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说明书.docx
-
资源ID:1365766
资源大小:810.55K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说明书.docx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规划说明书2023年3月目录第一章关于规划总则的说明1第二章关于保护培育规划的说明17第三章关于游赏规划的说明26第四章关于设施规划的说明32第五章关于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的说明56第六章关于相关规划协调的说明60第七章关于近期规划实施的说明70附表附表1: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坐标一览表附表2:核心景区范围界定坐标一览表附表3: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与“三调”工作分类对接情况表第一章关于规划总则的说明一、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2 .风景名胜区条例13 .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4 .宗教事务条例15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二)技术标准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50298-2018)2 .风景名胜区游览解说系统标准(CJJ/T173-2012)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相关文件1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2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国函(2021)102号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4 .“关于加快推进风景名胜区优化调整的建议”复文国家林草局(2021年第5862号)5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1号6 .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二、规划目的加强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严格保护,强化科学规范管理,实现永续利用,促进风景区所在地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风景资源保存地和展示地。三、规划范围与面积(一)风景名胜区范围与面积风景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3°48z103°54'、北纬31°13,-31°21'。东与什那市交界,西与大熊猫公园界为界,北与大熊猫公园界为界,南与国有林场天台山为界,风景区范围为63.92平方公里。(二)风景名胜区批复范围与变更1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编制情况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于2014年11月通过了成都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初审,2015年3月5日通过了四川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住建部派出三名专家),依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31号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会议纪要进行修改完善,2016年3月规划编制单位收到了四川省相关8部门的书面意见,2016年6月,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规划成果,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名义上报国家住建部审查。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风景区规划范围为116.7平方公里。2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报批情况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经四川省住建厅审查后上报国家住建部,在国家住建部征求相关部委意见时,国家林业局提出:在将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的区域划出,并补充提供白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当地居民书面意见之前,不同意审批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因此该规划获得了四川省住建厅审查通过、并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名义上报,但未获国家批复。3.本次规划范围界定依据2021年9月,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但其范围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规划范围有所重叠。根据以下国家相关文件: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一一“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将符合条件的优先整合设立国家公园,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低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进行整合,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2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一一“国家公园设立后,在相同区域不再保留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纳入国家公园管理”;3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国函(2021)102号一一“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相同区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护地”;4“关于加快推进风景名胜区优化调整的建议”复文国家林草局(2021年第5862号)一一“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等具有重要作用。经国务院同意,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暂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身范围调整,风景名胜区体系予以整体保留”;故本次规划在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规划范围116.7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重叠的区域划出(除此之外其余边界均无变化,拐点保持一致),得出规划范围面积为63.92平方公里(见图1-1)。规划范围涉及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区域:与白水河森林公园交叉重叠区域的面积为8.52平方公里,与龙门山地质公园交叉重叠区域的面积为17.11平方公里,与彭州飞来峰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域的面积为30.18平方公里,与白鹿森林公园交叉重叠区域的面积为0.10平方公里。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的函(办函保字202299号)文件中的优化规则,规划将交叉重叠区域全部整合为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其他自然保护地无交叉重叠。(三)核心景区范围和面积基于对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保护,从典型资源的分布、龙门山地貌的发育年龄与肌理、风景环境保护与培育的需要,对核心景区范围进行划定。核心景区总面积23.97平方公里,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7.50%(见图1-2)o三、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一)风景名胜区性质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脉中段。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流水地貌,风景区内群峰耸立、重峦叠嶂、峡谷深切、激流奔腾、瀑布飞泻、彩虹悬浮、佛光神奇、花卉艳丽,风光奇绝。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地层古老,地史久远。区内著名的“飞来峰”群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美国的科迪勒拉山造山带齐名,是当今地质学界研究推覆构造的热点;古老的“彭灌杂岩体”被誉为“自然科学宝库”、“地质科学迷宫”。本区季风气候明显,常年气温偏凉,夏季凉爽,冬有积雪,雨量充沛。根据景源调查、分类与评价,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性质是以雄浑壮阔的龙门山地貌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珍稀生物、森林、高山天象、冰雪霜露等,可供开展观光游览、科考科普、避暑休闲等活动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风景名胜资源分类龙门山风景名胜资源由二大类六中类十五小类构成,其中自然景点37个,人文景点4个,共计41个(见表1-1)O表1-1风景名胜资源分类表大类中类小类数量名称自然景源天景云雾景观1天然图画日月星空3日出云海、独乐晨光、涵青亭冰雪霜露1天台山地景水景山景7和尚山、尖峰顶飞来峰、仙山飞来、将军坪、城墙崖、大火地、菜园地峡谷5白鹿颈峡谷、一线天、天蓬沟、火夹子沟、鹅颈项石景5尖尖山岩溶峰丛群、象鼻子、鹰嘴岩、天麻坪、乱草包洞府1仙女洞泉井1鸯鸯泉潭池4大龙潭、龙池、大水沟、小水沟瀑布跌水1冒水洞瀑布湖泊1坐石临流生景植物生态类群7杜鹃花林、松风水月、古核桃树、琪桐林海、古银杏、峨眉含笑、南方红豆杉人文景源建筑宗教建筑4海汇堂、宝印寺、华光寺、天台寺(三)风景名胜资源等级评价以景源分类调查与筛选为基础,选择景源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作为评价指标对景源进行等级评价(见表1-2)O表卜2风景名胜资源分级表序号景点分哭景点名称景源价值(60)环境水平(30)利用条件(5)规模范围(5)分值等级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环境价值游憩价值生态特征保护状态环境质量监护管理交通通信食宿接待其他设施客源市场运营管理面积体量空间容量1自然景源尖峰顶飞来峰12151414766600011111287特级2冒水洞瀑布12151414666600011111286特级3仙山飞来11141314666600011111283特级4和尚山11141313666600011111282特级5大火地11141312656600011111280特级6城墙崖11131412657600011111281特级7象鼻子14131312657500011111282特级8鹰嘴岩13131412657500011111282特级9天蓬沟13121112657700011111280特级10日出云海1214131565650001111I283特级11琪桐林海712131486660001111I279一级12南方红豆杉9121313866400011111278一级13白鹿颈峡谷9121313766500011111278一级14鹅颈项9121313766500011111278一级15乱草包912121366650O011111276一级16天麻坪9121212655500011111273一级17松风水月9111112655500011111271一级18独乐晨光9111212655500011111272一级19菜园地9111112655500011111271一级20涵青亭811121265550001111I271一级21一线天8111112655500011111270一级22火夹子沟8111112655500011111270一级23将军坪8141012655500011111272一级24鸳鸯泉812108766500011111269二级25天台山811108765500011111267二级26大龙潭810101165560001111I268二级27龙池8111010655600011111268二级28尖尖山岩溶峰丛群811910655600011111267二级29古银杏1087954450001111I259三级30天然图画78810545500011111259三级31仙女洞78710545500011111258三级32峨眉含笑78710545500011111258三级33坐石临流78710545500011111258三级34杜鹃花林7879545500011111257三级35古核桃树10676545500011111255三级36大水沟787954550001111I257三级37小水沟7869545500011111256三级38人天台寺129108666500011111168二级39文宝印寺129108665500011111268二级40景华光寺1291011555600011111169二级41源海汇堂108865555000I11II259三级(四)风景名胜资源特征整个风景名胜区由奇峰、怪石、幽洞、潭湖、泉瀑形成点状景观;栈道、峡谷组成线状景观;悬崖峭壁、成片森林形成了面状景观。从而使得整个景观空间结构体系突出明确。景区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具有研究古蜀国文化艺术的历史价值。奇特的地质现象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地质、野生动植物的科研价值。龙门山风光原始古朴,空气清香扑鼻,气候温凉舒适,溪水潺潺不绝,加上那些民间的神奇传说,独特的民风民情,不得不令人赞叹,无限神往。1 .地质景观一奇风景区内涵盖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四个构造带中的两个,具有规模大、推覆距离长、形成时间长、构造形式复杂多样、保存较好的特点,因此在景区内形成了独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有的奇特地质景观,如尖峰顶飞来峰、天台山等。风景区是5.12地震的极重灾区,地震给风景区留下了独特的地震遗迹,这些遗迹及其在风景区内自我修复的过程,是罕有的地质景观。2 .山峦群峰险风景区内的飞来峰海拔在最高约2260米,与山脚相对高度超过1500米,山体地貌分异巨大,交叉断裂异常发育,构成奇峰林立,深峡纵横的壮丽山景,可欣赏到“雪海、云瀑、日出、佛光、神灯、雾海”六大高山天象奇观。3 .植物动物一稀风景区内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超过24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对游人有特殊的吸引力;还有国家保护的植物18种,其中琪桐、水杉、银杏、高山杜鹃、冷杉、红桦、润楠的具有较高的观赏性。4 .宗教寺庙古龙门山宗教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年间,目前景区内尚存大小寺庙及遗址多处,每年香客、信众不断。5 .峡谷沟壑一一幽景区内谷深流长,壁陡河窄,谷中巨石堆聚,潭瀑叠生,彩虹辉映,丛树交柯,集山、水、生、气景于一峡,构成了幽远的山水诗画长廊。(五)风景名胜资源评价1.科学价值风景区地质科研价值极高,龙门山属于陆内推覆造山带的典型,是继阿尔卑斯陆一陆碰撞造山(A型)、科迪里拉洋一陆碰撞造山带(C型)后,发现的又一全球造山类型(1.型),具有全球的科学意义,尚有大量的地质未知之谜等待科学家们去研究探索。“5.12”汶川地震,也是龙门山造山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因此,风景区地质科研价值进一步提高,地质研究载体更为鲜活,对龙门山地质构造带的研究更加明朗,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发展,以及龙门山造山运动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6 .生态价值风景区属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亚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7.5°CT2.5,最热7月气温为17.8-21.9,极端最高气温为25oC-28oC,景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风景区氧气含量高、空气质量优,是天然的氧吧和避暑天堂。7 .游赏价值风景区独特的天象景观,险峻的高山、亚高山山岳景观没有受到地震的重大破坏,而龙门山大峡谷作为震前游赏最集中的区域,受损较严重,溪流潭池和瀑布跌水受到重大损毁,珍稀的动物、植物景观(大熊猫、金丝猴、琪桐、冷杉、高山杜鹃)保存完好,地震后的景区景观类型仍然多样,景观奇异度高,但是需要长时间的自然恢复,对不同层次的游客均有不同的吸引力。8 .生物多样性风景区的5个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并无明显变化,但由于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多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使风景区峡谷两侧滑坡带的植被受到一定影响,森林覆盖率略有降低,但次生林、森林、灌丛、高山草甸四种生态环境,及构成这些生态环境的植物群落,包括植物种类并无变化,地震使某些人类活动的区域受到损毁,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成为野生动植物新的活动场所,风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仍然十分突出。五、功能分区根据保护和发展需要,将风景区按功能划分为特别保存区、风景游览区、风景恢复区、旅游服务区和发展控制区(见图1-3)O1 .特别保存区风景区内景观和生态价值突出的区域,需要重点保护、涵养、维护。该区域包括飞来峰景区与下卧龙谷景区,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除必需的科研、监测和保护外,严禁开展其他建设活动。2 .风景游览区风景区内景物、景点等游赏对象集中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天台山景区,以展示风景区的景观、文化、生态和科研价值及提供游客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是开展游览欣赏、科普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区域,可开展必要的景观建设。3 .风景恢复区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修复、培育、抚育的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风景区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相接壤区域,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缓冲区,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要功能。4 .旅游服务区风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区域。该区域以满足规划期内风景区旅游发展需要为主,不得进行旅游地产开发。5 .发展控制区乡村集中建设分布的区域。该区以环境维护、景观协调为主要功能,保留现有土地利用形式,是风景区居民聚居与旅游服务的主要区域。规划建设滑雪场,丰富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游赏体验,带动居民经济发展。六、规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规划近期2022年至2025年。七、游客容置(一)生态容量生态容量是在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正常维持而不致退化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大旅游活动量,其测算依据是规划用地的功能和本底性质。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各类用地的生态容量和总生态容量(表1-3)o根据生态容量测算的游人生态容量为523.64万人次/年。表1-3景区生态容量测算结果用地类型面积(kma)计算指标(n)7人)生态容量(万人/年)林地54.924000453.09风景游赏用地1.83100060.39水域1.54500010.16规划区合计58.29-523.64说明:龙门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地震、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因素,每年按330天计算生态容量。(二)游客容1.游览空间特征(1)景源密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总面积有63.92平方公里,但从其景源分布区域范围而言,景源分布极为密集,使游客的游览空间较为有限。(2)游线长龙门山地貌的连续线性展开,以及景点间相对独立的自然分布,促使景源之间的游路联系与交通联系均需较长距离。(3)游路险龙门山地貌的特征使游路的坡度较陡,宽度较窄,游线空间较为局促,对游客的体力与安全造成极大挑战。2 .测算方法“景源密、游线长、游路险”的空间特征决定了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的测算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两个时段。“两个层次”即风景名胜区整体和各景区;“两个时段”即平日情况下的正常游客容量和节假日期间的极限游客容量。基于以上对于游客容量测算的具体要求,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测算将采取卡口法与线路法相结合的方法。(1)卡口法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虽为63.92平方公里,但景源的密集分布于景区40.51平方公里的有限面积,但恰恰是这有限的游览空间,却包括了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景源。因此,对整个风景名胜区而言形成游览空间的卡口,即所有游客均集中于景区,其它区域从功能与吸引力等方面都不具备足够的游赏能力,故通过景区游客容量的测算,就可知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2)线路法龙门山是典型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通过对游览线路的规模来测算游客容量较为合理,故在各景区游客容量的测算中,选用线路法。3 .规模指标(1)单位规模指标规模指标分为两类,即正常指标与极限指标。游览道路多穿插于绝壁与沟壑之间,攀爬距离长且陡,故正常单位指标选取10平方米/人,游客可以获得良好的游览舒适性;而极限单位指标则选取6平方米/人,兼顾游客的舒适性与安全性。(2)周转率由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地貌形态,不仅使游览的游程长且强度大,所以每个景区的游览时长基本都在4个小时,故各景区的日周转率均为2。(3)年游览时长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受气候、生态等多种条件的影响,每年平均可游览天数基本为330天。(4)测算结果表1-4各景区游客容量测算景区道路长度()道路宽度(D)道路面积(m2)(/人)瞬时游客容量(人/次)日周转率(次)日游客容量(人)天台山景区671232013610200024000飞来峰景区856321712610170023400下卧龙谷景区3177395311095021900总计184524679346509300表1-5各景区极限游客容量测算景区道路长度()道路宽度(D)道路面积(1)(rfA)瞬时游客容量(人/次)日周转率(次)日游客容量(人)天台山景区67123201366340026800飞来峰景区85632171266290025800下卧龙谷景区3177395316160023200总计1845246793790015800注:瞬时游客容量(人)=道路面积/单位规模指标;日游客容量(人)=瞬时游客容量X日周转率;游客容量测算结果,精确到千位。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测算结果是:日游客容量为:9300人/日极限游客容量为:15800人/日,且各景区需对极限游客容量实施分别控制年游客容量为:307万人/年八、规划目标龙门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居民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造成了部分生态破坏,生态环保督查后关停了大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居民经济发展受阻。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出发,结合龙门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确定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整体目标,在保护好风景区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总目标1 .充分保护景观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2 .建立与完善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保护与游赏系统;3 .在保护前提下,促进旅游发展,带动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分项目标1.资源保护目标(1)对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独特地形地貌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强化其景观与科学价值,禁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对山体进行破坏。目前的人类活动、旅游项目已经对山体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应当立即停止,并采取必要手段,尽早恢复其原貌,以维护景观资源的完整性。(2)对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而有效地保护,以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为主旨,对景区内的人文景观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恢复,各专项工程的实施都需要在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严格监督实施。(3)严格保护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对野生药用植物的采集行为应予严格禁止,对不同区域林相进行相应调整,以维护景区生态体系的完整性与稳定性。(4)尽量降低与减少人类居住与旅游活动对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倡导当地居民的适当外迁与聚居,对游客采取“区内游、区外住,山上游、山下住”的旅居方式,并对风景名胜区内交通车辆数量及尾气排放标准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生产、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将风景名胜区整个生态体系纳入动态管理范畴,切实提高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环境质量。1 5)通过确定保护区等级与范围,并对人类活动、旅游服务设施、土地利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管,以提高资源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2 .旅游发展目标(1)根据资源特征和市场定位,将龙门山建设成为重要的集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学探险、科普科研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2)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与周边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衔接,并在地貌景观、民居特色等方面,创立并塑造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品牌优势,形成旅游对经济的整体拉动。(3)遵循“山上游览、山下住宿;以需定量、渐进调整;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尊重环境、绿色高效”的基本原则,设置旅游服务设施。在风景名胜区内外建立以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村、服务点和服务站所构成的,包括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卫生保健、宣传咨询、旅游管理等多项内容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体系。(4)在充分有效保护优质景观资源的前提下,稳步而积极地发展旅游业,使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5)建立旅游动态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游览过程中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处理。3 .居民社会发展目标(1)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的前提下,将核心景观区域的人口与居点进行相应疏散,在减轻核心景观区域环境压力的同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适度居民外迁与聚居。以塑造和强化民居景观风貌特征为途径,在游览区域外,加大休闲度假游览模式的推广,并逐步引导居民从农业人口向旅游服务人口的转变。(2)控制风景名胜区内外来人口的迁入,并逐步推动传统的山区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转变,对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农房建设结合风土民情提档升级,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以服务于风景名胜区向观光与休闲游览模式的转型。(3)开展农村卫生文明村、生态示范村等工程建设,加强水、电、道路、环卫综合治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发展休闲度假游览创造良好的基础。第二章关于保护培育规划的说明一、资源分级保护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提出“构建全域生态保护格局,保护“两山、两网、两环”的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其中“两山”之一为龙门山,要求保护修复龙门山重要生态屏障,因此本规划以保护优先。由于本规划的风景名胜区范围较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有所变化,所以分级保护规划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相应调整。特级保护区范围结合彭州市生态红线范围划为一级保护区,原有的天台山景区及新增的下卧龙谷景区划为二级保护区,剩余的三级保护区范围仍为三级保护区(图2T)。(一)一级保护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范围:结合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特级保护区范围及彭州市生态红线范围划定,一级保护区总面积23.97平方公里,为龙门山地貌的集中展现区域。级保护区与功能分区的特别保存区相对应。保护要求:除必需的科研、监测和防护设施外,严禁建设任何建筑设施。风景游览区内严禁建设与风景资源保护和游赏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有序疏解居民点、居民人口及与风景区定位不相符的建设,禁止安排对外交通,严格控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进行野生动植物物种调查,对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栖息地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一)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范围: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6.54平方公里,为森林植被培育与地貌保护的重点区域。加强对龙门山地貌景观的本体保护,并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丰富经济林木种植。二级保护区与功能分区的风景游览区相对应。保护要求:应恢复生态与景观环境,限制各类建设和人为活动,可安排直接为风景游览服务的相关设施,严格限制居民点的加建与扩建,严格限制游览性交通以外的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三)三级保护区(控制建设范围)范围:三级保护区总面积23.41平方公里,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一二级保护区之外的所有区域,是风景名胜区重要的设施建设区、环境背景区和居民生产生活区。三级保护区与功能分区的风景恢复区、发展控制区、旅游服务区相对应。保护要求:可维持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根据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合理安排旅游服务设施和相关建设,区内建设应控制建设功能、建设规模、建设强度、建设高度和形式等,与风景环境相协调。表2-1分级保护区域索引表保护分级索引号总面积(km2)百分比()一级保护区I23.9737.50二级保护区II16.5425.87三级保护区III23.4136.63合计63.92100二、资源分类保护风景名胜区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主要由地质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构成。景区在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该区不仅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也多种多样,并且具有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特点,区内有阔叶林、针叶林、灌丛、灌草丛等8个植被型、16个群系组,且阔叶林又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的多种类型;针叶林中有低、中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多种类型;由低海拔至高海拔分布着次生及原生灌丛类型。但由于景区内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加上彭州国有林场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区域内原生植被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与同一区域内其它保护区相比较,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相对较少。景区生态环境复杂,生物类群多样,调查研究发现有126种动物,其中鸟类的种类最多,有83种,兽类19种,两栖类有10种,爬行类14种。在126种脊椎动物中,多数种类属东洋区类群,约占总数的67.5%;古北区的类群次之,约占23.1%;南亚热带类群约占9.5%。反映出该地区动物区系为我国东亚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区系特征,又具东洋区和古北区动物区系交汇的特点,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是一致的,这是本区动物区系的另个特征;该区域与川西北地区一样随着历史而变化,从而保存有较多古老原始物种,或成为一些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在动物地学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是该区系的又一个特征;区内栖息的动物类群虽以东洋区成分居多,同时有较多的古北区动物类群渗入,所以表现出南、北动物交汇分布的区系特点,这是景区动物区系的又一特征。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景区内居住人口数量大,耕种历史长,原生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景区的森林植被呈间断的块状分布,目前中药材种植是景区保护中最大的挑战,开垦森林植被以种植厚朴和黄连的现象在景区内十分普遍。这不仅对森林植被造成严重破坏,也使野生动物栖息地被进一步压缩。此外,由于陡坡种植,极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厚朴和黄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面积保护面临压力。由于历史原因,在景区内还有较多道观和寺庙分布,如天台山的天台寺、白云寺、华光寺等,部分寺庙位于飞来峰山顶,群众的朝拜活动对飞来峰等主要保护对象造成一定干扰。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从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和代表性等方面来看,其生态质量较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也面临较大的生存威胁,亟待加强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现存自然植被的保护,并通过人为调控,改善人工群落的结构,从而提高保护区各种植被类型的生态功能。分级保护侧重于资源分布空间角度,确定各区域景源保护与利用的等级;而专类保护侧重于从资源类型的典型性角度,确定各类型景源保护与利用的特点。纵观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类型,从地质地貌、水景水域、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文物古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六个方面展开分类保护。(一)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