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的学案(含解析).docx

    • 资源ID:1306762       资源大小:65.7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的学案(含解析).docx

    第2节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的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农耕文明对古代文明扩展的作用。2 .运用“时空观念”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扩张历程,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3 .搜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的史实,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古代各大帝国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古希腊、埃及文明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丝绸之路教学难点:1.罗马帝国的兴衰4 .丝绸之路【预习新知】古代文明的扩展1 .推动古代文明扩展的因素有、°2 .概况:主要文明扩展方式地域范围古代埃及文明武力扩张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西亚文明武力扩张(1)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3)亚述不仅统一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占希腊文明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知识点一1 .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 .扩展方式:移民方式地域范围:首次实现两河流域统一城邦国家古代世界的帝国1 .赫梯、埃及新王国和公元前8世界以后的亚述都已经是统治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这些国家后来也被称为帝国。2 .波斯帝国(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后建立起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2)统治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神。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统治体制:帝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3 .压力山大帝国(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2)统治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4 .罗马帝国(1)概况:征服意大利;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整个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2)统治政治: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经济: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3)灭亡:3世纪后,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文明的交流1.技术的交流:农耕技术的交流: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的交流:冶铁技术起源于,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2.艺术的交流:文学艺术的交流:西亚的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的交流: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3 .文字的交流:字母文字的起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O是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2)字母文字的交流。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O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4 .经贸的交流:(1)汉朝和罗马帝国的交流。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通过,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出使大秦。(2)罗马商人东来。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知识点三1.(2)西亚2.(1)神话(2)人像3.(1)腓尼基(2)印度拉丁字母欧洲4.(1)丝绸之路甘英【深化探究】主题一古代世界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史料一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摘编自亚历山大东征传记探究1: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东征既是一场人类文明的灾难,也是一场文明盛宴的开端,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上述观点。提示1:灾难说: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掠夺了大量财富,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破坏,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文明盛宴开端说:亚历山大东征沟通了各大文明间交通,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史料二希腊的殖民活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结成同盟,通过反抗贵族斗争,奴隶制民主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探究2:根据史料二,概括希腊殖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提示2:影响: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为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基础。【拓展】1 .全面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1)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2)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经济日后成为罗马奴隶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4)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义的目光看待世界。2 .罗马帝国不断扩张的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拉丁语、拉丁文字,为后来的英语打下了基础。促进了世界的贸易往来,尤其是在东西方之间开辟了丝绸之路。传播了基督教,使基督教传出欧洲大陆,为基督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颁布了法律,罗马法律为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消极影响扩张战争使大量的人民流离失所,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破坏了环境。在阿拉伯地区传播基督教,为后来的十字军东征埋下了火种。3 .古代希腊海外殖民活动产生的影响(1)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移民运动的性质是一种政治、经济扩张,移民城邦与原有母邦是侵略、奴役和剥削的关系。(2)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结成同盟,这是希腊城邦政治发展上的一大特点。通过反抗贵族斗争,奴隶制民主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3)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各城邦及希腊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希腊接触并吸收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的文化提供了方便。【巩固训练】1 .下图是人类文明早期的农耕畜牧产品及交流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最合理的是()A.早期人类文明地域性和多元性突出B.农业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环境束缚C.全球性的物种交换起源于奴隶社会D.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更具有扩张性2 .公元前550年,正值中国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位于伊朗高原的米底帝国末代君主阿斯提亚格斯的外孙居鲁士二世及其子冈比西斯二世一路狂风扫落叶,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这个“大帝国”是()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罗马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3 .罗马统治者将雅典视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哈德良皇帝在雅典修建了新城和凯旋门,完成了雅典人在几个世纪内都未能完工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并将他自己的雕像与宙斯的神像共同安放于神庙之内。哈德良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罗马帝国对希腊城邦的统治B.推动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深度融合C.缓解罗马帝国与希腊城邦的对立D.强化雅典作为帝国文化中心的地位4 .罗马共和国文化象征的西塞罗,曾经去希腊斯多葛学派开创者芝诺的学校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家赛涅卡,也曾做过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罗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创办的学校学习。这表明古罗马文化()A.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B.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C.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D.影响了欧洲历史进程5 .如果为下列所述内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最贴切的是()古代埃及的扩展、古希腊的殖民波斯帝国的兴起、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字的发展、丝绸之路A.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B.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C.古代世界帝国的形成D.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A.文明与河流休戚相关C.最早建立君主专制政体6 .下表所示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部分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统治者行为和职责国王汉谟拉比亲自处理用水纠纷,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国王任命的总督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基层公社的首领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税收和司法等。B.中央集权体制严密D.国王事务比较繁忙7.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下表为不同地区文化中对斯芬克斯形象的描述,它反映出()地区斯芬克斯形象古埃及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慈”“高贵”的象征亚述、波斯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希腊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A.古代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特点C.中东文明与埃及文明一脉相承D.文化现象在交流中嫡变8 .公元前6世纪,波斯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全国划分为20多个省,每省置总督一人,总督之外设将军一人,统领一省驻军。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大流士一世此举旨在()A.加强君主集权B.完善国家官僚体系C.完善监察体系D.适应不同地区风俗9 .有学者指出,罗马海外殖民地容纳了罗马殖民者和当地人,一个个殖民地也就充当了罗马和当地发生接触的门户。它让从属于不同聚落和文化的族群混杂而处,对罗马世界观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的海外殖民()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C.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D.推动了宗主国文化的传播10 .据记载,亚历山大在苏华娶大流士的女儿史皆带拉为王后。把波斯高贵的女士许配给最优秀的部将和菲德。并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已经在波斯成家的马其顿人有美满的婚姻。这是为了()A.稳固帝国统治C.消除民族附属B.扩大希腊文化影响力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参考答案1 .答窠:A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人类文明早期的农耕畜牧产品及交流示意图”可以看出,早期文明各有较为独特的产品,但是大洲内部、大洲之间同时存在着农耕畜牧产品的交流,这说明早期人类文明地域性和多元性突出,A项正确;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环境,排除B项;全球性的物种交流起源于新航路开辟,排除C项;农耕文明的扩张性弱于游牧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2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由材料中“公元前550年”及“位于伊朗高原”“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经过扩张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B项正确;公元前550年,在伊朗高原建立的不是亚述帝国,排除A项;公元前550年,在伊朗高原建立的不是罗马帝国,排除C项;公元前550年,在伊朗高原建立的不是亚历山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3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哈德良在雅典修建神庙并将自己的雕像与宙斯的神像共同安放于神庙之内,其目的在于强化雅典作为帝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因此选D选项。材料未体现对希腊城邦统治的加强,排除A选项;材料未涉及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深度融合,排除B选项;这一措施并不能缓解罗马帝国与希腊人的对立,罗马治理下的希腊,希腊城邦国家已不复存在,排除C选项。4 .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多次到希腊学习,接受希腊先进文明的熏陶,因此希腊文明对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罗马积极主动向希腊学习,不能说明其具有功利色彩,A项说法欠妥,排除A项;题干表达的是罗马积极接受希腊先进的文化,并没有多元一体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罗马积极学习希腊文明,对罗马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没有体现对之后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5 .答案:D解析:选择D:亚述的征服、希腊的殖民、波斯帝国的兴起、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都是促进文明交流的方式;冶铁技术的传播和字母文字的发展体现了文明的传播和交流。所以最合适的主题应该是古代文明的交流。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文明的交流,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生。排除B:材料中的内容体现的是不同文明的交流发展,不能体现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排除C: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字的发展与世界帝国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6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国王汉谟拉比)亲自处理用水纠纷,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国王任命的总督)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基层公社的首领)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可知,各统治者的职责都与水有关,体现了水的重要性,说明文明与河流休戚相关,所以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体制和君主专制,所以BC错误;材料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没有反映“国王事务比较繁忙”,所以D错误。故选:Ao7 .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传播开来后多个地区文化中都有斯芬克斯这一传说,但是其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含义,从中可以看出文化现象在交流中婚变,D项正确;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各地文化各异,并非是多元一体,排除A项;B项“决定”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不在于文明的一脉相承,而且一脉相承带有文化的同源性,这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8 .答案:A解析:根据“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可知,波斯国王旨在通过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达到对官员控制的目的,加强君主集权,故选A项;完善国家的官僚体系、官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不是大流土一世此举的根本目的,故排除B、C两项;适应不同地区风俗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A。9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个个殖民地充当了和当地发生接触的门户对罗马世界观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可知,海外殖民地已成为罗马文化展示的窗口和门户,这推动了宗主国罗马文化的传播,故D项正确。材料表述与社会矛盾和统治基础无关,排除A、B项;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10 .答案:A解析:亚历山大在苏萨娶大流土的女儿史塔蒂拉为王后,把波斯高贵的女士许配给最优秀的部将和幕僚,并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已经在波斯成家的马其顿人有美满的婚姻。这是为了稳固帝国统治,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希腊文化的信息,排除B;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缓和民族隔阂,但不能消除,排除C;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但不是目的,排除D。

    注意事项

    本文(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的学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