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嗅觉测试方法理论培训.docx
恶臭基础知识嗅觉实验室恶臭样品采集恶臭样品测试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0102目I030405恶臭基础知识1.1 嗅觉与嗅觉特征嗅觉是指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为了客观公正地利用人的嗅觉进行恶臭测试,需要了解嗅觉的几个重要特征。19CQZMf1.MMUMUWfitt来源林点恶臭基础知识1.2 嗅觉阈值,日本环境管理中心发布的223种化学物质嗅觉阈值,国家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测试的40种典型恶臭物质嗅觉阈值阈值越低,表示该物质越易被人察觉阈值受测试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嗅觉阈值检知阈值确认阈值分类人所能嗅到某种物质时的最小刺激量勉强感觉到有气味而很难辨别出到底是什么气味能够使人准确辨别出气味特点的气体浓度恶臭基础知识1.3 阈稀释倍数阈稀释倍数=恶臭物质的物质浓度/该成分的嗅阈值浓度恶臭气体的物质浓度可以通过测试得到,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可通过文献调查等方式进行查询恶臭物质物质浓度ppm(a)嗅阈值浓度ppm(b)阈稀释倍数(ab)硫化氢1.50.000413700甲硫醇0.70.0000710000甲硫0.0820.002237氨301.5"I'I20三甲胺0.640.00003220000对臭气贡献率大的污染物未必是物质浓度最高的物质,而是阈稀释倍数最高的物质。恶臭基础知识1.4 恶臭及恶臭污染主观感觉性多组分、标浓度恶臭: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异味气体瞬时性、局地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I=UgCI1.韦伯-费希纳公式气味变异性I:臭气强度C:物质浓度恶臭基础知识1.5 恶臭污染来源对2018-2020年,全国36万余件环境问题投诉进行逐一统计分析,整理出我国恶臭/异味投诉源的分布情况。16000120008000<0003.0% Q O 9 60%O.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纺织业污水处理造纸和纸制品业 石化木材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修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非金屈矿物制品业 餐饮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化工畜牧业垃圾处理2018-2020年平均投诉占比大于1%的行业排名如图所示,居前十位的依次是垃圾处理、畜牧业、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餐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修业、医药制造业。基础知识卜臭觉实验室I样品采集I样品测试I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1.6 物质的气味特点恶臭基础知识1.6物质的气味特点硫醇和硫酸类柠檬烯.-盆烯.B-盆烯口引噪.,毗咤、B甲基口引咪 丙烯睛.硝基苯醇.醛.酮.醛.%甲苯.乙苯.二甲苯.飞苯乙烯、蔡/甲硫醇.乙硫醇.丙硫醇、丁硫醇.戊硫醇等/二甲二硫、甲硫醛、二乙硫、二丙硫、二丁硫等胺类、酰胺类、口引喙类、其他/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二胺、二乙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酪酸酰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丙醛.丁醛.戊醛/丙酮、丁酮.己酮、乙醛、二甲醛,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析达度分平敏有水灵现器觉仪器测定的结果不能反映恶臭样品对人体的感官影响1.7恶臭污染表征方法色谱、光谱、质谱等方法电子鼻、嗅觉检测器恶臭物质的成分与浓度嗅觉测试法嗅觉感官的刺激程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嗅觉计法仪器与嗅觉结合法恶臭基础知识1.7恶臭污染表征方法臭气浓度臭气强度臭气浓度是用无臭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对气味强弱程度的描述,一般分成若干等级.我国通常采用6级强度表示法级别嗅觉感觉O无臭1刚好能感觉到臭气(检知阈值浓度)2微弱的臭气,但是能确定是什么样的臭气(确认阈值浓度)3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臭气。4感觉到比较强烈的臭气。5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恶臭气味。恶臭基础知识1.7 恶臭污染表征方法*mMMV气味品质愉悦度/厌恶度/气味品质的描述通常采用“借物喻物”的方法,如花香味、水果香味、臭鸡蛋味等.,有些物质的气味品质随浓度而变化。例如,口引睬在高浓度下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但在低浓度时却散发出令人愉悦的花香味.,人们对同一气味品质的描述会干差万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异味描述标准词汇十分必要气味样品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程度与气味的浓度.强度,性质以及介人的背景经历等都有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愉悦度比气味浓度更能反映异味对人的心理影响及危害程度.恶臭基础知识1.7恶臭污染表征方法CUHHIm法序号控制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1氨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4环境空气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1076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62三甲胺固定污染源废气三甲胺的测定抑制型离子色谱法HJ1041环境空气和废气三甲胺的测定溶液吸收-顶空/气相色谱法HJ1042环境空气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10763硫化氢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酸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醍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8甲硫醇HJ759HJ 1078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恶臭基础知识1.7恶臭污染表征方法CUHHIm法序号控制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酸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85 甲硫醒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HJ10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醒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86 二甲二硫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HJ1078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T146807 二硫化碳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HJ1078恶臭基础知识1.7恶臭污染表征方法CUHHIm法序号控制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8苯乙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一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9臭气浓度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恶臭基础知识1.8恶臭污染的影响 对于呼吸中枢,妨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 对于消化系统,使人厌食、恶心、甚至呕吐,使消化功能减退; 对于神经中枢,使人精神烦燥不安,精神不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判断力和记忆力降低。对于内分泌系统,使功能改变、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第一阶段:感官影响第三阶段:可逆生理影响浓度mgm-3甲醛对人体影响0.06-0.07儿童发生轻微哮喘0.1人能嗅到甲醛异味并感到不适0.5刺激人的眼睛并能引起流泪0.6人的喉咙感到不适并伴有疼痛感浓度Zppm硫化氢对人体影响(D臭阈值0.0012ppm)0.007影响光对眼睛的反射作用10刺激人眼的最小浓度20美国政府规定的车间8h劳动最大允许浓度2040刺激人肺的最小浓度100815min对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Ih呼吸困难,848h人即可死亡180-32068mE就强烈刺激眼睛42074030min左右人就有生命危险60030min左右人即可死亡700900极短时间内人神志不清,继而停止呼吸,即刻死亡恶臭基础知识嗅觉实验室恶臭样品采集恶臭样品测试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0102目I030405嗅觉实验室2.1实验室选址及布局,新建实验室的选址,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室内净高22.4m参见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HJ865-2017)Tips恶臭嗅觉实验室须具备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三个功能区,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设休息室样品配制室应与嗅辨室相邻,并设置传递窗实验室的地面、内墙、门和窗须采用无味、低吸附性的材料J1.恶臭嗅觉实验室应远离异味污染源及噪声源,如与其他实验室相邻,应有效隔离,并设置独立的进出通道.2.恶臭嗅觉实验室选址时,应对拟建恶臭嗅觉实验室室外的空气进行臭气浓度测定,臭气浓度最大值应小于10.2-2实验室内部设施及设计,实验室内部设计采样准备室采样准备室用于采样器材的存放、采样器使用前的准备、测定后样品的处理、采样器材清洗等.TipsA采样准备室可与其他实验室共用,但需满足内部设计的要求A采样准备室内部设施包括实验台、置物架、水池、通风橱或机械通风装置。通风橱0.75mF采样准备室布局示意图置物架实验台物品柜2.2实验室内部设施及设计,实验室内部设计一样品配置室样品配制室用于测定器材存放、样品短期存放、无臭空气制备、样品配制等I,实验台面积8.0m2E090TipsA样品配制室内部设施包括实验台、置物架、物品柜传递窗设计示意图>0.75n配气室布局示意图置物架嗅觉实验室2.2实验室内部设施及设计,实验室内部设计嗅辨室嗅辨室用于嗅辨员对样品嗅辨力嗅辨台设计示意图W030m白。90用峭舞台IUOT i嗅辨室布局示意图Tips嗅辨室内部设施包括嗅辨台、椅子。设有嗅觉仪的实验室还应增加嗅觉仪实验台装备嗅觉仪的实验室须设置嗅觉仪泵房,泵房应有效隔音/嗅辨室室内噪声级应低于45dB(A)嗅觉实验室安全与防护2.2实验室内部设施及设计针对嗅觉实验室A所有设施均采用无味、低吸附性的材质A应设置通风及空气净化装置,保证实验室内空气无异味A温度范围应在1725°C之间,实验期间室内温度波动应不超过±3相对湿度范围应在4070%之间采样瓶等易碎实验器材存放处应设置“易碎”安全标识。采样器存放区域应区分清洁区和工作区,并设置安全标识。废弃样品处理必须在通风橱内完成。恶臭基础知识嗅觉实验室恶臭样品采集恶臭样品测试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0102目I030405晦样品采集3.1 样品采样流程前期调查o。确认点位及工况>制定采样计划>规范操作>避光、常温、常压贮存准备并检查采>合理安排流程>及时检测样器材(HJ905-2017)Z:无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V1.5m无组织排放源监测频次:连续、间歇立:周界监测第三章样品采集3.2 污染源分类参见恶臭污染环境监,定义:排气筒高度N15m监测频次:连续、间歇有组织排放源监测点位:排气筒监测后样品采集3.3样品采集准备调查目的/捕捉恶臭发生的最大值,采集到准确有效的样品»前期调查式/环评、全面达标等资料查询(确定排放点位及重点恶臭源)/信访、问卷调查/现场勘查,现场采样点位情况(采样口设置是否合理)/污染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及持续时间(确定连续、间歇排放),污染发生时的气象情况(辅助设立周界采样点位)/气味的特点及强度(周界采样二次确认样品有效性)/潜在排放源的基本情况、排放情况、治理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采样对象点位及样品数量,采样设备及耗材/采样流程及各点位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采样路线)/样品采集后运输及贮存样品采集3.3样品采集准备J1.瞬的污染源采样器采样袋手持式(周界)采样器吸附管样品采集33样品采集准备©1一分析项目采样方法采样设备适合类型方法优缺点罐采样法内壁惰性化处理的不锈钢罐环境、厂界可瞬时或定时采样,样品能保存较长时间;价格昂贵,被污染后难清洗。恶臭成分气袋法氟聚合物薄膜袋环境、厂界、污染源A覆腐鹫舞衰箫产5保存时富集采样法昌4采样袋+泵吸恶臭成分式采样法+臭气浓度采样袋+肺式 采样袋法吸收管、吸附管恶臭手持采样器恶臭污染源采样器环境、厂界、污染源环境、厂界污染源、环境、厂界对目标物质直接富集,体积小,容易携带;小分子恶臭物质不易富集或难解吸。体积小,便携;采样速度不及无动力瞬 时采样瓶,建议用来采集持续性排放的 无组织源样品适用于排气筒负压采样;高温、高湿排 气筒需降温、除湿臭气浓度真空瓶采样法无动力瞬时采样器污染源、环境、厂界"吸雅建时蠢襦,间歇臭气采Q气袋采样前处理采气袋在采集样品前应先进行漏气检查和气袋清洗工作样品采集I3.3样品采集准备JMHbI第三章Q真空瓶采样前处理采样前应采用空气吹洗,再用真空排气处理系统抽真空,真空度为1.OXIo5Pa。S至少放置2小时,真空瓶压力变化不能超过规定负压1.OX1.O5Pa的20%,否则不能使用。样品采集3.4有组织排放源样品采集参见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9052017)采样要求采样频次总原则:采样位置优选垂直管段,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 位,避开涡流区。确保生产工况 正常,污染治理设备及风机等常 态运行。总I原贝Ib均取其最大测定值。连续排放:一个点位采样频次真空瓶:采样位置选择在排气压力为正压或常压点位处。气袋:采样前,使用清洁空气或 者高纯氮气清洗采样袋,尽量消 除本底;并使用被测气体冲洗采 样袋3次。不小于3次。生产周期在8h内,采样间隔大于等于2h;周期大于8h, 采样间隔大于等于4h。间歇排放: 应在浓度最高时采 样,采样频次不小于3次。样品采集3.4有组织排放源样品采集参见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905-2017)注:若排气筒负压过高可调整采样器功率或延长采样时间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一般情况下,点位设立在周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轴线及风向变化标准偏差±s。范围内或在有臭气 方位的边界线上恶臭源±S。风向变化、标准偏差监测点位:一般设置3个,可根据风向变化情况适当熠加或减少周界内10位周界周界外10米Tips:±S。为每分钟测量一次风向角度,连续测定10次,取其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范围值。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一般情况下,点位设立在周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轴线及风向变化标准偏差±s。范围内或在有臭气 方位的边界线上恶臭源±S。风向变化、标准偏差当被测周界无条件设置监测点位时,可在周界内设置监测点位,原则上距离周界不超过10米。监测点位:一般设置3个,可根据风向变化情况适当熠加或减少周界内10米位周界周界外10米Tips:±S。为每分钟测量一次风向角度,连续测定10次,取其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范围值。样品采集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静风恶臭源一般情况下,点位设立在周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轴线及风向变化标准偏差±s。范围内或在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当被测周界无条件设置监测点位时,可在周界内设置监测点位,原则上距离周界不超过10米当排放源紧靠围墙且风速小于1.OnI/s时,在该处围墙外增设监测点雨、雪天气下,不宜进行恶臭无组织排放监测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9EfinmBunrshui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组织排放源的单位相毗邻时,应选择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于上风向时进行臭气浓度监测。×环境空气采样点位恶臭敏感点:采用现场踏勘、调查(污染发生的时段、地点等) 的方式,确定采样点水域恶臭监测:若被污染水域 靠近岸边,选择该侧岸边为下风 向时进行监测,以岸边为周界样品采集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9mm采样频次(周界点位)总原贝II:均取其最大测定值。连续排放: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间歇排放: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采集次数不小于3次环境空气:根据现场踏勘、调查确定的时段采样,采集次数不小于3次真空瓶采样器3.5无组织排放源&环境空气监测样品采集9mm手持式采样器Tips/真空瓶采样注意瓶口胶圈的密闭提示,不要拧过量;,使用后的真空瓶应及时用空气吹洗。当使用后的真空瓶污染较严重时,应采用蒸沸或重辂酸钾洗液清洗的方法处理./所有样品均应在172C条件下避光进行保存;进行臭气浓度分析的样品应在采样后24h内测定恶臭基础知识嗅觉实验室恶臭样品采集恶臭样品测试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0102目I030405样品测试4.1基本原理嗅觉测定法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方法。目前我国国标方法为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U993),属静态配气方式。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气体浓度,是先将三只无臭袋中的两只充入无臭空气、另一只则按一定稀释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被测恶臭气体供嗅辨员嗅辨,当嗅辨员正确识别臭气袋后,再逐级进行稀释、嗅辨,直至稀释样品的浓度低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时停止试验。每个样品由若干嗅辨员(一般由6人组成)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个人阈值和嗅辨小组成员的平均阈值,求得臭气浓度。喔目样品测试4.2实验人员第四章基础知识I嗅觉实验室I样品采集I样品测试I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判定师6人嗅辨小组,1845周岁之间,不吸烟、嗅觉器官无疾病的男性或女性,经嗅觉检测合格者如无特殊情况,可连续三年承担嗅辨员工作,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不食用有明显气味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使用含有气味的化妆品、不擦香水Tips样品测试4.3嗅觉能力测试(嗅辨员筛选)标准嗅液测试顺序编号物质名称气味类型A苯乙醇花香、玫瑰花瓣香B甲基环戊酮甜焦味、 布丁香C异戊酸汗臭气味D-H一烷酸内脂成熟水果香E甲基呻喋粪臭气味标准嗅液的物质A先嗅气味弱的,再嗅气味强的气味好闻的物质与气 味难闻的物质交替轮 流,按A、B、C、D、 E的顺序进行嗅辨A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标准嗅液的配制条件A选择做标准嗅液的各恶臭物质能互相区别;能配制出对大多数人都能以感知的浓度;A长时间内浓度稳定不变;A必须是能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恶臭物质,且结构简单基础知识I嗅觉实验室I样品采集I样品测试I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第四章样品测试44嗅觉能力测试(嗅辨员筛选)2/5法样品测试4.5实验装置样品测试4.5实验步骤三个臭袋判断喔目样品测试4.5实验步骤第四章基础知识I嗅觉实验室I样品采集I样品测试I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样品测试4.5 实验步骤样品测试301.101.4.6 臭气浓度计算稀释倍数样品注入量10300m1.30IOOm1.IOO30m1.10,0003001.30,000IOOu1.100,000样品稀释IooO倍300,000样品测试4.6臭气浓度计算/WMUIEmms-(3.74)+(3.24)+(2.74)+(3.24)Q)O施知X=i,SA每宓W表示,"x”表示y=103.24=1737样品注入量m1.1003010310.30.1(2)计算个人嗅阈值Xi:稀释倍数(a)30100300100030001万3万个人嗅阈值Xi=(Iga1.+Ig电)/2(a1:个人正喻褊V酸;a?:个人id幅"舍Sd纶Mi1.嬲1中最X翻曝小值后,计算4%琳平均阈B(4)t辐的浓!氮十g:Y=I小1.482.002.483.003.484.004.48AOOO×(2.48+3.00)/2=2.74BOOOOOX(3.48+4.00)/2=3.74COOOO×(3.00+3.48)/2=3.24DOOOOOOX(4.00+4.48)/2=4.24EOOOX(2.48+3.00)/2=2.74FOOOOX(3.00+3.48)/2=3.24样品测试4.6臭气浓度计算M1-0.580.65-0.58t2,100a=0.29B=Ig=Ig=1M1-M20.65-0.41P%1/10根据厂界环境臭气样品测试过程求得的M1.和M2值计算环境臭气样品的臭气浓度yY=t1×IOa匕a=(M1-0.58)/(M1.M2);=1.g(t2b)(t1:小组正解率M1.时的稀释倍数;以:小组正解率M2时的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实验次序10(第一阶段)123Y=t1×10P=10×10029=19平均正解率稀释倍数100OOOXXo_oXo11.66/18=0.65(M1)平均正解率实睑次序Oo7.33/18=0.41(M2)O答案正确、答案不明×答案错误>£_OO×o_x×O.oo×0+0.33×A+o.oo××样品测试4.6臭气浓度计算当稀释倍数为100倍,M1仍然大于0.58时,继续稀释样品到IooO倍。M1-0.580.65-0.580.65-0.41=0.29P=峙=1000100稀释倍数IOOO(第三阶段)实验次序123稀释倍数实验次序io(第一阶段)平均123正解率稀释倍数100(第二阶段)平均实验次序123正解率平均正解率o_oo_oo"o18/18=I(M)OooOooOooABCDEF嗅辨员判定结果0×OxoxOoxAooO×OOO11.66/18=0.65(M1)0×XoOX×OXO7.33/18=0.41(M2)污染源样品与环境样品测试方法的差异在同一稀释倍数下,一般情况下,污染源样品同一个人只测一次,而环境样品需要测三次。污尾源样品的判定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环境样品有正确、错误、不明三种错误密和不明,的区分在同一稀释倍数下,一般情况下,嗅辨员拿到样品时,需认真嗅辨,尽量给出答案,当样品浓度过低实在无法区分时,可回答不明。为了防止嗅辨员消极应对嗅辨过程,判定师鼓励嗅辨员报出答案。数值修约:4舍6入5成双(例3675368;3.6853.68)4.6 臭气浓度计算当稀释倍数为1。倍时,M1<0.58时,则停止分析。稀释倍数实验次序10(第一阶段)平均正解率8.66/18=0.48(M1)TipsB对数据计算中的中间参数(M、*Xi、X)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其余均不作中间过程修约,臭气浓度结果的小数位数只舍不入,取整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三级新扩改建现有4.05.0I0.450.800.320.600.0200.0350.551.100.420.718.01014196070I控制项目排气筒高度(m)标准值(无量纲)152000256000臭气浓度35150004020OOO5040OOO6060OOO4.7 结果评价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一级二级*U产”TZ安31"“入现有1氨mgm31.01.52.02三甲胺mgm30.050.080.153硫化氢mgm30.030.060.104甲硫醇mgm30.0040.0070.0105甲硫酸mgm30.030.070.156甲一偏mgm30.030.060.137二硫化碳mgm32.03.05.08苯乙烯ngm33.05.07.09臭气浓度无量纲102030遵循四舍五入“原则;厂界标准值现执行二级新扩改建标准恶臭基础知识嗅觉实验室恶臭样品采集恶臭样品测试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0102目I030405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2测试中一组气袋交给两个或 两个以上人嗅辨所有污染原样品测试 从30倍开始高浓度污染原样品测 试进样器污染5.1 常见错误1采样中真空瓶漏气采样时间间隔采样器选择不当3标准执行中测试结果使用“平均值”A环境样品测试结果错误计算:用下风向减上风向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5.2 常见问题标准执行中如何界定排放气体算不算恶臭?四舍五入怎么计算?标准的优先级1采样中排放简要采多长时间?环境样品测试需要多少气体?2测试中采样时间与测试时间的协调排放源臭气样品和环境臭气样品如何区分?排放源样品稀释30倍时,嗅辨小组大多数人闻不出来怎么办?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卜臭觉实验室I样品采集I样品测试I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全国测试机构的比对测试(每年更换标准样品)5.3 嗅觉测试方法的质量控制日本2000年起开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质量控制,通过准确度和精确度两个指标评价测试结果。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2000PPm乙酸乙酯)项目n=3n=4n=5标准偏差<3.0<2.8<2.7臭气指数的平均值35.5+2.035.5±1.735.5±1.525各测定檄固比(於臭第旨娄好就返S期定G平均值(全130械豌口3回浏定口2回测定05050211测定檄数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臭气指数平均值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5.3嗅觉测试方法的质量控制SKM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人员嗅觉档案(60PPm正丁醇)/老嗅辨员:每嗅辨12个样品至少记录一次正丁醇的嗅阈值;新嗅辨员:第一次的数据舍弃,然后分三次收集10个以上数据,每次的实验间隔1天以上。/嗅辨员应满足以下条件:1、正丁醇嗅阈值在(20ppm80ppm之间)2、个人嗅阈值标准偏差的反对数小于2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A准确度应满足:4d=MJ+(%.»<0217>精确度应满足:F0.477实验室间的比对测试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自行组织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5-3嗅觉测试方法的质量控制8已开展工作:2018和2019年两次与日本的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测试臭气指数(0测定结果各测定械岂力'笈r面结果JScttZZNJT7No.1回目2回目3回目平均值檬型偏差C"Ccnt(f55判定1.×-比独流量判定ZX7C1.41444442.81.443.063.00X0.76.0O0.7C244424443.20.720.763.00O1.26.0O0.8C335353635.30.720.763.00O6.86.0×-1.3C43737.44.76.1O(-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