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docx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少年儿童是初升的太阳,是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起点,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应从小学生抓起,尤其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要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不断渗透爱国主义,由课内走向课外,从生活实际又回归课堂。帮助小学生培养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实践爱国之行。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学一、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小学阶段更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学生今后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应当重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对每位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既反映了历史,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传播着时代价值和精神,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发爱国主义精神内核,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校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使命,遵循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二、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升学率、平均分,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没有真正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全面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情感还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发展,对于外界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同时,他们的有效思维时间较短,思维的灵活度不够,常常依照旧的思维模式去解决新问题。3 .学校制度及文化建设不完善首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小学而言,上至领导、下到教师,大家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只能将仅有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用在基本课程的教授上,没有多余的财力和精力去开展爱国主义相关的实践活动。其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到位。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放飞理想的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天至少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校容校貌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的现实教学中,学生们未按要求规范佩戴红领巾的现象屡见不鲜,校园里甚至经常拾到遗弃的红领巾。红领巾代表着五星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每一位少先队员都应当爱护它。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学校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我们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致使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三、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落实1 .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成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叙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思考少年周恩来为何会立下这个志向?在课堂上,我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扮演文中人物,感同身受地去领悟文本,思考为何当时“中华不振”,领悟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感。从心底唤醒了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少年周总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想一想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落到实处,还要在点点滴滴的活动中慢慢渗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有了语文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情感基础,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各学段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例如,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可以组织他们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往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开展红色革命圣地研学活动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体会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针对于此,学校应以动手性较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主,例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手抄报、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市校积极举办了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热爱党,心向党的主题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一支画笔,抒发了浓浓的爱党、爱国情怀。对于中高年级,组织了爱国主义征文活动,学生在深度阅读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新时代下自己如何践行爱国主义。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口头传诵为主,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在抗战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讲英雄故事;在国庆节开展唱红歌活动,举办爱国诗歌朗诵比赛;为庆祝建党百年,我校举办了“党在我心中,红色故事我来讲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主题活动,带领学生重温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爱国之志,引导少年儿童热爱党、拥护党。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邀请老红军、英雄楷模、道德模范来学校开展主题讲座,学习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他们舍身为国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3 .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机制教育领导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小学德育工作,招聘专职思想品德教师,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拥有一名专职思政教师。各级学校要详细规划和安排各个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行之有效。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将校史校风校训的教育功能用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在开学典礼、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等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国庆节在校园内悬挂小红旗,挂红条幅,广播站播放红歌等等,通过校园环境的渲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人,因此,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爱国主义教育也应当从课堂走向课外,只有这样,才能让枯燥的文字知识、复杂的课文插图变得鲜活起来。首先,要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以种寓学于游的方式让学生走进革命圣地、倾听红色故事、领会民族精神。例如,我所教学的山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里有革命烈士英魂,当地的一个村落建有市级保密革命教育基地、霄坑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还建设了全市唯一的“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宣教馆"。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给当地烈士扫墓、敬献花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身葬异国的毛岸英,一生清贫、舍己为公的共产党员方志敏,宁死不屈、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个个书本中的英雄人物才变得更加鲜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才更透彻,他们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向革命烈士致敬,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之美。爱国,首先要爱家乡。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化灿烂、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大潮,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每一篇课文作者都通过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之情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发现家乡之美,说一说、写一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又由小及大,让爱国二字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以强烈的爱国之心、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挖掘课本和生活中的爱国主义素材,扎扎实实地教好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促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马学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1):192.2黄定东: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究J.智库时代,2020(10):241-242.李华维: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途径J.课外语文,2020(6):41-43.4刘莹:新中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几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