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化之我见 论文.docx
教育内卷化之我见摘要:内卷作为网络热词对某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做了生动精辟的概括,而教育领域的诸多“内卷”现象亦足以让人警醒。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便给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一方面也会严重削减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应对这一现象任重而道远。关键词:教育;内卷化引言“内卷”一词近期意外地火了起来,“今天你卷了吗?”“一切皆可卷”成了这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语。内卷原是社会学名词,指由于社会资源有限而导致人们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非自愿竞争?教育内卷就是指教育系统内不断加剧的升学竞争和学生学习压力。比如说语数老师布置作业多了,那英语老师也要布置多,否则英语老师会觉得时间都被数学老师抢过去了。你家孩子作业做到9点,那我就做到10点。这个家长送孩子去某某培训机构了,那其他家长也不得不送,否则觉得自己孩子要落后了老师和学生大家越搞越忙,越搞越焦虑。针对这些现象,教育部门不断发文件要保证孩子睡眠,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作业时间也做出要求,这种做法对于孩子学习减负自然是有一定功效,但“内卷”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并非教育部门和学校所能改变,最需要改变的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一、教育内卷化形成原因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高考纯粹看成绩,大家都是裸分上大学,扎扎实实在学校学习,同学们拼的是自身资质和学习能力,家长们不需要过多操心。但是随着高考制度改革,各大院校自主招生,大家开始课余上各种辅导班,高考的途径不再是单纯的文化课成绩,家长们开始研究招生政策,各显神通想各种办法进入理想大学。高考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事,而是家长高成本大投资的项目,家长们不甘人后的报各种辅导班,火了一片培训机构,等到高考尘埃落定后,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投入这么多,孩子都考不上理想大学呢?有这样一句话:不怕别的孩子比自己聪明,就怕比自己聪明的孩子比自己还努力。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学校教育依然是学习的主战场,但课外辅导班成了孩子们比拼的真正场所,家长们或许能够接受孩子不如别人聪明而成绩难以提高的事实,但不能接受因为没送孩子参加课外培训而成绩不好的责任。总之教育内卷的形成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社会现象。最近电视剧小舍得热播,引起了一波小升初的讨论热潮,家长也在反思到底自己家孩子是“鸡娃"、牛娃还是“普通娃?其实教育内卷现象的根本问题在于能上优质高校的人数太少了,如果人人都能上大学,人们何苦去竞争呢?教育内卷之后,部分学生知识的接受广度和深度确实提高了,关键高校招生人数有限,大家都在参加课外培训,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资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如愿以偿通过高考独木桥,这些娃成为了“牛娃;上了各种辅导班,打了各种鸡血但得不偿失的孩子成为了“鸡娃”;淡定家长什么辅导班也不上,成绩也一般的孩子成为“普通娃。近些年来,填鸭式的早期教育,白热化的名校竞争,疯狂的学区房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安无限扩大,这个疯狂的教育内卷到底是谁的错?花很多钱买学区的房子在全国非常普遍。为孩子上名校绞尽脑汁的家长,把学区的房价推上天空,高价学区的房价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成为高层的讨论问题。竞争之下被内卷的人太多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几乎笼罩每一个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的家庭。当今一些很好的教育理念,很多人仿佛都能听懂,但能坚持践行的却不多,大多被内卷到“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洪流中,攀比着去做“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做的事情。家长的不安是近年来教育激烈竞争生态的典型缩影。教育内卷今年正在文化课以外的领域迅速要延,奥数、英语成为每个学生的必须技能,家长必须更加努力让孩子接受技能训练等素质教育,使孩子在同类中区别开来。中国的应试教育长期受到谴责,但围绕素质教育的竞争白热化后,优秀录取的标准加入更多的条件,想进入名校的孩子不仅成绩第一,而且有才能。这种竞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精英学校尤为明显。二、正确应对内卷化现象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人们一直把考试当做升官发财的唯一通道,目前的教育内卷缘于中国社会从根本上缺乏深处的灵魂。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的优秀的绵羊中,对美国精英教育展开反思,指出这套系统培养出的学生,虽然聪明、勤奋,简历光鲜、善于竞争,但始终要依赖分数、财富、职位等外界评判标准认定自我价值。很多人表面优秀,心灵却麻木、迷茫且脆弱。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内心所求。学“有用的专业,选容易拿分的课,毕业后扎堆涌向金融、法律、互联网等热门领域,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却未曾思考过“我想要什么。”内卷并不可怕,也并非无法破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还是家长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要从根源上破解“内卷”,关键要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充分意识到“内卷的危害,并与全社会一道,拒绝和破解"内卷对教育规律的扭曲,共同创造更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教育生态。认真贯彻相关减负政策,给孩子们创造美好的童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而不是为了竞争而失去童真。现在的教育内卷现状,小学初中基本上全国都已经教育水平平等化,大学应恢复人文精神,开展通识教育、博雅教育,避免成为人气职业训练所。还有教育和科研资源的分配需要长期的视角,那些收益周期长但有深刻意义的学科价值的教育要从灌输式、分数向上转变,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教师,我认为从孩子出生开始,作为家长,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反思和对比自己及同龄人成长过程,观察对比自己孩子和周围同龄孩子的成长过程和表现,取长补短,不断修正,就可以了。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修正,等待结果的过程。而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两个阶段一个方法非常重要:第一,习惯培养阶段(学前及小学阶段);第二,青春期阶段(中学阶段);第三,培养孩子学会审美,做到见贤思齐(伴随终生的过程)。这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孩子在未来学习成长,工作生活中大的方向上基本不会有问题。孩子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和受教育是示范和学习的过程,无论老师、家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集,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愿意学习是陪伴终生的优秀品质,需要过程,需要积累,这跟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相悖;要尊重个体,生命个体,一定是多样性的,教育过程,是要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习体验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让所有个体学习同样的知识、体验同样感受;教育是一个示范过程,是充分尊重个体,引导并培养个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国的教育过程,或者是爱的缺失的教育过程,或者是过分溺爱的教育过程,这两个不正常的教育过程,却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内卷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参与教育的人太多,各种力量参与教育,真正教育的主阵地一一学校快沦陷了。教育内卷不能简单地在教育领域解决,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制度。这并不意味着精英教育应该被抛弃,更不用说否定精英主义了。应该考虑的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英。任何优秀的人才,需有自由的精神,博爱的心胸,丰富的心灵,崇高的人格,不仅仅是高效的机器。世界在剧变,很多新的机会和挑战前所未有,阶级城墙不可能有固若金汤,精英和想成为精英的人,应该好好考虑。结束语如何看待教育内卷呢?正如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在教育内卷的漩涡中又如何能理智看待教育内卷呢?简而言之就是,有的孩子逻辑思维强,适合学习抽象理论知识;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适合学习技能实践课程;有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大,适合选择艺术表演类课程。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不一样的烟花,我们何苦强制所有孩子都走学习高考一条路呢?课外辅导班不是提高成绩的捷径,而是开发孩子思维能力、培养兴趣爱好的平台。所以说,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你才能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才不会被“卷”!参考文献:1陈依元.不能让“教育内卷化愈演愈烈N.宁波日报,2021-04-30(009).2倪闽景.教育内卷化如何破解?J.教育家,202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