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资源分析.docx
农村劳动力资源分析我镇是XX县丘区农业大镇、人口大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农村劳动力2.34万余人,年转移就业1.24万人以上,可实现劳务收入1.8亿元以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按照全省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入库工作要求,我镇将16-60周岁农村户籍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到了全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下面,根据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系统数据,就全镇农村劳动力情况分析如下:一、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2023年,全镇农村劳动力共计2.34万人。其中:男性1.15万,女性1.09万。劳动力年龄结构。24岁以下0.36万人,占全部劳动力15.4%;2534岁0.52万人,占全部劳动力22.2%;3544岁0.43万人,占全部劳动力18.4%;45岁以上1.03万人,占全部劳动力44%。劳动力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1.27万人,占全部劳动力的54.3%;初中0.77万人,占32.9%,;高中中专0.26万人,占11.1%;大专及以上0.04万人,占1.7%。转移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万人,占劳动力的52.99%。其中:省外转移就业0.61万。转移就业行业结构。从事建筑业0.46万人,制造业0.44万人,服务业及其他0.34万人。二、我镇农村劳动力的特点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镇农村劳动力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农村劳动力总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4年我镇农村劳动力2.75万,2023年农村劳动力比2014年减少0.41万。主要原因一是失地农民转为城镇户籍,退出农村劳动力系统;二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新增劳动力总数少于年满60周岁人员退出劳动力总数。且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农村观念的转变,16周岁以上农村人口继续读书的比例在上升,在读学生不作为劳动力进行统计。(二)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去年相比,劳动力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总数及所占百分比均呈较明显下降态势,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总数及所占百分比均呈较明显上升趋势。原因一是退出劳动力统计人员多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二是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观念转变,教育年限逐渐延长。(三)农村劳动力以转移就业为主。全镇农村劳动力总数2.34万人,转移就业1.2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99%,未转移就业劳动力占47.01%,未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为劳动能力弱人员。(四)转移就业所从事的行业向服务业和其他产业转移O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但通过近三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看出,从事服务业及其他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23年达到15.89虬原因一是新成长劳动力不愿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更倾向于利用技能就业;二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建筑业和制造业不景气,原建筑业和制造业从业人员向其他行业转移。(五)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蓬勃发展。2023年,我镇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人数19人,创办经营实体16家,吸纳带动就业80余人,比上年有一定幅度增长。(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小于全镇平均水平。我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782人,在家务农355人,外出务工427人,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数的54.6%,而全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占总数百分比达到67.7虬原因一是部分贫困家庭劳动力为不完全劳动力,多有病残;二是贫困家庭劳动力照料家庭压力相比其他家庭劳动力大。因此其外出务工比例小于全镇平均水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化水平依然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达到1.2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下降0.93%,但仍然占到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部分人员多为45岁以上劳动力,从事行业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如制造业和建筑业。(二)专业技能较为缺乏。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劳动力的18.9%,其原因一是培训意识薄弱,大部份人不愿参加培训,靠体力劳动挣钱,认为培训浪费时间,有没有技能都一样,存在培不培训都挣钱的心态。二是培训时间和外出务工时间相对冲突。开展培训时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未返乡,而务工人员返乡多为春节前后,此时培训又已结束。(三)经济下行导致转移就业形势严峻。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今明两年,或者在一定时期内,我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复杂,压力较大,企业用工不会有明显上升,就业岗位不会明显增加。预计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与2014年相比可能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如果建筑业和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继续持续或加重,则每年提前返乡人数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应不会出现大规模返乡潮。经与部分农民工座谈、联系,2023年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与去年相比不升返降,部分行业如建筑业和制造业工人工作天数可能与同期相比可能有所减少,农民工实际收入可能保持与去年同等水平或略有下降。(四)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等方面的错位。部分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招用具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熟练工人。但目前,我镇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工人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使得劳动者在求职时受到了诸多限制。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各类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导致企业招工不易,劳动者求职难。四、对策建议(一)因势利导,提升劳动者素质。着力统筹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劳务品牌、劳务扶贫等培训资源,狠抓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和农村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引导广大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转变。一是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二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村社区党员群众大会等渠道大力宣传和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创新培训举措。着力在培训组织、培训方式和培训技能上做出创新。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工的需要,采取企业用工、职业培训、农民求职、政府买单的方式,把各项培训与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相结合,把培训课堂搬到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和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镇乡,力争使更多的农民工参加培训,实现先培训再输出就业,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提高培训实效。积极与县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培训中心衔接,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培训与就业对接。(二)多措并举,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是积极引导返乡就业创业,注重典型示范宣传。力争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通过农民工身边的创业成功事例,激发更多农民工创业热情,让他们敢于创业、勇于创业。举办特色活动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归。通过衔接县上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创业恳谈会、项目推介会等与镇内招聘会相结合,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项目、送技能、送指导等活动,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创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充分利用XX县设立的300万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扶持资金,对本镇符合农村实际能够辐射带动引领周边农户创业,且经考察评估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争取上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引导参与农业保险,提升抵押风险的能力。协调农业保险经办机构,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品种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原则,提供保险服务,提高农业创业抗风险能力,保障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三)大力实施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扶贫。积极帮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扶贫。一是通过引导参与县上举办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退役士兵专场、贫困人口招聘专场等大型招聘会及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双创活动周等活动和我镇就业扶贫招聘会相结合,向其提供用工信息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送技能培训精准到户,争取每户贫困家庭有一人有一技之长,至少有一人能实现就业。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在村大力开发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在全镇共开发85个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家庭劳动者。三是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以技能提升为主的培训,切实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求职能力。(四)加强维权救助,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权益。积极构建劳动保障监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访维稳“三位一体”维权体系,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落实专人负责举报投诉工作,不定时深入商业流通、餐饮娱乐、建筑、运输领域及各生产企业等,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用工制度建设、劳动用工管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保护等检查,及时纠正非法用工、违法职介、农民工工资支付等违法违规行为。(五)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着力保障农民工的社保权益。完善落实相关政策,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确保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随用人单位参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优化服务环境为重点,着力推动农民工基本享受城镇公共服务,逐步推动公共服务权益与户籍脱钩,加快实现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市民权益。(六)强化劳务协作,组织农民工有序输出。依托我县在北京、广州、福建、厦门等重点城市设立的8个驻外劳务办事处和我镇及各村(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在县级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与外地的劳务协作,有序组织包括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七)在本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如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培育创业孵化园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等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