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docx
-
资源ID:1302543
资源大小:43.3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docx
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22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09.4万亿元、负债总额73.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21.8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3%o国有资产总体情况(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22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09.4万亿元、负债总额73.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21.8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3%。2022年,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0.1万亿元、负债总额145.0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72.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3.0%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负债总额218.6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94.7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4.4%(二)金融国有资产2022年,中央国有金融资本权益19.1万亿元,中央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61.6万亿元、负债总额234.7万亿元。2022年,地方国有金融资本权益8.5万亿元,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39.3万亿元、负债总额123.5万亿元。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22年,全国国有金融资本权益27.6万亿元,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0.9万亿元、负债总额358.2万亿元。(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022年,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5万亿元、负债总额2.0万亿元、净资产4.5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4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1万亿元。2022年,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3.3万亿元、负债总额10.4万亿元、净资产42.9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20.2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3.1万亿元。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22年,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9.8万亿元、负债总额12.4万亿元、净资产47.4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21.6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8.2万亿元。(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截至2022年末,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52360.5万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1818.6万公顷、国有耕地1957.5万公顷、国有园地239.3万公顷、国有林地11261.0万公顷、国有草地19740.5万公顷、国有湿地2175.3万公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2022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7088.1亿立方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一)企业国有密产(不含金融企业)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优化完善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应换尽换建立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规范性文件备案长效机制。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二是系统落实国资国企改革各项任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加快健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全国各层级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纳入改革范围的"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引领成效显著。集中力量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强化产学研联合创新。完成第二批10家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遴选,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四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同步开展提质增效和综合治理两个专项行动。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标准落实中央企业与地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关工作。坚决有力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中央企业减免房租、电信企业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持续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五是不断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效能。持续深化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科学界定权责边界,严格依据权责清单行权履职。扎实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建立中央企业首席合规官制度。深入推进分类监管、分类考核。深入实施国资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出资人监督体系。(二)金融国有资产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相结合。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规范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夯实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推动修订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务监管,规范国有金融企业财务行为。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出台相关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三是深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推动重点改革取得新成效。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推动政策性银行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国有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完善授权经营体系。加强股权董事实质化管理。四是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建设项目资本金缺口;通过保费补贴资金支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粮食安全;通过融资担保基金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流动。加大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五是发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用,维护金融稳定。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在防范化解风险中发挥积极作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等常规化风险处置机制不断完善。(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是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资产管理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深入贯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加强地方性法规和综合管理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由固定资产扩充到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一码贯通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发挥资产保障作用,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向薄弱环节倾斜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医疗卫生资源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持续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质增效。做好文物资产保护利用,助推文博单位提升向公众开放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印发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资产盘活专项工作,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加国家科研仪器管理平台开放共享科研仪器数量,坚持将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情况作为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的重要参考因素,切实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四是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预算资金形成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纳入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范围统筹推进。持续完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审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继续推动公路资产、水利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入账和规范管理。五是严肃财经纪律,扎实开展资产领域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地见效,提升地方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力扎紧制度篱笆,进一步增强守纪律讲规矩意识。(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一是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筑牢国家安全的资源基础。完成全国18.65亿亩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部带位置分解下达。全面实施"两平衡一冻结"制度。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河湖长制,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二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印发实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并批准“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编制区域空间规划,初步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保持住宅用地合理有效供应。持续实施建设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资源全面节约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比"十三五"期间压减约300万亩。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IlOl座。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20212030年)。四是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以深化改革推动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健全地籍调查工作机制,推进地籍数据库建设。健全国有土地、矿产、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有序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完善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制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五是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自然资源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配合立法机关颁布实施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推动耕地保护法、国家公园法、密云水库保护条例等立法进程。完成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推动做好督察整改。印发关于加强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的若干意见,统筹开展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和海洋督察。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坚持"一利五率”主要经营指标”一增一稳四提升”的中央企业经营任务目标,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抓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高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专项行动。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二)持续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推动国有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推动修订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和财务管理有关制度。继续推进分行业绩效评价办法制定工作,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持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三)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大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低效运转资产、闲置资产等盘活利用水平。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严审核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推动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制度建设,抓好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维护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继续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统筹重大战略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落地实施。加强和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落实节水优先。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深化自然资源统一调杳监测和确权登记改革。完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工作机制。(五)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持续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基础。配合全国人大做好国有资产综合性立法工作,加快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法治化进程。持续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强化对数据资产等新类型新业态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论证,深化全口径全覆盖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持续推进各领域国有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一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金融国有资产是国家及其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企业和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即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我国金融业中国有成分占主体地位,金融国有资产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金融国有资产的经营质效决定了金融业整体经营质效。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于2018年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新时期加强和完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导向,协力推金融国有资产总体情况承载金融国有资产的企业包括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参股金融企业。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企业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纳入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近年来,金融国有资产总体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一)金融国有资产总量。截至2022年末,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27.6万亿元。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国有金融资本权益26.9万亿元,企业资产总额352.3万亿元。在国有参股金融企业中,国有金融资本权益0.7万亿元,企业资产总额48.5万亿元。(二)中央与地方金融国有资产分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主要集中在中央本级。截至2022年末,中央国有金融资本权益19.1万亿元,占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的69.1%。地方国有金融资本权益8.5万亿元,占30.9%。(三)金融国有资产行业分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投资运营公司、其他企业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分别占64.4%、3.5%、3%、3.2%、5%、9.5%、11.4%o(四)国有金融企业境外资产分布。从投资主体看,中央金融企业境外股权出资总额和对应资产规模在国有金融企业境外股权出资和对应资产规模中占比均超过90%从行业分布看,以银行业为主,对应资产规模占70.8%(五)国有金融企业经营成效。近年来中央金融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提升经营效益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2018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总体保持在“优"、"良"档次。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指导意见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政府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权责清单和职责边界。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统一管理、坚持权责明晰、坚持问题导向五大原则,有序推进金融国(一)推动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引导国有金融企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规范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防止铺张浪费。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统计报送中管金融企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二)强化产权管理。健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流转"全链条"管理体系,为防范金融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保障。修订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开展产权登记专项行动,建立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联动机制,夯实金融国有资产家底。出台国有金融企业增资扩股、资产转让等系列制度,规范金融企业有关交易行为。(三)加强财务管理。主动配合做好金融企业巡视整改相关工作,印发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和不良资产核销、处置行为。推动建立权责明确、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机制。修订国有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提高金融审计质量,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四)改进绩效管理。结合国有金融企业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建立银行、保险、主权财富基金等分行业绩效评价体系,新增”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考核指标,引导国有金融企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建立发展质量考核指标,引导国有金融企业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加强内部挖潜,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优化风险防控考核指标,督促国有金融企业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完善经营效益指标,督促国有金融企业做好保值增值。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领导班子考核、企业工资总额、负责人薪酬挂钩。(五)完善公司治理。指导国有金融企业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关系,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健全制衡机制。完善授权经营体系,制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授权建议,引导其结合实际评估完善授权方案。加强股权董事实质化管理,先后出台股权董事履职保障、议案审议、重大事项报告等系列制度,压实股权董事责任。(六)优化资本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金融资本向担保业、保险业布局。2018年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注册资本661亿元,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三农”等普惠领域。2020年成立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1亿元,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金融企业聚焦主责主业,退出低效无效资产,提高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七)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引导政策性银行厘清业务边界,聚焦政策性主业,重点在商业银行不能充分有效提供服务的领域发力。(八)稳步推进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和暂行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区按照集中统一、全流程全覆盖、穿透管理的总体要求,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统一规制,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不断推进。截至2022年末,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出台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33个省(区、市)制定了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国有金融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有金融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不断加强,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作用充分彰显,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充分体现了国家作为长期股东的优越性,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一)服务实体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国有银行信贷供给合理充裕。截至2022年末,9家中央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政策性银行贷款余额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o国有保险公司风险保障力度加大。2022年,7家中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赔付金额0.8万亿元,同比增长4.7%;农业保险为1.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5万亿元,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熠强。国有银行信贷资源进一步向科创领域倾斜。截至2022年末,中央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国有保险公司对科创领域的支持持续提升。(三)普惠金融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末,中央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惠及小微企业1069万户、同比增长23.2%。民营及小微企业领域保险支持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数字平台认证客户超过IoOO万户次,授信金额突破2万亿元。(四)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质效明显提升。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中央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45.6%绿色保睑业务稳步增加。2022年,中央国有保险公司绿色保费收入531.8亿元,同比增长36.4%。2020年,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出资支持成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注册资本885亿元。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国有金融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截至202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总体达到监管标准,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有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国有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均高于行业监管标准。(六)助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作用持续发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末,政策性银行累计发放精准帮扶贷款约5万亿元。积极支持抗击新冠疫情和抗灾救灾,国有金融企业通过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优化审核流程、简化抵押担保、适当展期续贷等措施,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发挥巨灾保险作用,开发巨灾保险产品,人保集团牵头成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保障人群达2.4亿人。进一步完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依法依规管好用好金融国有资产,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有机融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作用,严防出资人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二是促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健全金融领域财会监督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财会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督效能,促进财会监督与巡视、审计、纪检、监察等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二)深化落实国有金融滨本集中统一管理。一是优化协调机制。确保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对受托管理机构的监督和评价。三是推进集中统一管理,推动地方落实好集中统一管理要求。(三)持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一是统筹规划行业布局。二是优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区域布局。统筹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经营和监管人才等因素,推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优化整合、提质增效。(四)不断夯实以管资本为主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制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协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产权和财务管理制度。三是健全授权经营机制。结合不同类型金融行业特点,构建更具针对性的授权管理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决策权限,清晰委托代理关系。(五)稳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一是强化国有金融企业职能定位。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督促政策性银行坚守自身职责,力促中小银行专注主业。稳慎推进国有保险公司发展模式转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保障需求。二是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转变经营模式。督促其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做优主业、做精专业,加快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三是推动国有金融企业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继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国有金融企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六)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金融风险。严格规范产融结合,建立风险防火墙,避免风险相互传递。二是压实国有金融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责任。坚持审慎合规经营,防止业务无序扩张;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夯实财务数据,动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内部追责问责。国有金融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国有全资、国有绝对控股和国有实际控制金融企业。2022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市)。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包括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