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人物形象初探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
一、绪论1二、余华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分析2(一)父亲形象2(二)母亲形象5(三)知识分子形象7三、余华作品的思想内涵9(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9(二)生活的苦难11(三)人性的丑恶12四、总结14参考文献16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余华小说人物形象初探摘要余华作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树立了个性鲜明的各类人物形象,如母亲形象、父亲形象、知识分子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构建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展现的生活状态,余华向读者传递了不同的创作思想,如对生活苦难的认识、生命的顽强精神、对人性丑恶的描写。本文结合部分作品,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并进一步探析作品的内涵。关键词:余华;文学;思想ABSTRACTYuHuaisafamousmodernChinesewriter,inhisworksandestablishadistinctiveimageofvariouscharacters,suchasmother,fatherimage,theimageofintellectuals,throughtheconstructionoftheseimagesandtheirlifestateinlife,YuHuaconveysdifferentcreativeideastothereader,suchasthesufferingoflife,understandingtheindomitablespiritoflife,theuglyhumannaturedescription.Thisarticle,combiningsomeoftheworks,generalizestheimagesofdifferentcharactersandfurtherexplorestheconnotationoftheworks.KEYWORDS;YuHua;literature;thought余华小说人物形象初探一、绪论作为先锋文学中流砒柱的余华,在他的作品中:山岗和山峰手足相残导致亲情关系的崩塌,十八岁的“我”出门远行却遭遇成人世界价值观的冲击,还有用五刑自残的疯子,可以说这是一种受“文革”迫害的后遗症。关于余华先锋时期的其他作品,几乎都是按照人类生存主题进行叙述。毫无疑问,暴力和死亡成为了余华早期小说的关键词,余华一次次用客观的态度完成一系列的冷漠叙事,在看似远离现实的叙事中又回归到了现实生活。在暴力和死亡的背后实际上暗含着他对人类生存的关注,生命的价值总是被生存的荒谬打乱,人类无时不刻地处于困境之中。而余华创作转型之后的作品虽然渐渐趋于温和,但究其实质,仍然离不开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关注人类生存成为了联结余华所有作品的纽带,先锋思潮并没有成为余华写作的禁锢,反而将其推向了更远的关注人类生存的道路。面临现代人类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研究余华的创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余华创作转型之后的小说研究,这也是他创作长篇小说的重要时期。因此,本文从他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出发,对其背后的内涵进行探析。由于余华转变引发的文学现象备受关注并且具有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当代文学发展趋向的持续关注和对“纯文学”的发展命运与生存空间等问题的强烈兴趣。余华作为当代知名作家之一,其作品展示了特殊背景时期的“苦难”生活。因此,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了解余华的创作思想,对解读余华作品有理论参考意义。二、余华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分析(一)父亲形象早期作品中荒诞世界的父亲形象。在其作品鲜血梅花、古典爱情中均勾画了一个未成露面的父亲形象,这个父亲形象对主人公的成长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余华1989年发表的鲜血梅花在武侠的虚幻背景下展开叙述。阮海阔的父亲阮进武拥有天下无敌的梅花剑,横行江湖二十年,是名震武林的一代宗师。父亲阮进武虽然在小说的开始就保持了缺席的状态,但是是支撑了整个事件发展的源头,也构成了这个虚幻的故事。阮进武的叱咤风云带给了妻子容光焕发的岁月,当他被人杀害,曾经威震江湖的统治地位不复存在,妻子的幸福时光也从此结束了。白发丛生的她从此把让儿子为父亲报仇、继续他父亲的荣耀作为了余生的全部动力,并把这一人生诉求交付给了儿子,继续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余华让武林世界的霸主死于两个不知名的人手下,其实己经是在有意识地消解父权意识,但是作者让阮海阔付诸全部的精力去寻找杀死杀父仇人,又体现了作者父权意识的矛盾性。恶父形象。余华在八十年代的小说里首次明确地塑造了残忍的父亲形象一一山岗和山峰两兄弟。皮皮摔死了自己的弟弟一一叔叔山峰的儿子。失去儿子的山峰在愤怒中踢死了皮皮,山岗又残忍地把兄弟山峰折磨致死:山峰被山岗脱去袜子绑在树上,脚心被涂满烧烂了的肉骨头,而后山岗让一只小狗去舔,最终奇痒难耐的山峰在狂笑中死去。山岗的妻子为了报复,借助公安机关让山岗被处以枪决,又假冒山岗妻子之名捐出了山岗的遗体。随着山岗的遗体在一群医生的谈笑间被肢解,一个家庭的故事从生存的虚空到了肉体的虚无。这一系列悲剧始于皮皮摔死了堂弟,而发生这一事件的源头又是因为皮皮“经常看到父亲这样对母亲”o另一个“恶父”形象是世事如烟中的算命先生,在他的身上也显现了人的恶毒。算命先生住在街道一隅一间阴暗的屋子里,散发着绿色的荧光的头发使得算命先生的外在就让人不寒而栗,仿佛鬼魂般骇人。他不仅靠克死自己的儿女来增加自己的寿命,还通过诱骗未成年的幼女无情地夺去她们无辜的生命,允吸她们体内的生命之泉。此外还认养了7的儿子,收留了3的孩子,为了继续把她们克死来延续自己的生命。算命先生的“不朽的生命”源于攫取他人的生命,包括自己的骨肉与和自己毫无关联的无辜生命,他是自己不死亡的化身和他人死亡的化身。平凡的父亲形象。一九八六年中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小家庭一一深爱的漂亮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他很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在平凡的岗位上善待自己的学生。然而这一切在一个夜晚骤然结束了。在被闯入家中的红卫兵带走后,他从此失踪了。若干年后,这座城里多了一个疯子。当疯子看到这对母女时,总会张开臂膀冲着他们咯啥呀呀地说着什么,这对母女就会惊慌失措地躲开。疯子就是当年在惨绝人寰的政治浩劫中被迫害的那位中学历史老师。当时间翻过痛楚的一页,疯子在早己忘却过去的路人的嬉笑声、议论纷纷中走过,最终用自己曾经教授过的古代酷刑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余华以经历过文革的父亲形象串联起了整个社会的变迁、人性的真实善恶与历史性的反思。“父亲”是一个格尽职守的历史老师,他安静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尽心地教育他的学生。然而,这样一个普通本分的子民却遭到了无情的迫害。曾经拥有的美好的一切灰飞烟灭,最终变成了一个肉体和精神双重伤残的废人。文革不仅是一场政治的浩劫,更是对人性、人的灵魂的拷问。诠释生命哲学的父亲形象。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再次精心塑造了两个作为主人公的父亲形象一一福贵和许三多。年轻时的福贵是个风流调倪的败家子,输尽家中的产业,老父因此病重离世,妻子家珍也被逼回到了娘家。浪子回头的福贵从此改过自新,但是从此开始的一生是面对亲人一个一个的相继离世,最后只有一头老黄牛与他相依为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这个父亲形象以幽默的方式缓解了生命的沉重和苦难。许三观为生活所迫接连卖了十几次血,期间也穿插了荒诞的人生戏剧。许三观为了救其实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许一乐去上海卖血,在几天时间就卖了数次血。这样令人绝望的经历正常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是许三观在这样的生活里竟然找到了乐趣,用自己所能改变的虽微弱而韧性的方式使得自己和家人继续生存下去。一次又一次鲜血的代价,慢慢变成了余华笔下泛着光亮的生活。生活的挣扎被释放出来,生命的坚强逐渐为苦难加上了一抹温情。许三观这一父亲形象,体现了人得以正视人生的生命哲学。余华通过许三观的生命路程和现实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他不再激进地排斥现实的虚妄,也不因为现实的悲苦和鲜血而仇恨。作者开始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眼光包容生活本身的所有。(二)母亲形象余华笔下的“母亲”们温顺、宽容,实质上传达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范。“母亲”们对丈夫的爱是无条件的、忘我的。活着中的福贵和家珍、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母亲和孙广才、兄弟中的李兰和李光头父亲,他们之间的爱情都是不平等的,女性是贤妻良母,毫无主体性可言,对男性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依附的,绝对顺从丈夫,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活着中的家珍对喜欢吃喝缥赌的福贵是百依百顺。家珍的顺从代表了很多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母亲对无耻的丈夫孙广才更是无言顺从。母亲的温顺、无私,实质上表达的是男性对女性的期望。除了温顺、宽容,母亲们还有一个特点:对家庭无私奉献。在面对疾病和死亡时,母亲们想到的不是个人的生死存亡,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儿女。家珍得了软骨病,医生说治不了,她反倒高兴,因为她想把钱省下来给丈夫和孩子。在细雨中呼喊的母亲,生病时走路步履不稳,儿子要她去医院治病,她执意不肯,怕花钱;当儿子硬将她送往医院时,母亲气得眼泪直流。在余华的笔下,母亲形象总是脆弱的。的特点,这种脆弱不仅体现在女性的外在表述,更进一步深化到了母亲屏弱产生的原因中。如果说人物柔弱产生的原因是性格方面的因素,余华小说中母亲屏弱特质产生的根本原因则可以归类为身体因素,细化为衰老、病弱。母亲衰老的形象出现在余华小说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其大部分中短篇的小说描写中,母亲这一角色从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就己经是一种老母亲的姿态。如在世事如烟中描述的母亲出现时己经垂垂老矣;现实一种中塑造的山岗母亲也是以一种将死的形象出现的。与此同时,在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即使在最初母亲是以年轻的形象出现,但在后期垂老的母亲形象相较于初期具有更强的冲击,读者往往对衰老状态母亲记忆更为深刻,后期角色的塑造代表的意义也更为深远。如,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母亲对命运的呼喊,代表了人物后期对现实生活的抗争,然而,衰老使得这份抗争显得过于薄弱,在呼喊声中母亲的生命也走向了消亡。作为女性一人类的另一半,她们也有丰富的生存需求、生命追求和各种欲望,但在余华的叙事中,这些美好的女性失去了自我,顺从、忍耐、牺牲、奉献,没有自我的意志,没有主体的诉求,她们为男人活着,为奉献和牺牲而活着。余华为女性泯灭自我的奉献戴上高尚圣洁的光环,家珍死后,福贵无限缅怀,认为家珍是个好女人。余华笔下的“母亲”形象,表面上是歌颂“母亲”的温顺、无私、宽容、坚强,实质是男性对女性的自理期望的无意识呈现。(三)知识分子形象浪漫主义的知识分子。小说兄弟中宋凡平的塑造可以说是点睛之笔,他是普通的知识分子,热情、善良、勇敢,相信爱和正义,他是理想化也是浪漫化的。首先是他与李兰的爱情,他坦荡、正直,李兰因为第一任丈夫偷看女人屁股而终日唯唯诺诺、抬不起头,可是宋凡平的出现给了她尊严和爱,他成功扣篮后,不顾众人的眼光,跑到球场边抱起了李兰,结婚时发喜糖,在家门口为李兰洗头,带着全家吃冷饮、拍全家福,宋凡平用自己的爱与勇敢在那个闭塞、保守的年代给了李兰和两个孩子充分的温情。疯狂的知识分子。往事与刑罚中,刑罚专家”告诉“陌生大,“我就是你的过去”,这里暗示了疯狂的“刑罚专家”很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去,是我们与历史的唯一的连接点,“刑罚专家”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表达了他对历史的看法“其实你始终深陷于过去之中,也许你有时会觉得远离过去,但只是貌合神离,这意味着你更加接近过去了”,这表明,“刑罚专家”认为,没有人可以远离过去,即使是表而上遗忘了历史。同时,陌生人也一直受几桩“旧事”的干扰,它们也对应着“刑罚专家”全部试验中最得意的四种刑罚,对此,张清华教授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只有被切割了他们的记忆和血肉之躯的时候,血淋林的历史才会出现关丽的假象;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当历史被解释得灿若云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们的身体和记忆已经完全地被切割了。余华设置的“陌生人”所代表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尚存的某种理解,或者是试图“回到历史”的探寻欲,而“刑罚专家”则隐喻了知识分子对历史的一种研究和判断。余华在一九八六年里也塑造了一个执着刑罚的疯子形象,但不同的是一九八六年里明确交代了19661.976年这段历史。在红卫兵将历史教师带到办公室只留下他一人时,文中似乎将他与现实世界分离开来,他看到了那段历史到来的场景,看到妻子的麻木和人们的无动于衷,听到“鬼哭狼嚎”,感到“心急火燎又不知所措;当他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他成为了一个“疯子”,不断地在自己身上重复实施着各种以前钻研过的刑罚。而镇民们却以此为乐,毫无怜悯之心,仿佛历史不曾来过。他的妻女则选择躲避和无视,而对疯子一次次的呼唤也无动于衷。三、余华作品的思想内涵(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福贵是活着的主要人物,也是其小说创作的主要出发点,福贵由原来的一个富家子弟逐卷的转化为一个不务正业的富二代,实际上这是福贵命运转折的关键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正是因为福贵,不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家庭原先具有的财富,才导致了他逐渐的堕落了起来,在堕落的过程之中社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贵家的财富逐渐的分配到了贫下中农的手中,福贵由原来的阔少爷变为了一文不值的庄稼汉。之后,福贵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女的人生悲剧。在这样的家庭悲剧之下,福贵依然坚强的生活,尽管福贵年龄也大了,也不能够进行自己的照顾了,但是福贵依然对悲剧的生命充满了希望,实际上这也是余华所主要表现的对待生命的态度。在余华描绘福贵这个人物的过程之中,余华逐渐地使得福贵的这一人物形象,展示出了生命的顽强意志,以及面对困难和波折的生命力展现。正是在余华把福贵这一人物,描绘成功的过程之中,余华感受到了小说创作的巨大生命力所在,也更加的能够让人感受到这部小说中生命悲剧的可叹与可悲。实际上小说的可叹与可悲之处恰恰在于对福贵这一生的描绘之中来真实的展现出来。从兄弟中宋凡平与李兰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面对苦难生活的顽强。“文革”爆发后,宋凡平因着地主的身份被游街、戴高帽、戴写着“地主”的木牌,在抄家后,他苦中作乐,用树枝做筷子与孩子们一起吃饭;被监禁的宋凡平左手被打到脱臼,却与孩子们玩游戏,说“胳膊累了,让他休息几天”,他用自己言行设释着永远乐观、永远浪漫。宋凡平的死是整个上部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人性光辉是注定在那个年代要覆灭的,当宋凡平为了如约到上海接回生病的妻子,逃到了车站的时候却被“戴红袖章的”殴打致死。当“戴红袖章的”对宋凡平进行长时间反复殴打,威胁到他的生命时,宋凡平不再反抗,因为太想活下去,他开始求饶,这也是宋凡平唯一一次妥协李兰在宋凡平死后真正的成长,刘镇女人死了丈夫后一个月不能洗头,她七年没有洗头,可见她对宋凡平的爱有多深,而这种爱也正是宋凡平给予她的,她不怕被别人叫作“地主婆”,每天把头发梳亮,昂首挺胸地走着,这种坚强与自尊也是宋凡平的延续。(二)生活的苦难余华前期所创作的作品注重苦难的书写,完全游离在故事情节之外,通过冷漠叙述将“苦难”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90年代后,作者创作的作品开始倾向于世俗化,逐渐改变过去“苦难书写”的主题,更加注重人们承受生活中的苦难与在困难中实现自我救赎,呈现出一种对人类的人文关怀一悲天悯人,诊释了作者对“苦难书写”的超越和升华。而活着作为作者文学创作转型的分水岭,因为融入温情因素变得更加丰富。主人公“福贵”是集苦难于一身的代表,在经过家庭的瓦解、地位转变、残酷战争、妻离子散和动荡不安的政治后,尝遍了人生疾苦。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侧写来描述人从生下来就会受尽苦难的哲学命题,引出作者对于人类苦难的思考。主人公的结局是余华有意为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无所事事,和路过的人一起回忆曾经的甜蜜和痛苦的记忆。“活着”原本就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愿望,主人公活着也体现了生命潜在的伟大力量。主人公在面对这些苦难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也真是因为“活着”,主人公及其家人所表现出的相濡以沫,充满了苦涩的温情,让主人公的形象富有代表性。同福贵一样,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刻画的许三观也是一个经历生存苦难的普通人,整部作品围绕许三观“卖血”求生存这一线索展开,而且卖血几乎都是为了他人,基本上是为了家庭。人生在世,必然有所欲求。与同样受尽苦难的福贵相比,许三观有着不同的生存目的,他没有单纯地停滞在需求层次的最底端,他考虑更多的是安全的需要,即追求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需要,是出于一种对家庭的保护和责任的考虑。如果说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那么许三观就是为了“他人”而活,在许三观眼里“他人即天堂”。对于作品当中的人物来说,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余华看似是在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表达,实际是在不厌其烦地刻意强调这一事实。卖血这一行为对于乡下人来说是身体强壮的体现,他们可以靠卖血维持生活,娶妻生子。而对于吃黄金瓜吐籽的城里人,卖血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这意味着家庭遭遇了贫困,实际上是陷入了最低的生理需求层面,即普通农民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生存困境。(三)人性的丑恶余华在兄弟中塑造了的两大“才子”一一赵胜利和刘成功。刘作家的“办公桌上堆了一沓文学杂志,说起话来虚无缥缈”,他“喜欢高谈阔论地说文学,在厂里抓住一个人就会滔滔不绝”冈,当宋钢“投桃报李”把意见写在刘作家的手稿上时,刘作家破口大骂,还往宋钢身上泼红钢笔水。李光头为宋钢报仇,把刘作家揍成了“车祸受害者”,而对群众的询问,刘作家却说“李光头哪是我的对手”。当宋钢给他送了四个苹果,他又戴上了知识分子的假而具,眉飞色舞地谈起了文学。赵诗人更多的是小人嘴脸。他看见李光头被揍了三个月都没还手,便主动挑衅,而对李光头的拳头,他“嗨哟嗨哟”地喊着劳动号予“恭喜你把我劳动人民的本色给揍出来啦",连李光头都揍不下去了。刘作家的发迹史更是戏谑,他写了一篇万言报道百万富翁呼唤爱情,给李光头偷看女厕所找了理由,从此变成了刘新闻,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和趋炎附势,最终成为了刘副总裁。在80年代推崇诗人的风气下,余华揭示了一个伪诗人的真面目。战栗中的诗人周林拥有五千册书籍,他每天都“不停地将书籍从架子上取下来,紧接着又放了回去,每一册书都只是看上几眼”。他“将马兰的信作为书签插入到易上生的著作之中”,直到十二年后才再打开这部著作,并在与马兰的一次次记忆交锋中,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的无知与虚伪。马兰首先叙述了诗人在影剧院朗诵诗歌时,因忘词而假装摔倒的不堪,通过改编“关国遗产”的故事,揭穿了他正直浪漫的假象,使他回到了浅薄和庸俗;接着马兰又回忆了他们的第二次相遇,诗人酸溜溜的微笑,酸溜溜的港台歌词使她厌恶;第三次马兰看见诗人白天讲课无精打采,晚上却在女学员的寝室里有说有笑,还来到马兰的寝室捍了一把她的脸。周林对马兰的三次勾引彻底把他从诗人的神坛上拉了下来,证明了知识分子与庸众在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为了欲望而苟活。他们虽然处于众人尊敬的地位,但却是带着伪善的而具,唯一的口的即是满足自己对自身光环的预想,在社会的压力下仍能精彩漂亮地苟活。这类伪知识分子不断向社会潜规则低头,凭借谎言暴力等方式使自己逐渐处于优势地位,不仅打击了社会正而力量,也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余华用戏谑的语言和表现方式,描绘了一幅变革年代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图,表达了他轻鄙乃至敌视的态度。四、总结在余华创作的不同时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母亲形象、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他的作品中母亲是脆弱的,依附于男性的,她们是贤妻良母却一味地忍让也失去了她们的地位。而余华笔下的父亲既有平凡的、也有存在于荒诞世界中影响着主人公的成长等各种形象。知识分子有对生活充满了想象,也有疯狂的知识分子。通过对相关作品的结合,如卖血的许三多等,可以看出余华作品中所表达的大众生活的苦难、在困难的生活中展示出的生命的顽强,对人性的丑恶也进行了表达。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情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主人公在经受了困苦之后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1关岫一.论余华的新世纪创作踪迹一一以兄弟和第七天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06):95-100.2龚艳萍.正当命名:从场域运作看余华小说的译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11):69-74.3魏来.谈余华小说创作的荒诞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4-16.4蔺佳影,罗天虹.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语言修辞特色1.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9):73-77.5王丽洁.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J.语文建设,2016(21):31-32.周冬会.论余华作品的苦难意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3):49-53.7邓星雨.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看余华小说先锋性的重显J.文学教育(上),2016(03):48-50.8林嘉欣,现实地狱与死后天堂:余华第七天中的两个世界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22(04):77-80.9陈荣.零度情感一一余华小说暴力主题探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11):218-219.10贾佳.浅谈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地位J.新西部(理论版),2015(16):100+161.11丁莉丽论余华的“当下性写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06):55-63.12贺常颖,柳芙蓉.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一一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J.城市学刊,2015,36(03):112-117.13施涵丽.论余华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15.14张宗泽.温情的绝望D.曲阜师范大学,2015.15叶木桂.疼痛的写作一一余华小说方法论新视角J.宜宾学院学报,2015,15(0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