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文件资料.docx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定期或及时地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识别、预测和评价公司现有或预期的作业环境和作业中存在哪些危害/风险,并确定消除、降低或控制此类危害/风险所应采取的措施。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批准重要危险源;3.2行政部具体负责组织公司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并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将其传递至相关部门实施控制;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4控制要求4.1 危险源的辨识4.1.1 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常规销售经营活动,如公司的正常运营,常规销售服务活动等;非常规活动,如:停电、应急响应,特殊危险性作业等;一办公场所(包括临时场所)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自有职工,外雇人员,顾客和供方人员,考察、检查、参观、学习等相关方人员;办公环境与设施,包括固定场所,办公现场的各个部分,办公设备设施,临时设施等。4.1. 2识别危险源时应考虑如下几点:1)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过去时态一以往遗留并且现在依然存在的问题。现在时态一现场的、现在正在发生的并可能持续到未来的问题。将来时态一不能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会造成较大膨响的。2)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正常状态一一指正常销售服务活动时的状态。异常状态一一指非正常销售服务活动时的状态。紧急状态一一服务活动中不可预见、潜在的并可能造成重大的状态。4. 1.3危险、危害因素分类:一、按事故类别将危险源分为: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烫伤;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U)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二、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险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物理性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稳定性等)、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等)、电危险源(漏电、电火花、雷电等)、噪声危险源(机械噪声、电磁噪声等)、振动危险源(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等)、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激光等)、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滑动、冲击物等)、明火、高温物质(高温气体、固体、液体等)、低温物质(低温气体、固体、液体等)、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和气溶胶等)、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缺氧、涌水、照明、通风、温度、通道等)、标识缺陷(无标识、不清楚、位置不当等)及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险源;化学性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等)、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等)、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等)、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等:生物性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等:心理、生理性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载超限、视力、听力负载超限等)、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等)、其他心理、生理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因素:指挥错误(失误、违章操作等)、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等)、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风险、危险源。三、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职业病类别将危险源分为:1)生产时产生的噪音:2)生产时产生的粉尘:3)地面湿滑造成的滑到:4)生产时潜在的火灾;5)配电房巡逻时潜在的触电事故;6)其他危险源。4.2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评价4. 2.1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评价步骤各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等组成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针对本部门危险源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形成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交行政部审核备案。公司由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必要时总经理参加,行政部协调对公司的危险源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形成公司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各部门,作为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程序的依据。4.2.2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本公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表1);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表2);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表3)。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用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级别分别使用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即D=1.*E*C)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表4)。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分值为10,而非常罕见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分值为0.5,其他情况对应表中取值。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因为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取值范围也很大,为ITO0。表4危险等级划分DD值危险程度危险级别>150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I800-150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II500-80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III(以上为重要)100-50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IV(以下为一般)<10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V4.2.2重要危险源的评价依据1)危险影响的规模、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频次、影响的持续时间、控制情况;2)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3)改变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的品管难度、经济费用及对其他活动或过程带来的影响;4)本公司的公众形象;5)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和因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使本公司存在的风险大小;6)相关方的利益。4.2.3重要危险源的判定准则1)凡是违法或超标的一定是重要危险源;2)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后果;且无适当防范措施的;3)曾经发生过事故,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的;4)总分值为70分以上的均为重要危险源。4. 3风险控制1. 3.1风险控制应按照“消除、预防、减少、隔离、个体防护”的原则进行,风险控制措施要与本单位的品管能力相适应,在经济上、品管上可行。4. 3.2对于一般风险因素,要保持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不断监测防止其超出可承受范围。凡未列入重要风险因素的均为一般风险因素,包括现场发现的轻微不安全因素等。5. 3.3对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应通过现有的管理制度、检查、培训和已有的措施实施控制。上述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执行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6. 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针对的目标、指标;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要求;满足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相应法律、法规要求;详细的行动计划、时间及方法;一一方案执行中的控制措施。具体编制时可按风险级别,说明现状、目标、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资源(人、财、物)、启动时间、完成时间等。4. 3.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后应进行评审,并形成记录必要时可进行修订。5. 3.6公司要针对重要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劳保用品等资源。6. 3.7行政部应协调各部门对重要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并实施监督、指导和服务。4.4危险源的更新每年由行政部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一次重新识别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更新重要危险源。1)服务范围调整,设备设施发生改变:2)管理评审要求;3)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4)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的要求。4.5记录的保存各部门保存相关记录并报行政部备案。5相关文件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