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docx

    • 资源ID:1303190       资源大小:66.29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docx

    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二O一七年九月前言1一、“十二五”时期森林防火工作成效2(一)主要成效2(二)基本经验4二、发展形势5(一)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5(二)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8三、总体要求10(一)指导思想10(一)基本原则11(三)发展目标12(四)建设分区与布局14四、重点建设任务16(一)预警监测系统建设16(一)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18(三)森林防火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21(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24(五)森林消防装备能力建设26(六)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28(七)林火阻隔系统建设30(八)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32(九)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系统建设33(+)重点保护区域森林防火建设34五、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38(一)建立健全防火责任机制38(一)建立健全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机制38(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39(四)建立健全科学防火管理机制40(五)建立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40六、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2(一)投资估算42(二)资金来源42七、规划组织实施44(一)明确任务目标44(二)加强统筹协调44(三)严格项目管理45(四)实施考核评估45附表:1、安徽省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统计表2、安徽省2006-2015年森林火灾情况统计表3、安徽省森林防火建设分区表4、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建设任务及投资估算表附图:1、安徽省森林资源分布图2、安徽省森林防火建设分区图3、安徽省航空护林站(基地)建设布局图前S安徽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以来,全省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明显加快,责任、信息和救灾三个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森林火灾损失明显下降。当前,我省发展进入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突出表现为严格的责任制度与责任落实不到位并存,森林防火意识普遍提高与依法治火水平不高并存,专业队伍不断壮大与专业化程度不高并存,投资持续增长与基础设施薄弱并存,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与新技术应用不足并存,特别是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全球进入了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地位越来越重要,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安徽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安徽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本规划涵盖全省I级、11级和In级森林火险县级行政单位,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森林防火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目标、建设重点和长效机制。通过规划的实施,着力建设我省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十二五”时期森林防火工作成效(一)主要成效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的特殊地理位置,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备,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历来是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地区,森林防火任务一直十分艰巨。“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出现频率较高,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较多,森林防火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森林防火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发生森林火灾560起,受害森林面积768.28公顷,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森林火灾次数下降了28%,受害森林面积下降了56%,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每年的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0.5%。目标之内。1、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共有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129个、办事机构129个。明确了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了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分工责任制,颁布了安徽省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规定、安徽省森林防火工作约谈办法,使责任追究更细化,追究对象更明确,追究标准更具体。2、森林火灾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突出“预防为主”,着力强化森林火灾防控措施。一是广泛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火灾预防、科学扑救及紧急避险等知识;二是加强了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预测预报、信息发布和火情通报。利用各种媒介实时发布异常热点信息,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和高森林火险天气警报;三是加大了野外火源管控。全省专(兼)职护林员常年在林区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和入山主要道口巡逻,及时制止违章用火,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四是加强了森林防火专项督查。每年在重点时段派出督查工作组,对森林防火组织领导、预防措施、隐患整改、扑救准备、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督查。3、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共投入森林防火建设资金约7.5亿元。目前,全省实有瞭望台(塔)395座、森林防火指挥车266辆、森林防火运兵车283辆、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972座、扑火机具4.7万余台(把、套)和生物防火林带约13785公里,为森林防火工作稳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4、森林消防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强。按照“建得起、养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多层次、多模式组建森林消防队伍,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森林消防队伍网络,据统计,全省现有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82支3987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641支14671人,义务森林消防队伍3096支5万多人。同时,建立完善了省、市、县分级培训制度,每年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实战演练,提高森林消防队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技能,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了专业森林消防队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了专业森林消防队员的基本权益。5、森林防火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省政府修订出台了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和安徽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各市、县(市、区)逐级修订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依法治火能力进一步提升。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林业厅关于推进森林防火责任、信息、救灾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办秘(2014)187号),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出台了相应的6项配套制度,各地也出台了推进森林防火“三个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森林防火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全面提升。(二)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一旦蔓延,难以有效控制。因此,搞好森林防火,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防,实行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二是坚持“科学防火、依法治火”的工作原则。森林防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实行科学设防、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全面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道路与阻隔、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等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切实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法制意识;强化森林防火执法和监督,严格规范野外用火行为,严厉打击火灾肇事者。只有切实依靠科学,加强法制建设,才能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坚持“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森林防火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扑救工作具有艰巨性和时效性,只有“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四是坚持“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扑救方式。森林火灾扑救主要依靠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只有建立以专业队伍为主力军,以武警森林部队为突击队,以军队、民兵、林业职工和群众等为后备力量的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实行专群结合,警民、军民共同奋斗,才能有效防控和扑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五是坚持“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举措。我省林区地形复杂,林农交错地带较多,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把火险隐患高的重点区域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薄弱环节,通过经济、行政、法律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提高预防、扑救能力,做到有备无患。二、发展形势(一)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1、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偏高。世界气象组织2015年发布报告,过去十年是历史上全球最热的十年,2015年全球平均温度超过上世纪平均值0.85度,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持续,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据省气象部门研究,我省遭受干旱天气的范围有明显增加趋势,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对森林防火极其不利。2、森林资源日益增长,林区植被可燃物增加,森林防火压力加重。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我省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与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森林面积由380.4万公顷增加到395.85万公顷,净增15.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7.53%提高到28.65%,提高1.1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8074.85万立方米增加到22186.55万立方米,净增4111.70万立方米。预测到“十三五”期末,全省森林面积将达到4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森林蓄积增加到2.7亿立方米。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重点林区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容易引发重、特大森林火灾。同时,随着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推进,中幼林比重增加,林内植被越来越茂盛,林下枯枝落叶不断增加,可燃物积累越来越多,具备了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甚至重、特大森林大火的客观条件。3、受传统习俗和多种经营活动影响,野外违规用火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我省林农交错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祭祀习俗的影响,部分群众擅自烧荒烧草、私自炼山等时有发生,上坟祭祖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习俗性用火屡禁不止,对森林安全造成很大威胁。随着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顺利完成和国有林场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开展,我省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林区各种经营活动日趋活跃,“林下经济”不断发展,森林旅游发展迅速,进入林区的人员逐年增多。仅2015年,全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约2014万人次。4、森林防火能力急需进一步提升(1)预警监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森林火险预警平台,火险预报模型适用性不强,火险要素监测站密度底,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大面积林区瞭望台数量不足,配套生活设施简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水平不高。(2)信息化水平较低。林区现有防火通讯覆盖存在盲区,卫星通信、机动通信保障能力不强。有线基础网络建设滞后,难以满足语音通信、火险预警、图像监控、视频调度、信息指挥等防火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兼容性差,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难以实现互联互通。(3)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能力不足。全省现有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82支3987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队伍建队标准不高,管理体制不规范,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营房、训练场所、灭火机具等基础设施设备标准低、装备差、数量不足,大型装备、以水灭火设施设备匮乏,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急需提升。(4)林区道路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滞后。全省林区路网密度仅为L8米/公顷。现有道路状况较差,桥涵设施陈旧,通行能力不足,严重制约扑火队伍快速机动能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本高,近年来由于森林防火资金相对投入较少,导致林带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全省林火阻隔网密度仅为3.5米/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形成有效的林火阻隔网络。(5)防火设施基础薄弱。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指挥调度、通信、交通运输、扑火机具和物资储备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森林防火工作发展的需要。5、森林防火体制机制急需进一步完善(I)森林防火责任落实仍需完善。一些地方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森林经营主体责任不明晰,森林防火部门监督不到位。基层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专职指挥制度未能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尚不健全,相关责任人得不到追责。(2)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现有投资规模和渠道难以完全满足森林防火发展需要,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模式还没有全面建立推广。(3)依法治火力度有待加强。一些地方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不到位,火源管理制度、火险隐患排查制度、森林防火考核和奖惩等配套规章制度不完善,行政问责和追究不严格。林区社情民情复杂,森林防火法治意识淡薄,违规野外用火难以控制。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力量不足,森林火灾案件查处难度大,警示震慑作用发挥不够。(4)科学防火体系有待健全。科学防火创新意识不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森林防火科研能力不足,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应用程度不够。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可燃物和火源管理、灭火技术和手段、灭火机械研发、无人机和卫星应用、森林防火标准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二)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我国发展进入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是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森林火灾是森林的最主要灾害,对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工作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是政治任务,影响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认真执行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完善了应急预案,细化了责任措施,强化了火源管控力度,加强了森林防火宣传,提升了基础保障能力,提高了全民防火意识,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维护了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未来十年,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森林防火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当前,我省正在积极推进“林长制”,建立“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重要指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五大发展行动的具体举措。“林长制”着重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种,如何建设发展好林业;二是管,如何管好林业林地,要在落实公共服务,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林地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三是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发挥好林业的各方面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森林防火作为“林长制”的重要工作内容,将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责任内容,将森林防火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综合防控为核心的现代森林防火理念,以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加强责任、信息、救灾三个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四大系统,全面提升全省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我省国土生态安全,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扑结合。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两个基本手段必须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森林防火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等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要加强林火预警、监测、通信、阻隔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和装备能力建设,提高扑火快速反应和控制火灾能力;要健全森林防火机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森林防火各项规章制度;要积极做好各项灭火准备工作,在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予以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2、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根据我省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对森林火灾风险区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明确重点区域,加大支持力度,针对火险因子类别、防控基础条件、重点保护对象进行分类治理,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实施。3、依法治火,强化责任。要认真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林木经营单位和经营者的责任,做到森林防火责任全覆盖。4、立足长远,标本兼治。要不断加强防火设施建设,巩固“十二五”基础建设取得的成果。要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的日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责任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科学防火,加大依法治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5、科技优先,发挥引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火扑火设备和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监测、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加快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系统,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三)发展目标1、总目标:建设完善的森林火灾责任、信息、救灾三个体系,加快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系统,实现预警响应规范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基础工作信息化,人力灭火和机械化灭火、风力灭火和以水灭火、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有机结合,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5%。以内。2、具体目标(1)建成较为完善的安徽省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健全全省森林火险分级预警模式和预警模型,提高预警时效和精度。开展森林防火航空巡护和消防,提高瞭望监测识别能力,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林火监测覆盖率近期达到90%以上,规划期末达到95%以上。(2)加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林区道路建设,力争实现全省林区路网密度近期达到2米/公顷,规划期末达到3.1米/公顷;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力争实现林火阻隔网密度近期达到4.7米/公顷,规划期末达到5米/公顷,形成阻隔功能较强的林火阻隔体系,降低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几率。(3)加快全省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结合4G和云技术,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相结合的现代通信和指挥模式,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火场应急指挥通讯覆盖率近期达到90%以上,规划期末达到95%以上。(4)逐步提升森林火灾扑救专业化水平。在原有182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基础上,新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05支,全面推进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实现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构建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防控体系,提高快速应急处置的反应能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率近期达到90%,远期达到100虬(5)加强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和森林防火无人机建设。加强森林航空消防直接灭火能力,配套建设若干补给基地、加油站。规划近期新建1处航空护林站(基地),2处航空护林分基地;远期建成1处航空护林站(基地),3处航空护林分基地。实现全省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近期达到50%,规划末期达到75%;充分发挥航空消防的空中优势,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配备18台中型森林防火无人机及附属航控设备,采购50台小型无人机,提高森林防火的现代化水平。(6)加强重点保护区域森林防火建设。重点保护区域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森林火灾高危区,重点保护区森林防火建设通过新建森林防火水网、加强大型灭火装备建设,提高重点保护区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能力和森林防火扑火效率。本期规划铺设森林防火水网1000公里,安装消防栓8000个,新建蓄水池5000个;新购置50台(套)大型森林灭火装备。(四)建设分区与布局1、建设分区(1)分区依据和标准按照安徽省不同区域森林防火特点,结合森林资源分布、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以全省森林火险县级单位等级名录(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13)128号)为基础,将全省区划分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火灾较高风险区(为I、II级的森林火险县,但未列入国家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的区域)和一般森林火险区三类,详见附表3。(2)分区结果根据上述分区依据和标准,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火灾较高风险区包括56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高风险区45个、较高风险区11个,涵盖有森林防火任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以及省、市、县(市、区)直属其他林业单位;一般森林火灾风险区包括49个县级行政单位。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火灾较高风险区和一般森林火灾风险区详见附表3。规划期内,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可根据县级行政单位森林资源和火灾发生状况的变化以及火险区划等级的修订及时调整。2、重点区域布局根据分区结果,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森林火灾较高风险区是我省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涉及56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人员密集的城市周边和城市圈森林生态空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应重点加强。为进一步明晰重点,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地理地貌特征等因素,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划分为大别山森林防火重点区、皖南森林防火重点区、皖东森林防火重点区、沿江森林防火重点区等四个森林防火重点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66.1%,是我省森林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林业用地面积达405.8万公顷,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1.1%;有林地面积达364.1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80.5%,是我省今后10年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四、重点建设任务(一)预警监测系统建设火险预警是预防工作的先导,林火监测是实现森林火灾“早发现”的关键环节。针对全省预警响应机制不完善、林火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不高、瞭望存在盲区的现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新技术应用,创新预警模式,强化响应措施,构建完善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徽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备的森林防火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森林火灾气象预警预报、监测监控和现场服务能力;在森林资源分布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适当新建和维修瞭望塔,发挥其在大面积林区火情监测中的作用。通过综合监测手段,建成集高山瞭望、视频监控、飞机巡航和地面巡护的立体林火预警监测体系,提升森林火险预警、火情实时监测能力。1、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在全省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统一开发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森林火险预警模型及配套系统软件,建设全省森林火险预警平台,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火险监测站和气象部门监测站的基础上,在林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补充建立可同时测量气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每日定时向国家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省森林火险预警平台报送火险监测数据,本期规划新建60个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2、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备的森林防火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森林火险等级精细化预报系统、火险火情气象监控系统、火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面提高森林火灾气象预警预报、监测监控和现场服务能力,增强我省森林防火控制能力,本期规划与气象部门联合建立一套完善的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3、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有铁塔、电力、网络等公共资源,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高清可见光视频技术、智能烟火识别技术,实现森林火情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政治敏感性高、火源控制难度大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增强新技术瞭望火情和及时发现火源的能力。其中在森林集中连片、人工瞭望盲区较大的重点林区和部位主要布设监测火情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时自动发现火情;在人员活动、野外用火、农事用火频繁的重点区域和部位主要布设监控火源视频监控系统,严格监管野外用火行为,减少人为火源引发森林火灾的频度。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视频监控系统可逐步向一般火险区扩展。本期规划新建视频监控系统200套,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构建全省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网络系统。4、瞭望塔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瞭望塔的瞭望监测功能,对森林火灾高危区现有瞭望塔升级改造,完善瞭望塔配套设施,改善瞭望塔工作生活条件,配备必要的瞭望监测、语音通信设备。完善大面积林区瞭望监测网络,在适宜人工瞭望监测的大面积林区新建瞭望塔,进一步提高瞭望监测覆盖率。根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结合现有条件,合理布局新建瞭望塔45座,并配备高倍望远镜、红外探测仪等90架(套);改造大面积林区的老旧瞭望塔及配套设施100座。专栏1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项目1、森林火险预警系统项目:规划新建60个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2、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体系建设:本期规划与气象部门联合建立一套完善的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3、林火视频监控系统项目:规划新建视频监控系统200套,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构建全省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网络系统。4、瞭望塔建设项目:规划新建嗓望塔45座,并配备高倍望远镜、红外探测仪等100架(套);改造大面积林区的老旧瞭望塔及配套设施100座。(二)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是提升森林防火综合指挥调度能力的基础,是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增强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目前,全省共有短波、超短波电台1966台,初步建立了全省信息化指挥调度和业务管理系统。针对目前森林防火通信网络覆盖不全、存在盲区,重点加强满足森林防火需求的数据资源和协调使用社会通信资源,构建综合通信系统、全面提高森林防火通信能力。1、综合通信系统在利用国家公共资源基础上,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急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构建森林防火综合通信系统,实现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输,为森林防火信息化提供支撑。按照全国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技术指南,重点加强以数字超短波通信为主的火场通信网络建设;以应用VSAT卫星和北斗卫星为主要内容的扑火指挥卫星通信网络建设;以综合通信车为主要内容的机动通信系统建设;推动森林防火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的深度融合,实现基于全省统一信息网络的要素整合、信息共享、功能扩展。(1)有线综合网络主要依托公共网络和电子政务网,建设省至各市、县(市、区)森林防火基础骨干网络,实施两端引接工程,建成集语音通信、视频调度、火险预警、图像监控、数据传输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实现省、市、县各级指挥中心信息联通。(2)火场通信网络在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组建或完善数字超短波通信网,以解决防火通信“最后1公里”联络问题,即解决大面积林区及偏远林区林场到护林员、扑火前指到扑火队长(员)的通信联络,构建覆盖重点大面积林区和偏远山区的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兼容模拟超短波的通信专网,本期规划升级和改造各级通信调度系统、新增手持台设备3500台、车载台设备200台、背负式设备150台、语音网关80套。(3)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建设以VSAT卫星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为主,海事卫星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为辅的卫星通信系统,配套视频图传系统,实现重要火场音视频等信息实时传输。在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卫星固定站,结合省级与各市(县、区)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间的地面链路,形成星地结合、高效稳定的卫星通信网;在大面积林区和偏远林区且公网覆盖率较低的县级单位配备卫星便携站及视频图传系统;在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机构配备BGAN系统、海事卫星手持机等卫星电话终端;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北斗指挥机系统,各级防火部门、专业队伍根据需要配备车载北斗设备及北斗手持机。根据现状并考虑需求,本期规划新建VSAT卫星固定小站3个、VSAT卫星便携站18个、VSAT卫星电话3部、视频图传系统18套、BGAN系统18套、海事卫星电话56部、北斗指挥机系统56套、北斗车载系统122套及北斗手持机448套。(4)机动通信系统建设为满足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要敏感区域森林火灾的需要,建设集超短波、短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为一体的机动通信系统,提升火场区域组网能力,搭建与各级指挥中心建立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通道,保障信息畅通,满足扑火前指指挥调度的需要。根据现状及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区公网薄弱的实际,本期规划配置省级大型通信车1辆、中型通信车2辆、小型火场应急指挥车12辆含车载设备。专栏2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项目1、有线综合网络项目:规划新建设省至各市、县(区)森林防火基础骨干网络。2、火场通信网络建设:本期规划升级和改造各级通信调度系统、新增手持台设备3500台、车载台设备200台、背负式设备150台、语音网关80套。3、卫星通信网络建设项目:规划新建VSAT卫星固定小站3个、VSAT卫星便携站18个、VSAT卫星电话3部、视频图传系统18套、BGAN系统18套、海事卫星电话56部、北斗指挥机系统56套、北斗车载系统122套及北斗手持机448套。4、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项目:规划配置省级大型通信车1辆、中型通信车2辆、小型火场应急指挥车12辆含车载设备。(三)森林防火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了全省信息化指挥调度和业务管理系统。针对森林防火信息化程度不高、基础数据不完善、信息共享能力不强、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重点加强满足森林防火需求的信息感知、传送、处理、应用系统,充分引接共享相关单位的数据资源,构建综合管控系统、综合指挥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的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森林防火指挥管理能力。1、综合管控系统在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现有基础设施设备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S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以省级大数据平台为中心、以市级大数据平台为节点的全省森林防火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建设森林防火管控平台,为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和软硬件运行维护提供支撑。(1)数据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以高端、集约、安全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全省“天地图”系统和全省“林地一张图”等森林资源信息以及其他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建设,采集视频、图像、数据等业务信息,构建全省统一的森林防火大数据平台。各市在全省数据中心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地理信息、业务管理、辅助决策等个性化为主的应用软件系统16套,实现业务管理智能化、辅助决策科学化。(2)管控平台建设森林防火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管控平台,对计算基础设施、存储设备、管控设备、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用业务软件、专业应用系统等软件资源,以及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控,实现对资源配置的集中管理和远程操作。2、综合指挥系统依托森林防火综合通信系统、全省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内外部基础信息、业务信息,建设覆盖多级指挥中心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森林防火监测指挥管理能力、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省级至各市、县(市、区)的指挥系统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面提升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1)指挥中心紧密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森林防火指挥调度能力,完善各级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强化与协同单位之间的连通共享,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连、实时感知、精确指挥”的一体化指挥体系。稳步推进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二期建设项H,进一步完善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备。逐步建设或更新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6套、新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56套。(2)应用系统紧密围绕森林防火业务需求,建设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火场态势研判、灭火方案制定、实时指挥调度、辅助智能决策等功能的森林防火指挥应用系统,实现辅助决策科学化、指挥调度实时化。3、综合保障系统为了确保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的正常运转,需建立可靠的综合保障系统,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建设、运行维护保障、产品测试认证等方面的支撑。(I)安全保障体系按照信息安全防护要求,建设覆盖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各层次、各方面、各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对信息网络、数据资源、应用系统采取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手段、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和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机密性、可鉴别性和可追溯性,提高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能力。(2)运维保障体系依托专业运维团队,建立有效的运维支撑体系,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进行维护,满足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网络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远程化的运维需求,为森林防火信息化系统维护提供支撑。4、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森林防火专家在森林防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规划期内,积极推进配备各级森林防火专职指挥,完善各类森林防火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定期召开森林防火专家会议,为我省森林防火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智力、理论支持。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同心协力、集思广益,研究探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和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和帮助解决森林防、扑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支持在主管领域内涉及到的森林防火工作,对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加强森林防火业务部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重点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关键技术、林火热点卫星遥感技术、远程森林灭火系列先进装备等的研究和推广,为森林火灾的决策提供科技支持,实现森林防火科技现代化。本期规划对森林防火会商探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专栏3森林防火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建设项目1、综合管控系统项目:规划构建全省统一的森林防火大数据平台及业务软件16套,建设森林防火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管控平台。2、综合指挥系统项目:规划新建设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二期项目,逐步建设或更新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6套、新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56套及配套的应用系统。3、综合保障系统项目:规划逐步提高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能力,依托专业运维团队,建立有效的运维支撑体系。4、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项目:规划对森林防火会商探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森林消防队伍是森林防火最基层的战斗实体,是扑救和处置森林火灾的主要力量,不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加强队伍的管理与训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造就出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