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分享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docx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摘要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情感沟通的桥梁,是人与人思想传递的纽带。乐于分享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对个体的价值标准取向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的作用。通过对幼儿分享现象的分析,当今社会幼儿的分享意识十分淡薄,缺少分享行为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本文试对幼儿分享行为缺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原因与对策现实中我们看到: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独生子女的特性,有许多幼儿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存在着自私、孤僻、独占心强、不合群、合作意识差、言行不一致等。分享即独占,幼儿园里独占行为的场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幼儿玩乐时间,当老师把玩具拿出来,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去把玩具抢到自己跟前,甚至用自己的胳膊去围住玩具,使得其他幼儿没有玩具玩。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一、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相处很重要的技能。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更是尤为重要。1 .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通过学习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能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消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2 .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构建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人对另一人的情感或物质的分享是社会交往经常采用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人的社会性。所以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在将来能信心十足的走向社会,立足与人群之中,迎接人生的挑战,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3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我们通过和各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使分享的品质在孩子身上有了比较明显的体现,他们充分体验了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已真正学会分享,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可见,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幼儿分享行为缺失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分享行为的缺失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幼儿心理因素幼儿正处在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求知欲日益增强,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容易和同伴发生冲突。同样他们的分享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心里总认为父母给自己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如果给别人了就等于失去了。2 .家庭教育因素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不愿意分享的行为背后,和家庭背景及教育密不可分。作为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说,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同样也有家长引导不当的原因,比如:当幼儿发生争抢玩具的事情时,我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解释,“爸爸说了,玩具如果让小朋友玩坏了,他就不给我买玩具了。”可想而知,家长这种错误的引导方式势必会影响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3 .幼儿缺乏分享技能在与小朋友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么与他人分享。比如:(1)李宁小朋友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等到自由活动时,李宁小朋友想高兴的拿出自己的玩具车,可是她只愿意让小朋友们看,他不准任何小朋友摸他的玩具车。老师说李宁小朋友今天真乖,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小朋友们玩呢,那你把自己的玩具车给小明玩一下好吗?”接下来,他无奈的把玩具车给小明,但他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自己的玩具离自己太远。(2)童童今天手上带了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童童,你可以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把果冻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了一会儿,她看见老师还没有把果冻还给她就急着哭了。三、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对策1 .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情绪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的心情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的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以把你的玩具分给我一些?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动机,模仿老师之前所做出的分享行为。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要时刻注意,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要多多观察幼儿,及时的去做出评价与鼓励,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的积极性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 .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师应当用适当的语言去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分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分享心。例如:某幼儿带来新的玩具,可是别的幼儿也想玩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别的幼儿就会说:“我不跟你玩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的抓住教育机会去问幼儿:"你喜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啊?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如果你把玩具分给其他想玩的小朋友,那么其他小朋友会很开心的跟你一起玩玩具的,你真棒!在口头语言强化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注意重点是针对本身事件而不是幼儿本人,不能不随意的让幼儿感觉老师是在批评自己。在口头语言强化的同时更要有肢体语言的强化,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五官姿态等去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师可采取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去亲和幼儿,使幼儿因为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开心,使其觉得自己因分享而得到的夸奖。3 .确立适当的分享规则(I)平等分享:要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且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平等分享的规则。(2)共同分享:要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融洽的进行分享,最终使彼此的情感都获得满足,为幼儿今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奠定了基础。(3)轮流分享:要让幼儿通过轮流玩玩具,将物品轮流使用,由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可能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教师应该让幼儿知道在玩具少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分享行为,了解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4)先主后宾的分享:通过幼儿都有着委屈的心理,试探他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先让别人玩,这时,教师可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当幼儿能够把自己的玩具先分享给别人玩时,教师则要对幼儿的先他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这种行为再类似发生。(5)理智分享:幼儿要懂得适当的分享,不是盲目的分享自己的任何东西,要懂得分享的真正含义。4.家园合作同步教育影响到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因此,幼儿园应与家庭共育。可以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儿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讨论小组,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分享互动作用。要使分享成为习惯,变成孩子们自愿的行为,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上述方法虽然在培养幼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它们是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核心家庭数量逐年上升,孩子成为“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明显减少,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大量的强占、霸占的现象,而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时,往往为自己孩子的胜利而洋洋自得,认为孩子占便宜,凡事不吃亏,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通过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幼儿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参考文献高月梅、李敏、王默君:幼儿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12月版。2王冰:儿童道德启蒙教育,济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3马克斯兰茨伯格(英)、刘祥亚:分享,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刘倩:谈幼儿分享行为及其教育策略,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年第19期。沈姚: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研究,西藏教育,2006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