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生长 论文.docx
让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生长摘要:数学教育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注重知识的灌输到注重学习能力的改变,从重视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地运用这些研究成果,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进行研究。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研究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1 .教学过程太过枯燥。数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与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学习数学就意味着经常做题,反复练习,时间久了,有的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枯燥。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去关注了教学目标,教学的知识点,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只是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忽略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逐渐消失。2 .陈旧的教学观念依旧存在。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家长老师还是会更多关注学生的分数,还是无法改变拿学生的成绩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思想。教师为了提高班级平均分,提高优秀率,在课堂上各显神通,所谓的各种做题“技巧秘诀通通地呈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种陈旧的思想,使教师占有课堂时间过多,留给学生时间过少,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一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时间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这样又怎能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呢?二、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有三个十分鲜明的特点。1.内容的开放性。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知识来源的范围涵盖了生活中的日常问题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比如,当年终各大超市做出各种优惠打折促销活动时,选择一件同品牌同规格商品,让学生去三家不同的超市调查,算算在哪家买更划算。3 .过程的探究性。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们设立一个明确的探索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分析,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就彻底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以往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逐渐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以此帮助实现翻转课堂。这就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建立并巩固学习方法。4 .方法的实践性。它不仅仅要求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具有接收能力,更强调了学生对于理论的应用能力,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一模式帮助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身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功能和特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出现的题目:王大伯用20米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有几种不同的围法(长、宽均为整米数),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操场上一起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不仅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在自我探究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自主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掌握其在操作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及不足之处,并在下一次对这样的活动进行改善,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缺失。三、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的意义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对学习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们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进行了设计、思考、实践、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公式、规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巩固、运用、发展相结合,学会获取新知识、新事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内容之后,教材安排了一节校园绿地面积实践课,在教学这节课时,安排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设计好活动方案,然后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交流,方案确定后,学生分组合作,调查、测量、记录,计算,对结果分析总结,并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公式,而且实现了知识间的串联。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是快乐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不同的树叶除了形状不同,还藏着什么秘密呢?这个问题的呈现,极大的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动手测量不同树叶的长与宽,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然后将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比较,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在一起交流、讨论、思考,从而发现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大自然中还隐藏着这么有趣的规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四、如何实施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1 .营造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知识的获得只有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样才能掌握得更扎实,理解的更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营造一种需要互相探讨、积极研究各个问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在活动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做好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2 .留足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探究的目的。3 .设计开放题,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教师们应当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开放性数学题目,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让他们去实践、去发现、去讨论、去思考,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1)条件开放: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认为条件就是解题的“充要条件”,当遇到条件多余或不足时,会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试卷中出现的题目:农民伯伯上午卖了78个西瓜,下午卖了125个西瓜,还有32个没卖掉,现在比原来少了多少个西瓜?题目中出现了多余条件,怎么办?这就迫使学生仔细读题,寻找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能力。又比如用2、4、6、。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答案的多样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排列出来。(2)问题开放:根据提供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这样的两个条件杨树有24棵,柳树有20棵,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生1.杨树和柳树一共多少棵?生2:杨树的棵树是柳树的几倍?生3: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几分之几?生4:杨树的棵树比柳树多几分之几?生5:柳树的棵树比杨树少几分之几?生6:杨树的棵树占两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3)解题策略开放:即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如:六(1)班有学生48人,女生占全班的37.5%,后来又转来女生若干人,这时人数恰好是全班人数的40%,问转来几个女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教师在充分了解探究式课堂特点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条件,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将探究式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0-263页.2俞正强: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学习的支持策略J.小学数学教师,2005(1.2):1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