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1318994       资源大小:13.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贯彻落实《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docx

    关于贯彻落实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为推进新时代县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规范和加强地方志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充分发挥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办法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结合县地方志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办法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文件要求,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自觉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聚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1+1+4+3+N”目标任务体系,围绕中共县委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五项工程',建设'边关名城'工作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面开创县地方志事业新局面,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边关名城”贡献方志力量。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正确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二)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地方志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执纪问责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坚持“政治家办志、办刊、办网”理念,健全党领导地方志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地方志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指导、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由人民书写的理念,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主动服务人民,记录好人民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伟大征程,反映好人民的获得感、共享感、幸福感,提升好地方志服务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地方志文化需要。(四)坚持依法治志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地方志法规规章,牢固树立依法治志理念,完善依法治志制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依法履行督促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志工作的法定职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对乡(镇)、部门地方志工作机构及承编单位履行指导等法定职责。(五)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地方志实践全过程,总体布局地方志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县乡(镇)、部门地方志“一盘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地方志体制机制、理论方法、传播手段、创新发展。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存真求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等审查验收程序,编纂出版新时代精品佳志年鉴。(六)坚持质量第一始终秉持工匠精神,强化志鉴编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抓好全员编纂规范,抓实每个编修环节,全方位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保密关、出版关等,推进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提质升级,编纂出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地方志成果。(七)坚持资政育人围绕“边关名城”现代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拓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在积极服务中心工作和社会需要中迈出坚实步伐,发掘历史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巩固地方志事业发展成果,全面推进启动县志(2006-2025)编修、年鉴(2021、2022、2023、2024、2025)编纂出版、行业志和村镇志编修、县乡村方志馆及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县乡部门地情资料年报、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教化、存史作用,开创县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全面推进县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县地方志工作成效位居市前列。四、主要任务(一)谋划和启动第三轮修志,提升科学编制修志方案水平。总结县首轮、第二轮修志工作经验,完成修志工作评估。根据国家、自治区、市统一部署,适时启动县第三轮修志工作,建立第三轮修志领导机构,认真编制县志(2006-2025)篇目框架及编修方案。抓好资料收集、资料长编整理、初稿编写等培训,开展资料长编编写。(二)打造年鉴“精品”工程,提升年鉴质量。根据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中心工作,调整优化年鉴篇目框架,明确资料收集重点,做到“常编常新”。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三级地方综合年鉴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严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编纂质量管理,竭力打造年鉴“精品”。年鉴做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争取年鉴(2025)列入年鉴精品工程项目,积极参加全国性精品年鉴评比,力争年鉴(2025)获评全国精品年鉴,或者获自治区地方志办推荐参加全国精品年鉴评比提名。(三)推动行业志、专题志、村镇志编修,助力提升乡村振兴“精气神”。根据国家、自治区、市部署要求,开展脱贫攻坚志等专题志编修。宣传和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部门、单位等开展行业志编修,对开展行业志编修的行业、部门、单位等加强业务指导与审查,指导启动编修文化志。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华侨农场、村(社区)开展乡村史志编修,推动编修历史文化名村志、传统村落志。启动编修海渊镇志耀达村志,谋划指导推进编修爱店镇志珠连村志那练村志。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对条件成熟的乡(镇)、村落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和乡镇文化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屯级党支部活动室等公共场所,建设海渊镇、爱店镇、华侨农场、耀达村、珠连村、那练村、迁隆村、那党村、顺宁社区、源江屯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镇村屯、农林场史馆,力争每年建成1个以上,为全县乡村振兴“铸魂”贡献史志力量。配合市左江花山岩画志编修,提升花山岩画研究和利用开发水平。切实加强与市左江花山岩画志编写组沟通协调,推进左江花山岩画志编修落到实处。(四)推进县方志馆或地情展厅及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县方志馆或地情展厅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与花山文旅建设衔接,依托在花山博物馆或花山骆越王宫内建设县地方志馆(地情展厅)。建立县地情资料库,为开展地情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配合地情网,及时更新地情网栏目内容,逐年上传、更新网络年鉴内容,及时反映各行各业年度大事、要事、新事。协调争取在“融媒”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推送特色地情信息。开展资政地情信息研究,探索与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政策研究中心、政协文谊委、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建立地情研究交流,提升资政地情信息质量。(五)全面落实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提升史料鉴证水平。加大依法收(征)集地方志资料年报力度,继续完善地方志资料收(征)集、保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志资料年报审查验收制度。运用社会调查、口述史等方法,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建立能够全方位适应地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和方志文化建设需要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完善地方志资料年报收集与年鉴编纂相结合的资料年报制度,提高资料年报质量。(六)做好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挖掘地方志资源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送资政地情信息。开展“方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等读志、用志系列活动,加大地情知识传播和方志文化宣传力度。推动县挖掘地情资源的现实价值,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地情信息咨询服务,助力产业发展、名优产品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配合自治区地方志办继续深入挖掘、收集整理县旧志古籍工作。力争陆续整理县志(民国)、思乐县志(民国)、明江县志(民国)、州志(光绪)、思陵土州志(清)、明江乡土志(宜统)、明江厅上石州志路(宣统)、明江厅上石州乡土志略(宜统),力争整理出版1-2部。(七)加强地方志队伍建设,提升方志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实施县地方志人才提升工程,强化地方志机构领导干部、主编(总纂)政治理论、地情了解、编纂实务、理论研究“四种能力”,培育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加强引进青年人才和业务骨干培养。吸纳各领域专家学者和熟悉地情的各界人士参与地方志书编修工作,稳定志鉴编修队伍,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探索在乡镇、村级建立地情信息员网络。加强地方志队伍培训,支持地方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农场和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地方志工作,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任务,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加强研究、部署、落实。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地方志法规规章的宣传、执行力度,强化依法治志意识,营造依法治志浓厚氛围。(三)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修志编鉴主编(总纂)责任制和志(鉴)稿评议、审查验收、报送备案等制度,落实志书行文规范年鉴行文规范等规定,整体提升志鉴质量。(四)经费保障县财政部门要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承编单位将修志编鉴经费列入单位部门预算,根据地方志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贯彻落实《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