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5浮和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338725
资源大小:11.3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5浮和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5浮和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5浮和沉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浮和沉的概念,理解浮和沉的条件,掌握浮沉与密度的关系。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浮沉现象,分析浮沉的原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尊重自然规律。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本课重点介绍了浮和沉的概念、条件以及与密度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浮沉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常见的力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于浮沉现象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四、重难点1 .重点:浮沉的概念、条件以及与密度的关系。2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或观察来探究浮沉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与浮沉现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漂浮在水面的船只、沉入水底的石头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2 .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能在水中保持不同的位置?它们的运动状态与什么因素有关?3 .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本课的主题一一浮和沉。(二)新课学习1 .浮沉的概念和条件(1)教师介绍浮沉的概念,即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包括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等。(2)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即当物体所受的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其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其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3)提问:为什么物体会在液体中产生浮沉现象?这与什么因素有关?(4)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2 .浮沉与密度的关系(1)教师介绍密度的概念,即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Q(2)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3)提问:为什么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不同?这与什么因素有关?(4)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3 .浮沉的应用和意义(1)教师介绍浮沉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的设计、潜水艇的升降等。(2)通过实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浮沉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提问:为什么浮沉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4)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与浮沉现象相关的图片或描述,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种浮沉状态。2 .学生分组进行浮沉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浮沉的概念、条件以及与密度的关系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浮沉知识?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3 .布置作业:课后观察一些与浮沉现象相关的物品或现象,记录其特征和过程,并写一篇小短文。(五)、习题设计1 .填空题:(1)物体在液体中的现象叫做浮沉现象。(2)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若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将;若重力小于浮力,物体将;若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将(3)不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o2 .选择题:(1)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物体的浮沉?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体积C.液体的密度D.液体的温度(2)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其浮沉状态取决于: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体积C.液体的密度D.液体的温度(3)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B.热气球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C.帆船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D.飞艇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3 .简答题:如何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请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某些难点的讲解不够深入、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