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经济基础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重点.docx
-
资源ID:1340691
资源大小:18.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中级经济基础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重点.docx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七章知识点零碎,考点众多,记忆口诀满满。一、知识点: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增值之和。收入形态:初次收入之和。产品形态:产品最终价值减去进口价值。3、国民总收入(GNI)(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4、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o收入法和支出法收入法GDP=劳动者报制+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注1】生产税净额:是-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传和经管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伶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菸中各种税令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注2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利,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C+固定投资支出1+政府购买G+净出口(X-M)(1)坂终消钝: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I1.'、形成总额占国内牛.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垂.二、知识点: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掌握四部门)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两部门支出法GDP=Y即C+I=C+SI=S三部门支出法GDP=YBPC÷I+G=C+S+TI=S+(T-G)四部门【1.消费者(居民)2.企业3.政府部门:4.国外部门】支出法GDP=Y即C+I+G+(X-M)=C+S+TI=S+(T-G)+(M-X)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三、知识点: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假设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O<<l)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3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消费倾向>1=1,<D提示势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凯恩斯消费函数Ca+Y即:消窕U必不可少的自发消窕+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当消费困数已知,即可求出储落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I数和储芾函数乂为补数,.行之和总是”和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券倾向边际消费向十边际储蓄便向=1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知识点四、投资函数和投资乘数1、投资函数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2、投资乘数B为边际消拢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表明投密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五、知识点: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需求: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影响因素利率(反)利率上升会引起企业投资和居民购买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的数量的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增加.会促使总需求增加税收(反)税收的减少会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3致总需求增加预期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是增长的则会扩大投资,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是增长的,也会增加消费.这都导致总需求增加。价格总水平(反)价格总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2、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大致了解)(1)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2)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3)出口效应: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3、总供给总供给影响因素总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而利润水平又取决于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因此:(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O(2)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如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是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从而影响总供给的。(3)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下降,企业会减少生产,从而使总供给减少。4、总供给曲线由于决定供给的价格和成本中的工资在长期中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因而总供给曲线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形式。Pb长期总供给曲线(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U更&级(2)丛劫必忠蟋刎止拗幽也送,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缄域艘良/运鬻触触券因素。/>短期总供给曲线Y(1)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条她域倾斜的曲线(2)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成同方向变动。第七章易错点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和四部门的计算公式容易混1、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C+I+G+(X-M)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2、四部门:I=S+(T-G)+(M-X)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其中(M-X)可以代表为外国在本国的储蓄从本国看进口代表了其他国家向本国出口产品,从而使这些国家获得收入,收入流入国外。两个公式非常容易搞混。二、总需求曲线中,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出口需求的影响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反向变化)本考点容易和前面章节学到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低收入同方向知识点混,借此机会要自己梳理清楚这些知识点。三、总供给曲线短期和长期本知识点本身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要和前面章节中各种供给曲线的情况梳理清楚,有垂直、后弯曲的、右上方倾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