一般粘性土,岩芯质量标准RQD=80-85,干钻时钻进不易,揭露厚度为5.5-19.2m。(3)水文地质特征场地地下水属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6.5-6.7m,地下水处于卵石层顶板上,含水层为卵石层。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和高阶地地下水补给,流向由南向北迳流,最终补给湟水河。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可按经验值K=65m/d考虑,拟建建筑物抗浮设计水位按场地中地下水最高水位6.5m考虑。四、土方开挖施工设计(一) 主楼基坑主楼基坑开挖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放坡坡比,小区3#住宅楼西侧山墙及修理厂二层砖混办公楼东南角与本工程基坑相临,距离约3m左右,为保证周边建筑安全,该处基坑按1:1放坡开挖至2.3m后,立即对该部分基坑采取网喷支护措施。基坑其余各处开挖均按1:0.8的坡比放坡,对杂填土厚度大的地段采取退台放坡处理。电梯基坑、集水井在主楼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1:0.45坡比开挖电梯基坑、集水井,并及时施工底板。(二)坑边防护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安全,基坑周边设围护栏杆和安全警示标志,严禁从坑顶往基坑内抛掷物体,基坑内应设有安全出口便于人员撤离,所有机械行驶、停放要平稳,挖土坡道应牢固可靠,必要时进行加固。(三)基坑排水施工设置1.基坑顶部地表排水基坑顶部地面为原停车场砼地坪,排水良好。为防止暴雨期雨水漫过土钉墙翻边护顶流入基坑,在基坑上口土钉墙翻边护顶外紧贴翻边护顶砌120mm厚、300mm高砖质挡水墙一道,使地表水仍按原地坪排水方向及排水系统排泄。2.基坑内排水坑内排水采用明沟与集水坑排水方法。沿基坑内侧四周设置排水沟,引至集水坑,用泵抽出基坑排走。当降水量较大,或施工用水可能流入坑内时,必须及时排出。将积水经沉淀池沉淀泥、砂后排入市政管网。(四)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施工平面布置图,本基坑平面几何复杂,施工条件差,在施工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现场平面运输与垂直运输的可行性。四、开挖部署及步骤该工程土方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高出基坑底部约1.8m,加之受周边场地条件的制约,因此在土方开挖之前先进行支护桩施工,支护桩施工全部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工作。基坑开挖施工要与基坑排水、基坑支护密切配合,严格遵循“慎开挖、快支护、勤监测、早处理”的原则,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和基坑工程的安全。第一步:基坑西南角及东侧紧临已有建筑处设置支护桩,桩径800mm,桩长12.5m,桩顶标高-2.3m(相对于±0.00), 其中西南角设置4根,东侧设置8根,共计12根支护桩。 第二步:待支护桩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全面开挖基坑至2.3m处,进行冠梁及-2.3m以上基坑边坡的土钉墙支护、网喷支护施工。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6.5m处,因此全面开挖至2.3m处不会出现地下水。第三步:待冠梁砼达到设计强度值后,分层、分段开挖基坑下部土方。土方分段开挖长度,一般不超过25m,土方分层开挖深度,本工程第一层开挖至-2.3m处,以后每层开挖至相应层土钉下500mm处。第四步:开挖至卵石层面有地下水露后,四周挖排水沟排水。如果含水层开挖时渗透流量过大,会引起四周砂层塌方或中部管涌,将无法控制开挖边线和标高,所以在含水层全面开挖之前,在挖方区域以外四周先用挖掘机挖出一条四面连通的排水沟。初步设计排水沟宽0.5m,深1m,并在基坑四角设集水坑,集水坑初步设计为坑宽1m,深1.2m,排水沟随挖随设,并坡向集水坑。集水坑内的积水由潜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沟。第五步:开挖完这一层土方后,再将排水沟以内往下开挖1m深。重复第四、第五步的工作,直至挖至设计标高。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管理抽水设备,经常检查排水沟,确保排水沟的畅通,并应作好基坑边坡及临近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测,发现变化异常时及时分析,进行补救。第六步:土方车辆进出车道及马道口施工由于现场施工场地受限制,故在基坑东北角设一土方车进出口坡道,进出口坡道宽8m,为单向进出口马道。土方开挖的同时进行外马道开挖。五、土方开挖施工要求(一)土方开挖准备工作1.开工前应协调办理交通、环卫、环保车辆通行手续,满足开挖条件后,开始按由西向东的行走方向开挖。采用2台反铲挖掘机,2辆自卸汽车,进行土方开挖。 2.在正式施工前,应会同业主、设计、监测、监理及各有关分包单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订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3.土方开挖前应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的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认可后方可实施。4.土方开挖前还应确认以下条件:(1)十二根水泥支护桩结构检测及强度要求已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内明沟排水设备已准备就绪;(3)监测点已按监测方案要求埋设并取得初始值;(4)支护设计已通过专家论证确认。(二)土方开挖技术要求1.土方开挖时支护排桩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在开挖过程中应根据主体结构实际情况及出土通道,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将基坑合理分区,并明确各分区间土方开挖顺序及如何衔接;对于统一分区内土方开挖,结合实际出土情况,明确分段长度不超过20m,分层厚度宜控制在2m左右。2.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挖相配合,开挖顺序按先四周排水沟、后中间挖方区域,先西后东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3.基坑内土方开挖应严格按本设计要求工况执行,开挖至结构底板标高后及时施工垫层、底板,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严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基坑内部坡体坡比按1:0.8,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2.0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结构桩位移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5.土方开挖期间,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桩,挖土时宜先掏空降水井,及时排水。6.基坑土方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砼垫层,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7.基坑内的电梯井、集水坑开挖必须等普通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8.基坑沿口4m范围内不得超载堆放建筑材料,不得搭建临时设施。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本基坑开挖土方量,深度深,工作面小,合理编制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18天内全部完成基坑土方。 4、安全生产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机械员劳务员消防员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2.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障碍3.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1.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2.负责安全技术交底3.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1.在安全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2.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1.保证项目使用的各类机械安全运行2.监督机械操作人员持证遵章作业3.配备各类机械的防护设施1.保证防火设备设施齐全、有效2.消防火灾隐患3.组织现场消防队的日常消防工作1.保证进场施工人员技术素质2.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3.提供必需劳保用具用品,保质量施工队长: 劳保用品检查班前安全教育机具设备检查 防护设施检查电气绝缘检查消防措施检查5、主要施工方法:5.1工程测量5.1.1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5.1.2测量前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测,进行技术交底。5.1.3收集进行测量工作所必须的原始测量资料,地下室施工图纸、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和规划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5.1.4针对本工程基坑内平面几何复杂、挖土较深,测量难度大的特点,我公司在本项目技术部成立专职测量小组,测量小组主要由一名工程师和两名技术人员组成,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5.1.5测量小组负责从规划部门接收导线控制坐标点、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网的建立、标高引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5.1.6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检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投测的轴线、控制线、高程进行详细复核。5.1.7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项目工程师对施工测量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1.8主要测量器具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电子经纬仪DJ21台单位工程轴线引测2水准仪S31台标高引测3塔尺5m1把4大钢尺100m2把5.2高程的布设5.2.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高程,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引测,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5.2.2高程控制设置4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00M,距离基坑挖土边线不小于1525米。5.2.3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控制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地下室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5.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5.3.1测量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应将仪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误差造成测量不准确性。5.3.2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 5.3.3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尽量避开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5.3.4测量工作从始至终由固定的专职测量员担任,重要的轴线定位、测量应由总工程师会同专业施队长进行检查、复核,如有差错应及时校正。 5.3.5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认真做好对各班组的交底工作,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5.3.6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相关条款及质监站有关规定执行。测量仪器按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定、校正、维护、保管。 5.3.7测量员应按规定保养、爱护仪器,按规定操作、使用仪器,禁止违规、野蛮操作。六、土方开挖施工1、土方开挖 1.1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四周的场地进行平整,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并做好相应的地面排水措施,然后按围护方案要求开挖。 1.2基坑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为基坑最深开挖标高(不含电梯井和局部深坑)。 1.3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特点结合主体结构施工后浇带的设置,为确保基坑安全,土方开挖应分层进行。 1.4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外运和混凝土泵车的停放、施工临时设施以及建材的堆放等,要有周密计划应避免对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土方开挖步骤 2.1土方开挖过程中,24小时派专业监护人员观察放坡有无塌坍、透水现象;若发现有上述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2.2应严格控制每层的开挖深度,严禁超挖,防止边坡支护出现坍塌现象。机械挖土时,指定专人看护挖土情况,严禁挖土机械超挖,周围处用人工挖除。 2.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碰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应根据监测信息及时与有关各方进行协商调整挖土顺序。 2.4开挖时先从出土通道两侧开始挖,最后挖出土通道。 3、开挖支护顺序 本工程采用分四步开挖支护。 第一步挖土完、第一步支护: 开挖第一步深度在自然地平下挖2.0米,按要求放坡,到位后施工支护。见水后先挖排水沟,及时排水。依次类推。4、基坑开挖及出土方法(详见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 4.1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出。 4.2设排水沟,渗水及雨水及时用泵将水抽走,备足排水设备,做好预警工作,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安全。 4.3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4.4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cm)检验频率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1坑底高程+10,-20每段基坑或长50M5用水准仪2纵横轴线502用经纬仪3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4用尺量4基坑近坡设计的50%4用坡度尺量 5、车辆行驶路线 车辆行车主要经过的地段区域内场地,铺设临时道路。行车时,车辆应保持与基坑安全距离,车辆出入口设置在北侧。为防止现场和道路起尘污染环境,在出入口铺设毛毡、并排专人在道路150米范围内清扫路面,门口车辆冲洗水槽等。 6、基坑排水施工设置 沿基坑周边设置闭合式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并要求不漏水,及时排除地下水、雨水及地面积水,不得让地面水流入基坑,或渗入边坡。集水坑间距1530m。坑内排水采用明沟与集水坑排水方法。沿基坑内侧四周设置排水沟,引至集水坑,用泵抽出基坑排走。当降水量较大,或施工用水可能流入坑内时,必须及时排出。故须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6.1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施工充分考虑,基坑开挖时空效应,以施工监测为手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有序,均衡高效。6.2基坑采用明沟、集水井方式水泵抽排水。 6.3基坑顶四周依据围护设计图做排水沟、集水井使水顺畅抽排入市政雨水井内。 7、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措施 7.1.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 7.1.2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测量工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撒白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测放到槽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严禁超挖现象。 7.1.3对于一次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的基坑,要注意成品保护如后面工序不能立即施工时,可预留200mm土层。 7.1.4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及时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7.1.5支护人员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8、安全保证体系8.1安全要求 8.1.1各施工队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持证上岗,定机定人操作。 8.1.2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现场。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并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8.1.3土方施工时,基坑内搭建上下通行的坡道,材料采用48钢管满铺毛竹脚手片,上设30厘米一道的防滑条,通道两侧设1.2m高防护栏杆。基坑外围四周设1.2m高的防身护栏,外挂密闭安全网,夜间施工出入口处设照明警示装置并悬挂明显标志。无特殊情况,任何护栏和标志不得随意拆除。 8.1.4基坑周围做硬化地面,外围做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入基坑内。8.1.5配合清土的工人带好安全帽不准在机械的回转半径内工作。 8.1.6土方开挖中遇到地下管道、电线电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切断或处理。 8.1.7施工中需要使用电源时应找专业电工接线,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8.1.8砂石、土、堆料严格按照现在平面布置图的布置要求堆放,严禁堆放在基坑边,土方一律外运,严禁堆放在基坑边。 8.1.9土方开挖,必须防止临近已有管道、管线等发生下沉及变形。施工过程中,应定人、定期、定时进行水平沉降或位移观测。 8.1.10施工前检查基坑有无坍塌危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危险地段作出安全明显标志,以免人员不慎造成损伤。 8.1.11挖掘机在施工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至少应保持1.5m的安全距离。两机操作之间要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8.1.12挖掘机、运输汽车起步前就先鸣声示意,并试运行。 8.1.13运土车出场前,要将土方拍实、覆盖,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可靠的支架上,与司机配合好,以免坠落。 8.1.14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好有效。 8.1.15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主要通道不留盲点。危险区域设红色警示灯。 8.1.16加强基坑监测,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相应单位,并要设计单位处理意见。 8.2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8.2.1临边防护(1)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48* 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2)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3米,立杆总长度1.7米.(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安全立网封闭到第二道横杆。 (4)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20CM,并悬挂提示标志,护栏周围悬挂“禁止翻越”、“当心坠落”等禁止、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示警。(5)基坑周围应明确警示堆放的钢筋线材不得超越基坑边3米范围警戒线,基坑边警戒线内严禁堆放一切材料。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控制,以便进行排水措施调整,对地表滞水进行如下控制:沿基坑周边防护栏处设置一明排水沟,为了排除雨季的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防止排水沟泄水不及,特在基坑北侧设一积水池,再通过污水泵及时将积水抽至市政排排水网,做到有组织排水,确保排水畅通。 8.2.2坑边荷载(1)坑边堆置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2米,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2)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七、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该项工程,针对工程特点,我们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各工种分别进行技术交底,以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工地设置质量管理小组,项目总工任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质检员和各生产班组的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各工序和本班组的质量工作,层层把关,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3、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否决权实施办法”,奖惩分明。 4、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并及时由验收入在相应资料上签字。上工序检验不合格,严禁转入下一道工序. 5、工程用各种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信息法施工,施工与设计紧密配合,及时反馈支护信息,调整参数,确保支护安全。八、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从事本工程施工的各级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公司有关的安全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1坚决执行总公司“安全否决权实施办法”,开展“标准化施工作业,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1.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及项目安全责任制,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工地设专职安全员,机组设兼职安全员。 1.3施工前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未接受教育者不准上岗。施工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1.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决不违章作业。电工、电气焊工、吊车司机和装载司机必须持上岗证,严禁无证上岗或串岗操作。 1.5由专业电工负责供电,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拉设线路和动用电气设备。 1.6电气开关操作标记要齐全,清晰。拉闸作业时必须挂“严禁合闸,有人作业”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1.7施工用电必须按符合要求的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要有接地线。电缆要求不破损,并用绝缘杆架空,严禁拖入泥浆。运输道上的电缆应外套金属管或埋设保护。在可能被人触及的外露导电部位必须有防护装置,并设安全标志。 1.8实行“一机一闸”,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2台以上用电设备。 1.9电动机动力线,电焊设备导线和场内照明线均应用绝缘线。电动机动力线必须与设备及底座可靠绝缘,严防水、油和泥浆侵入电气设备。不得用串联金属棒或其他导电物体将电压引入焊件。现场照明应用36V安全电压。 1.10手持砂轮机(磨光机)引线必须采用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截面符合安全要求,引线不得有接头。 1.11各种燃料、氧气瓶、乙炔气瓶不得一起存放,并远离热源。 1.12降水设施要设安全标志。不得在汇水池中洗东西。 1.13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穿戴整洁,佩戴胸卡.1.14严格执行城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等规定,再现场出口处设专人对外出场地车辆进行冲洗清洁,防止污染路面。 1.15现场施工设备及工器具、材料摆放整齐,标识醒目。 1.16搞好职工宿舍卫生和食堂饮食卫生,不乱倒生活垃圾,不得随地大小便。 1.17上班不准喝酒,严禁酒后作业,禁止酗酒闹事。九、监测及监控方案 1、检测内容 1.1护坡桩沉降、水平位移的量测:沿桩顶面每2根布设1个观测点。 1.2坑边四周地面沉降:沿基坑范围每隔25m设一观测点;1.3深层水平位移:基坑每边不少于4个点。 1.4地下水位观测:对基坑内侧地下水水位实施动态观测,报警值为变化速率0.5m/d,累计变化值2.0m。 1.5周边建筑物:基坑周边3倍挖深范围内的非桩基础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设置每栋不小于4个点。 2、监测控制要求监测变形容许值及报警值详见下表:监测项目报警值变化速率(mm/d)累计变化值(mm/d)桩顶沉降水平位移2.525坑边四周沉降观测2.525基坑内水位变化±0.5m/d累计值2.0m建筑物变形2mm/d累计值20mm,不均匀沉降0.4%十、应急预案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1.塌方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1.1应急组织李岗组长刘艳副组长李延庆副组长马莲兄副组长交通保障组综合协调组现场办公室监测组技术专家组善后工作组现场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治安组紧急疏散组现场抢险小分队1.2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2.1应急抢险小组 施工队抢险队:在后续施工队进场后组建一支不少于20名的普工组成的应急小分队服从并配合项目部的应急小组指挥。 1.2.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所设在各单位工程现场会议室,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项目部。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2.1组长: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复查和评估突发事故(事 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过程;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动,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组织人员进 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上级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 故的调查处理;紧急状态结束后,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2.2副组长、技术组负责人:负责现场方案的制定、监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配合组长进行应急所需资源(物资、材料、人员、设备等)的组织、协调、调配。负责配合组长指挥,使应急小组的所有人员能够高效、有效的投入都应急救援工作中。3、成员职责: 3.1现场办公室:保持与各小组联络,统一制作现场抢险人员、抢险车辆所用标示;配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并做好现场媒体活动管理工作;对现场各类会议纪要进行汇总,对各类稿件、专家意见进行签收;起草事故快饱和新闻发言稿,摄录现场音像资料等;在重大事件中配合政府其他部门工作。 3.2监测组:负责组织对现场出险范围进行地质条件的探测和勘察;负责组织抢险过程中,周边环境及抢险工程自身变形监测;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传达事故现场信息。3.3技术专家组:负责参与制定抢险方案、分析监测数据。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为应急救援小组重大决策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在重大突发事故中配合上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抢险方案的定制优化。3.4现场抢险组:负责组织专业抢险队、人员、物资、设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 按照应急救援小组确定的抢险方案实施抢险;尽快落实抢险物资、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3.5现场治安组:根据需要指挥自有治安人员或配合属地公安部门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现场警戒;有序的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重大突发事件中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工作。 3.6交通保障组:对危害区域外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安排,防止交通拥挤;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并使车辆顺利通过通道,并保障对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 3.7紧急疏散组:负责对危险区域人员和重要物资有次序疏散;负责对撤离时的各方财产进行登记、确认并汇总。 3.8医疗救护组:负责开展医疗救护组工作,负责现场医疗救助。将受伤害人员及时送至医院救治。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配合医疗部门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事故应急救援队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3.9综合协调组: 综合协调各方工作,负责对外联系如:公安、人防、卫生、各管线单位、保险公司等应急联动单位;落实抢险物资、人员参与或组织事故调查工作。组织事故发生后保障理赔工作等在重大事件中配合政府其他部门工作。 3.10其他工作组:负责为应急处置人员提供生活、办公条件和生活后勤保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处理撤离后的群众和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善后工作事宜,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4、应急措施为避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形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提出以下应急措施,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变形、渗漏等情况的发展扩大,确保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4.1支护结构受力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4.1.1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等情况,应及时暂停土方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加钢支撑或增加支护桩等措施控制变形开展;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4.1.2若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滑塌,应先查明原因,消除产生滑塌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在坑壁外采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实,并可在塌方处打垂直旋喷加劲桩、焊接横向网筋,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4.1.3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是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已达报警值,应加快垫层砼及主体结构底板施工进度,并将垫层和底板砼浇筑至支护桩边。4.1.4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土体隆起现象,应在被动区采取反压加固措施,并及时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4.1.5对于发生变形较大的区段,应及时卸除相应区段基坑顶部的材料堆载,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停滞位置,控制支护结构变形的发展。 5、地下水处理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5.1由于大气降水或因上、下水管破裂造成地表浅层水量较多时,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m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或其他地面水引流至远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采用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5.2如在坑壁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为1.52.0米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坑内排水沟或集水井内,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5.3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突涌现象,应采取土袋反压,加大抽水量控制水位,及时浇筑垫层、底板。 5.4当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地面建筑物沉降已达到预警标准时,应及时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如确认是因坑内降水所引起时,应马上采取回灌措施。回灌方案的具体设计根据构筑物沉降的情况确定。由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所引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压密注浆等加固措施。 5.5根据基坑监测情况做好应急措施的材料(水泥、土袋、木桩、型钢等)准备。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位移过大时,可立即实施补强加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