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精神护理.docx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精神护理摘要研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精神护理,是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课题。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精神护理,消除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让老年人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以愉快心态健康的生活,是当前我们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患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医界的重视。我国现有老年人已达一亿多人,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研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精神护理,是当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课题。心理护理在我国历代医家均有记载:“善医者,必先医其、,而后医其身。”灵枢本脏篇也有“志意和贝慵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古人肯定地阐明了心理情志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了人的心理情志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内在脏腑的功能变化的道理。为了让老年人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以愉快心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及精神上的护理。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青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不同。老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易绝望,他们需要子女的照顾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他们希望早日康复,快快的回到自己的家中,即使是较重的患者也不愿意长期住在医院里。了解了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规律,就可以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有效地消除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尽早获得康复。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特点,在护理工作中应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并重,要特别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做到及时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首先,当老年患者住进医院开始,我们就应该尽快了解病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解除老年患者身上的疾苦。针对老年人渴望了解病情的要求,主动向老年患者介绍一些本人病情及治疗措施。一般老年人的听力较差,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所下降,反应也较迟缓,在叙述病情时常赘述唠叨,不能准确的说出主述,这就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听其叙述,并给以适当的提问,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护理人员热情礼貌的语言可在老年患者心目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蔼解释性的语言可使老年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疑虑,排除心理障碍,用乐观豁达的愉快心态,对待疾病和各种治疗。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可以增强老年患者对护士的信心和依赖,以最好心态接受治疗,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达到治疗目的。其次,老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控制能力、自理能力均较差,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痛苦,这样往往会导致老年患者失去康复的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努力做好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在生活上给予体贴照顾,主动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必要的卫生知识及护理知识,并帮助他们调整膳食结构,充分的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为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耐心疏导和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再次,老年人考虑问题较多,特别是农村的老年患者医药费需要子女支付,他们怕拖累子女,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在治疗上要尽量节省费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关心照顾好患者,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解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可使疾病尽快痊愈。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素质,技术操作要精湛熟练,准确无误,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老年患者从心理上相信我们的能力,感到安全感和踏实感。即使是预后不良和临终的老年患者也要稳定其心理情绪,使他安享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后,要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康复指导工作。首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家庭价值,尽可能恢复自护能力和自制能力。要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疾病和自身情况给以康复知识的指导,如饮食护理、睡眠时间安排、肢体功能锻炼和适当休息,可用诚挚而富有同情心和具有说服力语言进行疏导、解释、安慰并及时向家属及子女交待住院时期的护理效果和出院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树立起“积极乐观的老人观”,帮助他们尽快的恢复自我保护能力。特别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夜间更要高度重视对长期疾病折磨而出现忧郁、消沉、沮丧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耐心地疏导,防止意外的发生。为了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生活愉快,身心健康,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已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了,我们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熟练准确的技术操作,为老年患者服务。1冯建军,张军英.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3,5期.2李淑贤.浅谈老年患者护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第2卷,6期增刊.3焦素英,张淑良,舒玉苓.中医心身护理学简编M.中医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