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报告.docx
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报告目录一、国家“十四五”的城市群建设3二、北部湾城市群概况4三、北部湾城市群“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内容5(一)指导思想5(二)发展目标5(三)重,点、任务6五、专家解读13(一)刘世锦谈城市群:城市群将是未来10年中国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13(二)肖金成看北部湾:未来十年加速崛起15附录:国家主要城市群基本情况一览表18BMM,北节0海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虏wk<-§一?(窈2呵疥福发*1一、国家“十四五”的城市群建设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要求“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图3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三三SdBMMMK三AWMI彳港澳大湾运R设第一节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构筑生态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二、北部湾城市群概况2017年1月,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2020),北部湾城市群新发展格局正式形成。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僧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截至2020年末,北部湾城市群生产总值为2.17万亿元,四年年均增长5.1%。城市群范围内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分别达6803公里和5206公里。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达3亿吨、海口港达1.2亿吨,湛江港达2.3亿吨。海口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超两千万人次,南宁吴坪机场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基本实现东盟国家重要城市全覆盖。三、北部湾城市群“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内容(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西路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快建设蓝色海湾城市群,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维护边疆海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部湾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初步建成。南宁与周边城市同城化水平显著提升,海口、湛江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向海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化绿色临港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持续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联通“三南”的快速运输通道基本建成,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O万、500万标准箱,我国南方重要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快建设。蓝色海湾生态格局筑牢向好,自然岸线保有率稳步提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整体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品质一流的蓝色海湾城市群。(三)重点任务1 .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2 .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3 .促进产业高水平分工协作4 .共建高水平蓝色生态湾区5 .强化对内对外双向开放6 .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1 .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强化空间分区管控,坚持保护“一湾”、打造“两轴”、做强“一核一圈”、提升“两极”及节点城市四个城市群发展目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 ,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1)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和枢纽港口(2)建设高效辐射东盟的现代化机场群(3)构建高品质陆路运输走廊(4)建设高效便捷的都市圈交通网(5)打造泛北部湾综合能源基地(6)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枢纽(7)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项目建设:1.铁路广西:加快南宁一贵阳高铁、南宁一玉林一深圳高铁、南宁一崇左(凭祥)城际铁路、南宁一上思一帽中口岸、防城港一东兴口岸铁路建设,积极争取泛亚铁路建设。推动南宁一衡阳高铁、南宁一合浦高铁等项目建设。推动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贺州一梧州一玉林一北海城际铁路、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工程、益湛铁路贺州至玉林段扩能改造、钦州东至钦州港增建二线、合浦至铁山港铁路、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铁山港石头埠铁路支线、铁山港啄罗支线、玉林至铁山港复线电气化等项目。规划建设南宁经百色至昆明新高铁、南宁至河池货运铁路、贵阳经南宁至钦州双层集装箱铁路项目。广东:推动茂名一深圳高铁、湛江一广州高铁等项目建设。海南:推进湛海高铁建设,加快推进“海澄文定”城际铁路建设。共建项目:推动合浦一湛江高铁、东兴一防城港一钦州一北海一湛江城际铁路、岑溪至罗定铁路、防城港一文山一蒙自铁路、张海高铁桂林一玉林一湛江段、湛江一海口高铁等项目建设。2 .公路广西:推进南宁一幅中、崇左一爱店等衔接口岸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南宁一贵阳、梧州一硕龙、岑溪一大新、桂林一钦州港、钦州北过境线、钦州海棠一勒沟、北流一凭祥、玉林一桂林、浦北一合浦一钦州港、南宁一北海、上思一防城港、南宁一灵山一浦北一北流、凭祥一东兴一防城港一钦州港一铁山港、广西滨海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广东:研究建设雷州半岛东西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湛江段前期工作;推动湛茂高速公路扩建。推进环雷州半岛一级公路等干线公路项目。海南:推进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G98环岛高速公路海口至僧州段扩容工程(G98复线)。共建项目:推进南宁一湛江、南宁一玉林一珠海、北流一化州、博白一高州、容县一信宜、博白一遂溪、贵港一博白一湛江、玉林一茂名等高速公路建设。强化北部湾城市群内部跨省市的干线公路一体化衔接。3 .枢纽广西: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五象站。新建玉林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玉林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广东:海南:推进海口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4 .能源广西: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综合能源基地、钦州大型煤炭启运基地、钦州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广西液化天然气(1.NG)项目三期工程、钦州港1.NG接收站工程、北海冷能利用示范工程、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和产业链、一批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项目、500千伏主网架建设工程、南宁抽水蓄能电站、玉林“风光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崇左“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广西白龙核电项目、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项目。广东:建设湛江2个500千伏工程、4个220千伏工程和4个110千伏工程、茂名大湾区氢能源产业链、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广东廉江核电项目、徐闻县光伏复合发电项目等。海南:建设海南清洁能源岛、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家梯次电池交易中心、信州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库、南海近浅海油气开发带、东方13-2等气田资源、澄迈、洋浦1.NG扩建项目。建设海南跨海联网第二通道、昌江核电二期、昌江小堆、500千伏主网架。共建项目:建设琼粤、渝黔桂、桂湘赣、云桂天然气管道工程,滇桂工业专用输电线路工程。3 .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枢纽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信息枢纽、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北斗“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与时间公共服务平台、中国一东盟北斗/GNSS中心、中国一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北部湾海底光缆登陆站,实现南宁至各设区市节点间三路由的高速骨干网络。加快5G基站建设,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广东:推进湛江、茂名、阳江5G网络系统的全面建设。推进Ipv6网络建设,全面建成高水平全光网,推进NB-IoT建设应用,推进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发展。海南:加快建设海南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国际海底光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加快信息智能岛建设,普及光纤宽带网络、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安全可靠的防控设施,加大5G网络覆盖;打造产业互联网基地,加大云资源池建设。4 .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推进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海南省琼西北供水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建设。加快城市群各城市第二供水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建设海口市龙塘大坝枢纽改造、防城港市那洞水利枢纽等工程,推进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玉林龙云灌区等现代化灌区建设,加强工程性缺水地区中小型水源水库工程建设。统筹郁江、茅岭江等河流及水库群向城市及港口调水工程。四、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底,自治区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桂政办发(2021)143号),构建了经济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明确了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经济区经济发展能级显著增强,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1)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发展国际航运服务。(2)构建向海通道网络:加强海运网络建设,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完善北部湾港内陆无水港布局。(3)拓展物流服务: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完善通道物流服务功能,推动通道降成本优服务。5 .建设现代向海产业体系(1)打造陆海联动的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国家级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快高端装备产业智能化升级,增强轻工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2)壮大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数字北部湾”,加快现代医药产业创新发展。(3)建设面向东盟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现代物流业水平,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康养产业高地,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加快商贸流通提质升级。(4)提升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能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重点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打造产业转移合作特色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园区平台。6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完善公路网络、航空网络布局,推进内河航道网建设。(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3)清洁低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4)水利基础设施建设。7 .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1)提升面向东盟的开放水平:增强“南宁渠道”功能,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高水平打造RCEP示范区。(2)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贸区,推动中外合作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高质量综合保税体系。(3)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两湾”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两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4)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作:推动主通道互通互联,促进两地产业融合。5.区域城乡协调发展(1)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强化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实施差异化引导。(2)促进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围绕强首府战略打造南宁核心城市,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促进区域联动协同啊发展。(3)推动城乡融合发展;(4)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五、专家解读(一)刘世锦谈城市群:城市群将是未来10年中国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刘世锦: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长期对中国的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进行着深入观察和研究。他提出,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风口”,也是未来10年中国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都市圈、城市群将成为中国未来10年发展的最大结构性潜能2020年,中国和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但中国经济依然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总体速度很快。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是相互推动的两条主线,其中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都市圈、城市群在加快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最大“结构性潜能”,应该以“1+3+2”的框架释放结构性潜能。其中“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是指补齐实体经济循环中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三大短板;“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全方位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刘世锦指出,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欧美等都市圈、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不具备的条件,也成为我国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我们现在有许多新的增长动能,比如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高铁网络的快速建设,加上注重绿色发展,这些元素放到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和国外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就会产生很大的区别。”刘世锦如是说。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背后是各地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比拼虽然国内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总体较快,但不同地域的都市圈、城市群,存在相互竞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人口的流动对于都市圈、城市群的影响举例。“最近几年人口净流入排名靠前的城市,其都市圈、城市群发展速度相对就比较快。”究其原因,刘世锦认为,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竞争,背后实际是各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导向,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比拼。“如何能够推出一些有利于人口聚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持续的提升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这是给地方政府提出的很直接的挑战。”刘世锦认为,各地方政府在发展各自的都市圈、城市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规划,另外一方面要关注市场的变化。“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是动态的,哪些城市吸引的人更多,发展潜力更大,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因此各级政府制定的政策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可借鉴负面清单模式助力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现代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最重要一个条件是生产要素要自由流动,包括人的自由流动。未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对落户等限制,可以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过去规定什么人可以进城,现在反过来,变成什么人不能进城,或者哪种类型城市仍需限制人口流入。“期待形成一种生产要素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优化组合的格局,这个说起来比较简单,其实做起来难度是很大的。”刘世锦坦言,发展都市圈、城市群过程中,政府需要认真关注和解决类似上述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下一步都市圈和城市群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二)肖金成看北部湾:未来十年加速崛起肖金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对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肖金成表示。不断发展壮大的北部湾城市群我国目前共规划了19个城市群。“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其分别表述为“优化提升”“发展壮大”“培育发展”。其中,北部湾与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一起被归入到“发展壮大”的队伍之中。“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实施以来,北部湾城市群在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也在不断夯实,但城市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上。”肖金成如此认为。北部湾城市之间如何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和更紧密的联系?肖金成表示,“只有互有需求才能加强合作。”他举例说,湛江、茂名、阳江这三个城市更应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联系,现阶段和广西的合作需求还比较小,不能生拉硬拽地让它们进行合作,为合作而合作。尚未发挥出来的集聚优势作为核心城市的南宁如何体现辐射带动作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之间的向心力?在肖金成看来,广西本身的张力很有限,城市小、辐射半径小,集聚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城市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想要辐射带动是很难的。对外辐射,首先要自己发展得足够好,产业集聚的关键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广西拥有西部地区出海口,又是东盟国家进入中国的前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可以大幅提升广西发展的地位。“这是广西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将为广西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肖金成提到,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平陆运河项目,目前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内河水运一条重要的出海通道,将实现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江海联运,有助于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海、玉林、阳江等节点城市,要发挥联通作用,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深度对接区域重大战略论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以及中心城市的能级,北部湾城市群都不具备明显优势。其真正的优势何在呢?“未来十年,北部湾城市群会快速崛起。”肖金成表示,北部湾城市群自然条件非常好,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明显,未来集聚经济要素会很快,有望2030年实现一个大的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与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放合作更加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构筑,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北部湾城市群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的批复也给北部湾城市群指明大方向,就是“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融入共建一路'附录:国家主要城市群基本情况一览表获批国家级城市群陆地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涵盖范围长江中游城市群32.61万1.25亿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覆盖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黄石等13座城市;湖南省长沙、常德市、衡阳等9个城市;江西省南昌、九江等8座城市及抚州、吉安市的部分县(区)。哈长城市群26.36万一规划覆盖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吉林省长春、吉林、四、辽源市、松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渝城市群18.50万9500万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等27个县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等15座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1.17万22500万规划覆盖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节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蜜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中原城市群28.7万16500万规划覆盖范围包括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等18座城市,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河北省的邢台、邯郸,山东省的聊城、商泽,安徽省的淮北、蚌埠、宿州、阜阳、亳州等5省30座地级市北部湾城市群11.66万4400万以南宁市为中心,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僻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关中平原城市群10.71万3865万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部分县(区);甘肃省的天水市及平凉市的部分县(区)和庆阳市;山西省的运城市(除平陆县、坦曲县)、临汾市的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呼包鄂揄城市群17.5万1138.4万规划范围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榆林市。兰西城市群-一以甘肃省兰州、青海省西宁为中心,规划覆盖范围包括甘肃省定西市和青海省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22个地州市的经济地带。粤港澳大湾区5.6万6959.93万规划覆盖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