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让诗韵在阅读中徜徉》.docx
让诗韵在阅读中徜徉摘要:诗能培养孩子的语感。读诗歌,需要大声的朗读,读出生活中的经验。诗歌中的各种语句词汇的表达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能作为生动有趣的范例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学习模仿或者积累运用,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孩子的词汇量会日益的丰富,表达能力也将逐渐的提升。关键词:古诗教学,感悟诗韵,想象诗歌,是语文给孩子的“见面礼”。诗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体裁,我国更是一个诗的国度,无论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将诗歌创作推向巅峰的"唐诗”,诗”的境界是一切文学都在追求的,它是终点也应是起点。识字写字任务都由诗而起,朗朗上口的小诗歌比尾巴,奇妙有趣的菜园里,优美生动的小小竹排画中游,寓意深刻的两只鸟蛋,让孩子在诗中长了见识、认了生字、看了风景、明了道理。孩子爱诗,他们仿佛是天生的诗人,那无忌的童言,没完没了的发问,天马行空的借口,不正是一首首出口即成章的小诗吗?诗能培养孩子的语感。读诗歌,需要大声的朗读,读出生活中的经验。诗歌中的各种语句词汇的表达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能作为生动有趣的范例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学习模仿或者积累运用,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孩子的词汇量会日益的丰富,表达能力也将逐渐的提升。若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定当不凡。对小学的孩子而言,他们不懂得如何引用人物的语言,但有了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后,情感日益变得饱满了,简单的几句话也显得意味深长了。一、走进牧童,感受想象之美对数字的想象。“笛弄晚风三四声”中“三四”,这笛声不是吹了三声或者四声,“三四便刻画了这样一个令人喜欢叫人羡慕的小牧童,朗读时可指导学生将“三四读得轻快明了,读出空旷寂静的原野上笛声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人生最大的快乐,是永葆一颗童心,如孩童般天真无邪,如孩童般容易满足,如孩童般没有名利的限制。回读全诗,四个虚指的数字,真是用得巧。对动词的想象。朗读教学时,引领学生加重去读古诗中的动词,稍加延长,就会很有感觉了。“弄在注释里有"逗弄之意,显出了一种格外的情趣,把风中笛声中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悠闲自得的感受和牧童的吹笛嬉戏,这种意味儿,准确的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悠扬悦耳的笛声,使我们能够想象到一个晚归的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的心情和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轻松闲适是诗人所向往的,这无限美好亦是诗人所追寻的。在读这个环节,不妨让学生将“弄”字重读、快读,在诵读中去呈现牧童的闲情逸致。对人物的想象。晚风中吹笛已是惹人十分怜爱,“不脱蓑衣卧月明”更凸显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有趣。许是放牛累着了,或是饭后犯困了,又或是明月太皎洁、清风太氤氯,牧童蓑衣都未脱就躺在草地上了。归来饭饱,凉风习习,绿毯似的草地上,一轮明晃晃的圆月,此时,坐着不痛快,站着看不全,唯有卧着,以天为盖、以地为床才算放得开。让孩子想想到牧童的自由和无拘无束,远离喧嚣和安然自乐。牧童虽小,这份闲逸与舒适,羡煞吕岩也。教学时,在想象中赏图片、做动作、听音乐、感情诵读,也做一回快乐的小牧童,感悟这其中的安然与恬静。学习,贵在积累,难在运用。诗读至此,若是给孩子一些情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上动词的想象和数字的想象写环境,在特定的环境中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孩子们兴致勃勃,信心满满。二、情韵还原,读透元日读古诗,是诵读,不是默读。诵读不是声音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基于直觉体验的声气呈现,声气要传递的是古诗所营造的某种情韵,是作者内心要抒发的某种心境。那么,元日的情韵是什么?承载的心境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喜悦、喜欢、喜气宜人、喜庆盈门。在这里,元日就是大年初一。对中国人来说,还有比春节更重要、更热闹、更喜气的节日吗?所以,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一定是喜庆的、快乐的、吉祥的。先唤醒情绪记忆。课前与学生聊聊最喜欢过哪个节日、你们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借以唤醒学生记忆中的春节体验,铺垫生活基础;再激活内心视像。“内心视像本来是一个戏剧表演的概念,指演员在角色创作的准备阶段,通过反复钻研剧本、把握人物性格、体验情感反应、寻找与之匹配的外部表现形式,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艺术形象。我们这里借用“内心视像”这个术语,指的是对古诗中的一些关键意象在心中形成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审美形象,它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比如:爆竹是“僻里啪啦响,还是僻里-啪-啦”响?这一问,真是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至少从三个方面激活了学生对爆竹声的内心视像。一是“声音方面的激活,爆竹声是响亮的、清脆的;二是节奏方面的激活,爆竹声是连续的、急促的;三是氛围方面的激活,爆竹声是热闹的、喜庆的。学生一旦对爆竹声形成这样一个清晰、完整的内心视像,则读出响亮的声音、急促的节奏、喜庆的氛围,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不同古诗的诵读,往往需要不同的声音造型,如典雅型、亲切型、悲壮型等。元日的声音造型,当然就是喜庆型。当学生对爆竹声的内心视像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确认之后,我就通过自己的范读,给出了这首诗的基本情绪、声音造型。学生借由范读,不仅能较好地模仿诵读中的声气和节奏,同时,也将内心视像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出来。因此,这不是一种物理性的声音模仿,而是基于学生内心视像的心理性的审美创造。古诗意象层面是古诗教学的媒介层。对古诗有了一种整体直觉的把握之后,就需要进入局部品读环节。问题在于,对古诗的局部品读,到底品什么?由诗到画,还原情景。我们看到,“爆竹声中一岁除”被还原成课堂里各个角落此起彼伏的"嘿里啪啦声,热闹而不失秩序;总把新桃换旧符被还原成人们忙着贴春联的画面,忙碌而充满喜气;“春风送暖入屠苏”被还原成对亲人的一声声美好祝福,稚嫩中洋溢真情;“千门万户瞳瞳日被还原成阳光洒向千家万户的温暖场景,吉祥中透出希望。由画到诗,擦亮语言。打乱诗句顺序,分别出现四幅诗意图,请学生读出与之相符的诗句。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通过呈现诗意图,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二是强化语言和画面的联结,在意象性语言和画面感情景之间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三是激活语言记忆,并巩固这份记忆。总之,对于古诗意象的品读,一定不能走字字翻译、句句解释的老路。那样做,只会戕害古诗的意象和情味。诗画转换,立象尽意,才是品读古诗的不二法门。接着把诗读厚,这是对古诗文化层面的把握,文化层面是古诗教学的化石层。这就要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背后的文化习俗。春节有很多习俗,元日这首诗就写到了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等习俗。如何拓展呢?当然需要一定的取舍,我认为选择换桃符最具有文化特性。确立了“换桃符”这一拓展对象,接着是如何拓展,围绕“春联”,实行有层次的拓展:”形式层次。让学生感受春联在字数、词性、音韵上的对仗与对称。课上老师有意拆乱精选的五副春联,要求学生重新为上下联配对。结果,学生分别从字数、词语格式、动物、数字、停顿节奏等角度找到了匹配的上下联。这一过程,没有对联知识的生硬灌输,也没有对联术语的机械罗列,而是放手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语感作出有意义的推测,拓展的把握很有分寸感。”意义层次。春联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不同行业、不同人们所寄寓的希望是不同的。如:哪一联适合送给做生意的人;指定春联寻找合适的对象,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适合送给谁。这个层次,依然不作翻译、不求甚解,而是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直觉感悟春联的意义,拓展的把握很有针对性。”文化层次。空间上看,横跨东南西北;时间上看,纵贯古今上下。在水到渠成的朗读中,文化习俗就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认知经验。我们看到,拓展的把握很有时代特征和文化气息。最后把诗读透,这是对古诗生命层面的把握,生命层面是古诗教学的核心层。最后这个层次,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层次。因为,它触及了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也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记忆。从根本上说,春节就是中华民族对团圆的一种信仰。古诗如此生动有趣,课堂总结中,激励孩子们多读国学经典,争做美德少年。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设计合宜的教学活动,遵循古诗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便能学得逍遥快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