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24春《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答案.docx
-
资源ID:1382207
资源大小:21.8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大2024春《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答案.docx
3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40、社会保险是对(将来风险)的预防,社会救助是对(现实贫困)的救济,社会福利供应的是(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4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说明人类学习活动、学习实力的权威学说42、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43、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44、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45、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教化制度)46、须要的特点包括(须要的必定性须要的客观性须要的社会性)47、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城乡的一体化发展)48、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宝、声望、权力)49、(人际关系密切)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5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二、单选题1、“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库利)。2、须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马斯洛)。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4、“工作安定”属于哪一种社会须要(平安的)。4、以下哪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春游)。6、其次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的冲突)。7、中国城乡发展的志向目标为(城乡对立)。8、手段一一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二此为(创新)。9、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的是(环境问题)。10、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11、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丁伯根)。12、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科学家是(韦伯)。13、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限制属于哪种类型(非正式限制)。14、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安排生育)。15、“社会是从简洁到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的观点(社会进化论)。16、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高校任讲师,这种流淌称为(水平流淌,17、“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乐主义)1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19、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托夫勒)20、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迪尔凯姆)21、本世纪40-50年头,西方社会学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社会均衡论)22、人文区位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的23、一个人同时担当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盼发生了冲突,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24、文化是指(人类创建的全部财宝)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须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接着社会化)26、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实力,这是(不充分就业)2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的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依附理论)电大2024春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综合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 .社会学学科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理论学、经济社会学、应用社会学)3 .依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分为(竞争、合作、冲突、顺应)四类4 .中国农夫的生活特征有(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5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嬉戏群体)三种形式6 .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阶段)7 .冲突的根源是(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特点是(破坏性)8 .集体行为的特征有(非织织性突发性反常性)9 .从家庭结构角度,常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它家庭)10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11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概念家庭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12、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是(社会限制)现象13、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宝声望权力)14.说明社会分层的三个理论(功能论须要论天才论)15、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16.社会流淌按流淌方向划分有(水平流淌垂直流淌)17、社会流淌按流淌主体划分有(个人流淌、家庭流淌、群体流淌)18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项内容19 .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20、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重人性轻规则)2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通过一手续加入的成员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必要的物南设备)22、就形态而言,整体目标较为(.宏观概括笼统)部门目标较为(具体明确)23、说明贫困问题的理论有三种(.贫困的恶性循环论贫困文化论社会环境剥夺论)。24、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库利)引入了“镜中自我”25、(米德)是符号相互作用的开创者26、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制、种姓制、阶级)27、失业有(显性失业、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28、在探讨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罗马俱乐部)29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1891)30、社会学家、将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31、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Y理论)32、人的社会须要是作为本教科书(逻辑起点)33、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按(五行相胜)的循环依次进行的34、社会的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35、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分是(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36、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起先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头)37、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38、霍桑试验得出的注明结论:人是(社会人)(2)它的目标简洁、明确。(3)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密切。(4)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整。E、社会成员的可代替性强。10、城市社区的特征:(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2)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3)成员的异质性高。(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调淡薄。(6)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困难。1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I)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12、道德的社会限制作用:(1)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包含着会一个人人格进行优劣评价的要素,道德比习俗具有更强的约束和限制力。(2)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3)道德的约束力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更时期,道德的限制力更受到挑战。13、社会限制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保持社会安定,统治阶级或社会利益的代表力气就要对越轨行为进行限制。(2)维持正常生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要动用社会限制手段对破坏生活秩序者予以约束制裁,缺乏这种限制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3)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就不能顺当发展。社会的正常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是依靠社会限制来达到和保障的。(4)社会限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限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另外,僵硬而有力的社会限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僵硬的社会限制经常会积累冲突,酿成更严峻的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发挥社会限制主动功能时,要留意它的反功能。14社会工作的功能:(I)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2)挖掘受助者潜能,促进其发展;(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15、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意无劳动实力者的基本生活须要,保障其生活的平安;(2)维护社会稔定:三、筒答题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I(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2)社会学的探讨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3)社会学探讨方法上的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公的过程中去进行探讨。(5)社会学特别重视社会调查。2、社会交往的意义I(1)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2)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3)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3、社会群体的特征:(I)社会群体具有干脆、明确、长久的成员关系。(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3)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盼与行动实力。4、社会须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须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特别关键的位置(1)社会须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主动的动力源泉。(2)社会须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须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5、社会化对特性形成的影响:人的特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1)特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特性形成是有影响的。(2) 一个人的特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特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6、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有三个相辅相成的标准,那就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财宝、声望与权力。(1)财宝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与劳务的实力,即把收入作为划分社会阶段、阶层结构的经济标准。(2)声望是指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敬重,这是社会标准。(3)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使遇到反对的状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7、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A、它是自然形成的。B、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C、一般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D、成员关系带有深厚的感情色调。E、把满意成员需求放在首位。8、合作须要的条件:(1)合作者具有一样的目标。(2)合作者具有相近的相识。(3)合作者具有切实的行动。(4)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种利益的结合,为了使得合作能够顺当进行,必需实行相应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则,保证各方在目标达成后,各自能够获得的相应的利益。9、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I)它是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群体。四、论述题1、试述“经济人”、“社会人”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应的管理策略I答:“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认为工人是为挣钱来工厂做工。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把工人看成机器而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认为工人不仅是为钱而来,而且具有多方面要求,并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主动性的确定性因素,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赐予基本关切,激发他们主动性,提高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有巨大影响2、试述社会舆论的社会限制作用:答:社会舆论是一种公意,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因此,它对少数人的言行具有肯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限制作用。具体来说,社会舆论可能产生两种限制效果。(1)当社会舆论代表社会正义的一种正确看法时,它有主动的社会限制作用。“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就是指此种状况。(2)但是,社会舆论未必总能对社会现象赐予正确评价,特殊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是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变更自己的做法,这是舆论的限制作用就属于消极了。3、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实质、危害及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答:(一)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仍旧特别严峻,人口问题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人口数量浩大。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由东往西渐渐降低,分布很不平衡。(2)人口素养低。不管是受教化程度,还是婴儿死亡率,残疾人占有比例都显现出我国人口素养的不高。(二)产生人口问题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治缘由导致(2)人口惯性(3)文化及社会因索的影响。(三)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危害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定会带来严峻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老龄化群体快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带来重要影响。(四)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点:(1)限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素养。主要要靠立法和教化改革来提高人口素养。(3)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宝可以干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兴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可以创建更多地就业岗位,供应更多的劳动机会,干脆缓解过剩人口压力。4、试述马洛斯需求层次论:答:(1)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是从人的须要动身,探讨调动人的主动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须要极少达到完全满意的状态;其次,一个欲望满意后另一个快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马斯洛把人的须要分成五个等级:生理须要、平安须要、归属和爱的须要、自尊的须要、自我实现的须要。(4)这五种须要的关系是:须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较低级的须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意之后,较高级须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须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高级须要比低级须要更能长久地激励人。可以同时部分满意几种须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须要。并不是全部的人的须要都按这个依次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马斯洛把须要的满意看成是重要的。(5)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较好说明了人的须要的变更规律及人的主动性产生的具体缘由。在微观分析上,肯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须要理论。5、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3)爱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实力,刺激劳动潜力:(4)促进社会公允和社会进步。(5)社会保障的反功能。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或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在实行高福利状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求进取。16、社会制度的功能:(1)满意人类社会生活的须要。(2)供应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3) 对社会起整合作用。(4)传递社会文化。17、推断越轨行为的标准:(1)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2)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3)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怜悯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4)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适用于行为者的群体或社会的规范,这要考虑很多具体因素。这样判定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卜.行为者应遵守的行为规范。18、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实质及解决途径: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表现为人口数量多:素养低。成因有:政治缘由;人口惯性;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A、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和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B、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定会带来严峻的就业问题。C、人口文化程度低,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D、老龄群体快速扩大,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A、限制人II数量。B、提高人口素养。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措施:劳动就业问题是批地劳动年龄内有劳动实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主要有:A、发展生产,创建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建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B、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激励集体、个体经营,这对缓解就为大力有很好的作用。C、接着限制人口增长。为了不使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严格限制人口是特别重要和迫切的。D、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为了不使失业和待业问题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必需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20、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1)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依据,是组织担当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担当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才能正常运转。(2)目标是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分的标准。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各种纷繁困难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3)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依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任务,形成工作关系。(4)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组织成员的力气。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气。(5)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凹凸。(6)组织内部解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即它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当运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志向型的。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更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事实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更,预先的具体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主动性,影响组织效率。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全部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受无例外地普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