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5蜡烛的变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313480       资源大小:11.8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5蜡烛的变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5蜡烛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选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分三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实验探究,通过切割蜡烛,熔化蜡烛和点燃蜡烛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变化有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两大类;第二部分是交流讨论,辨析判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型;第三部分自由活动,以“面塑或泥塑”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可以在课后自由设计、制作。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蜡烛三态变化中的液态和固态有一定常识的积累,对燃烧现象比较常见,但燃烧后形成的物质只有感性认识。六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较之前有较大变化,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对他们的指导应更为细心,使其养成较好实验习惯。学习目标1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Q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评价任务1 .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准备蜡烛、火柴、镶子、白糖、橡皮泥、纸、面粉等,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3 .学生发言。4 .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课题:蜡烛的变化)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研究蜡烛的变化。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5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6 .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等。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7 .小组讨论组装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8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9 .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10 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11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汇报交流实验现象。12 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13 .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活动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书上的插图都有哪些现象?2 .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3 .小组讨论并总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三、做面塑或泥塑1 .出示面塑和泥塑的图片及制作方法。2 .学生动手自己制作喜欢的面塑或泥塑。3 .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四、拓展活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我们去找一找,试着做一做。板书设计蜡烛的变化物质的两类变化:1.形态发生了变化4 .形态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教学反思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探究蜡烛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展开新的探究活动。观察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你准备怎样进行探究?提示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探究,如可以采用碾碎、切割、弯折等方法改变蜡烛的形态,通过点燃蜡烛的方法使之产生新的物质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探究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解答学生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张观察记录表。表格中只写了蜡烛,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至少探究两三种物质的变化,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蜡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地进行补充熔化、切碎只是蜡烛形态的变化,而蜡烛燃烧产生烟就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在学生明确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大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填写好实验记录表,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在学生的探究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各种物质变化的情境图片或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展学生的认识。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捏橡皮泥、吹气球、蒸馒头各是哪种变化?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巩固了已有的知,丰富了对物质变化的认识。1/4

    注意事项

    本文(5蜡烛的变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