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知识竞赛题库.docx
地质基础知识竞赛补充题库一、名词解释矿物: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类质同象:在一种晶体的内部结构中,某些质点被性质类似的他种离子或原子以各种比例相互置换或替代,而晶体结构类型和化学键性基本不变的现象。同质多象:一种物质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晶体结构存在的现象,如金刚石和石墨。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按一定的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的称断口。岩石: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显晶质结构:又称全晶质结构。是指火成岩中的矿物晶体颗粒肉眼或20倍放大镜能分辨的雌;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者。是指全部或大部由隐晶物质和坡璃组成的全岩结构。岩石中矿物晶粒极为细小(小于0l毫米)。自形晶:矿物晶体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称自形晶;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水平层理:水平层理的特点是细层界面平直且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波痕: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胶结物:胶结物指成岩期在岩石颗粒之间起粘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余结构:又称残留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仍然保留的原岩结构。变晶结构:是一种因变质作用使矿物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结晶分异:指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它是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先后结晶和矿物比重的差异导致岩浆中不同组分相互分离的作用。又称分离结晶作用。地壳: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圈层。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温压,流体等条件变化时,使原岩在固态条件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地震: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整合: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层面平行,地层内化石演化连续,地层时代连续,岩性变化反映出沉积环境的连续变化。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背斜向斜节理断裂: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平移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的断层。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二、填空题1 .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不同的级别。2 .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Si)、(O)和(Al);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长石)和(石英);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硅酸)盐类矿物。3 .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光学)、(力学)等物理性质。4 .下列矿物常见单体形态特征分别是:石榴子石为(粒状);角闪石为(柱状(或针状);辉石为(短柱状);橄榄石为(粒状);长石为(板状);石英为(柱状)。5 .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方解石为(三组完全解理);黑云母为(一组极完全解理);辉石为(两组中等解理);长石为(两组完全解理);石英为(无解理);橄榄石为(一组不完全解理)。6 .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石英为(7);刚玉为(9);磷灰石为(5);白云母为(2)o7 .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自然硫为(自然元素类);磁铁矿为(氧化物类、);方铅矿为(硫化物类);萤石为(卤化物类);重晶石为(硫酸盐类);和蓝闪石为(硅酸盐类)。8 .除一盘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磁铁矿的(磁性);滑石的(滑感);石墨的(滑感)和(染手);云母的(弹性)。9 .各类火成岩的Si02含量分别是:超基性岩为(v45%);基性岩为(4553%、);中性岩为(5265%)和酸性岩为(65%)。10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母岩风化后的产物)、(宇宙物质)、(火山物质)及(生物作用的产物及生物遗体)等方面。11 .沉积岩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印痕)等。12 .区别石灰岩与石英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如有(起泡)反应的则为石灰岩。13 .区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有(强烈起泡)反应者为石灰岩,仅有(微弱起泡)反应的为白云岩。14 .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15 .写出下列不同变质作用类型所形成的代表性岩石:热接触变质的(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的(矽卡岩);区域变质的(板岩)和(千枚岩)等;动力变质的(断层角砾岩)。16 .矽卡岩是(中酸性)或(基性)岩浆侵入于(碳酸盐)围岩中经(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变质岩。17 .火成岩和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转变成变质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经(外力地质)作用可转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岩浆)作用可转变成火成岩。18 .根据岩浆冷凝固结时的环境不同,可把火成岩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19 .决定岩蓝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四类。20 .熔岩的粘性主要取决于熔岩的化学成分和(挥发份)、(温度)等。21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22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活动)等作用。23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的。24 .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或大理岩则是(接触热)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接触交代)变质的结果。25 .板岩、(片岩)、(千枚岩)和片麻岩是最常见的区域变质岩。26 .变质反应常包括(水)和二氧化碳的释放。27 .页岩接触热变质后变成一种致密而无面理构造的岩石叫做(角岩);28 .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负变质岩)。29 .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三叶虫)。三、选择题1.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d)a.石英、玛瑙、煤、云母;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d.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2 .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a.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b.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c.钾长石、石英、白榴石、钙长石;d.橄榄石、钙长石、辉石、角闪石。3 .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a.形成深度;b.矿物成分;c.颜色;d.结构构造。4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一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一成岩。5 .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a.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b.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c.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d.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6 .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0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7 .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矿物组是()0a.辉石、角闪石、长石、方解石;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绢云母;c.长石、辉石、角闪石、红柱石;d.石墨、黄铜矿、磷灰石、萤石、石盐。8 .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金刚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9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矿物成分;b.岩石结构;c.岩石构造;d.岩石颜色。10 .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出现?()a.黑云母;b.石英;c.钾长石;d.钙长石。11 .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oa.石英;b.白云母;c.辉石;d.钠长石。12 .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a.扩张板块边界;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c.活动的俯冲带;d.古老造山带。13 .枕状熔岩形成于()。a.水下的熔岩喷发;b.陆地的熔岩喷发;c.熔岩台地;d.炽热的火山云。14 .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a.水蒸气;b.氨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5 .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a.同化作用力.熔离分异;c.结晶分异作用;d.混染作用。16 .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17 .碎裂岩是动力变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于()和()a.沿断裂带机械变形的结果;b.作为岩石接近熔点的塑性变形;c.与花岗岩侵入有关;d.与断裂附近密集的节理有关。18 .下列哪一个不是变质作用的产物。()。a.变斑晶;b.眼球花岗岩;c.斑晶;d.麻粒岩。19 .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a.化学成分不同;b.矿物成分不同;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d.色率和比重不同。20 .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a.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四、是非题1 .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X)2 .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X)3 .矿物都具有解理。(X)4 .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X)5 .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X)6 .矿物的颜色与其成分有关。()7 .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X)8 .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X)9 .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X)10 .橄榄石常出现在基性、超基性岩中。()11 .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X)12 .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属于同质多象矿物。()13 .某火成岩含50%的Si02,即其含50%的石英。(X)14 .橄榄石具白色的条痕。()15 .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X)16 .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X)17 .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X)18 .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X)19 .火成岩根据Si02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20 .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21 .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X)22 .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23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X)24 .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X)25 .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X)27 .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X)28 .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X)29 .新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X)30 .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X)31 .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X)32 .岩浆作用觉质作用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作用。()33 .溶解到岩浆中的挥发作用性物质实际上也是岩浆的物质组成部分。()34 .溶解到岩浆中的气体对岩浆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35.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36 .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37 .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X)38 .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块状熔岩。(X)39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40 .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尤以酸性岩浆为甚,它们喷发时常很猛烈。(V)41 .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X)42 .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X)43 .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X)44 .一旦晶体从岩浆中形成,它就不再与残留的熔浆发生反应。(×)45 .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处压力值也为零。(X)46 .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X)47 .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48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49 .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50 .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X)五、问答题1.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内动力促使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滑移、升降、分裂和碰撞聚合,导致地震,岩浆上涌和喷发,形成岩浆岩和变质岩,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造成海洋盆地和大陆高地以及区域性地面起伏等。而外动力则对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面准平原化,同时造就表生的矿物和沉积岩。在一些长期连续下陷(内动力作用为主)的低洼地带,可以堆积起上万米厚的沉积岩,其下部岩层在地下深处环境中会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甚至被熔融而形成岩浆,显然,这已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而不停地作用,推动着岩石圈的演化和发展,使地表形态、矿物、岩石和矿床以及地质体的构造变形不断地变化和改造。4.矿物的颜色与条痕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用条痕色作为鉴别某些矿物的依据?在利用条痕色鉴定矿物时要主要哪些问题?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现颜色。条痕: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粉末颜色。因为矿物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它色和假色不是矿物本身颜色,会妨碍正确判断矿物的类型,而同一种矿物只有一种条痕色,利用条痕色可以避免假色、它色的干扰。观察条痕时要注意:要在干净、白色无上釉的瓷棒上进行,试条痕时不要用力过猛,只要留下条痕即可;硬度大于瓷棒的矿物一般不留下条痕,需碾成细粉末观察;浅色矿物的条痕多为浅色、白色,对鉴定矿物意义不大。6 .岩浆和熔岩有何区别?岩浆活动有哪几种方式?从火山口或火山裂隙喷出到地表丧失了部分气体的流动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岩浆中挥发份要多于熔岩。侵入和喷发。7 .你怎么鉴别一块岩石是变质岩或不是变质岩?首先观察其结构、构造。一般变质岩具有特征的结构和构造,如片麻状、片状、千枚状、糜棱状构造,变余结构O其中的片状、针柱状矿物有无定向性排列的特征,一般变质岩中这些矿物会发生定向排列。其次观察有无特征的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矽线石、蓝闪石等。8 .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成因。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T,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其间存在着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地层形成后,发生地壳运动,原有的地层褶皱上升,岩石受到风化、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然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上下地层间以一定的角度斜交,同样存在沉积间断。9、简述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先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深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的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先形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沿着地球内部的薄弱带向上运移,在地表或地下凝结形成岩浆岩。10、仔细阅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km1)指出断层、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岗岩体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Jl顺序;从早到晚为褶皱一角度不整合一花岗岩体一断层一平行不整合2)花岗岩体、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花岗岩体:J后,K2前角度不整合:P后,J前3)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褶皱:P后,J前断层:岩体形成后(J后),K2前11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同:都代表了一次沉积间断。异:平行不整合表明先后两次沉积期间地壳运动主要以升降为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变形,一般沉积间断时间较短;角度不整合表明沉积间断期间地壳发生抬升并发生变形。12花岗岩的一般特征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及微斜长石(钾碱)。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有些具有斑状、斑状结构。13简述变质岩的类型,并列举其代表性岩石根据原岩类型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即: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按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把变质岩分为下列岩类。区域变质岩类,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片岩、板岩、片麻岩)热接触变质岩类,由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斑点板岩等。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矽卡岩)。动力变质岩类,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等。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如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14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有何特点?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的方式有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和层裂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尉三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大气中的氧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使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和过程。分为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