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docx

    • 资源ID:1331077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docx

    附件1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前言1第一章规划背景2第一节发展基础2第二节发展环境4第三节问题短板5第二章总体要求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发展定位9第三节发展目标10第三章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13第一节串联皖北区域旅游环线13第二节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带14第三节培育十大文化旅游集聚区15第四章大力提升旅游发展能级19第一节实施大景区提升行动19第二节开展大项目建设行动22第四节开展大招商突破行动29第五章打造多样化产品新体系31第一节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产品31第二节精致发展乡村旅游产品35第三节创新发展融合旅游产品39第四节构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41第六章提升宣传推广水平43第一节构建品牌传播体系43第二节拓展市场空间47第三节创新营销方式49第四节消费市场赋能50第七章实施旅游服务升级工程53第一节推动旅游交通便捷化53第二节推动旅游服务数智化54第三节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化55第四节推动城乡环境宜游化56第八章保障措施58第一节完善管理体制机制58第二节加强行业能力建设60附件64一、区位分析图64二、现状分析图65三、旅游环线图66四、文化旅游集聚区图67五、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图68案例借鉴69一、日本汤布院温泉小镇69二、景区产品业态升级70三、大唐不夜城72四、好客山东目的地营销73五、黄河宿集74六、韩国香草王国庄园75七、广东金金喜羊羊农场76八、成都郸县徐家大院77九、云南文山中医药康养旅游78十、济南小剧场79十一、广州超级城市客厅80十二、莫干山文旅小镇81十三、良渚古城遗址公园82十四、陕西省袁家村83十五、日本北海道富良野花田84十六、旅游廊道85十七、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研学87十八、天津吉姆都市冒险世界88十九、汤山矿坑公园89二十、比利时滑铁卢古战场90二十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91二十二、天福国家湿地公园92二十三、山东济宁儒家文化研学旅行93二十四、平遥古城94二十六、故宫博物院96二十七、都江堰97t-1.刖百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皖发202312号)精神,加快打造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助力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等六市,以及滁州市明光、凤阳、定远和六安市霍邱四县(市),共3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4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7.8%和48%)o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27年。本规划是指导性规划,有关地市、县(市、区)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路线图、施工图并有序实施。第一章规划背景皖北在安徽旅游业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没有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安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难以实现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目标。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凭借旺盛的消费需求、叠加的战略机遇,皖北旅游到了必须加快发展、也能够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一节发展基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匕俄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有两座古城、两处遗产、三大文化、四处遗址、七大历史名人【亳州、寿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安徽段)、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寿县安丰塘;先秦文化、楚汉文化、大明文化;明中都、寿春城、禹会、双墩;老子、庄子、管子、刘安、曹操、华佗、朱元璋】。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495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0个。历史上发生过大禹治水、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双水之战等传奇故事,四九起义、藕塘抗日、淮海战役、中国农村改革等事件影响深远,极具深度挖掘潜力和综合开发价值。生态资源禀赋较好。山水方面,具备较高知名度、现实开发基础和未来潜力的有五山十湖(湿地)【淮南市八公山,蚌埠市荆涂山,淮北市龙脊山,凤阳县韭山,萧县皇藏峪;淮北市南湖、绿金湖,亳州市西溯河,泗县石龙湖,阜阳市颍州西湖、八里河湿地,蚌埠市龙子湖、沱湖,淮南市焦岗湖、大通湿地等】。农业资源方面,具有特色大地景观、中草药基地、果园林海,特别是拥有百万亩梨园、数十万亩石榴园、芍药园等,还有一批特色设施农业。水利资源方面,王家坝、蚌埠闸、茨淮新河、新汴河、临淮岗及蒙洼蓄洪区等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工商业资源方面,部分废弃矿山(坑)、电厂、白酒厂、造纸厂等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区位交通显著改善。紧邻苏鲁豫三省,是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地带,辐射鲁南、苏北、豫东南等周边1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京沪、京福、京九、商合杭等骨干铁路和京台、济广、宁洛等高速在此交汇,铁路总里程1880公里(其中高铁664公里),公路密度19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9%),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z78%的县(市、区)通高铁或30分钟可到高铁站。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现有亳州文旅集团等投融资平台公司27个(全省101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46家,三星级以上饭店45家,各类旅行社378家,分别占全省21.5%.21.6%s19.47%o成功创建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20家、精品主题村13家、后备箱工程基地19家,分别占全省的28.6%.26%、38%;7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省15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占全省的25%,省级旅游风景道1条(全省18条)。此外,皖北还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亳州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及一批特色旅游商品企业。2023年,皖北接待国内游客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4.5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4.69%、18.27%,比重较2019年分别提升1.08、1.52个百分点。重视程度持续增强。各地抓旅游意识明显增强,抓项目力度明显加大,要素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23年以来,皖北六市相继召开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政策意见,明确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战略定位、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政策举措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谋划了路线图、施工图。第二节发展环境战略叠加机遇加速释放。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的深入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建设、皖北“四化”同步等战略扎实推进,皖北已从“战略纵深”转变为“战略要冲”,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以上战略机遇为皖北发展增添了红利和势能。区域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经过多年的建设,“十三五”时期,皖北经济增速基本跟上了全省步伐。2022年,经济总量达到1368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7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从民生福祉看,2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9元。面向未来,无论是做大经济总量,还是优化经济结构,都需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之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良好环境和难得机遇。群众旅游需求加速释放。2022年,皖北人均GDP达到46893元,旅游需求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需求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只要把握客群消费偏好,就能形成供给引领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良性循环。从显在和潜在出游趋势看,游客偏好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研学旅行等业态,有利于皖北发挥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创新产品业态。第三节问题短板适销产品供给不足。历史文化厚重,但遗址遗存少且散,招商引资、土地供给等难度较大,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和展示水平较低,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性差,人均逗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自然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多数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或近距离雷同,产业链不长,消费场景不足。来皖北旅游的大多是短途游、一日游,既留不下来,回头的也不多,境外游客、省外游客、区域外游客占比不到3成。总体缺少吸人眼球的核心吸引物,普遍存在“有说头没看头”“有星星没月亮”“有人气没财气”“有盆景没风景”“有日景没夜景”“有整理没整合”的问题。旅游环境存在短板。地区形象不够美,区域中心城市支撑和带动力弱,六市中心城区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19.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6%),对旅游观光、投资创业的吸引力还不强。生态环境相对差,森林覆盖率与皖南相比差距较大,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仅占全省的18.2%,秋冬季节旅游者的视觉感知、环境体验欠佳。卫生条件不够好,特别是一些重要旅游通道、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公厕等服务场所,环境卫生条件需进一步改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皖北各地财政投入旅游业的资金十分有限。文旅类投融资平台能级不高,资本运作能力不够强。部分县(市、区)至今未设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够大、含金量不够高,引导市场化投资效果不明显,尚未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良性互动格局。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经营机制上,相当一部分景区景点按事业单位管理,自身缺乏经营旅游的实力和能力,社会资本和智力难以进入。工作机制上,部门整合资源、推动“文旅+、+文旅”多业态融合不够,项目谋划、产品建设、营销推广、考核机制等基础工作普遍薄弱。区域合作上,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力和行政执行力,还没有真正进入实质性运行操作阶段,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受限,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跨区域线路。行业内生能力不强。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方面,面向市场抓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靠要的思想浓厚,旅游策划、营销等专业人才普遍缺乏。旅游企业方面,普遍小散弱,还没有形成衔接有效的旅游产业链条。同时,各地旅游饭店、民宿、标识系统、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欠账较多,旅游目的地的配套功能、集散功能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要求。从宣传营销的角度看,政企联动不够,系统性、持续性、创意性宣传营销不足,部分县区文旅部门很少或甚至从不自主组织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第二章总体要求皖北旅游现正处于厚积薄发的关键时期,要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立足当前可能可行,着眼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整体设计皖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题定位、主要目标,引领推动皖北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风情淮河传奇皖北”为总体形象,以先秦文化、楚汉文化、大明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为特色,以城市旅游、城郊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落细落实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六大工程”为抓手,加强整体联动、系统集成,统筹提升“特色点”、串联“精品线”、培育“支撑极,努力将皖北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验区、中原文化和旅游特色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皖北篇章增添新动能。第二节发展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推进明中都皇故城、武王墩、双墩、禹会村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挖掘、阐释、展示、传播淮河文化等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时代价值,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繁荣,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验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休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村庄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打造一批农业大地景观、平原田园风情、果园林海、农场庄园、特色民宿等品牌,助力乡村塑形、铸魂和共同富裕,建设文化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验区。中原文化和旅游特色区。挖掘淮河流域“历史风情、民俗风情、戏曲风情、小镇风情、美食风情和皖北全域“传奇人物、传奇故事、传奇景区、传奇线路、传奇美食”优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精巧打造一批古今贯通、借古道今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新兴业态、节庆赛事,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旅游特色区,让游客在领悟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落细落实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六大工程”,推动皖北地区旅游产品开发、业态开发、市场开发水平全面提升,促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全面提质,产业支撑力、市场竞争力、综合带动力显著增强,跟上全省旅游发展步伐,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循环,成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7年,皖北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旅游接待指标和收入指标在全省占比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到2027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2.8亿人次、2700亿元。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取得新进展,旅游风景道、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精品创建等取得新突破。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环、带、区”协调支撑,旅游发展廊道培育成效显著,区域旅游环线构建基本完成,三大文化旅游带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十大文化旅游集聚区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产品体系相对完善。各项工程和项目顺利推进,建成一批类型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市场欢迎的“文旅+”“+文旅”融合新产品,文化旅游“有资源,缺产品”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品牌魅力充分凸显。以“风情淮河传奇皖北”为统领,市县品牌为支撑的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基本形成以“走进皖北感悟先秦”为主要特色的历史文化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党政统筹+部门指导+管委会协调+非官方机构协同”的多级化分工管理体制、“国有文旅集团引领+民营企业参与+集体企业补充”的多元市场主体协同经营机制等基本形成,文旅治理体系基本完善。文旅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外部赋智成效显著,旅游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旅游设施与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不断优化,重点旅游场所和旅游通道沿线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服务品质明显提升。表I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旅游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23年2027年旅游接待人次(亿人次)2.12.8旅游总收入(亿元)1554.62700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6个5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0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10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4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0个1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0个2个省级旅游风景道2条3条备注:2027年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根据2013-2023年皖北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年均增幅,测算2027年指标。第三章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依托代表性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基础,综合地形条件、城镇布局、交通格局、发展潜力等要素,推动各地扬己所长、协调联动构建“一环三带十区”发展格局。第一节串联皖北区域旅游环线参照甘青大环线发展模式,依托交通干线及廊道,串联重点旅游城镇和文旅产品,提升重要节点游憩功能,完善环线统一标识和交通、旅游服务设施,推动形成自驾环线体系。皖北区域旅游大环线。连通G105(亳州段、阜阳段)-G328(六安霍邱段、淮南段)一G206(淮南段、蚌埠段)-G345(滁州凤阳段)-S307(滁州凤阳段)-G104(宿州段)一G1516(宿州段、淮北段、亳州段),串联皖北主要城镇,途经亳州古城文化旅游区,阜阳颍州西湖景区、颍上县八里河景区,淮南寿县古城、八公山风景区,蚌埠涂山风景区、龙子湖风景区、沱湖湿地风景区,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岗村景区,淮北龙脊山风景区、四季榴园景区等,实现核心资源串珠成链,精彩环游。东部小环线。连通G206(宿州段、蚌埠段、淮南段)-G328(淮南段、滁州定远段)G329(滁州定远段、滁州凤阳段)-S307(滁州凤阳段)-G104(滁州明光段、宿州段)一G1516(宿州段),串联宿州新汴河景区,蚌埠涂山景区、禾泉农庄景区、禹会村遗址,淮南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舜耕山风景区、大通湿地,凤阳韭山洞风景区、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岗村景区,明光市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沿淮湿地,宿州灵璧奇石文化园等核心节点,形成以“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东部小环线。西部小环线。连通G35(亳州段、阜阳段)一S12(阜阳段、淮南段)一G237(淮南段、亳州段)-G239(亳州段)S309(亳州段)G344(亳州段)S238(亳州段)S411(亳州段、淮北段)一G1516(淮北段、亳州段),串联亳州古城,阜阳八里河风景区、管仲园,淮南寿县古城、八公山旅游区,亳州蒙城庄子祠、涡阳天静宫等核心节点,形成以“走进皖北,感悟先秦”为特色的西部小环线。第二节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带依托淮河、大运河(安徽段)、江淮运河等水系,推进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树,重点打造淮河文化旅游带、大运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带、江淮运河(皖北段)文化旅游带三大文化旅游带。淮河文化旅游带。对标长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思路,拓展阜阳、淮南、蚌埠和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旅游承载功能,整合沿线系列湿地(塌陷区)森林、重大水利设施,挖掘独特的历史风情、民俗风情、戏曲风情、小镇风情、美食风情,科学规划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统筹推进淮河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工程,联动上下游合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带、农文旅一体融合示范带。大运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带。拓展淮北、宿州旅游承载功能,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非遗展示、文旅融合项目,改造提升运河主题博物馆、遗址、特色古镇(小镇)等现有运河产品,创意开发具有运河文化内涵的旅游区、民宿、酒店、演艺产品等新型产品,联动上下游相关市,共建运河历史风云探秘游等精品线路,努力将大运河(安徽段)打造成古韵今风的璀璨文化带、水清岸绿的绿色生态带、精彩纷呈的缤纷旅游带。江淮运河(皖北段)文化旅游带。坚持生态、水利、文化、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水利旅游为纽带、生态旅游为主线、文化旅游为重点、研学旅行为特色,突出入淮口、东观河、瓦埠湖、西双河(凤台、利辛)湿地、亳州水库等景观片区,打造融合自然观光、文化体验、田园休闲等系列产品,联动上下游合力打造世界知名生态运河、全国重要的水利文化旅游带、绿色江淮协同发展新廊道。第三节培育十大文化旅游集聚区依托皖北优势资源,围绕代表性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休闲空间、生态旅游空间等,打造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集聚区。亳州古城康养休闲旅游区。以北关历史街区为核心区域,高标准建设南入口门户展示区、大观楼-南京巷片区、里仁街医药产业区、民俗文化片区、花戏楼会馆民宿文化区等,完善古城“亳”文化多元展示及休闲体验空间。以郑店子为核心,建设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康养休闲体验、特色药膳、大健康产品展销等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打造中医药康养休闲旅游高地。亳州"天下道源"文化旅游区。依托天静宫遗址公园、道德中宫、庄子祠等代表性文旅资源,持续推进中国道家文化祖城、天静宫(老子道源)文化体验园、老子博物馆等项目,谋划建设庄子文化园、庄子文化数字艺术馆,合理布局康养、研学、民宿、度假等体验项目,并将道家养生之道与亳州养生之城IP塑造相结合,打造中华道源文化旅游区。宿州埔桥-淮北柳孜隋唐文化旅游区。突出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充分利用博物馆、非遗馆、遗址公园、遗址工程展示项目等载体活态展现大运河文化,推进大运河(安徽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淮北柳孜运河遗址、临涣古镇、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宿州1956文创园、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等)。谋划创建以“五柳仙境、隐居田园”为主题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东林草堂遗迹和历史典故,深入挖掘白居易诗歌文化,打造高品质文化演艺项目。宿州"萧县-丽山"农文旅融合示范旅游区。依托农业产业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故道文化资源,打通农文旅融合全产业链,积极推动“规模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主题民宿度假及特色小镇休闲”互促式发展,强化“世界梨都”、“葡萄之乡”品牌,重点布局特色农场、农业庄园,培育代表性大地景观,办好特色节庆,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旅游区。阜阳"一湖两河一洲"产城景融合型旅游区。以颍州西湖为核心,积极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5A级旅游景区。推动颍河、泉河风景带和颍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联动铁空片区“城市会客厅”发展,加快城南新区“文旅休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城市休闲空间互动共享,建设一批主题游乐、冰雪世界、数字科技、文化演艺、游船画舫等城市休闲旅游项目。阜阳"八里河一管仲园"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八里河景区为核心,联动周边资源,主打水上特色体验,升级旅游产品,丰富休闲度假业态,点亮夜间经济,打造集休闲度假、水上娱乐、特色体验等于一体的知名水上生态旅游区。加强管子文化研究、阐释和场景打造,实施管仲老街提升、管子文化广场、管子纪念馆、管子文化园等项目。淮南"寿县古城一武王墩一八公山"楚汉文化旅游区。实施寿县古城保护提升、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展示馆等项目,植入文化休闲、精品研学、文创市集、休闲咖啡等业态。高标准建设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构建多元文化展示体系。启动八公山引擎景观提升、八公山文旅综合体卧龙湖、豆腐文化博览园、卧龙湖文旅综合体、大丁山露营地等项目建设。做强“豆腐发源地”品牌,打造美食地标,激发“烟火寿州”文旅活力。淮北"中心湖区"工文旅融合示范旅游区。锚定区域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一湖一特色”发展思路,打造工文旅融合型示范旅游区。绿金湖、朔西湖、老电厂工业遗址聚焦工业遗产生态改造,提升湖区商务度假、人文休闲、工业潮玩、康养度假等产品供给,打造国内首个工业遗址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区,成为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两山转化”样板。南湖围绕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水上生态休闲旅游区。蚌埠"荆涂山-龙子湖"文化休闲旅游区。实施考古遗址展示提升工程,创建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举办专题化、特色化、精品化文旅活动,实施考古遗址研学精品工程,高质量建设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提升禾泉小镇、涂山一黑虎山公园、荆山、白乳泉等项目开发建设水平,提升环天河、沿淮河、涡河、沱河区域沿河景观,配套完善亲水休闲产品。推进龙子湖景区南岸、古民居博览园、嘉年华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谋划打造代表性旅游演艺,丰富美食、非遗、夜游、文创等业态。凤阳大明文化旅游区。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明文化资源,传承活化明文化,开发明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以凤阳县城为核心的明文化体验核。加大对明中都城遗址、洪武门、大明门、云霁街、明中都鼓楼、钟楼等历史遗存保护和开发,探索“考古遗址+专题博物馆+主题公园/景区”三合一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构建多元立体展示体系,打造考古旅游安徽样板。通过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串联定远县、明光市等地,形成多区块联动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第四章大力提升旅游发展能级消费升级催生产品升级,高品质旅游正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必需品。皖北旅游景区普遍体量小、内容少、链条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大项目建设行动、大企业培育行动、大招商突破行动为抓手,提质增效做精存量,开发建设做大增量,做实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和优质产品供给大文章,夯实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第一节实施大景区提升行动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依托大运河厚重的历史遗存、多彩的运河故事、千年的商贾遗风、丰富的民俗文化,以统一形象为基本要求,以项目建设为基本抓手,重点围绕运河文化的历史脉络,通过保护遗存、挖掘内涵、丰富内容等措施,持续推进柳孜运河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和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工程,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深入挖掘淮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发挥淮河流域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提炼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特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方向,丰富各类文化内涵,论证发起淮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起点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推进明中都皇故城、寿春城、双墩、禹会村等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大垓下遗址、武王墩墓葬、曹氏家族墓群等3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挖掘内涵价值,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向旅游景区转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工改造提升存量旅游景区。利用3年左右时间,六市各打造2-3个、四县(市)至少各打造1个综合效益突出的精品景区。坚持重中选重、优中择优,六市分别遴选1个4A级景区,按照“个体做精、整体做优、龙头做大、品牌做响”的思路,对标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整合资金、资源、人才、技术,改造提升游客中心、游客步道(栈道)、标识体系、餐饮娱乐、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引入互动业态、丰富消费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休闲度假、研学旅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表2“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存量景区名单淮北市:四季榴园景区、滩溪古城亳州市:林拥城景区、花戏楼景区宿州市: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新汴河景区蚌埠市:龙子湖景区、禾泉小镇、固镇县垓下景区阜阳市:八里河景区、颍州西湖、生态乐园、临泉县魔幻之都景区、阜南县枫柏岗景区淮南市:寿县古城、八公山、焦岗湖景区定远县:令狐山风景区凤阳县:小岗村景区、明皇陵景区霍邱县:临淮岗景区新建一批特色旅游景区。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以“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视野激活冷资源盘活闲资源,依托现有景区景点、城市街区、特色小镇、文博场馆、乡村旅游区等,精心谋划景区主题、项目布局、游憩方式、游线设计、交通优化,创意设计景观、环境、管理、服务,统筹景区内外公共服务配套、休闲度假空间、品质民宿、特色餐饮等项目,创建提升一批4A级旅游景区。表3拟建特色旅游景区名单(4A)淮北市:滩溪古城、柳孜运河遗址文化旅游区亳州市:康美中药城、西溯河湿地文化园、华祖庵、庄子祠宿州市:埔桥五柳景区、野生动物园、灵璧县钟靖文化园蚌埠市:涂山风景区、怀远县白乳泉景区、固镇县谷阳城遗址阜阳市:植物园、尧泰汉海海洋公园、七彩野生动物园、安徽(临泉)木一博览园、阜南县焦陂酒文化博览园淮南市:武王墩墓(战国楚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寿州窑文化体验园、日军侵华淮南罪证遗址教育馆明光市:黄寨草原静港营地旅游区、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定远县:定远包公文化园、大横山红石峡景区、定远古城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文化旅游区、狼巷迷谷景区、韭山洞景区霍邱县:城西湖淮畔荷乡景区、水门塘景区、李氏庄园景区培育一批旅游度假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与文化特色,整合文物和文化遗产、湿地湖泊、主题娱乐、精品演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医养康养业态,通过“双招双引”引进一批、相邻成熟景区景点联合一批、数个乡村旅游镇村整合一批的思路,提升现有省级旅游度假区能级,新谋划建设若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坚持内容为王、效果为要,暂时不具备国家级条件的,先争创省级的,再逐步对标升级、打响品牌。表4培育特色旅游度假区名单拟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亳州市汤王温泉旅游度假区拟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淮北市朔西湖旅游度假区,亳州市西泗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宿州市新汴河旅游度假区,蚌埠市禾泉小镇度假区,淮南市焦岗湖旅游度假区,阜阳市八里河旅游度假区、临泉泉鞍洲旅游度假区,明光市老嘉山旅游度假区、定远县金山溪谷旅游度假区第二节开展大项目建设行动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大运河(安徽段)国家文化公园、引江济淮生态旅游廊道、亳州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将文旅项目建设同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文旅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创新、生态低碳环保、智慧场景应用、老旧景区改造、沉浸式体验等文旅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文旅项目发展。表5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名单淮北市:老电厂工业遗址改造提升项目、“龙脊天路”旅游能级提升项目、中心湖带提升项目、相山文创街区项目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项目、义门古镇综合体项目宿州市:宿州市S407符离大道沿线文旅项目、萧县水墨圣泉古镇项目、泗县蟠龙山(新滩河)文旅项目蚌埠市: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靓淮河”文旅提升项目阜阳市:颍州西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百里淮河风情回廊项目、三角洲城市旅游提升项目、颍上全域旅游提升项目、阜阳梦幻冰雪文化综合体项目淮南市:九龙岗历史街区项目、淮南老街记忆项目、徽秀演艺城项目定远县:定远古城项目凤阳县:明文化旅游区提升项目、小岗乡村旅游区提升项目盘活利用一批闲置低效项目。历史上,一些市县抢抓机遇,加大大景区开发,形成了一批优质项目,同时有的项目或未实际运营或运营后停下,有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有的甚至成为烂尾工程,造成资源浪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分类施策、先易后难、逐个处置,力争3年内完成闲置低效项目盘活工作。对“只差少量资金即可建成投运的项目”。作为近期盘活重点,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引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渠道予以支持,使其尽快建成、投入运营,产生现金流,进入良性循环。对“建设中的半拉子项目”。充分研判、量力而行,采取引进投资者共同开发、政府依法依规协调要素支持或果断停工再处置等方式分类解决。对“停业和低效项目”。区分规划设计不优、业态不合市场需求、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通过引进专业化市场主体、引进有实力战略投资者重组、依法依规转让等模式盘活,提升要素配置效能。表6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名单宿州市:宿州植物公园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蚌埠市:古民居博览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文创花博园景区阜阳市:阜阳558文化产业园、颖上迪沟乐园、小张庄公园、阜南县七彩大地景区、田集温泉度假区、太和县汽车露营地、界首市翰墨文化园淮南市:志高神州欢乐园创新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加强部门合作和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消费链,打造新业态新赛道。推动"农业+文旅"。依托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挖掘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农耕文化体验和优秀农业文化展示项目,大力开发民宿客栈、农场庄园、农家餐饮、农事节庆活动等特色项目。推动"商业+文旅”模式。在旅游景区、旅游街区等开展驻场演出,支持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推出常态演艺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商业综合体、文化休闲街区等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培育夜经济,发展多样化的夜购、夜宴、夜展、夜游、夜市项目。推动"体育+文旅"。因地制宜开发登山、徒步、马拉松、冰雪运动、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打造汽车主题公园、露营地等,举办皖北田园运动会、汽车(房车)集结赛、汽车嘉年华等活动,争创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动"研学+文旅"。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科教场馆、工业遗址和现代工业资源,加快推动科普旅游、研学旅游,建设一批旅游科技示范点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康养+文旅。依托亳州医药资源及各地湖泊、湿地资源,引进高端医疗机构、技术和人才,积极开发医疗养老、中医保健、温泉疗养等康养旅游项目。表7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名单淮北市:临涣古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黄里景区、旅游观光火车公园、皖北电竞基地、“华灯锦绣-淮北梦”文旅项目亳州市:华佗百草园、金不换亳州酒文化生态博览园宿州市:萧县许岗子皇藏溪谷网红艺术村文旅基地、宿州美术馆旅游提升项目、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提升项目蚌埠市:印象龙亢文化园、三汉河国家湿地公园综合提升项目、梅香欢乐小镇、宝兴面粉厂“工改旅”项目、老米厂“工改文,'项目、老柴油机厂“工改文”项目、五河县淮河酒业老窖池保护改造项目阜阳市:“乐地颍淮之光”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阜阳文创产业大厦提升项目、管仲老街二期改造提升工程、管子文化主题公园、临泉顺河老街二期、U悦青年潮玩街区淮南市:韩美林艺术馆、焦岗湖冰雪综合体、中沛御泉湾(二期)明光市:九道湾公园定远县:官桥烟柳文旅综合体凤阳县:大明不夜城霍邱县:水门塘景区谋划储备一批新业态项目。精准把握文旅市场发展趋势,加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以新业态创造新供给,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围绕填补空白谋划项目,加大基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演出演艺、文旅新场景打造宣传,充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的数字化互动体验25项目,不断丰富数字文旅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围绕补齐短板谋划项目,瞄准旅游功能单一短板,布局一批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户外运动项目。紧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谋划景区交通、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改造提升等项目。围绕延长链条谋划项目,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储备和推介一批优质文旅产业项目,谋划布局一批旅游交通提升工程、旅游购物提升工程、旅游住宿提升工程、特色美食街等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皖北文旅重点项目库,将部分重点文旅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领导联系重点文旅项目机制,及时协调项目立项、审批、用地、用林、资金等方面难题,保障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各地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平台跟踪服务机制,完善项目库和调度管理机制,用足用活省有关单位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吸引各方资本更多投入文化和旅游产业。第三节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做强文旅投融资平台。支持各地投融资平台创新做法,通过资源整合、资产归集、产品打造、强链补链,做大做优做强资产总量、产业体量、品牌质量、价值增量。鼓励文旅投融资平台通过收购、兼并、租赁、项目融资、联合融资、投资合作、发行债券等方式,壮大资产总量、扩大经营规模。坚持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外引强援”“内强素质”并重,通过收购、租赁、联营、委托管理、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等模式,深度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运营。各投资平台要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与大型基金对接合作,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筹建跨界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鼓励各文旅投资运营管理公司,整合国有资产并完善资产监管和授权经营体制,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盘活低效闲置的大型文化场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表8皖北文旅投融资平台名单淮北市:淮北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滩溪建设投资控股集团、相山区城市投资集团、淮北市东昱建设投资集团亳州市:亳州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涡阳涡河文旅集团、利辛博悦文旅公司、蒙城梦蝶文旅公司、谯城文旅发展公司宿州市:宿州交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蚌埠市:蚌埠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垓下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安徽涂山旅游开发公司、蚌埠市梅香旅游开发公司阜阳市:阜阳市文化旅游股

    注意事项

    本文(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