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两课时).docx

    • 资源ID:1316495       资源大小:14.9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两课时).docx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两课时)6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 .认读“陶、懦”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国王、谦虚”等16个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3 .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4 .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 .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2 .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陶罐、铁罐图片)3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的两位主人翁就是陶罐和铁罐。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将课文多读几遍。2 .出示词语:骄傲、代价、流逝、恼怒、惊讶、谦虚、陶罐、懦弱、美观、光洁。(同桌之间互相检测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3 .词语解释:【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懦弱】软弱,不坚强。【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相提并论】轻视,不放在眼里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朴素】(颜色、样式等)不浓艳,不华丽。4 .理解大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橱柜里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却谦虚礼让。若干年后,陶罐被人们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默读课文第1-9自然段,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一读。课件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1)普通的一句话,怎么看出铁罐是在奚落陶罐呢?(铁罐说话时神态傲慢Q)(2)用傲慢的语气把铁罐说的话读一读?(指名读)课件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懦弱的东西、轻蔑)(2)谁来把轻蔑的、看不起的语气读出来?试一试。(指名读)课件出示:“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1)作者是怎样写铁罐的恼怒的?(用了反问的语气和两个感叹号。)(2)从这两个感叹号,你感受到了什么?(铁罐已经气到极点,火冒三丈了!)课件出示:“和你在一起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1)从这一次次的奚落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铁罐?(骄傲无礼、目中无人、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2.面对如此无礼的铁罐,陶罐是什么态度?它如何回应的?(1)课件出示:“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地回答”,说明陶罐态度很谦和。)(2)课件出示:“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陶罐据理力争)(3)课件出示:“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陶罐主张和睦相处)(4)从陶罐的三次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陶罐谦虚,心平气和,礼貌待人,彬彬有礼。)教师小结:面对铁罐的恼怒和无理,陶罐一直表现出平静友好的态度。铁罐也由刚开始的傲慢、轻蔑、恼怒,到现在的火冒三丈、恼羞成怒3.随堂演练: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读一读对话。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骄、傲、谦、虚、懦、弱、提二骄:“马”窄长,上紧下松,竖向笔画略向左斜。“乔”撇捺舒展;竖撇不宜长,竖撇与竖间距适中。傲:”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中部短横平行,竖画正直。“攵”横画靠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左端起笔,捺画舒展,收笔略低。谦:”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兼”横画均匀、平行,中横宜长,竖画正直,两竖间距适中,撇捺对称。虚:“虎”横钩长短适中,竖弯钩的竖与上竖相对,撇画舒展。“业”两竖正直,距离适中,底横要长。上下中心对齐。懦:左窄右宽。“,1、”竖画正直,两点居竖画中上部。“雨”横画短,点画距离适当,宜小而"横短,竖画均匀,左右边竖稍向中斜。弱:左右等宽。横向笔画排布均匀,竖向笔画稍向左斜。点画位置恰当。提:'甘”横画宜短,竖钩端正。“是"上框大小适中,中横稍长,下竖对上框中部,撇短捺长。2 .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3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第2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5个生字;2 .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一、复习导入1.男生、女生分角色读一读第1-9自然段。3 .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精读课文,总结升华1.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思考: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如何?课件出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1)理解重点词语。(流逝:找近义词,“流逝”就是“逝去”;结合上下文,“流逝”就是流走,消失。)(2)随文识字:尘(“小”部竖画在竖中线上书写,无钩,点画左低右高。“土”部竖画在竖中线上书写,出头较短,末横最长,承托上部。)课件出示: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J(1)许多年后的陶罐是什么样子?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画出相关句子。(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2)随文识字:捧:左窄右宽。'叶”横画稍短,竖钩端正。“奉”撇捺舒展,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直下。代:左窄右宽。'F"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弋”横画宜短,斜钩弯斜自然,点画位置恰当。整体布局宽松。价:左窄右宽。”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介”撇捺舒展开张;竖撇不宜太长,竖画垂直而下,撇与竖距离适中。课件出示:“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1)你能读出人们的兴奋与高兴吗?试一试。(2)随文识字:讶(“t”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牙”上横短,下横长,竖钩端正,撇画起笔在横与竖钩的交叉处,长短适中。)课件出示: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1)齐读这一段,你知道铁罐有什么变化?(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2)你觉得铁罐会想到自己是这样一个结局吗?(没有想到,铁罐以为自己会一直存在,而陶罐会成一摊碎片。)2 .总结全文,主题探究。当年被嘲笑的陶罐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地保存下来,而傲慢无礼的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从它们的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不足,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做人不能太傲慢。)3 .讨论交流: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铁罐:长处坚固,短处易氧化;陶罐:长处不易氧化,短处易碎。4 .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延伸拓展,创意表达1.读一读教材上“阅读链接”的北风和太阳,说说北风和太阳有什么相似之处。(都很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有很强的好胜心、虚荣心,喜欢跟人比较;因为看重结果,没有客观分析敌我优势,导致最后都未如愿;它们的脾气都有点急,有些暴躁。)5 .被摆放在博物馆里的陶罐,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中,它与铁罐相见了。想象一下,铁罐见了陶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段对话吧,要求写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或动作。四、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词;2.自己讲一讲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并说一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教学板书6陶罐和铁罐陶罐(易碎)铁罐(坚硬)谦虚傲慢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铁罐与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获得学习方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我只在旁边适时引导,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效果。我再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发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注意事项

    本文(《陶罐和铁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两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