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展互联网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docx
着力发展互联网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深度优化的新局面,城乡居民正在更加均衡地享受互联网红利,网络应用对新型消费的推动作用也正进一步得到体现。一系列的事实再次证明,技术基础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夯实互联网的创新发展,通过发展互联网新质生产力来进一步激活消费潜能,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必备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报告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77.5%,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单一互联网用户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除了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也在持续提升。目前,我国5G基站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更是达到了23.32亿户。这些数字既凸显了互联网行业本身的稳步增长,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呈现更加均衡和平等的特征。报告显示,我国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适配也成效显著,出行、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化让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数字鸿沟的加速弥合,有利于减少因城乡、年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基础设施差距与信息不对称,不仅改善了全民福利,同时也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消费升级积蓄了更丰富的资源,创造了更积极的环境。过去的一年间,互联网对消费的直接促进作用也得以体现。网络购物人数持续攀升,中国的网络零售规模已连续11年领跑世界。在互联网加持下,国货潮品正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一轮轮依托互联网的口碑传播大幅拉动了线下文娱消费,激活了新型消费潜力,掀起多轮旅游热潮,在线预订出行用户的数量也出现井喷,同比实现了20.4%的超高速增长。众所周知,消费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功不可没,而互联网正是拉动消费回归、促进整体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幕后英雄之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必须提高忧患意识、取长补短,在发展互联网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消费等方面扮演更关键角色。客观来说,中国互联网在规模和质量上仍有提升空间。参考发达国家,其互联网普及率基本在90%以上。中国的网民数量固然在绝对规模上领先,但在普及率上依然差距不小。我国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等方面的数字鸿沟,让更多的民众接入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用好互联网。在大数据、算力等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的构建上,中国也要不断突破,建设更具规模和质量的互联网是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将互联网“做大做强”,是促进市场统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发展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以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就必须推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加快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夯实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与质量,在核心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等各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未来的中国互联网要从下游走向上游,从终端走向深层,从商业模式创新走向关键技术创新,如此才能发展更高效能的生产力,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地缘政治局势纷乱和科技发展受到外部挤压的情形下,科技创新更是迫在眉睫。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飞快演进,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必须放眼长远、及早布局。中国依托庞大的市场,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期,引领了短视频、移动支付等世界级商业模式创新。但在时代交替之际,中国更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延续到“人工智能+”的时代,顺应新需求打造更新颖的消费场景,继续引领新时代的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具规模也是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反过来也会促进各种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百花齐放。今日之中国,不仅是新技术的大型孵化所,同时也是全球新型消费的引领者。未来虽然不乏挑战,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中国能够牢牢把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性,在互联网领域持续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稳扎稳打,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