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1339836
资源大小:14.3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docx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杜绝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的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主要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改革目标。经过5年至10年努力,落实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机制,健全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二、成立组织机构为加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覃园园县教育局局长副组长:莫晓舞县教育局副局长成员:宋先凡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陈显付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韦兆武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兰选昌县教育安全股股长李丽县教育局招生办主任劳本海县教育局基教股副股长张伟玲县教育局基教股干部成员由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及各相关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县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构建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研究解决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安排部署、督促检查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电话:7284818,邮箱:ndjjg。三、重点任务(一)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 .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将各类幼儿园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3 .改进中小学校评价。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加强监测结果运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内容。(二)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1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2 .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3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三)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所有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4 .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5 .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问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6 .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7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8 .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要求,严把出口关。对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学校须合理安排中高考结束后至暑假前的教育活动。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7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四)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1.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9 .促进人岗相适。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将毕业院校、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四、组织实施(一)落实改革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及时制定配套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狠抓落实,切实破除“五唯”顽疾。学校和单位进行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教育督导要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督促纠正,依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二)加强专业化建设。构建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要创新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指导方式,严格控制以考试方式抽检评测学校和学生。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加强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三)营造良好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履职尽责,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合理引导预期,增进社会共识。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教育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扩大辐射面,提高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