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环境课程发挥育人作用 论文.docx
开发环境课程,发挥育人作用【摘要】环境课程的开发,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效果,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口,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学校学生既要受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又要受校内小环境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更直接,其影响和作用力更大.因此,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环境课程,育人作用,物质环境,校园文化,校园人际关系环境课程,与“正规课程”相对,指正规课程以外,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一切影响,它包括校舍、校貌、环境、氛围、校训、校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建设。陶行知指出,课程“要从社会和个性两方而讲。从社会这面来讲,要问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学了这课程之后”,能否做一个有力的国民”;“从个性的一面来讲,谁的事谁教,小孩子的事去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他主张“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学生”,“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环境课程的开发,正是陶行知这种教育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那么,怎样开发环境课程,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开发环境课程,要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物质环境包括学校建筑、校舍的大小,校园、教室的空间安排、校园的净化、绿化、教育教学现代化等。陶行知先生说:物质环境在教育上的影响,尽人皆知,要有良好的教育,必须有相当的物质环境。校舍、设备、图书、仪器和校外种种环境都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对人的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的。陶行知曾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他非常注意校址的环境美。他认为,校址的选样有五项标准,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千百年以来之事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我们要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搞好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做到一个学校的布局,既要从有利于学习生活,工作、运动的需要出发,又要做到错落有致,方便合理,并与整体设施相谐调:要做到校园净化、绿化,使其熔观赏、陶冶、启迪于一炉;要做到教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二、开发环境课程,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发环境课程,是校内物质环境的建设,在净化、绿化的基础上,再营造浓郁的、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到知识化、教育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表现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上。陶行知认为,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还不善于自检、自察、自律、自省,所以有必要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依照制度进行自我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并能做到持之以恒,演变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动。因此陶行知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如育才三方针、育才十二要、育才卫生教育二十九事、育才二十三常能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约束并引导学生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表现在多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面积地开展课外活动,既充实了学生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活动天地,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动手、创造能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就是要使学校教育联系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狭小的学校圈子和书本里走出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得到书本上所没有而又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生动的活知识,使系统的学校教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开展活动既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又要注意与学校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以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第三,表现在教室的布置上。教室是学生的学习场所,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整洁程度,对于美化学生心灵,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陶行知曾说:“要能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亦使人心恰目悦,恋恋而不肯去。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室布置,把它精心布置成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使教室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教室的布置应本着简洁,朴实,美观、大方的要求,布置内容要少而精,着重于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知识方面的内容。如在教室的周围墙壁上张贴名人名像和名言警句,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和陶冶情操:张贴一些世界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摄影和图画,能帮助学生美化心灵,增加他们的知识:教室地面、门窗、墙壁应经常保持干净、整洁,则能使学生赏心悦目,精神焕发:如果在窗台摆上花草,则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消除疲劳:整齐的桌椅,漂亮的窗帘,明亮的灯光,更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人产生一种自豪愉快的心情,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三、开发环境课程,要注重校园人际关系的建设人际交往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活动也是在师生平等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群体中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定势对个体的认识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影响极大。建立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亦是环境课程的重要内容。校园人际关系的建设,首先,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应以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严以律已,建立纯洁高尚,乐于奉献,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珍惜友谊,团结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陶行知在创办“乡村教育的时候,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定下的师德标准为:"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应该具备: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他严以律己,要求身为教师的人,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严以律已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品德上、工作上、学习上及生活和仪表上。其次,表现在学生方面。学生应该以守则规范为准则,建立文明、诚恳,友谊、互相帮助、积极奋进的氛围,在“校调”,“校风”、“校纪”、“学风”的启迪下,形成积极向上的风貌。第三,表现在师生方面。教师要能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精心培养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友爱、民主,平等的和谐群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补效应。教育心理学上提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热爱和强烈的期待的结果,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还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陶行知厉行倡导的”生活教育,其核心之一就是真人才能救真人”,他曾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其学:更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非正式群体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意识地疏通和引导,又要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每一个孩子,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孩子的欢乐和苦恼。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人的灵魂,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卡连科语)。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而不应是虚伪的:必须是符合严格要求的原则的,而不应是迁就放纵的:必须对班级中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而不应该厚此薄被,特别对后进学生决不应嫌弃厌恶,甚至歧视打击。综上所述,环境课程的开发,既能“使学校的每面墙壁说话”,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教育效果,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要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发挥它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陶行知文集【口.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8.2许钟南.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2012,第11期3谢玉兰.北盾举办主题为“挖掘北储教育名人,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育讲坛”活动.2008,第OoO卷,第001期冯雪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性解读.2002,第OOO卷,第0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