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百喻经》中的“是”字用法分析.docx

    • 资源ID:1299276       资源大小:18.8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百喻经》中的“是”字用法分析.docx

    百嗨中的是字用法分析摘要:“是"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历来是一个较难处理的字。它的使用频率很高,也很复杂,因而对它的词性分析不尽一致。“是”是古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文言词语,一般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形容词、动词等。而在百喻经中“是"字用法也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种,其中以用作定语和谓语的情况居多。关键词:百喻经是词性;用法百喻经又名佛说百喻经、百句譬喻经等,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汉译佛经,朱庆之先生曾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史我们都知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社会剧烈变动、语言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汉语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汉语发展史上看,它上承上古汉语,下启近代汉语。而且这一时期汉译佛经大量问世,他们采用当时的口语词汇和句式,与当时的其他中土文献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由此不难看出,百喻经作为一本经典的汉译佛经的重要性。"是"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直也,从日正。"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字,但是我们对它真的了解吗?"是"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历来是一个较难处理的字。它的使用频率很高,也很复杂,对它的词性分析也不尽一致。文章以百喻经为根本,对"是”的用法和词性做个归类描述。一、用作指示代词"是"用作指示代词时,与“此”同义,理解为“这、这样、如此”之意,可以用来充当主语、定语、宾语、谓语等。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一直到现在我们也在使用。(一)作主语(1)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二子分财喻);(2)爱尽者无生,有爱必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二子分财喻);(3)如是去来,是为愚惑。(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前两个例子中“是"都可以翻译为“这”的意思,第三个例子中的第二个"是"也是同样的情况,很显然,在句子中都是充当着主语的角色。(二)作定语(1)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言)(愚人集牛乳喻);(2)(今)此比丘者亦复如是。(以梨打破头喻);(3)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说人喜嗔喻)器要说明一点,几乎在百喻经所有故事中都存在"如是”、"是语"、"是念"这样"是"作定语的语例,因此在摘取例子时没有全部列举出来。在百喻经中超过100条包含“是”的语例当中,用作定语的情况占了60%还要多,虽然在这些语例中,“是”字仍可以翻译为“这"、“这样",但是很明显与上面作主语的情况不同。由此观之,在百喻经中“是”大多都是充当着定语的角色。(三)作宾语1 .作动词的宾语(1)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妇诈称死喻);(2)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是真实,永不可改。(妇诈称死喻);(3)见其长大,谓是药力。(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4)我快得是治疮方法。(治鞭疮喻)在这几例中,"是"都在动词之后作动词的宾语,在百喻经中没有发现"是"作宾语时前置的例九2.作介词的宾语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四)作指示代词"是"作指示代词常与其他词语合用,构成固定的习惯用语,如“是以“、"是故"、"如是"、“于是”等。例:(1)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一七日当死憋其夭疡,是以哭耳。”(婆罗门杀子喻);(2)是故打之。(说人喜嗔喻);(3)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子死欲停置家中喻);(4)如是去来,是为愚惑。(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在这里,“是以”、“是故”都是“因此"、“所以"之意,“如是”则可以理解为“像这样”,在第五例中的“于是”则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于是”之意,表示承接。(五)作谓语(1)夫答之言:“我妇已死,汝是阿谁?”(妇诈称死喻);(2)过去有人,痴无智慈,极渴须水,见热时敲,谓为是水,即便逐去,至新头河(渴见水喻);(3)旁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认人为兄喻);(4)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山羌偷官库衣喻);(5)木匠答言“是我所作。”(三重楼喻);(6)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婆罗门杀子喻);(7)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8)非是佛法。(估客偷金喻)在百喻经中,"是"用作谓语的例子也不少出现,是仅次于作定语的例子的第二大用法。(六)作形容词(1)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煮黑石蜜浆喻);(2)无有是处。(人说王纵暴喻);(3)喻于名闻,互相是非。(磨大石喻)"是"用作形容词时,与“非”相对,表示"正确、对"之意,;有时活用为动词,作意动用法,即“以为是",表示“认为对,正确”之意。在百喻经中,作形容词的"居'就属于前面的情况,与“非”相对。"是”是古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个文言词语,般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形容词、动词等。而在百喻经这一部流传在世的经典之作中,通过上面对其“是"字用法以及词性的判断描述,了解到了在百喻经中"是"字用法也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种,其中以用作定语和谓语的情况居多。通过这些分析描写,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是”字的用法以及对经典理解。注释郭瑞平.百喻经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13.4.郭瑞平.百喻经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13.4.刘亚.百喻经动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4.崔屹.试谈“是”的古今用法及词性演交.咸阳师专学报,1994.参考文献1安宗林.古汉语中1是”字的用法.阅读与写作.2曹培荃.谈“是”的古今用法的演变.佳木斯学院学报,1987.3陈瑞婷析文言词“是”的用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4崔屹.试谈“是”的古今用法及词性演交.咸阳师专学报,1994.5郭瑞平.百喻经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13.4.6刘亚.百喻经动词研窕.西南交通大学,2009.4.7杨启南.论“是”的用法.兰州大学,2012.5.

    注意事项

    本文(《百喻经》中的“是”字用法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