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上古图像文化内涵的探究.docx

    • 资源ID:1320490       资源大小:13.9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上古图像文化内涵的探究.docx

    中国上古图像文化内涵的探究熟知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人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些精彩的场面:盘古开天、女婿造人、炎黄战蚩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玄鸟生商、凤鸣岐山。这些在今日被视作带有神圣色彩的叙事,在古代中国曾长期被认为是上古时期真实发生过的事。晚清民国以来,在疑古风潮的影响下,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质疑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古史传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质疑的确引发了世人对中国古史传说的关注,推进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但换个角度看,疑古风潮亦有其偏颇的一面,甚至否定了中国上古时期不少真实的内容。从可供今人研究的材料来看,尽管传世文献中的记载或被后人多次修改,但考古发现的早期图像,无疑是我们感知上古先民生存与生活背景的重要参照。这些图像产生的时间早,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内涵。下面列举出土于中国大地上的几件陶器,通过分析其造型及图像,来看传承至今的一些思想观念在上古时期是如何展现的。一葫芦形彩陶瓶图1是1979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的彩陶瓶,制作于仰韶文化早期。彩陶瓶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6.9厘米,现收藏于秦安县大地湾博物馆。从造型看,该彩陶瓶小口大头,平底细颈,通体呈葫芦状。更重要的是,葫芦瓶上半部施以黑彩,下半部则保持着泥质陶土的原色调。这一类型的彩陶在大地湾遗址中并不唯一。例如,甘肃省文物考古所也收藏着一件类似的仰韶文化早期彩陶(图2),陶器高20.9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6.9厘米,1978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M202o陶器小口,大头,圆唇,细颈,也呈葫芦形状。陶器上半部施灰黑彩,下部为细泥陶土的原色调。类似的彩陶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龙岗寺遗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中皆有发现。陶器为什么做成葫芦形?根据古籍的记载,生活在早期中国的先民会将葫芦视作宇宙的模型,并羟生“葫芦宇宙观”。礼记郊特牲载:“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郊特牲中的陶匏即指陶葫芦。这一记载其实就是在说,在古人的观念中,陶葫芦会用来象征天地。通考郊社考一也载:周之始,“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二这也是说葫芦形的陶器具有象征天地之性的神圣性。另外,在中国上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方才有了人类世界。关于盘古,有学者认为“盘”即“槃”,“古”即“瓠袁珂亦说盘古神话是从南方的盘瓠神话演变而来(参袁珂古神话选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4页)。因此,盘古开天辟地,其实也是在说天地宇宙与葫芦之间的关联,是“葫芦宇宙观”的表现。参考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瓶,可以说这种用葫芦形象征天地的观念或许在仰韶文化早期就已经出现。葫芦形陶器表现的正是“陶匏以象天地之性”的这一思想,而陶器上部施以灰黑彩,下部保持泥土原色,整体来看也就是“天玄地黄”观念的表达。古人认为天在上,为玄色(灰黑色),地在下,为泥土色。大地湾彩陶葫芦形器呈现的正是这种“天玄地黄”的造型,以示清浊相对应。二彩陶人面图图3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瓶,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现临潼区)姜寨遗址M76,为仰韶文化早期彩陶瓶。该器高21.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6厘米,通体呈葫芦状,图案线条交错,极具现代感。研究者称该陶器“整体造型为葫芦形,杯形口,鼓腹,腹部附双耳。器表磨光,施浅红色陶衣,口部涂黑。腹部以器耳为界,前后绘两圆形图案,每组均以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图案由涂黑的上下两圆弧构成,其下为涂黑的弧边三角形,下为留白的弧边三角形。器耳下部绘圆圈和圆弧组成的图案,可能代表鱼眼”参陈星灿主编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六),科学出版社,2021,98页。也就是说,从陶器的造型看,该器与秦安大地湾出土的葫芦形彩陶瓶如出一辙,更为特殊的是该陶器上的图像。尽管研究者将陶器图像做了细致的分析,且持观点认为图像代表着鱼眼。但从整体来看,该陶器上所绘的圆形图案当为人面图像。人面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呈闭眼状,右边呈睁眼状。这一图像与陕西汉中出土的另外一件陶器所绘图像相似。图4是仰韶文化早期的尖底罐,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83年出土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现汉中市)南郑县(现南郑区)龙岗寺遗址H23。彩陶高48.4厘米,口径18.4厘米,腹径30.4厘米,敛口尖底。该陶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器表图绘的十二个人面图像。人面图像分为两层,每层六个,大小相近,直径约10.4厘米。据研究,“人面的表情有两种:一种似闭目沉思状,眼睛和鼻子均以直线表达,额部以上涂黑,鼻下除留白的长方形小口外,全部涂黑;另一种酷似猴面,双目圆睁,口呈扁圆形。两层人面之间以三条平行线纹相隔,同层人面之间用两个上下顶角相对的三角形相隔,上层人面与器口之间亦绘三条平行带纹,器尖底部绘五个横向排列的柿蒂状图案,俯视似一朵盛开的花朵,这组图案与下层人面以一周带纹相隔。十二个人面虽然大小相同,上下对应,但上下左右相邻人面的表情各不一样,别具匠心”(同上,72页)。就两件陶器看,它们的共同特征其实就是人面图像睁眼与闭眼的造型。山海经中有一则文献,可以引发对该图像的思考。山海经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为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烛阴即烛龙。海外北经中记载的是中国的烛龙神话。烛龙“视为昼,瞑为夜”,是说它睁开眼睛就是白天,眼睛闭上则是黑夜。“吹为冬,呼为夏”,是说它吹气就是冬天,呼气则为夏天。它不吃不喝也不呼吸,呼吸则刮风。烛龙究竟长什么样,除了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展开联想之外,或许并没有人知道。但是,通过参照上引两件仰韶时期制作的彩陶,可以说尽管陶器上所绘的图案或许并非真正的烛龙,但其睁眼闭眼的形象,则极有可能表现着先民除了能够区别天地,并视天地为葫芦形之外,他们对昼夜以及四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三鲸鱼纹彩陶瓶图5是鲸鱼纹彩陶瓶,1958年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器物。陶器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该彩陶瓶用红陶制成,在瓶身位置用黑彩绘着一只带有长尾巴的人面动物形象,造型生动可爱。一直以来,该图像被解读为蜿鱼,认为是上古时期的先民对自然社会细致观察以及艺术再现之后的产物。除了被视作鲸鱼之外,该图像因出土于甘肃天水境内,也被解读为人首蛇身的伏羲氏形象或者龙的原始形象。暂且不说这些不一致的答案是否合理,单从图像来看,该图像除了画有较为明显的人面之外,最特殊之处就是它狭长的身躯及尾部。身躯蜿蜒,尾巴上翘衔接至图像的头部,形成一个闭环。结合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一段文字,可引发对此图像的新思考。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根据海外西经中的记载,可知上古时期在穷山之际有一个轩辕之国,生活在轩辕之国的百姓都很长寿,即便是寿命最短的人也可以活到八百岁。轩辕国的人长着人的面孔和蛇的身躯,尾巴盘绕在头顶上。由此可见,鲸I鱼纹彩陶瓶上的图像,或许表现的正是山海经中的“轩辕之国”,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的形象。四兽纹彩陶钵图6是制作于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钵,201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今高陵区)杨官寨遗址H2,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彩陶钵高11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1厘米。从其线描图(图7)中可见,陶器腹部绘有两组黑彩图像,由一只侧视的兽类动物和一个黑色的圆点构成。研究者称:“圆点位于动物嘴前方,头部较小,长嘴微张,脑后上方绘有较短的三角形椅角或耳朵,身体呈弓形,尾巴细长,尾梢上扬,尾尖有明显的笔锋痕迹,四足健硕向前弯曲作行走状,爪三趾微张J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六),222页对于该图像,从上扬的尾梢、弓形的身躯以及头爪图像看,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彩陶钵上所绘的是一条犬的形象。犬与黑色圆点的结合,或许是在展现“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的现象。如若这一推论可信,该图像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的图像。关于天狗,山海经西山经里就有记载。西山经文曰:“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今本山海经中没有与“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相关的记载,但言及天狗可以“御凶”,其实就是能够挡灾。在中国古代,日食和月食通常也被视作灾异发生的征兆。从早期文献资料看,中国古代对日食和月食保持着长期的观测和记录。举例来看,春秋中记载了东周时期的三十七次日食。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中则记载了更早的日食,卜辞云:“癸酉贞:日夕有食,惟若?”冯时在殷卜辞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殷卜辞中记录的日食,发生时间为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参冯时殷卜辞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自然科擘史研究1992年第2期)。在传世文献中,尚书胤征记载着公元前二十世纪发生的一次日食。胤征中认为,掌管日月运行的羲和玩忽职守、沉湎淫乱,致使“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因此胤侯接受王命,前去讨伐羲和。这些文献记载的是距今三四千年间的日食现象。结合杨官寨遗址出土的彩陶图像,我们可以推测:或许早于夏商时期,中国先民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对日食和月食的观测,且形成了“天狗食日”“天狗食月”这一极为经典的表达,认为消失的太阳和月亮是被天狗吃掉了,并将这一思想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制作于陶器上。如若这一推论合理,也将刷新中国先民对日食及月食观测的最早时间。通过以上例证,可以说,尽管我们在今日并不一定能够将传世文献与出土实物做出百分之百完全合理的论证,但通过对中国早期图像的分析与观察,可以看出图像与文本之间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早期图像反映着上古先民的思想观念,典籍中记载的内容在早期图像中也有表现,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传递着悠久的文化知识。这也说明,在今日探索中国上古文明的起源时,早期图像是极为珍贵的材料,需要我们进一步搜集、整理与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上古图像文化内涵的探究.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