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论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docx

    • 资源ID:1349521       资源大小:15.7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docx

    论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红色文化蕴含着红色基因、传承着红色血脉,是百年来共产党人的精神纽带。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重强调要弘扬红色文化、康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开展针对广大青年的革命观、历史观、道德观教育。闽西地区的红色文化是我党我军红色基因的摇篮和源头,是闽西斗争时期共产党人精神、意志、作风、品质的凝练与升华。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昭示着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对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而言,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在弘扬红色文化、廖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进程中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闽西红色文化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早期,是特定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精神、意志、作风、品质的凝练与升华。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针对新时代青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价值。闽西红色文化的形成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标准着中华民族开启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结合道路二立足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与自然环境,年轻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闽西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持续地开展斗争与探索,构成了闽西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条件、实践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1、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闽西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条件中共建党后,闽西一直是共产党人较为活跃的地区,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影响力较大的地区。早在大革命前后,以邓子恢、张鼎丞为代表的大批进步青年便在闽西这片热土上通过结社、力、刊、建立党支部、发动工农群众等方式来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这片土地上很早地生根发芽并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艰难时刻,闽西地区的党组织虽遭受破坏但仍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闽西地区的工农群众也始终对于马克思主义报以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特别在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后,闽西群众更是深受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鼓舞,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传播都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闽西大地的长期传播,为我党在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凝铸党和军队红色基因,提供了理论的土壤。2、共产党人探索是闽西红色文化形成的实践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红色基因形成的实践基石”。自大革命始,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闽西大地抛头颅洒热血,用艰苦卓绝的探索开辟了闽西这片红色的天地,用生命和献血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毛泽东从1929年开始先后六次来到闽西,领导军民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央苏区,制定了建党建军的纲领,确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曾于1927到1932年三次来到闽西,指导闽西的革命斗争,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中央苏区的巩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刘少奇从1932年至1934年,多次来到闽西指导闽西工人运动,并在第五次反“围剿”的紧急关头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领导了卓有成效的反“围剿”斗争;邓小平1931年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先后在永定虎岗、上杭白砂、长汀南阳、河田等地停留了两个多月,进行社会调查,指导革命斗争。据统计,十大元帅中有9位、10位大将中有8位、57位上将中有33位都在闽西战斗和工作过。可以说,共产党人在闽西大地义无反顾的革命探索,构成闽西红色文化生成的实践条件。3、阶级矛盾尖锐是闽西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闽西地区的阶级矛盾尖锐而又复杂,这为马克思主义和我党我军在此地区获取民众、站稳脚跟并建立红色政权提供了现实条件。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对福建的殖民入侵不断加深,闽西地区的民族工商业不断凋零,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的呼声不断高涨;同时,地方军阀势力和国民党新军阀势力热衷于内部争斗,对闽西民众采取了残酷压榨的手段,民众对反动军阀的统治怨声载道;此外,封建地主势力和土匪势力相互勾结,也对闽西民众轮番盘剥,导致这一原本就较不富裕的地区更是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为穷人谋福利、让穷人翻身做主人的主张,为闽西穷苦大众带来新的生活方向和希望,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由此也在闽西获得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支持。这种阶级基础和群众支持是出于对反动统治阶级极端愤恨的自发、自觉,是可以转变为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并立刻在革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源。由此而言,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种种矛盾之下工农大众对红色革命事业的坚定追求和倾力支持,是闽西红色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条件。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J不忘闽西革命斗争中的优良传统,继承先烈在闽西地区开创的红色文化,是我们立足新时代的宏大背景来廖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的现实需要。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集中展现着闽西斗争时期共产党人所特有的革命精神、思维境界和优良品质,主要包括坚信马列的壮志情怀、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红旗不倒的革命意志、求实创新的思想品质、清廉为民的初心本色等七个方面。1、坚信马列的壮志情怀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军队和工农大众,谱写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解放的赞歌。这些追求的深层次根源,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高信仰以及发于这种信仰而自觉投身革命的高尚情怀。在长期而艰苦的革命斗争期间,闽西约有十余万群众加入了红军和赤卫队,相当一部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培养了68位战功卓著、彪炳史册的新中国开国将军。从马克思主义初次传播直至解放战争胜利,闽西革命群众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自始至终坚持武装斗争,并诞生了“六子参军”“红军桥”等脍炙人口的红色典故。这些闽西大地所发生的奇迹和典故,鲜明体现了闽西革命群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比信奉、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无比信心,这也正是闽西红色文化传承至今的最闪光所在。2、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闽西革命斗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听党指挥真正成为每一个党员、每一位战士在经历思想改造后发自内心、自觉坚守的政治纪律。1929年12月底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和红军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是对成员进行教育和思想引导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正确思想路线的教育。必须要坚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战士的民主政治生活。以古田会议和通过的决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达到了全新的阶段,党的权威和组织性、纪律性、制度性得以真正确立。同样以此为标志,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得以确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得以形成,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反动势力的性质和宗旨得以贯彻和保障。从古田会议开始,在闽西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听党指挥逐渐深入每一位革命者的内心之中并上升为一种政治自觉,这是闽西红色文化传承至今的最优秀内涵。3、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主力两入闽西,一扫此前在赣南四战失利的阴霾,势如破竹地消灭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等地方军阀势力,在稳定了革命队伍、化解了会剿危机的同时,更是划时代地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被朱德元帅赞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说井冈山的斗争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的根本转变,那么红四军入闽并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则意味着工农红军迎来井冈山之后重新走向胜利和高潮的新起点。在此之后,工农红军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三省会剿”“四次围剿”,打出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能打胜仗的威名,使闽西中央苏区疆域进入了鼎盛时期。可以说,正是从闽西苏区开始,英勇善战成为人民军队鲜明的特征和深入骨髓的作风,这既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闽西革命斗争所开创的光辉红色基因。4、求实创新的思想品质闽西红色文化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追求。在创建闽西苏区的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通过闽西的具体革命实践,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建设史上是重要创举。也正是通过闽西的实践,解决了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的核心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和新理论。还是通过闽西的实践,有效地抵制了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倾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基本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总而言之,老一辈革命家的创新精神和求实作风“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良好政治风范的源头活水二闽西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曾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在廖续红色血脉中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高度重视以闽西红色文化为代表的诸多红色基因所独有的“铸魂育人”价值和“立德树人”意义,着力“实现红色基因载体资源与思政元素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导向上高度契合”,从而有效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持续转化、运用与弘扬。1、传承闽西红色文化,铸牢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之“魂”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年轻的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具备的那种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以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追求共产主义制度为主要特征,与全体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契合,因而是洋溢着“真、善、美”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具有持久而巨大的影响,也必然对当代国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动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激励广大青年要从根本上树立与历史、与人民同向的科学理想信念。而追根溯源,科学理念信念的源泉就在共产党人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中,就在共产党人所凝铸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之中。因此,在新时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必然要回到历史、回归到闽西红色文化那里,通过弘扬和继承这一红色文化的方式,让广大青年认清百年来科学理念信念在中华民族如何产生、如何确立、如何传承的完整历程,从而进一步地明白自身的历史定位和时代使命,自觉铸牢自己的理想信念之“魂2、传承闽西红色文化,铸牢新时代青年的道德之“魂”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集中诠释了无产阶级革命者所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这种高尚道德品质是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写照,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概括。人无德不立,自古以来道德一直是支撑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重要力量,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必备的修养和素质。而中国革命道德正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道德的接续,也是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的源头,继承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传承和发展闽西红色文化,就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也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特别针对当代青年群体而言,以闽西红色文化为资源开展革命传统和革命道德教育,以闽西红色文化铸牢当前青年的道德之“魂”,让青年人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成为革命道德的继承者,进而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优良道德的引领者和倡导者,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3、传承闽西红色文化,铸牢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之“魂”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反应了无产阶级所持有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蕴含着富强、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爱国等诸多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而这也和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联。任何一种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必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蕴,闽西红色文化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历史积蕴之一,也理所当然地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就是要通过传承闽西红色文化的路径和方式,有效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以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方式传导给广大青年,让青年人在红色史实中明白我们在新时代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怎么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从而在自觉筑牢价值观之“魂”,并在生活中真正地去遵循和践行。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页。2李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论析,载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45-50页。3王易、田雨晴:论红色基因的生成条件、核心内容及时代价值,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9-16页。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6页。5吴升辉:福建中央苏区政治建党的贡献及启示,载福建党史月刊,2018(6):53-56页。6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康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载人民日报,2021-6-27(Ol)o7朱彤: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载思想教育研究,2022(8):153-157.8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9页。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20页。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6页。

    注意事项

    本文(论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