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精神赓续传承的生动实践及时代要求.docx
抗大精神凄续传承的生动实践及时代要求红色基因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代代传承、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度续红色血脉”165。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创办的最高军事学府,以“红埔”“窑洞大学”著称于世。抗大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从建立之日起就担负着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历史使命,书写了人类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如何传承抗大红色基因,从抗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一、研究现状概述一直以来,学术界比较重视“抗大”历史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李志民的革命熔炉、白鸿森的抗大在华北敌后史纲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抗大等著作,奠定了抗大研究的基础。学术文章则重点关注抗大创办历程和抗大办学经验的总结,包括国防大学孟昭群的毛泽东与抗大的创建和发展,系统梳理了毛泽东在抗大创建、教育方针和校训的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邢台学院谷瑞雪的抗大总校在敌后的办学特点及评价则从创新教学的角度,对抗大总校在敌后办学时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包括采取战教合一的组织序列、轮流下部队代职、加强实战训练等,并给予其高度评价等。关于“抗大精神赛续传承”的研究,主要从价值层面,重点探讨抗大精神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如张天浩的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内在机制和价值意蕴,通过溯源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和内在机制,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角度,探讨弘扬抗大精神在思想机制、认识机制和文化机制的内在统一;刘赫然的抗大精神的现实启示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等方面阐释了抗大精神的现实启示。关于“抗大精神赛续传承的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如孙炳芳等的抗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孟莹、刘斌的抗大精神给予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启示,魏国、于荣蓉等的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红色精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一以邢台抗大红色精神资源为例等,以上成果为抗大精神赛续传承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二、抗大的创办及其历史功绩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并适时提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的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2o193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延长县交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瓦窑堡建立抗日红军大学。同年5月14日,毛泽东在延川县大相寺团以上干部会上讲话,明确要求“各部队党委必须把选送干部入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保质保量地把优秀干部选送到学校培养训练”315。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米粮山上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出席并发表讲话“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317。抗大办学九年,共培养了八期学员。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抗大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于1940年11月转移至邢台浆水一带,在此开展了两年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并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抗大就以其艰苦的办学环境和卓越的办学成就著称于世。1936年7月,埃德加斯诺考察陕北时访问了抗大,在西行漫记中详细讲述了这所“窑洞大学”,并给予高度评价,扩大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1938年夏,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4人在中国进行了访问和实地考察,专门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被授予抗大“名誉学员”称号。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抗大,从创建伊始就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经常是“三天一小讲,五大一大讲”,比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经典著作就是在抗大课堂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他明确提出“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4188。1996年5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席“纪念抗大建校六十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抗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32。三、抗大精神及其形成逻辑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宣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麋续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并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这句话最早是1938年4月,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提出的,即“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1939年,适逢抗大建校三周年之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式确立作为毛泽东所亲自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4188。抗大精神,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大及其教职工、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扬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的结晶,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抗大精神的政治灵魂,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抗大精神的作风保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抗大精神的关键所在。探寻抗大精神的形成逻辑,包括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文化逻辑,有利于深刻把握抗大精神的科学内涵,从而坚定对抗大精神康续传承的政治自觉。一是实践逻辑。抗大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抗大因抗战而创建,更因抗战而不断发展壮大。“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大批优秀干部经历了抗大这座“革命熔炉”的锻炼,走出校门、走向战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经受抗日烽火洗礼的抗大及其教职工、学员,不仅光荣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淬炼出了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抗大精神。二是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l16o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抗大精神正是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魂,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所结出的硕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观点,以及“战争中学习战争”等军事教育思想等,铸就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更成为抗大精神的内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就了有中国特色的抗大精神。三是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根脉,持续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底蕴,为中华民族得以康续绵延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抗大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富有革命精神的文化内涵,成为抗大精神的源头活水。抗大积极回应时代需求,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充分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进而孕育出了富有民族风貌的抗大精神。四、抗大精神康续传承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革命老区人民继续发扬抗大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深刻改变了老区的面貌,抗大精神在革命老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书写了红色基因廖续传承的当代故事。(一)一个生动故事:前南峪村几十年来,抗大校部所在地前南峪村发扬抗大精神,终将贫穷落后的小山沟改造成为“太行明珠”“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成为太行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抗大精神的指引下,前南峪人创造了山区治理的“前南峪经验”,包括坚持为民宗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更新产业结构等。革命战争年代,抗大与革命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战斗,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抗大精神鼓舞前南峪人战胜了贫穷,富裕起来的前南峪人更加注重对抗大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里拥有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辐射带动周边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大旧址群等。(二)一名知识分子:李保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李保国坚定不移走“太行山道路”,立志“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成为知识分子传承抗大精神的生动写照。1939年,毛泽东就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5618,提出“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化,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5620,“抗大”挖窑洞比赛更是被誉为“挖开知识分子与工农隔开的一堵墙”。1981年,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坚定不移走“太行山道路”,来到前南峪村,35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李保国真正把农民装在心中,把农业科技送到广大山区农民手中,把一片片野岭荒坡、穷乡僻壤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三)一条红色道路:抗大路1937年,时任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率领抗大教职员工修筑了一条“抗大公路”。抗大在浆水办学期间,附近40多个村庄,家家住学员、户户是房东,抗大师生与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抗大所在地信都区,不忘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太行之脊修筑了一条坦途一一抗大路,沿途抗大校旗、雕塑等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新时代太行山上的“抗大路”与抗战时期凤凰山上的“抗大路”遥相呼应。一路通,百业兴。今天红色抗大路打通了沿线乡镇的商流、客流、物流,链接起民生与产业,一条大道串联起十余个景区,游人如织、往来便利,给老区发展带来人气,为乡村振兴带来希望。五、抗大精神凄续传承的时代要求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反复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震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生动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将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前行。抗大精神廖续传承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抗大精神的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抗大精神的度续传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一)以“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为灵魂的抗大精神,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充分证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抗大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创造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86年,曾任抗大教育长、副校长的何长工为抗大纪念碑撰写了邢台浆水抗大总校太行山驻地碑文,回顾了抗大在邢台浆水的办学历程,深切怀念抗大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的鱼水情深:“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我们抗大全体人员吃的是浆水川的粮,喝的是浆水川的水,是浆水川和太行山的广大人民把我们养育壮大的,我们在此受到了深厚的教育和锻炼。对此,我们将永志不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必须弘扬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经验。抗大校部所在地前南峪村,正是基层党组织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性、能动性,才实现了农村面貌的改天换地;李保国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正是“心系群众”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真正实现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体的结合,把农业科技送进千家万户,把科学“种子”播种进农民心中;抗大路的修筑更是以促进老区发展和改善老区人民生活为出发点,通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价值,以红色旅游的方式反哺革命老区,在践行为民初心中实现抗大精神的廖续传承。(二)以“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保障的抗大精神,要求我们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忘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抗大教职学员来说,“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我们在世界上是无敌的”6296!毛泽东曾在参观完抗大师生的校舍之后,感叹道“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一一马克思列宁主义”7o抗大就像磨刀石,大量知识分子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了意志,提高了政治觉悟。“原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大都变成了能吃苦、能负重的劳动能手”“奠定了体魄和毅力”3347。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不竭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前南峪村民们为了治山“共投工200万人次,动用土石7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之间筑起一条两米宽、一米高的长墙”,依靠自身不懈奋斗创造了美好生活;面对贫穷落后的太行山区,李保国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是迎难而上,哪里有困难,就越往哪里钻。从前南峪到岗底,再到绿岭,太行山留下了他连续奋斗的足迹,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2018年5月,长达48千米的抗大路开始动工,为了克服工期短、施工难、工程量大的困难,每个工地标段都成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2000余名施工人员与风雨斗、与酷暑战,沿线村庄不少村民也踊跃参战,仅用了120天,昔日的“羊肠小道”终于变成了“康庄大道”,以抗大“艰苦奋斗的作风”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三)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关键的抗大精神,要求我们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本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辟了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无论敌人用什么方法来进攻,我们都有一种办法对付,敌人用这一种方法打过来,我们用另一种方法打过去”4117,这是毛泽东对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生动表述。抗大军事课程以毛泽东军事著作为主要内容,包括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并辅之以丰富的教学实践,为迅速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奔赴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不仅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更要努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前南峪村民探索“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经历了兴办企业,关停污染企业的二次创业,目前正在发展“红+绿”生态旅游产业,对于前南峪来说,没有“一招鲜,吃遍天”,每次产业更新换代都是适应发展趋势,走良性循环的道路;李保国培育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以及“南和”红树莓等多个知名品牌,被百姓誉为“科技财神”,“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的背后不是“运气好”,而是他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把田间地头当作课堂,把农家果园作为实验室,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抗大所在地邢台信都区是革命老区,以前抗大路沿线居民出行难,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变成金山银山,打通乡村公路“毛细血管”,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破解老区发展难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一核红”到“全域红”,抗大路串联起来的不仅仅是沿途各村落、各景点,更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