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调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煤矿调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八)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2 .安全生产法(2021版)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C)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A.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3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C),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A.隐患排查治理B.安全风险分级管控C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C),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工伤保险5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C)oA.某职工饮酒后操作机床,造成右臂骨折8 .某职工在车间突发疾病经抢救24小时后无效死亡的C某职工在下班顺路去买菜,被闯红灯小汽车撞伤D.某职工在上班途中,因地铁拥挤,导致肋骨断裂两根6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C)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所在单位。A.30日B.15日C.60日D.1807 .依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必备条款的是(D)。A.劳动保护8 .劳动条件C职业危害防护D.职业晋升条件8.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设定了5项基本原则,下列不属于这5项原则的是(C)oA.合法原则C.公正原则D.平等自愿原则9.依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试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C)OA.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B.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C.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1年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10 .甲用人单位于2018年3月20日与劳动者乙签订一份期限为10个月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乙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八)个月。A.lB.2C.3D.611 .某公司有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根据劳动法,下列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B)A.该公司安排17周岁员工李某从事矿山井下的劳动B.该公司安排16周岁员工王某从事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后勤保障工作C该公司安排女职工金某生育期间休两个月的产假D.该公司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胡某夜班劳动12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D)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A.10日B.15日C.20日D.30日13 .甲建筑公司与在其公司工作了十五年的海外部副总王经理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前12个月王经理的平均工资为8000元,当地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甲建筑公司向王经理支付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应按(C)支付。A.2500元B.8000元C.7500元D.24000元14 .根据劳动法,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B)、低温、冷水作业。A.高温B.高处C夜班D.高湿15 .依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时间是(B)。A.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B.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C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D.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16 .依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在参加资格考试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培训大纲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培训。其中。初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D)学时。A.48B.72C.60D.9017 .依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煤矿企业新上岗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在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满(C)个月,并取得工人师傅签名的实习合格证明后,方可独立工作。A.2B.3C.4D.618 .井口房、抽采瓦斯泵房以及通风机房周围(B)m内禁止使用明火.A.10B.20C.30D.4019 .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只准使用(八)炸药和瞬发雷管。A.煤矿许用B.普通C.梯恩梯D.硝锭20 .必须在井下主要碉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由(A)批准。A.矿长B.总工程师C.生产矿长D.安全矿长21 .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作业完毕后,作业地点应当再次用水喷洒,并有专人在作业地点检查()h,发现异常,立即处理。A.0.5B.lC.1.5D,222 .撒布的岩粉与煤尘混合,使不燃物含量大于80%,撒布岩粉的巷道长度不小于(C)m。A. 100B.200C.300D.50023 .水棚的排间距为L23.0m,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分散式布置的棚区长度不小于(D)m。A.60B.80C.100D.12024 .根据爆炸三要素,可采取隔绝氧气,降低氧气浓度,注入(C)等措施抑制爆炸。A.氧气B.一氧化碳C惰性气体D.助燃气体25 .井下发生火灾后,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A)新鲜风流撤退。A.迎着B.顺着C沿着26 .独头掘进水平巷道发生火灾时,最难处理的是(八)。A.中部火灾B.入口火灾C.迎头火灾27 .矿井火灾标志气体中最常用的是(八)A.一氧化碳B.乙烘C.乙烯28 .爆炸产生火灾,应(C),并应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A.先救人后灭火B.先灭火后救人C.同时灭火和救人29 .瓦斯积聚是指体积超过0.5的空间甲烷浓度达到(C)%的现象。A.lB.1.5C.230 .任一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C)nf时,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必须建立抽放系统。A.2B.3C,531 .在煤矿井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或搬迁前,要求瓦斯浓度必须在(B)%以下。A.0.5B.lC.1.532 .下列哪项不属于井下容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八)oA.井底车场B.采煤工作面上隅角C顶板冒落空洞33 .当氧含量低于(八)%时,煤尘就不再爆炸。A.17B.20C.2134 .处理煤尘爆炸的首要问题是(八)。A.防止二次爆炸B.防止引起瓦斯爆炸C防止火灾事故35 .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C)年至少测定1次。A.lB.2C.336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八)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A.10B.15C.537 .按照(A)规定装备与重要工作场所直通的有线调度电话。A.煤矿安全规程B.作业规程C.岗位操作规程D,调度管理规定38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3个月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等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C)年。A.lB.1.5C.2D.33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电缆必须专用,系统必须连续运行。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当能保持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D)h。A.0.5B.lC.L5D.240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安全监控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主机及联网主机应当双机热备份,连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当在(A)min内自动投入工作。A.5B.10C.15D.3041 .(A)即面对面地进行汇报、研究、指示和布置工作,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A.直接调度B.图表等调度C.电话调度D.自动监测监控实时调度42 .(C)是将本年度内采掘工作面的衔接情况用图表显示出来,可以作为检查、监督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手段。A.柱状图B.动态曲线图C采掘衔接图表D.设备检修图表43 .将本年、本季或本月内计划检修的主要设备,按检修的类别、日期、检修内容和检修人员等反映在(D)上,作为检查、监督的依据。A.柱状图B.动态曲线图C采掘衔接图表D.设备检修图表44 .煤矿企业基层单位对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活动所做的第一手记录,就是(A)。A.原始记录B. 一手记录C.真实记录D.调度记录45 .(B)主要是掌握每个矿井按时间、按项目停产检修进度情况,督促检修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A.机械化采煤作业记录B.矿井停产检修记录C.洗选情况记录D.安全情况综合记录46 .(A)主要是为领导提供每天的生产和安全情况。A.调度日报B.调度周报C.调度旬报D.调度月报47 .系统应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复电控制功能,其中复电控制功能是指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可实现(C)解锁。A.手动B.半自动C.自动D.自行48 .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B)%时,声光报警.A.0.5B.lC.L5D.249 .煤矿(A)系统能够准确反映井下各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实时分布情况,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人员及设备的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A,人员定位B.监测监控C.通信联络D.紧急避险50 .(B)是指由于外来热源如瓦斯煤尘爆炸、爆破作业、机械摩擦、电器设备运转不良、电源短路以及其他明火、烧焊、在井下吸烟、人为纵火等原因造成的火灾。A.内因火灾B.外因火灾C.电气火灾D.燃烧51 .(A)火源比较隐蔽,经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或煤柱内,要想准确找到火源比较困难A.内因火灾B.外因火灾C.电气火灾D.燃烧52 .(D)也称受限燃烧或通风控制型燃烧,是指供氧不充分的燃烧。它的特点是耗氧量多、火源范围大、火势强度大、蔓延速度快。A.有焰燃烧B.无焰燃烧C.富氧燃烧D.富燃料燃烧53 .火灾事故发生以后所产生的火风压可以使通过矿井的总风量(B),常会造成风流紊乱,使某些井巷的风流方向发生逆转现象,导致受灾范围扩大,容易使灭火人员陷入火区。A.增大B.减少C不变54 .井下发生火灾不仅给瓦斯、煤尘提供了引爆火源,还因为高温火源的干储作用,使可燃物释放出(C)和多种碳氢化合物等具有爆炸性的气体。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氢气D.氧气55 .(A)就是用水、砂子、岩粉、干粉灭火器、高倍数泡沫灭火器以及挖除火源等方法来扑灭火灾。A,直接灭火B.隔绝灭火C综合灭火D.间接灭火56 .空气机械泡沫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空气鼓入含有泡沫的水溶液而产生泡沫,泡沫发生的倍数在(C)倍。由于它比化学反应产生的泡沫倍数(1020)高得多,故又称为高倍数空气机械泡沫。A.100-200B.200-500C.500-1000D.1000-200057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用轨道机车运输时,同一水平行驶(C)台及以上机车时,应当设置机车运输监控系统.A.3B.5C.7D.958.2辆机车或者2列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B)m的距离。A.50B.100C.150D.20059 .电机车司机离开座位时,(D)切断电动机电源,取下控制手把(钥匙),扳紧停车制动。A.不得B,可以C.应当D.必须60 .电机车在运输线路上临时停车时,(A)关闭车灯。A.不得B.可以C应当D.必须61 .新投用机车应当测定制动距离,之后每年测定1次。运送物料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B)m.A.20B.40C.60D.10062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启动信号和通讯的装置,发出信号点的间距不得超过(C)m。A.5B.10C.15D.363 .在大于(B)。的倾斜井巷中使用带式输送机,应当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等的安全措施。A.15B.16C.18D.2564 .兼作行驶人车的倾斜井巷,在提升人员时,倾斜井巷中的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必须是(B)状态并闭锁。A.常闭B.常开C半开半闭65 .绞车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闸带磨损余厚不得小于(B)mmoA.2B.3C,5D.1066 .用多层罐笼升降人员或物料时,井上、下各层出车平台(八)设有信号工进行把钩。A.都必须B.都不用C.只需一层D,任意一层67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最大位移速度不得小于(B)oA.10msB.5msC.3msD.8ms68 .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不可随便翻动、搬动,绝对不可抬、据、背、抱的方法搬运,不能用软担架,一定要用(C)做的硬担架抬运。A.帆布软担架B.徒手C硬质平板担架D.自制绳索担架69 .对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A)oA.超过骨折段上、下关节B.超过骨折段下关节C超过骨折段上关节70 .以下物品中()不适合用作止血带。A.铁丝B.领带C毛巾71 .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A)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A.鲜红色B.暗红色C粉红色72 .肩部指压止血法可在锁骨上窝内(B)处摸到搏动(即锁骨下动脉)时,向第一肋骨施压,即可止血。A.l/2B.l/3C.2/3D.1/473 .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并要标记止血带止血部位和时间,每(C)min放松一次。A.304074 4050C.6090D.8012074.上肢指压止血法可压迫上臂中上(B)内侧搏动处(即肱动脉),即可止血。A.l/2B.1/3C.2/3D.1/475.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B)。A.呼救B.搬运C.手术76.大腿上的止血带的标准部位位于大腿(B)oA.中下1/2交界处B.中下1/3交界处C.中下1/4交界处D.中下1/5交界处77.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以下(C)急救方法不正确。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78 .对成人进行心脏按摩时,操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C)厘米。A.l-2B.3-5C.5-679 .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B)急救方法是正确的。A.保持原状B.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C.对破口进行消毒80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次数应保持在(D)次Zmin为宜。A.40-60B.60-80C.80-100D.大于10081 .通常是先作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再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的1/3或1/2,适用于四肢、胸部、腰部等处。属于(A)包扎方法。A.螺旋法B.环形法C.螺旋反折法D.“8”字环形法82(C)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C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83.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C)oA.立即佩戴自救器,逃生B.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流方向逃生C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D,继续工作,静观其变84.一般情况下,煤尘的(B)越高,越容易爆炸。A.发热量B.挥发分C.灰分85 .在爆炸性煤尘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氧气浓度低于(D)时,煤尘不会发生爆炸。A.10%B.12%C.15%D.18%86 .在含爆炸性煤尘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C)%时,煤尘不能爆炸。A.12B.15C.1887 .煤尘爆炸的条件有4条,(C)爆炸。A.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88 只要4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C.四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尘才能88 .预防提升机房发生火灾应从消灭高温热源和加强对(B)的管理两方面着手。A.人员B.可燃物C环境89 .斜井提升全速运行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停车地点与事故地点之间的距离上行时不得超过(B)。A.3mB.5mC.7m90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B)占主要地位。A.不可测知的因素B.人的因素C物的因素91 .对发现事故预兆和险情,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又不及时报告,应追究(八)的责任。A.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B.段长C领导92 .在标准大气压下,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D)。A.l%至10%B10%至18%C.3%至10%D.5%至16%93 .瓦斯爆炸所需的引火温度与含有瓦斯的混合气体压力(八)。A.成反比B.成正比C.无关多选题94 .调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有(ABCD)发号施令和工作保证相结合的原则。A.及时性和准确性相结合B.预见性和求实性相结合C.权威性和群众性相结合D.灵活性和全面性相结合95 .煤矿调度记录包括(ABCD)的统计台账(运、销、存企业集中管理的除外),内容齐全,记录规范。A.产B.运C销D.存96 .对每日、旬、月的作业计划完成数据,日常发生的职工伤亡事故和生产事故以及采掘工出勤等,要做好(BCD)的统计和分析。A.班B.日C旬D.月97 .在调度工作中,要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对生产情况、(ABC)等参数进行自动监测监控和报管。A.瓦斯B.一氧化碳C.风速D.二氧化碳98 .调度的原始记录,包括(ABCD)和非伤亡事故记录等.A.原煤产量B.掘进和开拓进尺C.采掘工出勤D.人身事故99.调度报表就是各级调度室定期按照统计范围所要求的内容,及时提供(ABCD)采掘出勤和经营活动等项的调度日报、旬报、月报和生产经营简报。A.原煤生产B.掘进进尺C.均衡生产率D.生产事故100 .现代化的矿井新的煤矿通信网将是集(ABCD)于一身的网络A.安全性B.管理性C扩展性D.生存性101 .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BCD)等监测功能。A.出/入工作面时刻B.出/入井时刻C.出/入重点区域时刻D.出/入限制区域时刻102 .富燃料燃烧也称受限燃烧或通风控制型燃烧,是指供氧不充分的燃烧。它的特点是(ABC)蔓延速度快。A.耗氧量多B.火源范围大C.火势强度大D.不易燃烧103 .煤炭从“发烧”(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时会产生多种碳氢化合物,并放出(BCD)或焦油味等。A.臭鸡蛋味B.煤油味C汽油味D.松节油味104 .进风井筒中发生火灾时,必须采取(AB)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措施,防止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井下其他用风地点。A.风流短路B.反风C.加强通风D.增加氧气105 .煤矿运输提升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矿井生产的全过程,具有(ABCD)技术性强等特点。A.战线长B.涉及面广C.设备流动性D.大特殊工种多106 .电机车运输容易出现车辆脱轨事故的原因有(ABC)等。A.机车超速行驶B.运输设备、容器不完好C轨道质量问题D.调度错误107 .电机车司机不按信号、指令行驶或超速行驶,容易发生(ABC)等事故。A.电机车追尾B.电机车碰头C.电机车脱轨D.触电施工108 .预防胶带输送机事故,就要保证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质量,做到(ABCD)运转自如。A.平B.直C稳D.固109 .罐笼提升事故类型主要有:(ABCD)瞰罐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A.过卷B,断绳C脱轨D.卡罐110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BD)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地方政府B.本单位负责人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D.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IIL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有(CDE)oA,不懂安全生产知识B.未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书C.违章行为D.违章行为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E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112 .煤层顶板冒顶事故能使采煤工作面及巷道(ABCD)。A.压毁设备B.垮落C.生产中止D.造成人员伤亡113 .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减轻伤害的自救方法有(ABCDE)oA.憋气暂停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火焰B.用衣物盖住身体,减少肉体暴露面积,减少烧伤C背对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水沟,避开冲击D.若巷道破坏严重、无法撤离时,到安全地点,躲避待救E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防止中毒114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ABCD),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A.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组织抢救C迅速采取有效措施D.防止事故扩大115 .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ACD)、通风防尘、喷雾洒水、刷洗岩帮等。A.使用水炮泥B.旋风除尘C湿式打眼D.煤层注水116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断带事故的主要原因有(ACD)。A.严重超载B.使用非阻燃输送带C,输送带张力过大D.输送带接头质量差,不符合强度要求117 .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千万要注意,不可随便搬动和翻动伤员,绝对不可用(BCDE)的方法搬运,也不能用帆布或用绳索等绑扎的软担架抬运。A.木板做的硬担架B.抬C据D.抱E.背118 .(BCD)属于骨折特有的临床表现。A.局部压痛B.假关节活动C.功能障碍D.肢体缩短119 .现场急救时根据出血性质采用不同的止血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oA.加压包扎止血法一般用于弥漫创口的出血B.指压止血法是主要用于动脉出血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C.抬高肢体止血法是减缓血液流速的临床应急止血措施D.屈肢加垫止血法是主要用于无骨折和关节损伤的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120 .指压止血法,适用范围(ABC)oA.头部B.面部C.四肢部位D.躯干121 .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并要标记止血带止血部位和时间,每6090min放松一次。适用范围(ABCD)。A.受伤肢体有大而深的伤口,血液流动速度快B.多处受伤,出血量大C受伤同时伴有开放性骨折,肢体完全离断或部分离断D.受伤部位可见喷血122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范围:小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ABCD)oA.头部B.躯干C四肢D.身体各处的伤口123 .(BC)动脉出血,可压迫上臂中上1/3内测搏动处进行指压止血。A.大腿动脉出血B.前臂C肘部D腋窝出血124 .下列关于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正确的是(ACD)oA.在作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叩击术B.按压的次数以每分钟60次为宜C.按压深度为5-6cmD.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125.关于搬运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必须在原地检查伤情B.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复苏后再搬运C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等搬运D.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伤员的面色,呼吸及脉搏等,必要时及时抢救126 .双人徒手搬运可分为(AD)oA.双人抬坐法B.担架法C.双人背负法D.双人抱法E扶持法127 .绷带包扎法包括(ABCD)oA.环形包扎法B.螺旋包扎法C.螺旋反折包扎法D.“8”字形包扎法128 .包扎的目的是(ABCD)A.保护伤口B.压迫止血C减轻疼痛D.减少感染判断题129 .严格执行月度作业计划,不得调整月度作业计划。(×)130 .安装图像监视系统的矿井,应当在矿调度室设置集中显示装置,并具有存储和查询功能。(J)131 .电话调度方式的优点是相互之间能够充分而准确地交换信息和观点,可以避免利用其他方式传输信息时的失真现象。(X)132 .电话调度是目前我国煤炭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手段。()133 .调度室装备的工业电视,主要用于对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副井车场、列车装载点等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直接监视。(J)134 .调度工作要求对每日、旬、月的作业计划完成数据,日常发生的职工伤亡事故和生产事故以及采掘工出勤等,要做好日、旬、月的统计和分析。(J)135 .统计报表制度是建立在各项原始记录资料基础上的。()136 .原始记录制度不仅是统计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加强生产管理,搞好综合分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J)137 .小班原始记录就是班中生产活动的定时调度记录。有的是一小时一调度,有的是小班三调度。(J)138 .调度台账可以避免资料的失散,确保资料积累系统、完整,为研究生产动态、检查生产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提供了方便。()139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图像监视系统的矿井,应当在矿调度室设置集中显示装置,并具有存储和查询功能。(J)140 .安装图像监视系统的矿井,应在矿调度室设置集中显示装置,并具有存储和查询功能。(J)141 .人员定位系统应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142 .矿井语音广播系统可安装在巷道、候车室、候车运输沿线、工作面等位置,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自动调取应急预案,紧急广播,帮助矿工紧急撤离,作为疏散指挥工具。(J)143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形成灾害的一切可控制性燃烧。(X)144 .矿井火灾能够烧毁生产设备、设施,损失资源,产生大量高温烟雾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致使人员大量伤亡。()145 .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不属于燃烧。(X)146 .高温火烟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伴有高温火焰,造成人员伤亡。()147 .井下灭火的总的要求是,尽可能使煤层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短,减少煤层发生氧化作用的机会,一且出现煤层自燃区应将其封闭。(J)148 .开采高硫煤层的采准布置,应合理设置安全出口,以便火灾在某一区域发生时,能使其与相邻工作区完全隔开。()149 .井下各种油类应分别存放在专用碉室中,装油的铁桶应有严密的封盖。(J)150 .人员灭火时,灭火人员可以站在回风侧进行灭火,但要保持距离。(X)15L砂子和岩粉不导电,并能吸收液体物质,可用来扑灭油类或电气火灾。(J)152 .综合灭火法就是隔绝灭火法与其他灭火法的综合应用,如在封闭火区基础上,再采取灌浆、注入惰性气体或喷阻化剂等措施。(J)153 .发生火灾后,密切关注火区有害气体的变化趋势,原则上要先切断火区电源再灭火。(J)154 .为防止火灾扩大,需立即改变矿井通风方法或采用反风。(X)155 .进风井口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矿井反风或关闭井口防火门等措施,必要时,停止通风机,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侵入井下。(J)156 .回风井井底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在有害气体不能达到爆炸条件的前提下,可增大进入火区的风量。(×)157 .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根据需要调整井下通风系统,确保主要通风机稳定运行。(J)158 .井下运输过程中,电机车运输不容易发生事故。(X)159 .人员乘坐人车时,必须听从司机及跟车工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闭车门或者挂上防护链。(J)160 .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J)161 .机车运行中,司机可以将头或者身体探出车外。(X)162 .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如果锚固不牢,刮板链被溜槽接口卡住,使机头或机尾突然被拉撬起,打伤或挤伤附近人员。(J)163 .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的锚固柱要支撑牢靠,机头与过渡槽间连接要完整,溜槽间接口保持平整。(J)164 .使用刮板输送机运输物料,放料时要顺着刮板输送机旋转方向先放后端,后放前端,取料时则反之。(X)165 .输送带张力过大、严重超载或严重不匀、输送带接头质量不合格或磨损严重、严重跑偏被挤挂等,可能会造成断带、撕带事故。(J)166 .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打滑、跑偏、堆煤、撕裂等保护装置,同时应当装设温度、烟雾监测装置和自动洒水装置。(J)167 .由于矿车之间连接链环、插销或矿车连接器等不合格、有损伤未发现或用其他物品代替三环链或矿车插销等,在行车中被拉断或拉脱造成跑车。(J)168 .绞车司机在下放车辆时不送电松闸放车,不会造成跑车。(×)169 .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的安全门必须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罐笼到位并发出停车信号后安全门才能打开。安全门未关闭,只能发出调平和换层信号,但发不出开车信号。安全门关闭后才能发出开车信号。发出开车信号后,安全门不能打开。(J)170 .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J)171 .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煤矿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7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173 .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流侧进行灭火。(×)174 .井下发生火灾,灭火人员灭火时,要站在上风侧,保持正常通风,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J)175 .井下发生自燃火灾时,其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J)176 .瓦斯的存在将使煤尘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降低。()177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适用于伤员背上部受伤时使用。(J)178 .在井下安设降尘设施,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煤尘悬浮飞扬,是防止煤尘爆炸的有效措施。(J)179 .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侧进行灭火。(×)180 .火灾的三要素是指热源、可燃物和空气。(J)181 .提升机房发生电器火灾时,应尽快用水、黄砂、干粉灭火器等立即将火扑灭。(X)182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J)183 .有综合保护装置就不会引起烧电动机事故。(X)184 .主提升机操作工因精力不集中或误操作造成过卷、断绳等重大事故,应负直接责任。(J)185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在伤员胸部受伤时使用。(J)186 .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脏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J)187 .在作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做心前叩击术。(J)188 .对心脏暂时停搏的伤员,做胸外心脏挤压是为了使189 .二氧化氮浓度达到0.006%时,咳嗽、胸部作痛。()190 .在抢险救援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对获救的遇险人员,要迅速搬运,快速行进。(X)191 .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进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192 .双人抬坐法搬运伤员时就是两个救护者将双手互相交叉成“井”字形握紧,使伤员坐在上面,双手扶住急救者的肩部。(J)193 .如果伤口有肠膨出时,应用干净碗和纱布扣住,再包扎以防挤压。(J)194 .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电休克、中毒性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195 .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脏按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