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5篇).docx
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5篇)目录1.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692,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783 .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874 .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1035 .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118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XX民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XX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民政力量。一、兜牢民生底线(一)深化社会救助工作及时调整各类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牵头组织好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加强急难社会救助。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开展困难群体大排查行动,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全量归集和分类解读救助政策,开展“救助政策精准直达快享”行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信息维护和数据更新,加强与医保、残联、人社、司法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联通,强化信息预警。加强社区救助顾问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救助顾问骨干培训,优化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指引,开展“金牌顾问”选树,鼓励组建“社区救助顾问工作室”。深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高核对质量和核对效率,推进与南通市核对合作。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审核程序、资金发放、档案管理,继续实施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和救助家庭百户调查,强化现场工作指导、督查和信息技术比对督查。加强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归集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各类社会力量的帮困资源和服务项目,不断充实救助资源库和项目库,继续开展“桥计划”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组织救助政策、操作规范和工作纪律专题培训I,不断提高乡镇救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开展审计共性问题“回头看”行动。完善优化XX区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项目备案管理工作。(二)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落实特殊儿童各项保障政策,确保特殊儿童基本生活费每月足额发放到位。落实XX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做好城镇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关爱保障。加强困境儿童特殊情形下的临时监护,继续开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项目,探索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做好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规范开展收养评估和收养登记。深化开展XX、南通两地儿童福利领域合作交流。聚焦未成年人校外交通安全、预防溺水、居家安全、娱乐安全、旅行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网络安全防范、用电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营造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三)促进残疾人福利精准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持续优化补贴流程。扎实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立社会化、综合型、开放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加强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政策宣传,规范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审核发放和使用管理。(四)加强救助管理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获得救助。持续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规程,压实救助管理机构安全责任。广泛开展救助管理政策宣传,提高救助管理工作透明度、公信力、满意度。深化“帮你找到家”甄别寻亲,建立完善本区户籍失智易走失人员数据库,对救助管理机构发现、接收、接回的本区户籍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定期回访、关爱。二、提升养老服务(一)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256张养老床位,改造2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增2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新建2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新增3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长者食堂),建设4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新建18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实施1800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高龄独居老年人“一键通”应急呼叫项目。(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推进老旧养老机构升级改造,试点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设立家庭医生执业点,持续开展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老养残”照护单元等特色照护单元建设,试点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探索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分类管理,建设片区护理员培训基地,按照市级指标要求,全面完成350名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考证任务,提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队伍专业水平,研究制定养老护理员激励措施,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大比武,选树“金牌护理员”。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管理。制定XX区“颐美乡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2024-2026年)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制定实施XX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办法,推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加强老年助餐服务软硬件升级,优化助餐供给模式,加大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强化助餐服务过程管理。规范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审批流程,构建“1+N”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打造集展示、咨询、体验、租赁、配送、维修等于一体的实体租赁服务点,创新扫码租赁、线上租赁等租赁模式。持续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施“太保蓝”公益基金会项目,推进5个乡镇认知障碍支持中心脑健康公益服务站建设,切实推动认知障碍老年人在社区内早发现早干预。组织“三五”助老服务活动,开展“乐享银龄”送服务项目,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涵。建好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整合资源,丰富服务,推动高质量运行。补齐示范睦邻点空白点位,试点推进星级示范睦邻点创建。加大对东滩地区养老社区建设的指导,强化行业监管,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级。深化独居老人关爱工程,推进“老伙伴”计划和每月探访日活动,及时发现、防范、化解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保障独居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实施“老吾老计划”,提升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能力。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持续守护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为50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指导乡镇实施老年人智能守护项目。(三)加强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完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和评价体系,督促落实90项具体指标,规范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质量监测和信用评价,强化示范引领,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深化养老服务“云监管”,不断丰富监管内容,完善监管流程。组织实施养老服务领域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强化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通过开展季度联合监管、双月专项监管和日常全面监管等方式,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治安安全、服务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开展拉网式飞行专项检查,合力消除养老机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推动养老机构安全防范能力提档升级。加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安全员专题培训,组织消防实战演练。三、促进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一)加强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和支持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登记成立。深化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进一步优化登记审批流程,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成立、变更等登记事项的全链条服务,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稳妥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等专项工作。综合运用约谈、评估、审计等日常监管措施,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在意识形态、资金使用、公益活动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持续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强化以评促建,扩大结果运用。扎实开展年检年报工作。(二)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作用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对口支援、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任务,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吸纳就业、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服务,丰富公共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加大社会组织宣传,选树一批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品牌项目,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三)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组织“中华慈善日”“XX慈善周”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助学、助医、助老、助困等慈善救助活动和公益救助项目,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大力发展“慈善+”,积极衔接社会救助、为老服务、儿童福利、乡村振兴等工作,更好发挥慈善作用。加强慈善超市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款物募集、志愿服务、困难群众救助等作用,将慈善超市打造成慈善文化宣传阵地和社区公益实践平台。有序拓展福利彩票专营店和店中店,加强代销网点规范管理,完善福彩公益金内控机制。四、优化社会服务(一)进一步提升婚姻服务水平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将具备条件的历史婚姻数据制作成电子证照。深化“绿色婚典”服务品牌,组织集体婚礼颁证仪式,弘扬生态、和谐、文明新婚俗。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教育,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婚姻文化建设,倡导和营造积极的婚姻家庭观。(二)深化殡葬服务和改革推进节地生态葬式建设,加强公益性埋葬地、骨灰堂管理,更好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做好清明、冬至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继续推行预约祭扫和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服务,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施行无烟祭扫,引导殡仪服务场所丧事简办,培养树立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文明新风尚。加强殡葬服务综合监管,保障殡葬服务单位安全、有序运行。(三)社区政务服务持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对照考核指标,聚焦薄弱环节,重点提升短板,全面提高窗口服务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持续推动社区事项“免申即享”“好办快办”“不见面办理”,加大代办帮办服务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便民利民。强化日常业务培训,依托平台教学与专项培训,实现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四)行政区划管理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加强界线界桩管理。科学设置和调整乡镇、村居行政区划。五、加强自身建设(一)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民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保障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加强廉政风险点的分析和排摸,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巡察整改成果运用。以局属各党支部换届为契机,以创建“模范机关”和党支部“火炬行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融合发展。(二)扎实推进民政法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抓住重点对象和节点,抓好重点机构和平台,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广民政政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严格依法履职,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殡葬、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行政决策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三)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和政务服务以数据整合、场景应用为重点,推进民政事业数字化转型,配合实施养老、救助、婚姻、殡葬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持续开展数据的归集、共享、开放和应用,支撑民政业务。落实网络安全责任,提升民政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公民身故一件事”“公民婚育一件事”等民政服务事项业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四)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强化干部教育及日常监督管理,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继续抓好理论学习,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有效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加强年轻干部锻炼和教育引导,加速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成才成长。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民政系统文明行业建设。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提升工作效能,打造“高效、廉洁、规范、便民”的民政部门整体形象,提升群众满意度。(五)统筹民政事业发展与安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识,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开展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民政领域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突出养老机构、殡葬服务单位等民政服务机构重点,对照重大事故隐患判断标准切实消除存在隐患,保障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民政资金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制度,坚持专款专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排查化解突出信访矛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思想认识,认真客观研判、妥善应对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六)提升民政基础能力加强民政科研、档案工作,深化政策理论研究,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工会、团委、妇工委工作,联合群团组织共同关心、关爱困难群体、特殊儿童、留守妇女、高龄独居老人等民政服务对象。优化民政宣传工作,讲好民政故事,弘扬传承民政红色文化。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XX民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履行新时代新征程民政职责使命,增进民生福祉,传递民生温度,为XX加快推进“北转型”、建设“一地两区”贡献民政力量。一、着力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一是推进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急难社会救助。严格落实2024年度各项救助标准和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与本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作用,牵头组织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积极发展服务类救助,继续开展“桥计划”综合服务项目,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综合帮扶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心理慰藉与人文关怀。二是强化社会救助规范管理。深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配合做好部省、跨省信息核对,持续提升核对质量和核对效率。贯彻落实上海市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工作,规范社会救助审核程序、资金发放、档案管理,加强对基层的监督指导,做好2024年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三是深化“政策找人”机制。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更新管理,加强与残联、司法、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为精准判断救助对象和急难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实施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抓好社区救助顾问队伍建设,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培训,选树"金牌顾问”,探索组建“顾问工作室: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利用“社区云”平台“社区救助顾问”模块,及时监测、发现、记录、服务困难群众,数字赋能“政策找人”。四是抓好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加强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保障和关爱保护。落实特殊儿童群体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准确发放特殊儿童基本生活费。加强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继续开展“为11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项目。大力推进残疾人服务,新增150张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床位。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和使用监管,做到应享尽享、应退尽退。扎实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扩大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范围,年内达到65%街镇覆盖率。依法依规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强化街镇属地管理和源头治理责任,夯实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的联勤联动机制,提升救助管理工作实效。持续深化甄别寻亲,做好极端天气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关注来沪务工不着的临时遇困人员增多的新情况,加强与区就业促进中心等政府部门对接及社会资源链接,提供针对性、有效性救助服务,实现人文救助、温暖救助。二、着力统筹养老服务和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折不扣完成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3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0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6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一键通''紧急救援服务新增覆盖3000户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200户。新增900张养老床位、改建25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增2个社区长者食堂、5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为100O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智能水表安全监测服务。二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养老床位资源配置。通过采取存量保基本养老机构升级改造、深化医养结合、开展统筹轮候、组织开放体验、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力争养老机构床位入住率有明显提高。增强社区养老设施便捷可及度。落实XX区为老服务便捷可及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均衡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千人指标”保持在60平方米以上。鼓励街镇打造优质养老服务品牌,形成“一街镇一特色扩大家庭照护床位覆盖面,让专业的养老服务抬手可及。探索“物业+养老”社区为老服务新模式,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熟悉社情等优势,回应社区老年人生活服务、应急援助等方面的急难愁盼诉求。加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持续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抓好设施空间设计与支持网络构建,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强化全过程监管,分类举办专题培训,持续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质量监测。推进智慧养老应用,完善区级养老服务数据平台,实时更新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护理员等数据信息,打造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建设6家“智慧养老院常态化抓好养老机构安全监管,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消防、食品、燃气等安全运营检查,筑牢养老机构安全屏障。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到年底推选标杆示范单位比例不低于养老机构总量的20%,力争实现保基本养老机构全覆盖。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举办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培训班,全年受训人数不少于400人次。引导养老护理员主动参加在岗培训I,到年底全区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证率达到85%以上,中级及以上持证率提升至15%o依托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吸引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强化资金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聚焦社区居家老年人助医、助浴、助洁等基本服务需求,加强扶持力度,增加有效供给。依托邮轮经济、XX特色非遗文化IP,设计精品适老游学项目,打造老有所乐幸福晚年生活。探索“老年认知障碍险”等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落地,满足更多个性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推动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机构改革职能划转期间老龄工作衔接,持续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区老龄委议事协调机制作用,有效履行综合协调、督促指导和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能。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动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组织开展“敬老月”“老年节”走访慰问等活动,持续营造敬老孝亲社会氛围。三、着力发挥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积极作用一是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改革。落实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年检年报、等级评估等环节的党建工作要求,协同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化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拓展“远程导力、”场景应用,提供帮办、精准推送等服务,发布社会组织登记中高频事项“网办小视频。加强成立、变更等登记事项的全链条服务指导。把牢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关键环节,加强名称审核、业务范围审定,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社会组织发起人、拟任负责人的审查,完善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查。稳妥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等专项工作。二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修订完善区级社会组织扶持政策。结合XX“一地两区”建设,引导和支持科技类、低碳环保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成立。推进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性培育基地建设,鼓励各街镇建设契合属地需求的示范性培育基地。推动区、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协同融合发展,发挥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构建社会组织服务培育多元共建模式。推进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性培育基地建设,鼓励各街镇建设契合属地需求的培育基地。开展“增益计划”,培育本土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和骨干。组织开展赋能培训,提升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三是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推动健全登记管理机关、党建工作机构、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综合监管体制。充分运用约谈、评估、审计等日常监管措施,加强落实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扎实开展年检工作,提高参检率。强化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加强信用监管。持续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常态化开展收费行为监管。持续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优化社会组织领域日常监管与行政处罚工作衔接机制,加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探索简化评估,强化以评促建,力争4A、5A级社会组织总量有所提升。四是发挥社会组织阵地优势作用。召开区级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对社会组织工作综合协调。持续动员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扶持项目,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吸纳就业,搭建共商共议的民主协商平台。加大社会组织宣传力度,选树品牌社会组织,用好“沪上社会组织”“XX民政”"XX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发布社会组织动态,讲好公益故事,持续传播社会组织“好声音工五是积极推进慈善事业有序发展。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慈善法,推动相关配套措施落实落地,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上海慈善周”系列宣传活动,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更加浓厚的慈善氛围。深化慈善超市建设,积极探索新运作模式,将建立慈善超市和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体系建设相结合,拓宽渠道,提升服务能力,激发慈善超市活力。四、着力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级一是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配合市民政局深化“跨省通办”改革,推进涉外婚姻登记下放试点改革。优化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推动行业公众满意度继续走在全市前列。推进婚姻登记场所新场景的升级改造,结合XX邮轮经济、科创经济等产业,推动发展“甜蜜消费”新业态。加强婚姻登记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全市婚姻登记颁证技能大赛。持续扩大“幸福加油站”服务品牌影响力,搭建青年沟通交流、相识相恋平台,形成XX特色婚姻登记服务新亮点。组织举办集体颁证活动,挖掘XX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与婚姻文化的重合点,打造XX特色爱情地图。二是深化殡葬管理服务改革。加强殡葬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推动”互联网+殡葬服务”,深化应用“公民身故一件事”,方便群众办事。加大惠民殡葬宣传力度,及时准确发放基本殡葬服务补贴。严密组织清明、冬至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加强殡葬服务综合监管,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持续规范整治殡葬代理服务行业秩序。加大殡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五、着力提高行政区划管理水平落实建立党委研究决策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工作机制和行政区划调整监督评估机制,推进做实基本管理单元。巩固“沪苏线”第五轮联检成果,持续推进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六、着力加强民政自身综合能力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民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保障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建章立制和成果拓展转化,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加强廉政风险点的分析和排摸,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四责协同”机制落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巡察整改成果运用。以局机关党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党建,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打造更多“党建+民政''服务品牌。二是切实加强民政法治保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及时梳理清理规范性文件,持续提高决策和文件质量。加强民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对行政执法案件的法制审核力度。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三是切实加强民政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民政领域数字化转型,筑牢民政服务数字基底。丰富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加强服务实用性和便捷度。落实网络安全责任,提升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民政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持续抓好理论学习,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继续组织开展“科长论坛”“赋能计划”等各类活动,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加速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成才成长。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干部队伍管理,加大教育培养力度,锻造有格局、有情怀、有温度的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队伍。五是切实加强民政发展安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识,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突出民政服务机构重点,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消除存在隐患,保障服务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办理信访事项,提升信访工作质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六是切实加强民政基础能力。平稳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审和绩效评价,提高民政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福利彩票销售渠道多元化布局,筹集更多福彩公益金,助推民政事业发展。加强民政宣传阵地建设,以"XX民政”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及时传递民政声音,传承民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做好2024年全区民政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民政部、市民政局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基”职能,按照“13197”总体工作思路,聚焦民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坚持“一个统领”、抓实“三个一工程”、实施“一大改革”、推进“九项行动”、办好“七件实事”,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全区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坚持“党建统领二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局党委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制度,加强“三会一课”等集中学习,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走深走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工作举措。2 .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完善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铸魂体系。深化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建设,全面提升“7个能力”。以“八张问题清单”为重要抓手,构建整体智治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努力交出“八张高分报表”。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实抓好“红岩先锋模范机关”创建、“红岩先锋四强支部”建设和“红岩先锋六好党员”培育。3 .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做好民政服务对象和民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半年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加强网站等政务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民政对外宣传,深化民政政务宣传,弘扬民政正能量,传播民政好声音。4 .优化干部队伍选育管用工作。完成机构改革工作。规范完善干部选任和交流政策制度。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干部培训。加强民政各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相关骨干人才。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XX赛区选拔赛暨“巴渝工匠杯”XX市第四届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依托各类“民政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壮大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5 .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六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十五届区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锲而不舍深化纠治“四风”。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以案四说”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持续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和监督管理。二、抓实“三个一工程凝心聚力服务大局6 .抓实川渝民政合作“一号工程二落实社会组织联动发展协议,探索开展异地商会登记工作。常态化开展川渝社会救助信息核查共享。联合踏勘调研渝川线部分界段飞地,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等方面经验交流。完善跨省通办业务,协同开展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婚姻登记等业务川渝通办工作。推动两地养老企业异地举办养老机构,探索养老服务两地互通,加强川渝合作城市养老服务人才交流。密切救助管理业务合作,签订流浪救助人员互送协议等。加强殡葬管理、殡葬设施建设等方面经验交流。7 .抓实民政数字化改革“一把手工程”。围绕数字XX“1361”整体构架,突出整体谋划,全面深入梳理民政核心业务,实现民政领域核心业务梳理全覆盖。突出多跨协同,推广“渝悦救助”“渝悦养老”应用,全面提升民政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突出便民惠民,抓实“一网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二打造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环境。抓好养老、社会组织等“一件事”应用场景谋划和开发,推动形成多维度分析、多部门联动、高效率响应的多跨协同应用场景。8 .抓实平安民政建设“一把手工程以“事故零发生、人员零伤亡、信访零反弹、舆情零扩散”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清单,规范平安民政建设“日周月季年”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养老领域推广消防标准化建设成果,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医养结合机构重点检查。严格依据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养老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完成集中整治敬老院、社会办养老机构消防领域大起底突出问题销号清零工作。推进突出信访问题三年攻坚行动,贯彻民政信访工作办法,落实民政领域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办理“民呼我为”民生诉求,提高办理满意度。三、实施“协同增效改革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效能9 .深入推进民政领域改革。积极争取将更多民政改革事项纳入区委重点推进改革清单。精心培育民政领域典型案例,认真总结推介民政改革经验,持续加强民政改革宣传。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改革试点或示范项目放在我区实施,努力打造一批体现民政辨识度的示范点和改革样板。10 .打造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落实XX市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方案,通过统筹救助政策措施,汇集多元救助力量,精准救助服务供给,推进我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重点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边群体、刚性支出困难对象、孤困儿童以及其他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救助帮扶服务。积极推进困难群众需求摸排、救助服务资源整合、救助服务供需对接,畅通联合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快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服务体系。11 .打造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打造集孵化培育、能力提升、学习交流、成果展示、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为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工作实践平台。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骨干培养,提升社会组织工作能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更好发挥作用。12 .打造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按照“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整合功能、服务群众”的建设思路和“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树立典型、有序推广”的工作步骤,完成回兴街道康晖路社区、双龙湖街道翠湖路社区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打造及运营。13 .整合民政行政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非法社会组织的甄别能力。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相关培训,提高镇(街)对非法社会组织的发现能力。组织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和考试,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整合社会事务科、殡管所、养老中心等全局取得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加入局行政执法队伍中来统筹安排使用。14 .抓好政企分离核查清理工作。成立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按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总要求,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脱钩处理。根据待处置企业资产、财务、债权债务、人员等综合因素,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明确处置方式、时间节点,推动政企分离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四、推进“精准保障”行动,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15 .实施分层分类救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及市民政局相关工作部署,待市民政局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出台后及时结合我区实际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配合做好专项救助扩围工作,加强对符合条件的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完成区救助管理站新址搬迁,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和“619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做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夯实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局面。16 .实施提质增效救助。加强乡村振兴防止返贫机制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有效衔接,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及时按规定将基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及时按市民政局调标政策调整我区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完善临时救助措施,强化“小金额先行救助”和镇街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取消户籍地限制,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继续优化审核审批流程,探索将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镇街,提升救助时效性。继续做好核查认定工作,加大资料审核力度,及时处理核查预警信息,提升救助精准性。17 .实施数字智慧救助。大力推广“渝悦救助”应用,拓展困难群众救助主动发现申请渠道,搭建社会救助供需对接帮扶通道,强化救助服务跨部门协同处置,建立救助数据共享开放机制。18 .实施物质+服务救助。开展“解需暖心”活动,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通过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链接社会力量资源等方式,为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口提供照料服务、心理疏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帮扶服务,多维度拓展救助服务领域。19 .实施慈善+保险+救助。根据XX市民政局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渝民(2024)13号)精神,建立完善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在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衔接,鼓励慈善、保险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增强低收入人口抵御风险能力。20 .实施党建+救助。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工作,加大主动发现力度,线上通过动态监测平台及时监测预警,线下将走访、发现困难群众纳入村(社区)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推进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建立社会救助志愿队伍,广泛宣传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与三级治理中心的协同衔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