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1374164       资源大小:143.4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docx

    XX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第1章绪言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21.3 编制思路和原则4第2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超采状况62.1 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62.1.1 气象水文62.1.2 水文地质条件72.2 地下水资源状况102.3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112.4 地下水超采状况142.4.1 超采区分布142.4.2 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情况152.4.3 地下水超采量152.4.4 地下水超采引发的问题及危害16第3章综合整治总体布局183.1 治理范围183.2 治理原则183.3 治理目标183.4 实施进度19第4章综合整治主要任务204.1 控采压减204.1.1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204.1.2 实行全方位节水压采224.2 水源置换234.2.1 加快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234.2.2 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234.2.3 实施引黄供水提升工程234.2.4 积极推进非常规水利用244.3 修复补源24431积极开展人工回灌补源244.3.1 加强湿地建设与保护254.3.2 防治海水入侵25第5章保障措施265.1 明确分解任务,落实各方责任265.1.1 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65.1.2 力口强部门协调联动265.1.3 严格考核问责265.2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275.2.1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275.2.2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275.3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综合整治275.3.1 深化水价改革275.3.2 调整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285.3.3 推进水权水市场制度建设285.4 强化监控能力,严格依法监管285.4.1 加快地下水管理立法285.4.2 加大执法力度295.4.3 加强地下水监控能力建设295.5 广泛宣传动员,形成社会合力295.5.1 建立宣传教育引导机制295.5.2 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30第1章绪言1.1 编制目的XX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2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地下水作为我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多年平均供水量超过总供水量的40%,对保障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区域性超采,带来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枯竭、地面沉降、水质恶化、海(咸)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危及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具有水质较好、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稳定以及便于开发利用等优点,使其成为理想的供水水源;同时地下水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因此,对地下水超采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增加地下水源的储备总量,对保障我省非常时期用水和应急供水,以及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l号)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明确要求严格地下水管理保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对水土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2013年4月,国务院以“国函201349号”文发函,批复同意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要求各有关省市组织落实,省政府领导批转省水利厅抓紧编制我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水利部2015年2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函(水资源函201567号),要求已有地下水超采区的各省级人民政府将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尽快组织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提出“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严控地下水超采”。201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20122014年,在水利部统一组织下,我省完成了全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我省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分别达到10433km2和43048km2o2015年2月6日,XX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字201530号文批复同意了XX省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划定方案,要求制定措施逐步压减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为落实水利部和省政府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修复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的要求,保证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编制本方案。1.2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7号);(10)XX省南水北调条例(2015年4月1日XX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规范、规程(1)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1.286-2003);(2)地下水监测规范(S1.183200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63-2006);(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1.252-2000);(8)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DJ72-94)O3、文件、资料(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l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号);(3)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4)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5)水利部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函(水资源函201567号);(6)国务院关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349号);(7)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的通知(水资源2013305号);(8)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水利部2013年);(9)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发改农经2015110号);(10)XX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报告;(三)××省人民政府关于X×省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1530号);(12)XX省雨洪资源利用规划;(13)XX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14)XX省“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15)XX省水资源综合规划;(16)XX省水功能区划;(17)XX省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18)XX省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19)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14号);其他有关规划、标准等文件。1.3编制思路和原则(一)编制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控采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三为主”治理方针,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修复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二)编制原则1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行政分区以及浅层、深层超采区的分类分解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方政府负责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2,统筹配置、严格管理统筹配置当地地表水、外调水以及非常规水等各类水源,置换和替代超采区地下水供水水源。结合南水北调供水配套、雨洪水资源利用等工程的实施,同步实施水源替代,逐步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 .突出重点、分期实施以严重超采区、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工程沿线受水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为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先期工作的重点,根据替代水源工程建设进度,科学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分期计划。4 .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工程、法治等手段,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保证超采区治理目标的实现。第2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超采状况2.1 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2.1.1 气象水文XX省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714.5°C之间,由鲁西南向半岛递减。全省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900-1200mm之间,总体变化趋势是由鲁东南向鲁西北递增。全省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mm。由于受地形地貌、植被、气流运动等影响,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在地域上,总的趋势由东南沿海850mm向鲁西北内陆递减为550mmo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十分不均。年际之间丰、平、枯交替出现,年内降水量多集中于汛期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7%;尤其集中于7、8月份,两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3%o全省多年(19562000年)平均年天然径流量为198.26亿m3,折合年径流深为126.5mm。年径流总的变化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鲁西北平原逐渐减少。其年际、年内变化和地区分布规律大致与降水相同,但由于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在地区分布的变化比降水变化要大。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在25300mm之间。鲁中南及胶东半岛山丘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在100300mm左右,而鲁西北地区年径流深尚不足25mm。XX省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平均0.24kmkm2,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其它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分别划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片。全省干流长度大于IOkm的河流1552条,河流类型大致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XX省地下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当地地表水体的入渗补给。大气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大,但是地下水储存空间巨大,所以地下水资源具有多年调节的特点,对于稳定供水具有重要意义。2.1.2 水文地质条件一、XX省水文地质分区XX省水文地质条件大致可划分为鲁中南、鲁东、鲁西北三个分区。(一)鲁东水文地质区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鲁东迭台隆。区内基岩大面积出露,主要为各类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和少量石灰岩等;第四系仅分布于山间盆地及沿河两岸和滨海地带。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和碎屑岩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具有分布广泛但富水性弱的特点,主要接受降水的入渗补给,沿地形向河谷汇集后流向下游,补给河流或第四系或直接排泄入海,或者消耗于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渗入一径流一开采型。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主要接受降水入渗、基岩裂隙水侧渗及河水渗漏补给,沿地形倾斜方向向河谷下游径流,沿途补给河水或消耗于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及潜流入海。地下水动态类型滨海平原区一般为补给一径流蒸发型,河谷平原区一般为补给一开采一径流型。大II水图2.1.1山间盆地(谷地)地下水循环系统示意图()鲁中南水文地质区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鲁中南台隆,位于沂沐深大断裂带及其以西鲁中南山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后,沿地形坡向以潜流或泉水的形式向下游或沟谷排泄。在山前或隐伏灰岩区,岩溶裂隙发育程度高,富水性强,形成了济南泉群、明水麻湾泉、泗水泉林泉、临胸老龙湾泉等30多处岩溶大泉以及济南一长清、泰安一莱芜、淄博一青州、枣庄一羊庄等多处岩溶富水地段,成为我省城市及工农业重要供水水源地。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河水渗漏补给以及上游山区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岩溶裂隙水多以泉水或地下径流的形式排泄或消耗于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补给,径流一开采型。岩溶水循环系统见图2.1.2。该区处在华北地台的断裂沉降带,沉积了巨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形成孔隙含水层。地貌形态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泛平原。山前倾斜平原主要分布于泰沂山北部和西部山前地带,由众多大小河流冲洪积扇组成,并逐渐过渡为黄泛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具有良好的补给条件和径流条件。地下水沿地面倾斜方向流向下游,在天然状态下流入黄泛平原或潜流入海,或在与黄泛平原交接的低洼地带溢出地表,地下水动态为补给一径流一蒸发型;在现状条件下主要消耗于开采,地下水动态一般为补给一开采型。黄泛平原分布广泛,地面较平坦,富水性差异较大。由于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和泛滥,形成了多条近于平行的古河道带。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可得到黄河侧渗、引黄灌溉补给、漳渭河补源和其它河流的渗漏补给。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典型的入渗一蒸发型;而在现状条件下,地下水以人工开采排泄为主,其次为垂直蒸发排泄和向河流排泄,地下水动态类型多为补给一开采型或补给一蒸发型。鲁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见图2.1.3。2.2 地下水资源状况通常所述地下水资源量是指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水力联系密切,参与水循环且可以得到较快补充和更新的动态水量,主要是指矿化度不大于2g1.的地下淡水资源量。XX省多年平均(19802000年)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654550万11?,其中平原区905582万11?,山丘区809030万11重复计算量60062万11受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模数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平原区大于山丘区,岩溶区大于基岩裂隙区。XX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一般10-15万m3km2,局部15-20万m3km2;岩溶山丘区一般2025万m3km2,局部达2530万m3km2;一般山丘区一般510万m3km2oXX省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淡水水可开采量1255244万m3,其中平原区748353万11?,山丘区557745万11重复计算量50854万11全省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9.3万m3km2,其中平原区13.5万m3km2,山丘区7.0万m3km2o一般来讲,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丰富的区域其储存和开采地下水的条件也比较优越,可开采量也比较大。深层承压水是指埋藏深度大,与大气降水和当地地表水没有直接水力联系,循环更新非常缓慢,开采后得不到有效补充,主要消耗静储量,从而造成水位持续下降,引起地面沉降的地下水。这部分地下水可作为应急战略储备水源,不宜作为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在我省湖西平原、鲁北平原、小清河平原及潍弥白浪河下游平原区及东部沿海平原分布着部分矿化度25克/升的微咸水区和矿化度大于5克/升的咸水区。在西部地区多为散状分布,在东部、北部尤其近海地带则为成片分布。全省矿化度2g1.<M<3g1.>3g1.<M<5g1.和M>5g1.的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10035万m3a>47241万m3a>61769万m3a,地下水资源模数分别为14.9万m3km2.a13.3万m3km2.a>8.7万m3km2.ao这部分地下水可作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不计入当地地下水可开采量。XX省地下水水质状况:根据我省监测资料,平原区IV类水和V类水分别占本区评价面积的25.7%和62.0%,优于HI类水的占12.3%;山丘区以III类水、IV类水和V类水分别占本区评价面积的33.7%、27.6%、35.0%,II类水占3.7%o2.3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XX省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利用土井提水用于农田灌溉。由于受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制约,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相当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全省井灌面积仅为331.5万亩。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各级都十分重视机井建设,但打井技术比较落后,1958年井灌面积只发展到636万亩。1973年北方抗旱打井会议以后,机(电)井建设和井灌区建设迅速发展,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到1979年全省共有机电井473876眼,配套机电井384764眼,其中浅层机电井377257眼,深层机电井7507眼,井灌面积达3328万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水利普查资料,2011年XX省规模以上机电井数约812592眼。全省各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不均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一般在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山前、河谷平原和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较大,可达2030万m3kn.a,开采资源为孔隙水和岩溶水;该区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区的济南、淄博至潍坊、湖东区的济宁至兖州、胶东半岛区的龙口、福山区、中运河区的滕西山前平原和大汶河岩溶分布区,在济南市区及东郊、淄博临淄、莱芜城区等局部集中开采区超过100万m3km2.ao鲁北和湖西黄泛平原区,客水资源较丰富的引黄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一般为510万m3km2.a;无引黄条件的黄泛平原区,如冠县一莘县一临清、单县一成武一带,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达到了1520万m3km2.a;其他地区一般在1015万m3km2.ao在地下水较贫乏、开采条件较差而地表水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一般山丘区,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一般小于5万m3km2.a,在河谷地区可达到10-15万m3km2.ao地下水一直是XX省的重要供水水源。对于保障我省国民经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起到了根本作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大多数年份全省地下水开采量都超过100亿11X义省1980-2014年历年降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见图2.3.2o根据XX省水资源公报资料,近十四年(20012014年)全省年均开采地下水量102.69亿m3,平均占总供水量的45.8%o从2001年到2014年,全省地下水开采量总体上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01年:133.71亿112005年:102.67亿n?、2010年:91.31亿n?、2013年:86.86亿n?、2014年:85.99亿n?);地下水开采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也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2001¢:52.9%>2005年:48.7%、2010年:41.0%、2013年:39.9%、2010年:40.1%),详见图233。2014年全省地下水开米量85.99亿m3,其中浅层水开米量81.45亿m3,占94.7%;深层水开采量4.04亿11?,占4.7%;微咸水开采量0.50亿11占0.6%。按用水行业统计:工业用地下水量12.26亿11P,占14.3%;农业(农林牧渔畜)用地下水量54.97亿nA占63.9%;生活(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用地下水量18.76亿n,占21.8%。2014年全省总供水量214.52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58.65亿m3,外调水总用水量62.61亿11(其中引黄供水量62.41亿n?,引江水0.20亿11?),地下水供水量85.99亿n?,其他水源供水量7.28亿11可见,2014年地下水仍是我省第一供水水源。图2.3.2XX省1980-2014年历年降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图降水(充米)地下水开来-亿立方米)WO触供水(忆m3),她下水开枭量2OD1200220032004200520002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图2.3.3XX省2001-2014年总供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图2.4 地下水超采状况2.4.1 超采区分布地下水超采是指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地下水可开采量,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或环境地质灾害的现象。根据2014年完成的×X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现状×X省地下水超采主要有浅层孔隙水超采和深层承压水超采两种类型。全省共有浅层孔隙水超采区8处,涉及德州、聊城、济宁、泰安、威海、烟台、潍坊、淄博、东营、滨州等10个市,超采区总面积10433.17km2,其中一般超采区8368.23km2,严重超采区2064.94km2o按流域统计,海河片超采区面积3998.1km2,均为一般超采区;淮河片超采区面积757.8km2,均为一般超采区;半岛片超采区面积5677.27km2,其中一般超采区面积3612.33km2,严重超采区面积2064.94km2o按行政区统计,各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见表241,各超采区的分布及基本情况见图2.4.1、表2.4.2o根据深层承压水”开采即为超采”的划定原则,把现状年整个深层承压水开采范围划定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范围。XX省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分布于鲁西北黄泛平原区,总面积43408km2,涉及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滨州、德州、聊城、荷泽等8个市,分布范围详见图2.4.2。2.4.2 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情况在XX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字201530号批复的XX省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划定方案中,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包括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面积10433.2km2,其中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面积8368.23km2,严重超采区面积2064.94km2o浅层地下水限采区面积9373.8km2,禁采区面积1059.4km2o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总面积43408km,均划定为禁采区。2.4.3 地下水超采量根据XX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2014)成果,全省地下水超采量为63786.97万m3a,其中浅层孔隙水超采量为18240.67万113a,深层承压水超采量45546.30万m3a0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占64%,其次为生活用水,占22%,另外工业用水占14%。各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详见表2.4.2。根据XX省水利普查资料,截止2011年,全省共有深层承压水开采井3834眼,其中有1544眼为工业生产自备井,364眼为城镇生活用水井,1544眼为农村生活用水井,382眼为农业灌溉用水井。深层承压水开发利用量按行业分解为:工业生产占54.3%,城镇生活占16.3%,农村生活占28.4%,农业灌溉占1%。2.4.4 地下水超采引发的问题及危害一是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疏干,开采条件恶化。随着超采区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使浅层地下含水层厚度相应减少,导致单井出水量减少,甚至使机井报废。如寿光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机井出水量一般在100m3h左右,多者150m3h以上。70年代,一般出水量70m3h左右,多者100m3h,少者也有30m3h0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机井平均出水量一般在3040m3h0同时还因地下水位降低导致耗油、耗电量增加,使抽水成本大幅度提高。二是地面沉降和裂缝。鲁西北平原广大地区存在着深层承压地下淡水,受到隔水层及地下咸水体的阻隔,这部分地下水与当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联系微弱,开采后得不到有效补给,只能以消耗净储量的方式,造成地下水位持续大幅下降,从而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和裂缝等地质灾害。根据XX省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报告(20062010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德州市德城区、东营市、滨州市、聊城市、荒泽市的城区和济宁市中区出现了地面沉降,随着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面沉降的范围和沉降量也相应增加。如德州市的德城、武城、平原、陵县、宁津等县区,截至2010年,累计沉降量大于30mm的面积超过4000km2,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186.9mmo三是河道断流、泉水干枯。由于超采地下水以及降水量减少、上游地表拦蓄量增加等原因,造成我省大部分地表河流干涸时段加长,并引起了济南泉群及枣庄十里泉、临胸老龙湾泉等泉水泉流量减少甚至干枯。济南泉群于1976年开始出现停涌现象,其后曾一度连续停止喷涌达926天(1999.03.05-2001.09.17)o随着保泉力度的加大,泉域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又逐步恢复了泉水喷涌的风貌。四是海咸水入侵。由于地下水的超采,导致沿海地区海咸水大面积入侵,涉及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六个市,现状共有海(咸)水入侵区面积156Okm2。另外,地下水超采还造成了湿地萎缩、湖泊干涸、地下水污染加剧等危害。第3章综合整治总体布局3.1 治理范围本方案确定的超采区治理范围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的全部超采区范围。其中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0433.17km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43408km2o治理范围涉及12个地市共计64个县(市、区),其中涉及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的有10个市37个县(市、区)。详见表3.1。3.2 治理原则按照“总量控制、节水优先、统筹调配、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超采区的治理。总量控制:按照以供定需的方针,严格执行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制度。节水优先:地下水压采必须首先考虑节约用水,特别是充分挖掘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统筹调配:超采区治理必须以保障民生、体现社会公平为前提,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要有足够的替代水源,从而保证压采地区的供水安全。系统治理:超采区治理既要有工程措施,还要有非工程措施;既要有法规政策的保障,又要有经济手段的促进;既要加强监督管理,又要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3.3 治理目标根据国家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结合XX省地下水超采现状、有关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等,考虑到超采区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提出阶段性治理目标如下:从2015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将现状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压减50%,全省浅层超采区面积明显减小;从2020年起,再用3至5年的时间,到2025年,将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全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基本消除,部分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水位有所回升,地下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全省地下水采补平衡。各市分期压采目标见表3.2o3.4 实施进度根据超采区治理总体目标、有关地区的水源工程条件等,制定地下水压采的实施进度计划如下:到2020年,全省超采区封存备用深层承压水开采井1534眼,永久填埋深层承压水开采井383眼共压减深层承压水22773.15万方;20152025年,全省共封存备用深层承压水开采井3068眼,永久填埋深层承压水开采井766眼,共压减深层承压水45546.3万方。到2020年,全省共压减浅层地下水18240.67万方,封填井数不作具体要求。原则上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地区的自备井要分期全部封填,井灌区主要通过节水灌溉、地表水源替代等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农灌机井不要求封填,作为干旱年份的备用水源以确保粮食安全。第4章综合整治主要任务我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包括控采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三个方面。控采压减主要是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区域地下水开采量,同时实施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全方位节水,从而有效限制并逐步压减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水源置换主要是通过实施雨洪水资源利用、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引黄供水提升、非常规水利用等工程,对各类水资源进行统筹调度与优化配置,替代和置换超采区地下水水源。修复补源主要通过实施湿地、坑塘、河道拦蓄、地下水库等回灌补源工程建设,增加地下水补给量,使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4.1 控采压减4.1.1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实行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与水位双调控制度。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分年度逐级下达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建立地下水水位预警管理机制,对50个重点地下水水源地分别划定地下水位黄、橙、红警戒线,实行预警管理。建立并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地下水水资源条件,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园区建设等相关规划或方案审批的重要条件。规范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工作。对取用地下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新增取用地下水。在地下水超采区内,除居民生活用水与应急供水外,严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在超采区内确需取用地下水的,要在现有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内调剂解决,并逐步削减地下水开采量。申请在地下水超采区开采利用地下水的,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限期封停超采区地下水取水工程。按照省政府批复公布的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限期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对需要封井填埋的区域,应由所在市、县(市、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水源置换工程措施方案,并报请上级政府或部门批准同意后,与封井填埋措施同步规划、先行实施,确保后续封井填埋顺利实施。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根据成井质量、水质状况以及供水对象等情况,分别采用封存备用、永久填埋两种方式封停地下水取水工程。对成井质量高、水质状况较好的深层承压水开采井主要采取封存备用方式,遇特殊时期可应急启用。4.1.2 实行全方位节水压采大力实施农业节水。积极推广以管道灌溉为主,以微灌、喷灌为辅,灌排并举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沿黄地区积极推进渠道衬砌、IC卡控制管道灌溉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鲁中南山前平原井灌区、胶东半岛地区积极推广管灌、微灌、喷灌技术。20152020年超采区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3.2万亩;2020-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9.9万亩。工程实施后年节水量总计45779万m3o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与布局。在地下水超采区,试行“退地减水”措施,适当减少用水量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改种耐旱作物和生态树种。根据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在德州、聊城、滨州三市调整种植结构面积30万亩,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800万m3o加快工业节水改造步伐。制定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修订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到2020年,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用水达到先进定额标准。组织开展节水标杆企业和节水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20年,全省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国家标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组织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工作。4. 2水源置换坚持“先外调水、后当地水,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非常规水、后优质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充分利用水网工程,实现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四水”联合调度,置换地下水超采水量。4.1.1 加快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新建水库增容、山丘区水库、河道闸坝拦蓄及河湖水系连通等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按照XX省雨洪资源利用规划,实施峡山水库、米山水库、萌山水库、黑虎山水库、白浪河水库、贤村水库、符山水库、王屋水库等8座水库增容工程,新增库容14637万m3,新增供水能力10334万11,可置换地下水量3100.3万114.1.2 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我省南水北调配套14个单项、38个供水单元工程,加固水库6座、扩建水库14座、新建水库27座、新(改)建泵站88座,建设供水管道线路总长806km。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XX省可调江水量为146667万11到2020年,可置换地下水超采量9300万n其中浅层地下水2925万m3,深层承压水6375万m3;到2025年,置换18375万m3,其中浅层地下水6900万m3,深层承压水11475万m3o4.1.3 实施引黄供水提升工程新建一批引黄调蓄水库,改造引黄口门,提升引黄调蓄能力。根据XX省雨洪资源利用规划,实施李三尖水库、临邑利民水库、麒麟湖水库、天心水库、刘楼水库、雾蓿洼水库、金沙水库、魏楼水库、菜园集水库、曹植水库、大秦水库、箕山河水库、宝源湖水库、博兴水库、丁坞水库、高店水库、运河水库、红坛水库、大柳水库、南侯水库、前姜水库、陈集水库、鲁北水库、龙门水库、白马湖水库、田集水库、九女水库、桓台水库等28座平原水库建设工程,新增库容3.67亿n?,可置换地下水量15810万11主要置换深层地下水。4.1.4 积极推进非常规水利用鼓励再生水回用。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工程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再生水回用率。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等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对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用地下水。超采区内开发利用再生水的,不受当地用水控制指标限制。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区内再生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提高矿坑水利用程度。积极推进矿井疏干排水的综合利用,加强洗煤废水的循环利用,开采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矿井回灌用水、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等要优先使用矿坑水。积极推动海水利用。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可将淡化海水作为企业生产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在沿海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大力推广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4.3修复补源4.3.1 积极开展人工回灌补源修建蓄水坑塘,实施坑塘清淤、岸坡平整、扩挖引水沟渠建设,充分拦蓄灌溉尾水以及雨洪径流,在保障水质安全的前提下,补源地下水。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原有机井或新建一批回灌井,结合现有排水沟道,通过疏浚、扩挖等形成渗水廊道,加大渗水面,回灌补源地下水。4.3.2 加强湿地建设与保护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确定县级以上湿地保护名录,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地下水源涵养空间,己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与保护,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实施济南黄河湿地生态保育区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和小清河沿岸湿地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和滨海湿地保护修复、采矿塌陷区湿地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重点工程,保护湿地992万亩,恢复湿地536万亩。到2020年,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4.3.3 防治海水入侵在遭受海水入侵威胁的滨岸河口地带,修建拦河闸、防潮堤坝以及生态型海岸防护工程;在地质条件适当的地区建设径流调节型生态地下水库工程,提高淡水水位,遏制海水入侵。规划建设老母猪河地下水库、弥河地下水库、黄旗堡地下水库、白浪河地下水库、潍河地下水库、龙河沽河地下水库等多座地下水库,新增供水能力1.4亿nA可置换下水量420Om3。第5章保障措施5.1 明确分解任务

    注意事项

    本文(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