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分享》.docx
学习永无止境临海小学朱丹婷对于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对于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像是很早很早就认识的老朋友,可是又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去认识过他。这次终于真正的了解认识这位“老”朋友,除了懊恼自己没有早点阅读外,更多的是震撼。给教师的建议不仅是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更是是一部教育实践的百科全书,书中提及了100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有那么在理,例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都像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本书现在还只阅读了一部分,就以下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我的感想。一、永不停止阅读的脚步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个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不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就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回答不出学生突发奇想的问题。因此,读书学习能让学生更加亲近我们,也使我们更具有魅力。现在,我们所从事的是小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教学压力。但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不仅在智力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创造性极强,经常会问一些老师很难回答的问题。以前听过一句老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继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时刻充实自己。此外,老师向来担任为人师表这一角色,如果我们教师自己就养成了不断学习、不断阅读的好习惯,那么自然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读到此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几年来真正自发读过的书有几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而闲暇时会抱着电视手机看个没完没了。每次接到阅读任务时都觉得压力山大,可是事后我又特别感谢这一个接一个的阅读任务,因为这些动力才让我在从教的10年里,没有停止过阅读,没有“坐吃山空”。让我们牢记大师的建议:书籍是教师的第一至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该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活到老,学到老”。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天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并不担心学生对科学没有兴趣的问题,但如何保护学生的兴趣,不被考试、作业、复习提纲等影响了兴趣才是我更应该思考、研究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还是在课堂,如果在40分钟里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当堂落实知识点,同时又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也能保持下去。下面我就在科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谈谈我的一点理解:1、抓住教学时机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们身体中也存在很多科学原理,在科学课程中的“我们的身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眼鼻嘴等器官,让学生自己探究这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学生可以学习到手之所以灵活是因为它是由很多的关节组成的,睫毛能够抵挡风沙,学生在了解这些原理之后会非常的诧异,惊叹身体中的科学原理太有趣。2、鼓励学生应用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把学到的科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学以致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更多的科学原理,例如,在学习“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时,学生学习到同体积冷空气比较轻会上升,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要把暖气片装在墙面的底部,这都是比较接近生活的素材,学生立刻明白了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在观察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观察是智慧的源泉,这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离不开观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提高学习兴趣,在观察一个科学原理前要明白为什么要观察,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教师才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观察空间,例如,教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放大的事物,学生不仅能够看到放大的物体的样子,还能看到很多细小的事物,学生在有趣的观察中体会到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乐趣,通过应用问题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4、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课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基本上都是轻知识,重应用的课。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课让学生自己进行创造,如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如生态瓶等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在制作中发现科学原理,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优秀的实验,要比头脑中的公式更加有价值,并且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实践性就非常强,要让学生在实验和制作中激发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发现万物生长的规律与现象,在实验中进行感悟。5、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杠杆科学”一课中教师可以提问小力士离支点远,但是却战胜了离支点近的大力士,这是为什么,这样很容易活跃学习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科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实验中让学生多多动手,从实践中总结知识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三、倾听孩子的心声之前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也提到了“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在科学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们学会倾听,那我想我们教师更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科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倾听,推测时的倾听,观察中的倾听,讨论时的倾听、关注学生记录的倾听等。只有我们善于倾听才能真正的从心去理解学生,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1 .学生提出问题的倾听在科学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经常设置一定的情景现象,希望学生能根据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些当成一种形式,没有仔细或认真地“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提问也丝毫未影响教学流程,我们的研究活动仍然是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碘酒碰到来饭会变色呢?米饭碰到碘酒怎么会变成紫色呢?碘酒碰到别的东西会不会变成紫色?碘酒碰到液体会不会变成紫色?等等。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地倾听了学生的问题,我们就能高效地进行问题整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有目的地进行课内外探究活动。2 .对学生大胆推测的倾听作为教师,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出人意料的想法.还要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想法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才可能发现学生思维的独到之处,才可能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学生观察活动中的倾听。而教师要为孩子们的观察做好准备,要选择教学内容。要尽量把观察的活动安排在自然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蜗牛-课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他在组织学生观察蜗牛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一次统一的讲话.他不停地参与到每个小组的活动中,常常蹲下身来与他们一起观察,眼对眼、面对面起共同探究,拉近了与他们的距高,这样做既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地监督他们,又让他们觉得者师是可依赖的“靠山”,需要帮助的时候,还可以请教老师。4、评价学生记录的倾听探究活动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不但要看思维的结果,还要看思维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无声的,所以要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包括文字、图表)把思维的过程表达出来。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究记录(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定期公开对学生的探究记录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各自的思维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种沟通,在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而我也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