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的相关调查分析.docx
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的相关调查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也就成为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使用和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现阶段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固定资产购置手续不完善,渠道不正规,核算拖延,记账不及时,财务账务系统和资产记账系统不一致,分类不清晰,金额不一致,资产调拨、权属不清晰,折旧计提不合理,报废处置不及时,相关处置手续不完善,账务处理不正确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固定资产要加强监管和核算,确保资产的完备。一、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第一,固定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第二,固定资产的增加有多种形式,如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组人、调入、捐赠等。第三,固定资产取得时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政府会计主体外购的固定资产,包括买价、相关税费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相关费用。对于在建的、改扩建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加上改扩建和在建发生的支出,作为其成本计量。受赠的固定资产,按其新旧程度和其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计入资产成本。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并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无需调整折旧。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调出方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第四,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应当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净残值,固定资产应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补提折10,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也可以继续使用。固定资产改扩建等延长使用年限的,按重新计量的成本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计算折旧额。第五,固定资产增加应当分别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账务系统登记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计提的折旧,及时计入账务系统。二、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第一,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当实现权责分离,订立采购合同和采购资产分离,资产验收和管理职责分离,账务登记和资产管理系统的登记职责分离,这样有效地保证了资产的真实完整。第二,健全账务系统和资产管理登记系统。财务部门账务系统在固定资产项下设置二级明细,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建筑物、图书和家具用具等明细账,根据资产的性质特点归类登记入账,打印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卡片,登记计入资产管理系统,做到账务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一一对应。第三,建立资产清查核对制度。由资产系统管理员会同财务部门定期清查资产,每年至少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可以一次性进行全面的清理,如果固定资产体量大,也可以采取分数期、分多批进行清查核对的方法,对于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及时做报废清理处理,待办理报废批准手续后,及时做出账务处理和卡片注销处理,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财政部门在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并分别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预算一体化管理等各种形式的财务改革管理,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第一,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缺乏正确界定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否属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准则进行严格判断。然而,财会人员有时并没有认真审核固定资产购置的相关合同文件、验收合同和发票,对其金额和数量进行核验,少记漏记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导致固定资产价值流失,在查验相关合同文件时,没有对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进行分离,导致多记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第二,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没有对资产进行正确分类,将资产计入不同的分类账户,造成资产分类错误,比如应当计入专用设备的资产计入了通用设备,对应计入家具用具的资产计入了通用设备,导致通用设备金额增加,核算不正确,再如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组成部分的软件,不能根据职业判断正确区分其是构成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还是单独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亦或是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管理处理,无法正确根据金额和性质正确划分,导致核算错误。对于软件等无形资产,不能正确核算其摊销额,或将其摊销额同固定资产折旧一同计入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价值减少,虚增无形资产价值。第三,对于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原值入账,未按照账面价值记账,虚增资产。有时对调入的资产,不及时登记入账,没有及时准确计提折旧,导致资产的准确性出现差异。对于调出的固定资产,对于其净值计入错误的损益类科目,对于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通过相关的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没有及时进行核销处理,导致财务系统与资产登记管理系统不符,影响资产年报数据的准确性。第四,由于财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不足,素质不高,缺少职业素养,责任心不强,对于自建或者改扩建的房屋建筑物工程,核算时未通过“在建工程”核算,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未及时准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并按暂估价格记账和计提折旧。第五,有的达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报废处理,长期挂账,使账面存在大量需报废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能力不强,尤其是对资产的盘点方面,流于形式,处理过于轻率,对于可以追回的资产轻易放弃,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面对不符的情况,不调查原因,敷衍了事,随意调整。第二,管理方式方法落后,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相脱节,缺乏沟通协调,财务部门缺乏严格审查,导致资产的优化配置效率低下,部门单位的资产登记管理系统明细账和财务软件中资产明细账长期不核对,对闲置资产不及时报废处理,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第三,部门单位对资产管理不善,未有效配置资源,日常使用维护能力差,导致资产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造成资产浪费。有些人员对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对未达到报废状态的资产,不经核实轻易报废处置,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第四,由于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善,导致资产被无偿占用,甚至被据为己有。各部门单位轻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各部门之间资产划转没有严格执行财政部门的国家资产调拨程序,导致资产随意调拨,资产权属不清,资产混乱。第五,由于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同类资产的重复购置、无计划购置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增加财政负担。第六,由于资产管理系统人员缺乏财务相关知识,对系统学习掌握程度不够,导致资产在登记、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与财政部门,财务部门核对资产相关情况时产生差异,在没有进行核实调查差异的情况下,随意调整资产系统和账务系统。五、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的对策第一,对于需要购置固定资产的部门单位,要在财政指定的政府采购平台进行采购,由部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审批手续健全完善,相关发票合同真实有效,金额准确、金额重大的,相关领导要开会决策,形成相关会议纪要,将完整无误的采购文件发票交由会计主管核实,核实无误的由会计主管签字确认,登记入账。第二,记账会计在记账前再次确认相关资产购置的原始凭证,根据准确无误的相关凭证计入账务系统,做好固定资产的分类,打印固定资产卡片,交由资产管理人员计入资产管理系统,月末进行资产核对,并按时与财政资产管理中心核对,保证日常登记、核算、管理、对账业务,确保资产年报中的数据与账务、资产管理系统、财政一致,不存在违规调整账务的行为。第三,月末根据固定资产系统提供的折旧表计提折旧,不得根据主观意愿随意提取,计提折旧时,认真核实各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的金额,出现不符的,查明原因,进行调整。第四,对于调拨的固定资产,按照其账面价值登记入账,核实相关审批调拨手续是否完善准确无误,并及时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于调出固定资产,冲减原值和累计折旧,对其净值计入相关损益。保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第五,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组成部分的软件等相关资产,认真分析其性质,如果属于相关固定资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当将软件的价值包括在固定资产价值中,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如果不属于相关资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当将软件从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划分出来,确认为无形资产。第六,固定资产使用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费用。第七,建立资产清查核对盘点制度,委派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系统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员根据资产管理人员提供的资产明细表,对资产进行盘点,并贴上标签,登记在册,做到账物一致,通过盘点,要摸清楚固定资产数量和状况,对应当报废和处置的固定资产做特殊标记,及时办理相关报废处置手续,尽快处理,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对于权属不清的资产,及时进行核对,查找来源去向,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不符的现象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办理报批手续。对于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办理相关手续。第八,财务部门要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正确界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对是否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准则的规定和职业判断,区分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避免多记固定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第九,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收入,及时上交财政,报废处置的相关单据,交由会计人员,登记入账,年末及时与财政对账,如有不符,及时查明原因,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第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端正财务人员工作态度,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会计制度掌握水平。认真分析会计制度改善方向,对新的会计制度有深刻的了解,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其运行和操作,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财务政策制度,为适应新的会计工作做好准备。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第一,领导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宣传,使相关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强调固定资产在部门日常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有关固定资产的管理的相关制度,指定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教育,改善管理人员的认知,增加业务知识,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其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其资产管理技能和水平,建立资产管理人员与记账人员职务相分离制度,建立卡片登记账簿,明确各责任人的权利义务,从开始制定固定资产的购买计划开始、到选定供应商、再到验收入库,从日常的使用管理保护、到报废处置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规范,使所有相关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加强监管力度,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从根源上杜绝固定资产采购随意、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第二,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根据不同部门的使用状况和使用地点,分类造册,统一编号,并在资产上加贴标签,由具体的使用人员进行保管维护,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层层负责人,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有效保证。建立损坏损失赔偿制度,由于个人不当使用造成损坏的,要进行追责赔偿。第三,杜绝固定资产浪费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可能存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提前报废的现象,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和资产流失严重,部门单位应当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使闲置资产充分发挥作用,对达到报废状态的资产也可以有效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资金,创造更大的价值。第四,完善内审程序,拓宽内审范围。使相关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授权与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责任,严格控制政府采购预算,规范验收程序,对处置和转让资产严格把关,按规定流程报经批准,成立内部专项审计部门,制定专项审计制度,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证足够、专业、有序,不能简单地简化程序,漏项少项,内审人员也应当提高专业素养,拓宽范围,帮助部门单位提供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第五,加强考核约束机制,资产的管理者要对资产的配置和安全承担责任,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完善管理作为考核与奖罚的基本内容,制定奖罚制度,激发部门单位各职员对资产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其以高度负责和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程中。七、结语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从日常入手,做好日常的核算、监督和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全体员工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构建节约意识,减少资源的浪费,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正视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