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

    • 资源ID:131740       资源大小:51.9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冠心病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省实际,面向全省群众,制定冠心病防治指南大众版,以进一步提高全省冠心病的科普宣教水平。一、冠心病离我们有多远“冠心病?我这么年轻怎么会有?”“我身体好好的,不可能得冠心病。”这是很多门诊患者对医生的回答。然而统计数据却表明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加。事实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第一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加,我国冠心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按照最近的调查结果估计,我国目前冠心病人数有IlOO万,并在逐年攀升,如不加控制,到2030年,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人数将井喷式上升到2263万。所以说,冠心病,它离您真的很远吗?引起我国冠心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的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患者越来越多,而这些代谢异常会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焦躁、抑郁等各种情绪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而冠心病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二、冠心病诊断与分类(一)定义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二)分类冠心病常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过程,依据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Do2 .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或慢性缺血综合征(CIS)是一动态变化的疾病过程,指以下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3 .冠心病有哪些特点?(1)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2)终身疾病(3)可预防可控制疾病(4)需配合管理的疾病(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三、哪些人容易患上冠心病以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即可以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的因素。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这些因素无法干预,但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可干预的因素有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少、肥胖、高脂血症、血糖异常及高血压。应该积极控制此类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一)性别、年龄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二)遗传因素一级亲属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生疾病,考虑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血脂异常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此外,近年已克隆出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的易感或突变基因200种以上。(三)吸烟吸烟可造成心血管病年轻化,使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提前10年。60岁以上吸烟者冠心病相对风险增加2倍,而50岁以下吸烟者冠心病相对风险增加5倍。吸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病风险最高增加7倍,使心脏猝死的相对风险增加3倍以上,是猝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四)饮酒我国居民饮酒率高,多数研究认为饮酒不利于健康。(五)不健康膳食不健康膳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13%38%。膳食中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15%的冠心病和25%的脑卒中发生风险。限盐补钾可使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3%。膳食中增加含3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可以降低8%的心肌梗死和7%的冠心病发生风险。(六)身体活动不足心脏病发病风险均与身体活动不足有关,总身体活动量与心血管病死亡呈显著负相关。运动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使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减少21%34%o(七)超重、肥胖超重、肥胖者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控制超重和肥胖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13%和39%o(八)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抑郁、焦虑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敌意或愤怒等A型行为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九)血脂异常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呈独立的、连续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若伴随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则冠心病风险显著升高;血浆1.D1.-C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十)糖尿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关系密切。排除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不良结局(心血管病死亡、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倍。即使没有糖尿病病史,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也明显增加。(十一)高血压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收缩压(SBP)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DBP)每升高IO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倍增。四、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识别(一)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力口、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1 .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伴有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甚至颈、咽或下颌部的疼痛。2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3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4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常会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若疼痛程度重,伴有全身冷汗,恶心呕吐,濒死感,甚至晕厥,症状持续不能缓解,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二)居民如何识别出现下面的特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和压痛,并且向左肩部、左上臂放射,一般情况下会持续35分钟,休息以后可自行缓解。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电影时出现胸痛、心悸。5.夜晚睡眠的时候,当枕头低的时候感到胸闷、憋气,高枕卧位后感觉到舒适。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7.听到高分贝的噪音引起心慌、胸闷。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的心跳加速或过缓者。五、如何做好冠心病稳定期日常管理(一)慢性冠脉综合征管理的基本原则虽然限于目前医学水平,冠心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但是您不必担心,冠心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对危险因素及疾病的综合管理。您完全可以控制冠心病,避免心肌梗死,预防心衰的发生,使您与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综合管理人即为您本人,您只有掌握了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密切配合治疗,才能使各种治疗方案行之有效。为此,您需要询问医生如何接受较完善的冠心病教育管理相关培训1.并请医生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个体化指导。(二)冠心病教育和管理每位冠心病病友一旦诊断就应接受冠心病教育和管理,即系统的冠心病自我管理培训。您可以参与XX省心血管防治中心举办的“心血管病健康宣教活动”,了解冠心病的一般知识;也可以参与社区各种形式的小组教育,对冠心病的疾病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冠心病病友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与管理策略有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配合治疗;并接受医生给您提供的一对一个体化的饮食、运动、用药及监测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学会日常生活中行为改变的具体方法,最终使您的疾病得到全面控制。(三)冠心病患者的膳食指导膳食干预方案要视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依据个体膳食评估结果,结合自身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状况,综合制订干预方案。总原则为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主要营养素供能比在合适范围内,同时保证微量营养素充足。针对不XX血管病状况人群,具体建议如下:1 .一般人群食物多样化,主粮粗细搭配,建议每日摄入12种、每周达到25种食物。增加粗杂粮、杂豆和薯类摄入。保证每天摄入500g蔬菜,深色蔬菜(深绿、橙红及紫色)能占50%以上。每天摄入至少250g的新鲜水果,强调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建议每周吃23次鱼,每次达到50g,有条件的选择深海鱼类。适量摄入大豆、坚果类,每天不超过50g,但强调要计入总能量。每天饮用300g鲜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奶粉3036g)。控制畜禽肉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75g。食用油摄入控制在25gd0食盐摄入尽量减少至6g/d。不建议吸烟饮酒。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食不过量,清淡饮食,控制总能量摄入,每餐吃七八成饱。食物种类多样化,粗细搭配(参考一般人群)。三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减少精白米面主食、肥肉、油炸烧烤食品、奶油蛋糕、糖果、动物脑及内脏摄入。每天烹调油V25g。日常烹调以蒸、煮、拌、炖、卤等少油制法为主,定时定量、少吃零食、细嚼慢咽。除减少食盐摄入外,增加富含钾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枣)、菌类、山药、马铃薯等食物摄入。足量饮水。不吸烟、不饮酒,如果有此类嗜好,尽早戒除。(四)冠心病患者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运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您来说,体育运动对于您疾病的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作为冠心病患者,您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建议所有冠心病患者在日常锻炼强度(如工作间歇的步行,家务劳动)的基础上,每XX少5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如健步走,以增强心肺功能。对所有患者,建议根据体育锻炼史和/或运动试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来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推荐首诊时发现具有缺血风险的患者参与医学监督项目(如心脏康复)和由医生指导下基于家庭的锻炼项目。运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 .在运动之前,您应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制定适合您的运动计划。2 .应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将正式运动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开,以免拉伤。3 .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4 .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提醒您:运动的总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希望您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冠心病的治疗原则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避免进食过饱(尤其是饱餐后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减轻精神负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避免输液量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5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合理范围。6 .按医嘱口服药物:根据专科医生意见,按时口服药物,切记自行停药或者换药。7 .定期随访:根据专科医生意见,在社区卫生院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8 .进行心脏康复:专科医生进行心脏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方案。(六)心肌梗死如何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开通病变血管可以减少死亡率,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溶栓及介入治疗都有严格的时间窗,时间就是生机。所以提高公众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意识至关重要。一旦胸痛持续不能缓解,患者或家属应立即让患者安静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还可通过胸痛地图APP精准导航,快速查找并送往本地区距离最近的有胸痛中心的地图医院。目前,XX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发布了XX省胸痛急救地图,之后我省多个地市也发布了区域胸痛地图,目前具有静脉溶栓条件及急诊PCI的三级或二级医院已纳入地图。高血压一、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一)哪些人容易患XX血压我省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改变的)为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吸烟、过量长期饮酒、对高血压认知差、食用动物油、睡眠时间不足、身体活动不足等。(二)高血压有哪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起病缓慢,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仅在测量血压或者发生心、肾、脑等并发症的时候才被发现;部分人会出现高血压头痛。(三)高血压如何诊断?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SBP14OmmHg和(或)DBP290mmHg°我国血压分类下表。血压分类收缩压(mmHg)两者关系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血压120139和8089高血压2140和(或)90注:以上分类适用于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年人。(四)如何有效测量血压?要求温度适宜、环境安静无噪音;测血压前内不喝咖啡或酒、心绪平稳、排空膀胱、静坐休息;坐位测量需要准备适合患者手臂高度的桌子以及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测量需确保肘部能外展45。(五)高血压如何分类?约90%高血压的发生并没有明确病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有约10%的高血压是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例如,肾性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内分泌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遗传性高血压。二、高血压的评估高血压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收集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确定血压水平分级;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脏、脑、肾脏、视网膜和血管系统结构和/或功能等靶器官损害情况,从而指导诊断与治疗。三、高血压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管理目标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开展全方位生活方式干预(营养指导、运动处方、心理干预等)和药物治疗,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至V13080mmHg0(二)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患者应控制体重,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V90cm,女性V85Cm);适度减少钠盐摄入,钠的摄入量减少至240Omg/d(6g氯化钠),同时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戒酒;建议高血压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还应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压力管理,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一)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14090mmHg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二)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常用降压药物包括CCB、ACEI、ARB、利尿剂和p受体阻滞剂五类,此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缴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上单药或组成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的选择,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和药物疗效及耐受性,以及患者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物。糖尿病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省实际,在中国2型糖尿病科普版指南(2010年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以进一步提高我省2型糖尿病的科普宣教水平。一、糖尿病离我们有多远“糖尿病?我要得还早着呢?“我身体好好的,不可能得糖尿病。”每当医生和人们谈起糖尿病,总会听到类似的回答。但是统计数据却表明我国糖尿病病友数量在迅速增加,糖尿病是否还是那个以前少数有钱人才会得的“富贵病”?它离您真的很远吗?事实上,糖尿病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已经近20年了。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我国人群属于糖尿病易感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肥胖人群的增加,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按照最近的调查结果估计,我国农村的糖尿病病友人数有4300万,城市的糖尿病病友数达4900万,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比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2025年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而在5年以后,我国高血糖(糖尿病加糖耐量受损)的人数或许将超过1亿。(一)为什么我国糖尿病病友急剧增加?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好发人群。其次,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的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这些构成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而2型糖尿病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状况有哪些特点?1 .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占5.6%,其他类型糖尿病占0.7%。新诊断的糖尿病病友中,糖尿病年轻化的情况明显,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 .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情况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人均年收入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人群的23倍。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糖尿病的患病率都比较高,差别缩小。这说明无需太高的收人水平,糖尿病的患病率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3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由于糖尿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而未就诊,难以早期发现,若想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4 .与肥胖的关系:我国2型糖尿病病友的平均体质指数(BMl)约为25kgtf,比自然人群的23kgtf要高,但远没有欧美人群肥胖,欧美人群糖尿病病友的平均BMl多超过30kgm2o比较BMI小于25kgf的人群,BMI为2529.9kgf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增加70%。国人只要稍微胖一点,糖尿病患病率就大幅度增高。一种解释是,中国2型糖尿病病友的胰岛功能代偿可能较差,在体重增加时易出现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二、糖尿病诊断与分型G型、2型)(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二)糖尿病有哪些特点?1 .常见病。2 .终身疾病。3 .可控制疾病。4 .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5 .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三)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1 .糖尿病家族史。2 .超重、肥胖。3 .多食少动。4 .年龄45岁。5 .出生时低体重V5斤。6 .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四)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1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2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6)下肢麻木、烧灼感。(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五)糖尿病如何诊断?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以下任意一项:1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211.I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2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2hPG)水平2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无糖尿病症状,则需另日重复检查上述血糖。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备注:1 .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诊断。2 .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3 .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4 .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5 .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6 .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OGTT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六)糖尿病分型1.1 型糖尿病(I)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2)起病通常较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较明显。(3)胰岛功能差,血浆C肽水平低甚至无法测出,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存。(4)病情起伏波动大,不易控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5)相关抗体如血谷氨酸脱羚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或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率高,血谷氨酸脱竣酶抗体阳性率最高。(6)易伴发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乔本氏甲状腺炎、阿迪森病、白瘢风、自身免疫性肝炎、恶性贫血等。2.2型糖尿病(1)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多见于成年人,40岁以上发病率高。(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多有糖尿病家族史。(3)初期多为超重或者肥胖体型,病情较缓和,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4)血谷氨酸脱竣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等抗体多为阴性。(5)初期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口服降糖药,多不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升高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病友发病数目前约占我国糖尿病病友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上升。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病友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15岁以下人群中平均每天增加200名糖尿病病友,所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三、糖尿病的管理(一)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虽然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但是您不必担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以糖尿病教育为核心,进行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和良好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方面的代谢控制,您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避免急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使您与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而驾驭“五驾马车”的人即为您本人,您只有掌握了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密切配合治疗,才能使各种治疗方案行之有效。为此,您需要询问医生如何接受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相关培训,并请医生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个体化指导。(二)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每位糖尿病病友一旦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即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您可以参与“糖尿病教育大课堂”活动,通过糖尿病专家的系统授课,了解糖尿病的一般知识;也可以参与各种形式的小组教育,对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糖尿病病友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与管理策略有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配合治疗;并接受医生给您提供的一对一个体化的饮食、运动、用药及监测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学会日常生活中行为改变的具体方法,最终使您的疾病得到全面控制。您所参与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并随着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特别是当您的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您更应该接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三)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无论您患有哪个类型的糖尿病,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是整个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的预防和控制所不可缺少的措施。有些2型糖尿病病友,如能早期诊断,病情轻微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即可取得显著疗效。反之,若对饮食和营养治疗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您的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1 .饮食治疗的原则(I)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2)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3)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4)少量多餐,每日36餐。2 .饮食治疗的目标(1)为您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均衡营养膳食,改善您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2)纠正代谢紊乱,使您的血糖、血压、血脂尽可能达到理想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3)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4)帮助您尽量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若您的体重超重,则您的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若您是消瘦的病友,则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切记:采取饮食和营养治疗并不意味着让您完全放弃所喜爱的食物,而是按照您的饮食习惯帮助您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您能够按照计划努力执行。(四)糖尿病患者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运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您来说,体育运动对于您疾病的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还有助于减肥和增进您的心理健康。有研究标明,坚持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病友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运动也是有风险的,如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加重糖代谢紊乱等。因此,您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1 .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检查在运动开始之前,应先由医护人员对您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可以运动后方可进行运动。(2)运动适应征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稳定的1型糖尿病;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3)运动的禁忌证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的眼底病变;新近发生的血栓;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2 .运动的方法(1)运动方式可以根据您的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条件等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低强度的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气功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等;强度较高的运动包括: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骑车上坡等。(2)运动频率和时间每XX少150分钟,分5天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同时,您还可以每周进行2次肌肉运动,如举重训练,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3)运动强度应是最大运动强度的60%70%o通常我们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最大运动强度的心率(次/分钟)=200一年龄,那么,糖尿病病友运动时应保持心率(次/分钟)为(200年龄)X(60%70%)。简易计算法为: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运动强度还可根据您的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4)运动时机应从您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请您切记:千万不要空腹做运动。(5)其他您选择的运动时间应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做运动,或是在早餐后做运动,以利于血糖控制稳定。此外,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以免造成血糖明显波动。3 .运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在运动之前,您应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制定适合您的运动计划。(2)应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将正式运动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开,以免拉伤。(3)如果您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友,那么您应该在运动前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因为肢体活动可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易发生低血糖。(4)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5)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6)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您的双脚,若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7)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您应该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您若自己备有血糖仪,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检测一次血糖,以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同时,您应该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纠正。提醒您:运动的总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希望您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糖尿病的治疗1 .口服降糖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您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加强胰岛素在体内作用以降低血糖。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的药物(磺腺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促进胰岛素作用的药物(双胭类药物、嘎嚏烷二酮类药物)、减少葡萄糖肠道内吸收速度的药物(a一糖普酶抑制剂)、增加尿糖排出的药物(SG1.T-2抑制剂)和使DPP-4失活,通过提高G1.P1的水平,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的药物(DPP一4抑制剂)。因每种降糖药物针对导致血糖升高的不同环节,因而在临床治疗高血糖时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 .注射类降糖治疗(1)胰岛素治疗每天我们在做的事都一样。饮食:一样;运动:一样;药物:一样。但是血糖越来越高。为什么?因为2型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的延续病情会越来越重,您需要更多的药物使血糖达标。最初,可能用一些口服药物还是挺有效的,例如,二甲双朋1.帮助您抑制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入血。胰岛素促泌剂会帮助您多分泌一些胰岛素。喂嗖烷二酮类的药物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P细胞功能越来越差,即便使用口服药也无法帮助您产生足够用的胰岛素了。这不是您的错,是2型糖尿病必然会发生的自然历程。如果,机体分泌的内源胰岛素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时,只有靠注射来补充外源胰岛素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您会跟1型糖尿病差不多。胰岛素分泌很少或没有,这时简单地补充就不够了,而应该完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替代。(2)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受体激动剂治疗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受体激动剂即G1.P-I受体激动剂,G1.P-I作用特点包括:在餐后生成,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不易诱发低血糖;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延迟胃排空从而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降低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抑制肠道分泌脂蛋白并可能降低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餐后高血脂,从而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在体外可调节胰岛细胞再生、增殖和存活。该类药物能够通过G1.PT受体,发挥肠促胰岛素的作用而产生降糖效果,是一类既能降血糖,又能降低体重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还在心血管保护作用中表现出优势。(六)治疗目标许多病友并不清楚糖尿病的治疗目标。糖尿病是个大坏蛋,我们一定要控制它,不要让它干坏事,才能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又因为糖尿病有许多“狐朋狗友”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它们使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其危害亦显著增加。因而,糖尿病科学、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治疗,它包括降糖、降压、调脂、减重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糖尿病治疗包括五架马车,它们分别是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使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如果说把控制糖尿病比喻为射击的话,那么,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就是射击的靶,如果不明确靶的位置,如何能射中目标呢?所以,在控制糖尿病的征途中,首先必须明确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如果将糖尿病比喻成敌人,医生是保家卫国的士兵,那么,血糖监测便是射击练靶的成绩单。因为每个敌人都千差万别,所以,医生得看着练靶成绩单才知道枪是打准了、打偏了还是脱靶了。该怎么用药,怎么调整治疗方案,医生都得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来拟定。对于有条件的病友,建议在家中配备一台血糖仪。病友不仅要规范监测血糖,还一定要让医生看一看您辛苦劳动换来的宝贵数据,问问医生“我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怎样让那些超出标准的血糖值达标?”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对于60岁以下的病友,血糖控制的目标应该是“2、4、6、8”。2、4即两个4(4.4),意思是,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6.0mol1.,餐后血糖应控制在4.48.0mol1.o对于大于60岁,又合并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的病友,要求空腹血糖V7.0mol1.,餐后血糖VlO.0mol1.,讲求平稳降血糖,不可过猛。对于年轻的病友,如四五十岁以下的病友,血糖控制的目标可以更严格些,它们是“4、4、5、6、7、8”,意思就是,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56mol1.,餐后血糖应控制在4.478mol1.,这是非常完美的状态。如果您的血糖没有达到理想标准,也不要失望。即使糖尿病治疗未能达到理想标准也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病友都将有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如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病友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HbAlc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l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反映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结果以及HbAlC水平综合判断,HbAlC水平不仅可评估23个月内病友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还可用于判断血糖检测或病友自我报告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SMBG监测次数安排是否足够多。所以,建议每3个月监测一次HbAlco在重视血糖控制的同时亦应该重视对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或超重等进行调控,这将有利于减低微血管及心血管并

    注意事项

    本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