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两弹城”参观学习心得.docx

    • 资源ID:1317341       资源大小:8.3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两弹城”参观学习心得.docx

    中国“两弹城'参观学习心得X月X日上午,厅机关组织厅直机关党员干部到中国“两弹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我国“两弹”研制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这是一次灵魂的触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修建于60年代中期。1970年前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青海海晏县迁至四川梓潼的大山深处,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里一直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核心,邓稼先、王洽昌、于敏、陈能宽、胡思得等16位院士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十余年之久。1992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搬迁至绵阳科学城,现在在旧址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我们先后参观了“两弹”历程馆、廉政教育“家风馆”、邓稼先旧居、“三防”教育馆等。至今仍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上世纪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讲解员生动而详细地讲述了邓稼先、钱三强、王沧昌等科研人员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帧帧历史画面、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份份发黄文件、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幕幕情景再现、一幢幢旧址故居,再现了“两弹”研制的艰苦历程,仿佛又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在观看“两弹”研发历程时,让我感触颇深。核武器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面对大国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两弹”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钱三强、王沧昌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冲破重重障碍,几十年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超凡的智慧,成功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世界的地位。他们的业绩彪炳史册,他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我们用实际行动要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从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谨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舍我其谁的奋斗姿态,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两弹城”参观学习心得.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