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 资源ID:1303223       资源大小:91.42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二O一六年十二月前言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目前,我省森林资源现状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安徽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盼,我省森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从数量上看,我省森林覆盖率为28.65%,在全国排第20位,另外,我省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85亩更是排在全国第28位(全国平均水平为2.18亩,世界平均水平为9亩)。从质量上看“既小又弱”。“小”就是小树多、大树少,我省中幼龄林占森林总面积的50%以上,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仅有30立方米/公顷,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世界平均水平的1/4。“弱”就是生态功能弱,抗逆性不强,我省人工纯林面积占60%以上,树种结构单一,林龄结构相同,难以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层次交替上升的复层结构,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系统调节能力下降,森林稳定性和抗逆性不强,一旦发生病虫害和火灾、风灾、雪灾、干旱、洪涝灾害,易造成较大损失。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违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毁林开垦等问题屡禁不绝,林地保护形势愈发严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进一步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监测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新形势、新问题,都要求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以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更加规范的管理手段来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统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我省于2011年编制完成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并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按照森林资源“双增书标和生态强省建设的总要求,依据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和安徽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林业厅编制了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保护发展规划)O保护发展规划在分析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形势和总结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十三五”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全社会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科学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安徽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林木绿化率增长1.55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增加14.3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0.48亿立方米”的目标。规划范围为安徽省108个县(市、区)。规划期限为2016E-2020年,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前言2第一章保护发展形势1第一节森林资源现状1第二节“十二五”成就3第三节存在问题6第四节规划必要性8第二章“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12第一节指导思想12第二节规划原则12第三节规划编制依据13第四节规划目标15第五节主要建设任务17第三章总体布局19第一节布局依据19第二节区域布局19第四章全面保护森林资源24第一节严格保护林地资源24第二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27第五章积极发展森林资源31第一节加强森林资源培育31第二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31第六章合理利用森林资源32第一节保障重点森林资源规模32第二节分类经营森林32第三节开发利用森林多种功能33第七章重点工程规划35第一节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工程35第二节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工程36第三节森林增长工程37第四节森林经营工程38第五节森林生态系统红线划定工程40第六节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工程42第八章投资和效益44第一节投资估算44第二节效益分析47第九章保障措施49第一节体制保障49第二节组织保障49第三节科技保障50第四节法制保障50第五节宣传保障51附表52附表1安徽省森林资源现状统计表53附表2安徽省重点公益林资源统计表57附表3安徽省天然林资源统计表60附表4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目标任务分解表.62附表5安徽省占用征收林地定额“十三五”指标分配表67附表6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重点工程规划表.68附表7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重点工程投资估算表73附图74附图1安徽省森林资源现状图75附图2安徽省重点公益林分布图76附图3安徽省天然林分布图77附图4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区域布局图.78附图5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重点发展工程布局图79第一章保护发展形势第一节森林资源现状根据2014年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全省林地面积449.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5%,活立木总蓄积26145.10万立方米,森林面积395.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5%o一、各类林地面积全省林地面积449.33万公顷。其中,乔木林地面积308.67万公顷,占68.70%;灌木林地面积65.43万公顷,占14.56%;竹林地面积38.80万公顷,占8.63%;疏林地面积1.17万公顷,占0.26%;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46万公顷,占3.00%;苗圃地面积3.88万公顷,占0.86%;迹地面积9.49万公顷,占2.11%;宜林地面积8.43万公顷,占1.88%。二、各类林木蓄积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6145.10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2186.55万立方米,占84.86%;疏林蓄积21.28万立方米,占0.08%;散生木蓄积1066.65万立方米,占4.08%;四旁树蓄积2870.62万立方米,占10.98%o三、森林面积、蓄积全省森林面积(包含乔木林地面积、特殊灌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395.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5%,森林蓄积22186.55万立方米。森林面积中,乔木林地面积308.67万公顷,占77.98%;特殊灌木林地面积48.38万公顷,占12.22%;竹林地面积38.80万公顷,占9.8%。森林面积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162.94万公顷,占41.16%;人工林面积232.91万公顷,占58.84%。森林面积按五大林种划分:防护林面积116.90万公顷,占29.53%;特用林面积11.49万公顷,占2.90%;用材林面积211.17万公顷,占53.35%;薪炭林面积2.21万公顷,占0.56%;经济林面积5408万公顷,占13.66%。四、天然林资源全省天然林面积162.82万公顷,蓄积10499.91万立方米;天然一般灌木林面积16.81万公顷;天然疏林面积0.70万公顷,蓄积13.65万立方米。五、人工林资源全省人工林面积232.91万公顷,蓄积11686.64万立方米;人工一般灌木林地面积0.36万公顷;人工树林面积0.47万公顷,蓄积7.63万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46万公顷。六、防护林资源全省防护林面积116.9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29.53%;防护林蓄积7134.57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32.16%。七、用材林资源全省用材林面积211.1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53.35%;用材林蓄积13763.22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62.03%。八、经济林资源全省经济林面积54.0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3.66%;经济林蓄积169.35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0.76%。九、竹林资源全省竹林面积38.80万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31.24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80.52%;杂竹林面积7.56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19.48%0全省毛竹总株数92780万株,其中成片毛竹株数78391万株,占84.49%;散生毛竹株数14389万株,占15.51%。毛竹林平均每亩株数为167株。全省杂竹株数199016万株。十、灌木林地资源全省灌木林地面积65.43万公顷。十一、森林资源权属全省森林资源的土地权属以集体为主。在林地面积中,国有33.38万公顷,占7.43%;集体415.95万公顷,占92.57%。全省森林资源的林木权属以个体所有为主。活立木总蓄积中,国有1833.70万立方米,占7.02%;集体3106.95万立方米,占11.88%;个体21204.45万立方米,占81.10%。十二、森林资源质量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71.88立方米/公顷,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为6.33立方米,单位面积株数1233株/公顷,平均胸径12.1厘米,平均郁闭度Q64,低(0.20.49)、中(0.500.69)高(0.704.00)郁闭度级的面积比为19:31:50,平均树高按5.0米、5.0-9.9米、10.0-14.9米、15.0-19.9米、20.0米五个高度级的面积为12:53:27:7:1,乔木林中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之比为35:54:1Io第二节“十二五”成就一、构建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编制完成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2013年底完成全省105个县级单位的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经政府部门批复实施。构建了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建成了全省林地“一张图第一次把全省林地落到山头地块并实现了数字化,为建立“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现代林地管理模式,落实“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分级保护、分等利用”的差别化管理政策,为林地监管由点到面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根据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目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各市、县政府要依据全省和本地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并分解到年度,以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每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围绕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进一步研究制定植树造林、林地保护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公益林管理、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保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森林增长支撑体系,加快形成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三、实施了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双增”目标,全面实施了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以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绿色长廊工程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造林绿化。特别是2012年启动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以后,全省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5.26万公顷,年均13.05万公顷。其中仅2013年和2014年完成营造林面积就分别达到19.40万公顷和15.35万公顷。由于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全省森林面积稳步增加,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2009201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间隔期内,全省森林面积净增15.43万公顷,年均净增率0.80%,森林覆盖率提高1.12个百分点。四、规范和加强了占用征收林地管理按照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确立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地、合理供地、占补平衡”的新机制,严格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有效控制建设项目不合理使用林地;加强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保护,提高了林区矿产资源开发、风电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准入门槛。开展了生态移民工程等建设用地与林地“占补平衡''挂钩试点,探索解决林地管理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在提高使用林地门槛,推进林地与耕地“同区同价、同地同价''方面率先突破,取得了重大进展。五、实施了安徽省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各地进一步加强林业规划设计、强化督查与技术服务指导,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及时开展中幼林抚育,全省林地生产力得到较大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明显提高。清查间隔期内,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增加9.91立方米,每公顷株数平均增加99株,平均胸径增加0.3厘米,平均郁闭度增加0.03;乔木林中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面积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乔木林的树种结构逐步优化;乔木林近成过熟林面积和蓄积比重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龄组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三节存在问题一、林地保护形势严峻,违规占用林地现象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不按规定办理占用征收林地手续,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林地;还有的以土地综合治理、低丘缓坡开发、耕地占补平衡的名义,随意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占用和损毁林地。从全国林地管理检查结果看,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问题十分突出,毁林开垦在一些地方呈反弹趋势,土地开发整理造成林地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看,我省淮北平原区林地面积减少5.0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减少了7.80万公顷,降幅分别达到10.0%和16.7%,可见平原区林地稳定性差。二、林木消耗居高不下,违规采伐情况严重从全国森林资源管理检查结果看,中幼龄林超强度采伐的面积比例高达45%。近两年来,我省采伐限额大量节余与无证采伐现象并存,个别地区无证采伐问题还很突出,滥伐公益林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在开展森林抚育采伐中,不执行抚育采伐规程,任务下达不合理、伐区设计不科学、采伐作业超强度,以抚育之名,行出材之实。一些地方在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时.,盲目扩大规模,违反规程规范,随意降低标准,造成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弱。一些地方对树木采挖移植管理缺乏制度制约,执法不严,将移植大树作为城市快速绿化、美化的重要手段,受利益驱动的乱采滥挖现象日趋严重,“大树进城”歪风愈演愈烈,造成原生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从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看,我省林木年均采伐消耗量1500.65万立方米,比前一调查间隔期增加373.79万立方米,林木采伐消耗仍居高不下。与采伐限额相比,年均超采伐限额349.69万立方米,比前一调查间隔期增加141.08万立方米,超采伐限额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淮北平原地区耕地和村镇造林林木采伐管理难度较大,森林资源管护任务仍然相当艰巨。违规采伐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三、破坏森林案件增多,林业行政执法能力薄弱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违法侵占林地的大案明显增多。这些案件的发生往往由地方政府主导,林业部门迫于压力,案件得不到查处。有法不依,有案不查,致使森林法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林业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也大大丧失。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行政问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干扰、阻碍案件的查办,降低处罚标准、以罚代刑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行政执法人员不足、装备落后,执法效率低、效果差。一些地方林业行政执法经费尚未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靠罚没款维持机构运转,直接影响了林业行政执法的形象。四、调查监测成果服务森林资源监管的能力不足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林业发展的需要和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周期长、时效性差、监测成果协同性差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国家和地方各有一套监测体系,调查目的不同,运行相对独立,成果运用缺少有效衔接和相互补充,客观上造成了两套数、两层皮。连续清查5年开展1次,规划调查10年开展一次,调查监测周期长,监测成果时效性差,动态性体现不充分,服务森林资源监管的能力大打折扣。部分林业基础数表还是上世纪80年代编制的,而当前林分状况和森林质量变化很大,"度量衡''的准确性下降。技术应用上仍以传统现地调查手段为主,高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调查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还要提高。对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要以改革促发展、促管理,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应对新挑战。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思考森林资源资源管理工作,用更加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用更加严格的执法保护森林资源。要不断创新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切实破解阻碍森林资源发展、制约林业生产力释放的制度难题。要认真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精神,指导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重点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第四节规划必要性一、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法律制度和战略布局做出了重大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森林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关乎林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可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生态保障。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是实现林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内在要求森林是现代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是充分发挥林业多种功能的根本保证。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效益低下、功能脆弱,是我省林业最突出的问题。我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71.8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89.79立方米的80%,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08立方米的67%;每公顷年均生长量6.33立方米,远低于德国、芬兰等林业发达国家。森林采伐消耗的四分之三为中小径材,木材直接经济价值低。每公顷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仅6.1万元,只相当于日本等国的40%。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放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林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系统谋划、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财富理念,增强绿色发展活力,推动林业发展方式由以造林绿化为主向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发展并重转变,通过全面、科学、持续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走上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是保障森林生态功能的必然要求森林资源是增强生态承载力、扩大环境容量、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环境容量,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夯实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生态基础的必由之路。当前,我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安徽,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要求针对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现状,全面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科学谋划森林发展新格局,既要继续加强造林绿化,持续推进植被稀少地区的国土绿化,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努力扩大森林面积,更要围绕森林资源安全和森林提质增效,补齐林业建设短板,促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的生态基础。四、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是保障森林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我省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10,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的l12o每公顷乔木林蓄积不到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的1/3;人工林每公顷蓄积52.76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64%;用材林中可采蓄积仅占23%,可采伐利用的资源少,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更少,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全面保护天然林、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还将进一步减少国内木材市场供给。为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持续刚性需求,必须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充分挖掘森林生产潜力,努力提高森林产出率,不断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实现生态保护和木材生产双赢,大幅提升林业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作用的战略选择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目前,我国虽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此同时,森林的固碳减排功能得到全球公认,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排放,以及通过造林、再造林、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加碳汇作为减缓措施纳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并达成了全球共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承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自主行动目标。我省森林资源中幼龄林比重大,森林质量较差,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较低,森林固碳减排潜力远未发挥出来。据测算,我省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平均为91.75吨/公顷,远低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157.81吨/公顷的平均水平。我省现有森林395.85万公顷,通过加强抚育经营,使其固碳能力提高到中高纬度地区的平均水平,可新增固碳能力3.63亿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发挥林地潜力,增加森林碳汇,既可以拓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又可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二章“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全面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推进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和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做出新贡献。第二节规划原则一、严格保护,突出重点按照生态红线保护管理要求,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将具有珍稀濒危性、特有性、代表性及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以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显著和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森林划入重点保护红线范围,强化管理措施,坚守生态屏障。二、科学经营,提高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森林资源发展方式,保护和培育相结合,造林和抚育两手抓,重点加强森林抚育,努力减少森林抚育历史欠账,加快推进新造林抚育管护,充分发挥森林生产力,促进森林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三、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多功能需求,优化森林保护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生态区位及森林类型,针对各区域森林发展的突出问题,遵循森林生长演替的自然规律,科学制定各区域的森林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技术措施。四、强化调控,科学管理创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强化政府主导,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克服森林经营的市场失灵。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改革,落实权责利,放活经营权,促进经营主体自觉、自主开展森林经营。第三节规划编制依据一、政策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正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1年修正版)3、安徽省林地保护条例(2010年修正版)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5、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2013年)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8、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9、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关于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指导意见1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扎实推进创新性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2016年)11、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6年10月30日)1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35号令,2015年)13、关于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安徽省人民政府,2012年)1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三五”期间全省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2015年)二、相关规划依据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林规发201121号)2、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3、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森林和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2016一2030年)4、安徽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政府,2016年)5、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6、安徽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三、其他依据1、林业生态系统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国家林业局,2016年)2、安徽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办法(安徽省林业厅,2015年)3、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九次复查成果4、安徽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20122014年)5、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总核查验收报告(2016年)6、安徽省林情手册(2016年)第四节规划目标一、森林资源保护目标(一)森林生态系统红线指标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森林生态系统红线由林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等红线组成,到2020年控制指标是:全省林地保有量不少于443万公顷°全省森林保有量不少于415万公顷(含非林地中的森林),森林蓄积量不少于2亿立方米。全省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少于40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开发,严格保护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确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不再增加,濒危动植物保护率达到90%以上。(二)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限额指标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20162020年我省林地占用征收指标控制在10528公顷。二、森林资源发展目标(1)森林保有量稳步增长到2020年,全省森林保有量达到415万公顷以上,比2015年增加19.15万公顷,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0%。(2)林地保护利用结构逐步优化到2020年,全省重点公益林地达到166.3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17.79万公顷,省级公益林48.52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4.2%(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分别占林地总面积24.3%和9.9%);重点商品林地达到181.00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7.3%。(4)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安徽省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力争达到90立方米/公顷;全省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7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加0.48亿立方米以上。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指标表单位:万公顷、万立方米、立方米/公顷、%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基数2020年目标属性森林资源保护指标1林地面积红线449.33443约束性2森林面积红线395.85415约束性3森林蓄积红线22186.5520000约束性4生物多样性红线40.9740约束性5林地占用征收控制指标“十二五”已使用17132.7792公顷(其中:使用本省定额11850公顷,使用国家备用定额5282.7792公顷“十三五”总额度10528公顷,年均定额2105.6公顷约束性6重点公益林面积166.31166.31预期性7天然林面积180.33191.04预期性森林资源发展指标8森林面积395.85415预期性9森林蓄积22186.5527000预期性10乔木林每公顷蓄积71.8890预期性11森林覆盖率28.6530约束性第五节主要建设任务一、积极推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监管全力推进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一经批准,各地不得擅自修改;确需调整的,必须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积极拓展全省林地“一张图”的应用,继续推进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全省林地变更调查,力争实现全省林地“一张图”按年度开展林地变更调查,将林地和森林变化地块及时更新到林地“一张图”上。要加强林地使用情况的台帐管理,及时掌握林地变化和管理情况,逐步实现对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年度考核。二、认真落实35号令,强化征收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国家林业局颁发了新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简称35号令)。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35号令,切实领会和把握各项规定的实质,以新要求规范我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行政许可工作,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新旧管理办法过渡工作。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认真把关,切忌“带病”上报。切实加强林地定额管理,科学分配林地定额,加强我省定额的统筹使用,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用地。深入探索林地管理新机制,继续开展使用林地政策研究试点,着力解决林地保护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问题。三、增加森林面积,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目标采取重点林业工程带动、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措施,通过加快宜林地造林绿化,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实施退化林地修复工程等,增加森林面积,为实现森林覆盖率目标、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四、科学经营森林,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科学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施中幼林抚育工程和低效林改造工程,挖掘林地增产增收潜力,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五、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障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红线划定工程,编制森林生态系统红线划定成果,建立并落实森林生态系统红线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把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红线作为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有序开展森林资源“一张图”变更调查、森林资源年度出数、森林增长指标年度考核、森林生态建设绩效考核,及时掌握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动态,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科学决策系统。第三章总体布局第一节布局依据依据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定位和中国林业发展区划安徽省林业三级区划成果,遵循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理论,统筹考虑各地森林资源状况、地理区位、森林植被、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等,把全省森林资源分布区域划分为萧扬平原果树、防风固沙林区;淮北北部平原防风固沙、工业原料林区;淮北南部平原湿地、农田防护林区;大别山水源涵养、果材兼用林区;江淮丘陵水土保持、一般用材林区;环巢湖水土保持、林业旅游区;沿江东部一般用材、(城市)风景林业区;沿江西部天然湿地、护岸林区;皖东南扬子鳄保护、竹(木)用材林区;皖南山地林木培育、风景林区等10个保护发展区域(见附表5)。各保护发展区按照生态区位、森林资源现状,因地制宜确定保护重点和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区域布局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区域布局详见表4.1。表4.1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分区布局表编号分区名称区域范围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贡献森林资源保护重点森林资源发展方向规划目标I萧扬平原果树、防风固沙林区扬山县、萧县等2个县土地总面积30.50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99%,森林面积14.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78%。全区处于风沙化地带,果木林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来源。严格保护黄河故道风沙区和石质残丘生态脆弱区的森林。在积极建设防风固沙林,保证防沙治沙需求的前提下,重点培育果木林。增加森林面积1954.58公顷,增加森林蓄积371281立方米,提高森林覆盖率0.64个百分点。11淮北北部平原防风固沙林、工业原料林区烈山区、杜集区、相山区、滩溪县、谯城区、涡阳县、埔桥区、灵璧县、泗县、界首市、太和县等11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65.38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2.6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77%,森林面积30.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55%。全区处于风沙化地带,工业原料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来源。严格保护风沙区和石质残丘生态脆弱区的林地;严格保护现有公益林,不断扩大公益林比例。在积极建设防风固沙林、保证防沙治沙需求的前提下,重点培育杨树、泡桐等工业原料林基地。增加森林面积31093.15公顷,增加森林蓄积9784324立方米,提高森林覆盖率1.88个百分点。III淮北南部平原天然湿地、农田防护林区蒙城县、利辛县、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毛集区、凤台县等22个县区。土地总面积202.66万公顷,其中林地面枳38.1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84%,森林面积36.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03%。全区天然湿地众多,又是安徽省主要的粮食产区。本区森林是湿地和农田的生态屏障。严格保护石质残丘生态脆弱区的林地,适当扩大生态林面积比例,以增强防风固沙效果。加强天然湿地保护力度,建立各种类型的湿地保护区,加大湿地治理和利用。在保护好湿地资源和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同时,重点以怀远石榴、阜南柳条和柳条加工、颖上竹子以及本区的优良苗木花卉和湿地资源等为基础,发展“名特优”经果林、原料林基地以及精深加工,形成安徽省林产品等的重要供应基地。增加森林面积36363.48公顷,增加森林蓄积9293492立方米,提高森林覆盖率1.79个百分点。编号分区名称区域范围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贡献森林资源保护重点森林资源发展方向规划目标IV大别山水源涵养、果材兼用林区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桐城市、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等7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57.24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00.4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8佻,森林面积97.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75%o暴雨较多、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花凉亭等六大水库库区人口压力大。本区森林是江淮地区水资源安全的生态屏障。严格保护六大水库和长江、淮河一、二级支流源头和两岸等生态脆弱区的林地;严格保护大别山区天然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开展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营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