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24西方经济学考试章节复习资料.docx
其次章1 .需求与需求函数所谓需求是指个人或全部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确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情JB并且有实力购买的数量.驾驭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实力,二者缺一不行.留意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需求函数是指需求*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公式为:Qd=(P,Pr,M,F,t)参见教材P232 .需求定理(需求规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削减,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更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叁见教材P233 .需求曲线的特点把需求量和价格变更状况用坐标表示,就可得出需求曲线.其特点为:第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需求,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更;其次,需求曲线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第三,需求与需求量意义不同.在经济分析中,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常,家庭支配购买的数量;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如收入、消费者偏好等也影响需求量.但需求,主要是由价格确定的.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状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削设,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每一条需求曲线代表一种需求,离原点越远,则需求越高;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状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盘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曲线上的移动,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右下方移动,需求削减,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左上方移动.第四,需求曲线不只一条,可以有多数条,离原点的越远,需求越高;反之,需求越低.看见教材P24,图2“4 .供应与供应函数所谓供应是指个别厂商在确定时间内,在确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情JB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驾驭两个条件:一是厂商情JB出售: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行.供应函数是指供应*和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公式为:Q=(P,Pr,C,N,t).叁见教材P255 .供应定理(供应规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应卡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应削M,这种供应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更的关系称供应规律或供应定理.叁见教材P256 .供应曲线的特点第一,供应曲线向右上方做斜,斜率为正,表明供应量与商品价格成同方变更;其次,供应曲线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第三,供应与供应*意义不同.在i济分析中,供应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常,厂商情愿或支配供应的数篇在现实中,影响供应的各种因素如如成本、生产技术等也影响供应*;但供应量是主要由价格确定的.供应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状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应的变动,表现为叁个供应曲线的移动,即供应增加,供应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供应削减,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每一条供应曲线代表一种供应;供应: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状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应篇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曲线上的移动,即供应增加,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右上方移动,供应削减,供应曲线上的点向左下方移动.第四,供应曲线不只一条,可以有多数条,离原点的越远,供应越高;反之,供应越低.叁见教材P26,图'27 .均衡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应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应,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确定的.弁见教材P27,图2-3需求变更对均衡电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状况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上方移动,需求削减,需求曲线左下方移动:叁见教材P28,图2<供应变更对均衡电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状况下,供应增加,供应曲线右下方移动,供应削减,供应曲线左上方移动.弁见教材P29,ffl2-58 .供求规律(供求定理)当需求量大于供应上时,价格上升,均衡产:增加;当需求:小于供应-时,价格下降,均衡产*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更的详细规律.参见教材P289 .弹性的含义及其计靠公式需求的含义与公式弹性是指两个变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量变动率的对比.公式:E=_仝鱼X三AT/AY弹性系数是指反映自变公变动引起因变丝变动的程度,或因变加对自变上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用E表示.弹性分为点弹性和孤弹性所谓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支的变动率对自变*的变动率的对比,是指函数战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初所谓孤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率的对比,是指函数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1+02)/2_kX-X21.XX+X2)f2一XKi+K2参见教材P30-3210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相对价格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削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尸/尸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I(1) Ed>l表明需求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更反应猛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确定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档消费品.(2) Ed=I,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4,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状况.(3)Ed<l,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更对价格变更反应蝮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确定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 Ed=O,表明需求尤为一常尤,表明需求M不随价格变更而变更,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5) Ed=,表明价格为确定的状况下,需求篇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斗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M无限大.参见教材P32-34,图2-71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索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假如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意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洋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行能有其他用途,需求:不会增长很多.(4)运用时间.运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运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叁见教材P3412 .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上相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削减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削M的百分比.计算公式,e"Z777-7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EM>1.这表明需求急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公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称为收入富有弹性.(2) EM=I,表明需求,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称为收入单一弹性.(3) EM<1.表明需求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收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4) EM=O.表明需求量为常量,不M收入的变更而变更,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5) EM<0,表明需求急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更,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削减.收和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叁见教材P36-37,图2-913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篇的增加或削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Faz加QB_XQBXFAPa/PalQB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1) EB>O.这表明B商品需求公和A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有两种状况:商品价格下降,A商品需求量增加,B商品需求量削WbA商品价格上升,A商品需求削减,B商品需求增加;这类商品被称为相互代替商品,筒称互代品.如米与面等.(2) EAB<O.这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有两种状况;A商品价格下降,A商品需求量增加,B商品需求量增加:A商品价格上升,A商品需求削减,B商品需求量削减;这类商品被称为互为补充商品,筒称互补品.如汽车与汽油等.(3) EAB=O.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A商品需求量是一常,即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无关,或A商品价格变更对B商品需求无影响;这类商品被称为无关商品,简称无关品或独立品.叁见教材P38-39,图2/014 .供应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供应价格弹性是指供应汽相对价格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IsI供应量增加或削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_SQsQsPEg=0XP/PjpQs供应价格弹性的类型:(OES>1.表明供应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E对价格的变更反应猛烈,称为供应富有弹性.供应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2) ES=U表明供应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应单一弹性.供应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3) ES<1.表明供应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量对价格的变更反应曼和.供应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b称为缺乏弹性.(4) ES=O.表明供应量是一个常,不随价格变更而变更,供应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5) 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应:无穷大,供应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叁见教材P4041,图2-1115 .影响供应弹性的因素(1)生产的难易程度.倚洁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应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应弹性小.(2)生产要素的供应弹性.生产要素供应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应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应弹性小,商品的供应弹性也小.<3)生产接受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应较难,商品的供应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应相对前洁,商品的供应弹性较大.(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简洁保管的商品,增加供应简洁,其供应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应困难,其供应弹性较小.弁见教材P41-4216 .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依据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态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假定条件:(1)假定是一种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因=与任何厂商和消费者都不能影响产量和价格.(2)本期产丝不影响本期商品价格,本期产木Qsl确定于前期价格PtT,即前期商品价格确定本期供应*(3)商品本期的需求:Qdt确定于本期价格Pt,即本期需求公Qdt取决于本期价格Pt(4)供应侬价格的反应存在时滞.(5)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不存在时滞,价格变动马上引起需求变动.(6)商品本身不易保管,必需尽快出售.其中其次、三条是最基本的.叁见教材P4317 .蛛网理论的类型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小于需求弹性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终复原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叁见教材P43-44,图213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大于需求弹性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木波动越来越大,H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参见教材P45-46,图2-15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叁见教材P4647,图2-1718 .蛛网理论的应用企业可以运用蛛网理论,对市场供应和需求均衡作动态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产盘决策.如应当按上述蛛网类型做出相应对策: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收敛型蛛网时,企业应把产量确定在均衡点上,以防价格和产木波动;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发散型蛛网时,企业应RI确地把握价格、产*变动趋势的转折时机,实行敏捷对策,产尤应随价格上升或下降,而扩大或削减,以便增加收入、削减损失;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封闭型蛛网时,企业应依据产,价格相同幅度变动的规律,确定与之相应的产木政策.蛛网理论的确对说明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产木和价格波动的状况,有确定作用.但这个理论也有缺陷.主要是上期价格确定下期产量这个理论不很精确,因为实际价格和覆期价格不相吻合叁见教材P47一、名词说明题1 .需求:是指个人或全部消费者在确定时间内,在确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情髭并且有实力购买的数量.2 .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削减,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更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3 .供应:供应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确定时间内,在确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情JB并且有商品出售的班4 .供应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应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应*削减,这种供应效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更的关系称供应规律或供应定理.5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应价格相等,同时需求公和供应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确定的.6,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7 .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限制通货膨滕.8 .弹性:是指两个变: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变动的对比.9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相对价格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增加或削流的百分比.10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相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削减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加的增加或削减的百分比.11 .供应价格弹性:是指供应量相对价格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应抬增加或削战的百分比.12 .蛛网理论: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依据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态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3 .收敛型蛛网:是指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小于需求弹性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的波动越来越小,最终复原均衡时的蛛网.14 .发散型蛛网:是指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大于需求弹性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的蛛网.15 .封闭型蛛网:是指当供应弹性的确定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确定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的蛛网.二、单项选算题1.A2.C3.B4.B5.C6,B7.B8.C9.D10.A11.C12.A13.14.C15.C16.C17.B18.C19.B20.A三、多项选择题1.BD2.ACDE3.ACE4.BD5.ACDE6.BDE7.BC8.CE9.ABD10.ABCE11.ABDE12.ABDE13.ABCE14.BC15.BE16.ACDE四、推断分析题1.×2.×3.Q4.×5.×6.Y7.×8.9.×10.×11.X12.X13.14.X15.X16.X五、计算总1 .令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应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解:已知:P=30-4Q,P=20+2Q价格相等得:30-4Q=20+2Q6Q=10Q=1.7代入P=3O4Q,P=3O-4×1.7=232 .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M,Q为需求数,M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M=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解,已知:Q=2000+0.2M,IM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依据公式:分别代入:&=Q/Qkf=ATXTQ=O.2X5000_0332000÷O2x5000Er=0/0_4QX=O.2Xl=0.6Af/AfQ2000+O.2×15OOOE.=QfQX=O.230000_c*f/AfQ2000-0.2300003 .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I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当实行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已知:P+3Q=10,P=I将P=I代入P+3Q=10求得Q=3已知:当P=I时的需求弹性为1/3,属缺乏弹性,应提价.六、问答题1 .简述需求规律与供应规律一般状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M削减,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这种需求数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更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应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应*削般,这种供应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更的关系称供应规律或供应定理.(叁见教材P23、25)2 .倚述供求定理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应,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更的详细规律.(参见教材P28)3 .借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应价格相等,同时需求和供应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确定.在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确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缘由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应曲线的变动,必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应的变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更,都能引起需求,的变更,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更.供应变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成本、自然条件和时间等因索的变更,都能引起供应量的变更,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更.(参见败材P2729)4 .债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类型:(1) Ed>l表明需求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更反应猛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确定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 Ed=I,表明需求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状况.(3) Ed<l,表明需求: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变更对价格变更反应级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确定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 Ed=O,表明需求加为一常量,表明需求加不随价格变更而变更,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5) EdF,表明价格为确定的状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斗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无限大.参见教材P33图2-7影响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假如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意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普代品数目越多、鲁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普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行能有其他用途,需求:不会增长很多.(4)运用时间.运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运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索,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叁见教材P345 .前述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OEM>1.这表明需求公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称为收入富有弹性.(2) EM=I.表明需求,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称为收入单一弹性.(3) EM<1,表明需求篇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对收入变更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收入需求曲线的解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4) EM=O.表明需求盘为常量,不M收入的变更而变更,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5) EM<0.表明需求盘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更,即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削减.收和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叁见教材P36-37图2-96 .倚述供应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类型:(1) ES>1.表明供应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就对价格的变更反应猛烈,称为供应宫有弹性.供应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2) ES=I.表明供应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应单一弹性.供应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3) ES<1.表明供应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应量对价格的变更反应最和.供应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4) ES=O.表明供应量是一个常,不随价格变更而变更.供应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5) 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应盆无穷大,供应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叁见教材P4041图'11影响因素:(D生产的难易程度,简洁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应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应弹性小.(2)生产要素的供应弹性.生产要素供应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应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索供应弹性小,商品的供应弹性也小.(3)生产接受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应较难,商品的供应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应相对简洁,商品的供应弹性较大.(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倚洁保管的商品,增加供应简洁,其供应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应困难,其供应弹性较小.参见教材P41Y27 .蛛网理论及应用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依据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态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企业可以运用蛛网理论,对市场供应和需求均衡作动态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产量决策.如应当按上述蛛网类型做出相应对策: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收敛型蛛网时,企业应把产量确定在均衡点上,以防价格和产,波动;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发散型蛛网时,企业应精确地把握价格、产,变动趋势的转折时机,实行敏捷对策,产加应M价格上升或下降,而扩大或削设,以便增加收入、削减损失;当商品的供求变更趋于封闭型蛛网时,企业应依据产*价格相同幅度变动的规律,确定与之相应的产,政策.蛛网理论的确对说明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产*和价格波动的状况,有确定作用.但这个理论也有缺陷.主要是上期价格确定下期产囊这个理论不很精确,因为实际价格和颈期价格不相吻合叁见教材P4X7教材48页:EM2=0.2×15000/5000=0.2×3=0.61 .解: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Ed=I.2(1)Ed=1.5(2)价格下降PP=10%依据价格弹性公式:Bd=-QQ÷PPQQ=-Ed×PP=-1.2×-0.1=0.12(1)QQ=-Ed×PP=-1.5×-0.1=015(2)答,该商品需求*的变动率为12%-15%.2 .解:已知:需求收入函数Q=2000+0.2M,Q/DM=O.2MI=100OO元:M2=15000元格MI=100OO元IM2=15000元代入需求收入函数Q=2000÷0.2M,求得:Q1=2000+0.2×10000=2000+2000=4000Q2=2000+0.2×15000=2000+3000=5000依据公式:EM=QQ÷MM=QM×MQBMl=O.2×10000/4000=0.2×2.5=0.5答,当M为100OO元和15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分别为4000和SOOO1当M为100OO元和15000元时需求弹性分别为0.5和O.63.解:已知:市场上有100o人,对X商品的需求方程为Qd=8-P1有100个厂商,对X商品的供应方程为Q8=-40+20P将市场上有1000人,代入X商品的需求方程为Qd=8-PtKM)个厂商,代入X商品的供应方程为QS=-40+20P分别求得:TD=100O(8P)=S(M)O-100OPTS=100(-40+20P)=4000+2000P均衡价格:TD=TS8000-1000P=4000+2000P3000P=12000P=4将均衡价格P=4代入TD=100O(8P)=80001000P或TS=100(40+20P)=-4000+2000P求得均衡产骨:Q=100(40+20P)=4000+2000P=-4()00+2000×4=4000答:X商品的均衡价格是4,均衡产汽是4000.第三章1 .效用及效用理论效用是指商品满意人的欲望和须要的实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T5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是指按I、2、3等基数来衡鱼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确定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其次、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依次的方法.基数效用接受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接受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 .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确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Q)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确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篇.“边际”是西方段济学中很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理解“边际”时要留意:第一,为际”表示的是两个交*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交就是自交加与因变其次,“边际”表示增=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变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削减;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dTUMU=图3-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篇的增加,其该物品满意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确定需求定理:即需求,和价格成反方向变更.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情慝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设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更,这就是需求定理.4 .消费者剜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情JB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是一种主观感受.图32消费者剜余消费者均衡是探讨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探讨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两个问题:第一,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消费者的噌好是既定的;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购买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P1X1+P2X2+PnXn=M限制条件其次,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一个常数.MU1P1=MU2P2=MUPn均衡条件假如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A和B,则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限制条件可以倚化为:MUATPA=MUB/PB=均衡条件PAXA+PBXB=M限制条件消费者在收入既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假如购买的两种商品能同时满意这两个条件,这时,消费者就不再调整购买A物品与B物品的数:,从而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以上分析就是基数效用论的边际分析方法.5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意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函数公式是:=r(x,)式中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数,I为效用函数,代表确定的效用水平,成满意消费者程度的水平.图3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做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其次,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确定值是递减的;第三,随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很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6 .商品边际售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意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图第5商品边际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上随意一点的商品普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确定值.随意两种商品的边际售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斜率为负的无差异曲线存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它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得到单位X商品的增加,放弃Y商品数篇是递减的.7 .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可能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组合.算线公式是:8 .消费者均衡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点就是把无差异曲线和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售线必定与多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在这个相切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XY=PX/PY,这就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图¥7消费者均衡这种均衡条件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所表述的均衡条件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样的问题.9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獐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变更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更.我们把由于收入变更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书中38图)在图形中,收入增加,颈算线A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为AIB1.与无差异曲线UI相切,收入削减,预售线A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为A2B2,与无差异曲线U3相切,这些切点的连线就是收入消费曲线.10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更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更.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更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这又分两种状况:1)收入不变,X商品的价格不变,Y商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预算线围围着B点不变,向下(A2)或向上(AD移动.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这些切点的连线就是价格消费线.2)收入不变,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覆算线围圉着A点不变,向左(B2)或向右(BD移动.与不同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这些切点的连线就是价格消费线.11 .物品的分类:技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我们把商品分为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在正常商品当中又分为必需品(收入增加需求: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来越小)和奢侈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来越大);低档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反而削减);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陵斜12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交,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加,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如X)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X商品数*的增加或削减.13 .正常物品的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D依据已知条件做图:已知X、两种商品,消费可能线是、1,无差异曲线是Ul,消费者均衡时所购买的X商品的数量是XI.现在收入不变,Y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格下降,则消费可能线向右移动为'2,与更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此时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所的买的X商品的数,是X2.1)做图,图3-10收入效应和普代效应2)作图分析:商品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可能性线由Nl移动至N2,此时做一条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l相切,而与新的消费可能性线N2平行的虚线N3(这条无差异曲线事实上并不存在,故以虚线表示),表明在这条消费可能性线上,满意程度与原来相同.3)进一步作图分析:X商品的下降致使X商品消费增加(从原来的Xl增加到X2),X1X2就是商品X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总效应.在这个总效应里,有一部分是普代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状况下,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就是X商品数从Xl增加到X3部分(X1X3),有一部分是收入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其数从X3增加到X2(X3X2).因为是正常物品,所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是正的.4)正常商品的普代效应XlX3是正的,收入效应X3X2是正的,所以总效应X1X2也是正的.总=誉代SfcJS+4JcX1X2=X1X3+X3X214 .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图形分析与正常物品的分析思路1)、2)两步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3),在做图时确定要留意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是正的Xl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