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精品】统计学作业(完成稿定稿).docx

    • 资源ID:1373198       资源大小:53.30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统计学作业(完成稿定稿).docx

    统计学作业簿所在学院:所学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教研室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O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O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O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O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O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OAo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o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OAo数量性Bo同质性C.综合性Do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O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o只能有一个指标Co可以有多个标志Do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O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o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三、简答题1 .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质量指标?2 .试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四、思考题你认为统计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二章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2、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3、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均可以推算总体指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5、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6、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7、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O8、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9、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O10、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O二、单项选择题1、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o资料是否齐全Bo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2、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Ao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3、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o选择统计调查的方式Bo明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C.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Do确定统计调查的对象和单位4、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C0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Do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5、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o调查单位Co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6、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OA.次数的多少B0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7、频数密度是OoAo组距/次数B.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Co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D.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8、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称为OoA.简单表Bo分组表C.复合表D0调查表9、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Ao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o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o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10、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A0各组应等距B.组内属同质C.组限不应重叠Do不应出现开口组三、思考题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对你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较复杂的调查问卷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判断题1、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O2、在算术平均数中,若每个变量值减去一个任意常数a,等于平均数减去该数a.O3、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O4、各个变量值与任意一个常数的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OoO5、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0。O6、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为最小。O7、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O8、交替标志的平均数等于P。O9、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两者数值必然相等。O10、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O二、单项选择题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Ao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o长期趋势D.基本趋势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A.某省粮食产量B.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C.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Do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3、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OoA.变量的大小Bo变量值的大小Co变量个数的多少D.权数的大小4、一组变量数列在未分组时,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与先分组为组距数列,然后再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两种计算结果O.A.一定相等Bo一定不相等Co在某些情况下相等D.在大多数情况下相等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0。Ao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次数影响最大C.受各组权数比重影响最大D.受各组标志值与各组次数共同影响6、在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权数较小时,加权算术平均数OoAo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B.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C.不受权数影响Do上述说法都不对7、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A.与标准差相比计算复杂Bo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C.不符合代数演算方法D.计算结果比标准差数值大8、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OoAo平均水平的高低Bo标志值水平的高低Co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D.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9、计算离散系数是为了比较0.Ao不同分布的数列的相对集中程度Bo不同分布的数列的标志变动度大小Co相同分布的数列的标志变动度大小D.两个数列平均数的绝对差异10、把全部产品分为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其中一级品占全部产品比重为70%,则这个70%属于().A.平均数Bo结构相对数C.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pD.不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q三、计算分析题1.某市2010年城市住户家庭月收入的抽样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该城市住户家庭月收入的中位数。某市2010年城市住户收入抽样调查资料按月收入额分组(元)X调查户数(户)f累计次数由小到大累计f'由大到小累计f''500以下40405005008009013046080(TnoO110240370HOO14001053452601400-1700704151551700-200050465852000以上3550035合计5002.某企业6月份奖金如下:月奖金(元)职工人数(人)100-15061502001020025012250-30035300350153504008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d1位数并比较位置说明月奖金的分布形态。3.某厂50个工人的工资资料如表所示,试计算平均工资。某厂50个工人的工资资料技术级别月工资(元)X工资总额(元)m11467202152228031602880417017005185370合计一79604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表所示: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月工资(元)甲单位人数(人)乙单位人数比重()400以下424006002586008008430800100O12642100o以上2818合计267100根据上表资料:(1)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2)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5 .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为81分,标准差9.9分,乙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人60以下460-7010708020809014901002合计50要求:(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6。下列数据为某城市10户家庭的年收人资料(以人民币元为单位)12,222、11,800、9,226、13,555、17,416、18,527、152,936、14,82R6,517、10,648(1)计算出极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2)请计算出四分位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3)请计算出平均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4)请计算出标准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5)上述四者你认为哪一个是对这组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最佳度量?为什么?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四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判断题1、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O2、计算期各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之比,实际上就是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和。O3、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皆不受季节波动的影响。4、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是前期水平与100之比。O5、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O6、在时距扩大法中,时距扩大后新数列的项数比原来数列少得多,因此,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满足消除长期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的需要。O7、一般来说,对于含有周期变动的时间数列,采用的序时项数应与周期长度相一致,以便消除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准确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O8、同期水平平均法是根据三年以上的历史资料,求出同月(季)季节比率,来计算季节指数分析季节变动的方法。O9、移动平均法比同期平均法在计算季节指数方面稍优越。O10、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分析预测常用的方法是剩余法.()二、单选题1 .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2 .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O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3 .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一14 .某地区2000-200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绝对数动态数列绝对数时点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5 .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As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 .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A.万=ZfB.J=C.万J。4%+%+4/2fD.aan+a,八a.+ajCan,+anC七一1.X/+笑ix7 .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O.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不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8.时点指标的数值()A、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B、通常连续登记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具有可加性9.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o1%、7o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OA、9o2%×8.6%×7ol%×7o5%B、(9o2%×8o6%×7.1%×7.5%)-100%C、109o2%×108o6%×107ol%×107o5%D、(109.2%×108.6%×107.1%×107.5%)-100%10.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1、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用的方法是OoAo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2、最小平方法是要求()。Ao(Y-T)3=0BoZ(Y-T)=MmC. E(Y-T)=ODJE(Y-T)'=Mn13、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Ao0D. 1Co大于1D.小于114、已知同一指标不同年度的数值顺序排列,欲求季节指数,则OoA.用按月平均法B.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C.上述两种皆可以Do上述两种皆不行15、某指标的季节指数是指该指标在()。Ao一年中每季指标值占全年指标值的比重Bo一年中每半年指标值占全年指标值的比重E. 一年中每月指标值占全年指标值的比重D.各年中的分布变化情况三、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20052010年利润总额资料如下:年份利润总额(万元)增长绝对量(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量(万元)200595一20065一2007104.0一2008-5.8200920101.15要求将表中所缺数字填上.2.某集团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表所示:指标单位7月8月9月10月销售产值万元400042004500月初人数人4640466046804600要求,(1)编制第三季度各月劳动生产率的时间数列(2)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3.某公司历年销售额资料如下: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销售额(百万元)1215172124262932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销售额(百万元)3536404244505350(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时距扩大至5年的公司销售总额和平均每年销售额的动态数列。(2)根据上述资料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4年和5年的移动平均数列来编制动态数列。(3)根据最后8年的资料,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线,并预测2006年的销售额。4.某地区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产量(万件)320332340356380要求:(1)根据该地区粮食产量资料,配合适当的趋势直线方程;(2)预测2012年该地区粮食年产量。5、某油田原油产量环比增长速度如下:年度20062007200820092010环比增长速度()7.89。57<,48.010»6又知2005年原油产量为2000万吨。要求:(1)计算20062010年期间原油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根据2006-2010年期间原油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计算2015年的原油产量。6、某贸易企业第三季度商品销售和库存情况如下:6月7月8月9月商品销售额(万元)200240286598月末商品库存额(万元)116124136204要求:计算第三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判断题1、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与差异程度的相对数。O2、广义上说,任何两个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对比都可称为指数.()3、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O4、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固定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5、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O6、一般说来,质量指标指数是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的。O7、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O8。股票市场中经常使用百分点。例如,平均股票价格从100美元上升到110美元,则股票价格上升10个百分点。()9 .为了使成本指数的计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则编制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产品产量。()10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O二、单选题1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降低增长不变趋势无法确定2 .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O166。32%85.68%185%54%3,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GZ西力oeo1ZXI力.ZXo力roI.1TTTTFTX4.在指数的概念中()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5、按照指数所研究的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将指数分为O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时间指数和空间指数6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D.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7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8 .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A.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家,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9、综合指数是一种OA.简单指数B.加权指数Co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10.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种产品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0%,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OA.114.29%B.14.29%C.126%D.26%三、计算分析题1 .某商场有如下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商品名称价格增长()报告期销售额(万元)计算机10120冰箱1278MP48300计算三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2 .2010年某机械厂有资料如下:工人类别月工资水平(元)工人人数(人)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技术工人140150150200捕助工人8090100300合计-250500试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企业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及原因。3.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产品成本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甲万件100O1200元/件108.0乙万只50005000元/只44.5丙万个15002000元/个870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情况。4.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出厂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吨60005000110100乙台10000120005060丙件40000410002020要求: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2位小数)5、某乡村力图通过推广良种和改善田间耕作管理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有关的生产情况如表5所示)。请适当运用指数方法分析说明:该乡村的粮食平均亩产提高了百分之几?由此增产粮食多少吨?其中:(1)由于推广良种使平均亩产提高了多少,增产粮食多少吨?(2)由于改善田间耕作管理水平又使均亩产提高了多少,增产粮食多少吨?表5粮食品种播种面积(亩)亩产(公斤庙)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A3800069000420432B4600042000395398C360009000343357合计120000120000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六章抽样推断一、判断题1、对一个有限总体进行重复抽样,各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O2、对一个无限总体进行不重复抽样,各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3、样本统计量是对样本的一种数量描述。()4、样本均值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均值.()5、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被称为抽样误差。()二、单选题1、总体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20,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A. 2.83B. 20C. 30Do52、中心极限定理表明,来自于任意分布的样本均值的分布为OoA.正态分布Bo非正态分布C.只有大样本情况下为正态分布Do只有小样本情况下为正态分布3、总体均值为10,标准差为5。从该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5的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AoN(10,1)BoN(10,5)CoN(5,1)D.N(5,5)4、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为右偏的,均值为20,标准差为3,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A.正态分布,均值为20,标准差为0.3Bo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0,标准差为0.3C.正态分布,均值为20,标准差为3D.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0,标准差为35、如果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不能很好的代表总体,则此样本成为().A.推断样本Bo经验样本Co有偏样本D.统计样本三、计算分析题1 .在对某加油站随机选取的64名顾客中,发现每人平均加油量是15加仑,如果每人平均加油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是3加仑。问每人平均加油量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2 .从某系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所提供的年龄资料是:18,19,18J8,20,17,18,19,18、19.求该系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4 .在某地方选举进行以前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在随机袖取的121名居民中有65名支持某候选人.试求该候选人支持率的信赖区间(=5%)5 .某公司新推出一种营养型豆奶,为做好促销工作随机地选取顾客作为样本,并问他们是否喜欢此豆奶.如果要使置信度为95%,抽样最差不超过0.05,则在下列情况下.你建议样本的容量为多大?(1)假如初步估计约有60%的顾客喜欢此豆奶。(2)假如没有任何资料可用来估计大约有多少比率的顾客回喜欢此此豆奶.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七章假设检验一、判断题1、原假设与备选假设一定是对应的关系.()2、假设检验中犯1类错误的后果比犯2类错误的后果更为严重.()3、显著性水平越小,犯检验错误的可能性越小.()4、假设检验一般是针对错误的抽样推断做的。()5、对总体成数的检验一般采用Z检验法为好。()二、单项选择题1、假设检验中的1类错误也叫OoAo弃真错误B.纳伪错误C.假设错误D.判断错误2、如果是小样本数据的均值检验,应该采用OoAot检验B. Z检验Co秩符检验Do以上都不对3 .假设职工用于上下班路途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经抽样调查得知,这一时间为1.2小时。调查人员根据以往的调查经验,认为这一时间与往年没有多大变化。为了证实这一看法,须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左单侧检验D.右单侧检验4 .弃真错误是()。A.否定了不真实的原假设B.否定了真实的原假设C.接受了不真实的原假设D.接受了真实的原假设5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备择假设H”则称O为犯第二类错误。A.Ho为真,接受HBHo为真,拒绝HlC. HO不真,接受HDHo不真,拒绝H。三、计算分析题1 .一汽车零件装配线要求平均完成时间因为较早或较晚完成均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一组随机样本包含40次装配时间,平均完成时间为2。3分钟,且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0。2分钟。试用5%的显著性水平来检验该生产线的装配时间是否为2.2分钟.2 .过去的一年里,某公司的生意有30%是赊帐交易.70%足现金交易。最近的一个含有100笔交易的样本显示有40笔是赊帐交易。问该公司的赊帐政策是否有所变化?(=5%)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判断题1、如直线相关系数=0,则说明变量间无任何相关关系。()2、相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04 .函数关系的相关系数是1。()5、函数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相关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 .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A、表明现象正相关B、表明现象负相关C、表明相关程度很弱D、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2 .对直线趋势y,=100+9x,若X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A、100个单位B、9个单位C、109个单位D、91个单位3 .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A、y=6000+24xB、y=6+0.24xC、y=24000+6xDy=24÷6000x.已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10-0.8x;,=1001.5xy=-150+0.9xj,=25-0.7x5 .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l-1K0厂1或r=-10<r<16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C、两者均需确定1)、两者都勿需确定7 .在回归方程y=a+bx中,回归系数b表示()A、当x=0时y的期望值B、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额C、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8 .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0A、越接近于8B、越接近于一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一1或19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相关关系称为()。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10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数称为()A、零相关B、单相关C、复相关D、多元相关三、计算分析题1 .若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有关,有如下资料:机床使用年限(年)223455维修费用(元)405452646080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其相关程度。2 .根据某地区居民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数据如下:=5,ZX=I58,y=76,ZXy=2466,Z2=5100,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13、为研究新产品销售额(X万元)和利润(y万元)的关系.某公司对6个企业进行调查得出:x=225,xM823,y=13,y2=36.7,xy=593.(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b的具体含义。(3)若销售额为50万元,试估计销售利润为多少?4、某企业某种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的资料如下:月份123456产量(千件)234345单位成本(元/件)737271736968要求:(1)计算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的相关系数;(2)确定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单位成本为因变量),指出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成本下降多少?(3)如产量为6千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统计学作业(完成稿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