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路径研究.docx

    • 资源ID:1382547       资源大小:87.7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路径研究.docx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路径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从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阐述;之后基于事实数据对福建省FDI流入的总体状况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利用2003-2018年市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2S1.S回归,来探究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上升与FDI流入之间的关系,后采用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回归时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豪斯曼检验、F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对模型选择以及工具变量选取的有效应进行验证。多种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来闽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分组回归结果来看,福建省各个地市开放水平差异巨大,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水平越高等可以促进FDI的流入。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区域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竞争与共享以及从提高劳动者的相应技能与素质、发挥政府职能、优化产业结构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外国直接投资劳动生产率第一章绪论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 选题背景11. 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文献综述21.2 .1国内文献综述21.2.2国外文献综述3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41.4 .1研究方法41.3.2 研究内容41.3.3 技术路线图51. 4创新点与不足51.4. 1可能的创新点51.4.2不足之处5第二章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72. 1概念解释72.1.1外商直接投资72.1.2劳动力成本72.2基础理论72. 2.1要素禀赋理论72. 2.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1.理论)8第三章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和FDl流入现状分析93. 1福建省劳动力成本现状94. 1.1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95. 1.2劳动生产率96. 2福建省FDl流入的现状分析107. 2.1生产总值增长迅速103. 2.2产业分布不均衡114. 2.3外资分布不平衡11第四章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福建省FDI流入影响实证分析135. 1模型建立135.2 变量选择135.3 数据说明145.4 稳健性检验15第五章促进福建省FDI流入政策建议176. 1优化营商环境176.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76.3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186.4 优化产业结构186.5 推动区域合作1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19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20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正向促进和催化作用。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以来,大量FDl流入中国,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业创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迅速提升,FDI流入迅速增加,到2014年,中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引进FDI规模最大的国家。商务部相关数据也显示出我国FDl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有所壮大,具体的,在2018年,中国利用FDl合同项目超过6万,总数达到60533个,实际利用FDI总金额更是超过1300亿美元,达到了1349.66亿美元,并实现了同比增长3%的成绩。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如火如荼,FDl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FDl在其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第二大侨乡,毗邻港澳,与台湾仅仅相隔一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也是最早打开大门吸引和接受FDI流入中国的优先场所。借助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福建省对外开放格局和吸引外资格局迅速发展并全面形成,与此同时,伴随外商资金流入的同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创新技术、优秀人才也流入福建省,对本土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规模、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福建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福建推出“海西战略”,2008年实现“全面三通”,2015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些都使得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保护政策如最低工资政策对劳动力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教育质量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对引进FDl产生了不良影响,外商投资开始出现转移甚至是撤资迹象。劳动力成本优势是福建省甚至是全中国能够持续性、大规模吸引FDI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增长势必会对FDI引入格局产生影响。这里借助资源禀赋理论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的现状进行分析,福建省经济迅速发展在带动居民收入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减甚至是丧失。与此同时,通过研究福建省FDI引进情况发现,福建省FDl出现了减少、转移甚至是撤资情况。由此,福建省FDl流失与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密切相关性,如何在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一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应对这些问题以实现FDI持续流入和高质量流入?如何持续保持甚至是增长福建省吸引FDI的优势?则成为本文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福建省FDI流入是十分必要的。1.1.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1)阅读、梳理劳动力成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福建省FDl流入进行经验分析。利用福建省劳动力成本数据和FDI流入数据,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现状、FDI流入现状进行分析,理论联系事实,对探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福建省FDI流入同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搜集、整理、构建福建省201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文献研究和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利用计量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对支持文章结论和提供如何吸引FDI建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内文献综述在劳动力成本变动方面,郑延智(2013)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影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进出口需求等不同途径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张超磊(2013)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李磊(2019)基于1998年至2012年工业企业数据研究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概率,但在这些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中,主要是低生产率、低端制造及组装加工的外资企业,对于生产率水平较高、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来说,最低工资上升的作用不明显【叫利用19932012年20年的面板数据,冯伟等(2015)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与FDI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劳动力成本小于门槛值时,劳动力成本与FDl流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超过门槛值后,二者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存在久以上学者都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FDI的流入。韩民春等(2015)基于中国2000-2012年37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倒逼”创新等途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正效应。马飒和黄建峰(2014)将研究方向扩展至不同国家间的比较分析,利用1995年-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但得出了与冯伟等(2015)不太一致的结论,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并未降低中国吸引FDI流入的投资优势。李红岩(2014)基于我国198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从人力资本的存量、质量、分布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对引进FDI有显著正效应,高层次人力资本比重越高,高质量外资投入也就越多。周丽等(2013)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典型特征和必然结果,但劳动力成本一味上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可以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具有“双刃剑”效应,应深刻剖析同时扬长避短,如此才能持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网。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普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在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中,包含了政治因素、禀赋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等多方面。第一,政治因素。宋勇超(2013)等表明,除了区位本身外,国家政策对FDl区位选择具有第三方效应。例如,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外商投资在华区位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换句话说,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FDl流入有引导作用,是影响FDl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二,禀赋因素。除了上述国家政策因素外,区位自身禀赋因素也是影响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原因。王永钦(2014)就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投资时关注的各种因素中,资源禀赋是决定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叫第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除了上述政策、禀赋因素外,廖小东(2012)等研究发现,影响FDl空间分布的因素还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和市场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水平,还有本文关注的劳动力相关因素。周长富等(2016)从成本视角出发研究表明,地区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以及贸易成本的降低,都是促进引入FDl亦或说促进吸引FDI流入的主要优势所在;第四,人文地理因素。许和连(2013)等研究表明,人文及地理距离与FDI区位选择密切相关,人文及地理距离越小越容易吸引FD1.因为,人文和地理距离越近,在语言沟通、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融合成本更低,此外,还得出人文距离比地理距离对FDI流入的正向影响力更大这一结论。FDI流入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认同,许莲凤等(2015)就利用EVIEWS软件研究表明FDl流入就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因素。李玉梅等(2016)通过上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影响FDI流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成本和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这也说明影响FDI引入的因素多而复杂,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1.2.2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FDI的相关研究涉及不同国家、地区甚至是行业层面,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多种理论和计量模型进行了经验研究,对影响FDI流入的各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和具体探讨。MahJai.S.(2015)基于中国28年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收入不平等对FDI流入具有显著影响效应,收入差距过大、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与不利于地区FDI流入中国。MiaoWang和M.C.SunnyWong(2011)认为教育普及性强和教育程度高的地区能够更好的吸引FD1.Boudier-Bensebaa(2005)则从技术水平视角阐述了劳动力成本和FDI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内含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而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正是吸引FDI流入的关键要素。YinFen等(2016)从行业层面研究证明了政府干预、劳动力质量等多重要素与FDl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FDl流入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人口密度、劳动力质量和成本等对服务业FDI流入的而影响并不显著。KwanCYK(2000)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两个层面研究证实了单位劳动力成本对FDI流入有显著正影响。1.3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1.3.1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维普万方等官方网站,搜集、整理劳动力成本、FDl等相关权威文献,与此同时,结合福建省统计年鉴、城市统计年鉴和省调查报告对本文需要的相关数据进行摘录和整合。(2)实证分析法搜集2003-2018年福建省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I流入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后采用工具变量法、2S1.S、分位数回归、替换变量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回归时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豪斯曼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对模型选择以及工具变量选取的有效应进行验证。1.3.2研究内容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体系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可以丰富FDI相关理论研究并提供实践经验,可以深入探究福建省FDI吸引能力,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认知,加深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和FDI引入间的作用规律的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基于福建省历年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和FDI引入总额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如何影响FDI流入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对福建省如何高效、高质量吸引FDl流入提出政策建议。1.3.3技术路线图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福建省FDI流入的影响提出问题政策建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3相关概念的界定查1'敝计年鉴等,用详实的数据分析福建省劳动力成本的变动状况和FDI演入的现状利用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福建省FDI流入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为福建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吸引FDl提供建议图1.1本文技术路线图1.4创新点与不足1.4.1 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学术界关于劳动力成本、FDl流入这两个主体的研究很多,但把二者放在一个研究体系内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在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研究其对FDI流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第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本文利用福建省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探究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和FDl流入之间的关系和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具有促进作用。1.4.2不足之处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本文选取福建省地级市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主要为城市统计年鉴,在数据时间跨度方面,只能搜集、整理、更新数据至2018年。其次,在进行实证研究时,虽然所选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符合研究规范,但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控制变量的选取较为简单。第二章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2.1 概念解释1 .1.1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也称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国家投资者的投资活动。通常表现为对被投资企业进行管理或收购、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然或合法个人的跨境投资。公司以可以获得利益、获取稀少的生产材料等为投资目的。主要包括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合资经营、独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当外商直接投资更多的表现为投资者在被投资国直接开办外资企业,亦或在投资外商资本的同时,也将先进技术、管理知识、经营方法等引入被投资国家,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2 .1.2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本质上是指企业或单位支付给被雇佣劳动者的费用,也就是企业或单位为自己的雇佣行为多支付的成本,也可以说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而获得的报酬。但就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来看,上述对劳动力成本概念仅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界定,实际上劳动力成本除了工资收入外,还包括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技术培训费用、招聘开支费用等许多其他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体现的费用。2.2基础理论2.2.1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亦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其核心内容表明,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出口的产品是使用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的产品一般是利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每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是决定国与国之间的比较利益地位的重要因素。要素禀赋状况都具有差异性,一般来讲要素的丰富程度与其价格呈反比,要素越稀缺价格越高,要素越丰富价格越低。而要素密集度则是指在生产时需要投入的不同要素之间的比例或组合,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2.2.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1.理论)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分别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邓宁认为其OI1.理论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从选择某种营销方式的条件来看,国际企业如果要对外直接投资的话,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优势;而跨国公司若选择出口则只需要拥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如果企业仅仅只拥有所有权优势,那只能选择技术转让的方式参与国际生产。第二,从建立某种优势的途径来看,也说明如果企业要同时拥有三种优势所带来的收益,那就必须要选择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如果公司仅仅只采用出口的方式,就会丧失区位优势的收益;如果只采用技术转让的方式,那么企业就会丧失内部化和区位优势所能带来的收益。具体来说,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能够与本地企业竞争就称其具有所有权优势,它包括交易所有权的优势和资产所有权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为了削减资源分配的成本,外资企业在公司内部保持技术优势,通过内部交易取代外部市场交易。跨国公司根据资本进口国的环境和条件来选择商业方式和FDl位置时,该跨国公司具备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有三种类型。一是成本、质量、自然资源禀赋等自然因素,二是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三是投资国的经济介入、历史、文化等社会体制因素。第三章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和FDI流入现状分析3.1 福建省劳动力成本现状3.1.1 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本文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来衡量劳动力成本,具体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1998-2019年福建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单位:元)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http:/www.shujuku.org/category/dongbu/fujian-statistical-yearbook/)如图3-1,描述的是1998-2019年选取几个年份按登记注册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以此来反应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如图所示,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呈逐渐上涨趋势,具体表现为从1998年的8531元上涨至2019年的84374元,劳动力成本在20年间翻了将近10倍。3.1.2劳动生产率考虑到工资水平对劳动生产率的激励作用,即劳动生产率会随着绝对劳动力成本增加而提高,为了避免仅仅依据平均工资水平的大小来计算劳动力成本而产生误差,本文一方面考察平均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借鉴王领、苟小敏的研究,进一步把劳动生产率纳入考虑范围,使用单位劳动力成本衡量我国劳动力成本状况,其中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定义如公式:歹U=一AU代表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A代表劳动生产率,W代表平均工资水平,其中用各地区GDP与该地区就业人数的比值表示劳动生产率A,单位劳动力成本U表示,单位产出水平所投入的劳动成本总额,劳动力成本越低,单位产出水平下所小号的人工成本就越少,所以它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产业的成本优势状况。如果劳动生产率的上涨幅度比工资水平的上涨幅度比大,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会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图3.22000-2020年福建省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元/每人)资料来源:由国泰安数据库整理(htlps:/WWW由图3-2可知,福建省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之后开始呈上涨趋势,从2001年的53016元/人增长到2019年的316727元/人,增长了5.97倍。由以上可知,福建省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3.2福建省FDI流入的现状分析3.2.1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有很多优质港口,且与宝岛台湾只有台湾海峡一海之隔,经济和对外贸易水平较高。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福建省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质量逐渐提高的特点,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名列前十。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前三季度福建省GDP达到31331.55亿元,在疫情的影响下,依旧实现了同比增长2.4%的好成绩。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54.84亿元、14910.36亿元和14766.34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3.5%、1.8%和2.8%。2020年2月12日,福建省商务厅通报,截止至2020年1月份,福建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72家;实际利用外资37.7亿元,同比增长13.3%。3. 2.2产业分布不均衡福建省经济增长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也存在FDI结构不合理的发展问题,如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多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主要外资来源地的单一化特征明显,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202祚福建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制图:中商情报网(WWWqSKQ.8M)图3.32020年福建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资料来源:福建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 2.3外资分布不平衡表3.1福建省各市利用FDI金额比重地区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福州市2.60%2.20%2.00%1.90%1.80%1.90%1.90%1.90%0.66%厦门市5.58%4.40%4.00%3.80%3.70%3.80%3.90%3.70%2.40%泉州市2.80%2.40%1.77%1.65%1.60%1.60%1.62%1.42%0.47%莆田市1.82%1.55%1.34%1.39%1.39%1.42%1.46%1.50%0.38%漳州市3.31%3.24%2.84%2.61%2.54%2.44%2.50%2.30%1.38%三明市0.60%0.50%0.50%0.52%0.53%0.57%0.61%0.60%0.11%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由表3-1可知,外省投资区位选择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于福建省而言,福州、厦门、漳州和泉州是其吸引FDl流入的“王牌”,根据表3-1的数据显示,四个地区的实际利用FDI总额分别为77987万美元、172500万美元、59584万美元和107085万美元。除了上述4个主要吸引FDl流入的代表性城市外,其他城市如三明,FDl流入总额差距甚远。第四章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福建省FDI流入影响实证分析4.1 模型建立本文旨在研究福建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FDI流入,基于福建省各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外商那个直接投资为被解释变量,以劳动力成本为解释变量,对影响FDI流入的其他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控制后构建如下面板回归模型:加的,-+flInwafetl四InJinanxj÷xIn+iInrjpmu+四公式其中,i和t分别代表城市和时间,fdi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Wage为劳动力成本,finance表示金融发展水平,government表示政府压力,OPen表示对外开放程度,industry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表示随机误差项。Pl应预期为正,即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FDl流入。特别指出,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将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处理。5. 2变选择(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FD1.用福建省各个地级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表示,来衡量FDl流入水平或程度。(2)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劳动力成本,现有研究多以绝对劳动力成本(劳动者获得的货币工资绝对值)和相对劳动力成本(劳动者获得的货币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这两个角度衡量。这里借鉴谢科进(2018)25的衡量方法,用福建省各个地级市的职工平均工资(Wage)来衡量劳动力成本。在进行稳健性时,选用福建省各个地级市的全部职工工资(InjWage)以及最低工资标准水平(Inm_wage)替换原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3)控制变量本研究控制变量包括:金融发展水平(finance),借鉴(张冰和冉光和,2013)的研究,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资金越容易流动,越能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对吸引FDl有积极影响;政府财政压力(government),用政府预算内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来表示,此变量在现有研究中多被忽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反映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程度的有效变量,也可以侧面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此角度来看,必然会对FDI流入产生影响,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越不利于FDI流入;对外开放水平(open),用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王立勇和胡睿,2020)27,一个国家或地区越封闭,越会阻碍FDl流入,因此,对外开放水平越高越有利于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水平(industry),用产业结构升级层次系数衡量(徐德云,2008)、(刘辉煌,2010),计算公式为:industry=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公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越高,说明该地投资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吸引FD1.4. 3数据说明在进行实证研究时,研究样本为福建省各地级市2003-2018年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2004-201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福建省统计年鉴,缺失值从各地级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报告和CNKI数据库进行补充,若仍缺失,通过插值法获得。特别指出,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数据均通过各地级市统计公报或政府官方网站手工整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1所示。表4.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Infdi14410.36191.32737.311212.3793Inwage14410.39440.57529.312811.3524Infinance1440.59720.3619-0.08171.5569Ingovernment1440.46890.2920-0.06251.1809Inopen144-1.51551.0199-3.53610.8440Ininsdustry1440.81390.05410.73950.9575lnt_wage14414.11971.069812.166016.3452lnm_wage1446.68890.49575.70387.4384表4.2变量的VlF值变量VIF1/VIFInWage2.380.421008Infinance2.270.440751Ingovernment2.850.350458Inopen2.620.381184Ininsdustry3.990.250775MeanVIF2.82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前,通过VIF值检验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而言VIF值小于10则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结果汇报在表4-2中,结果显示VIF值最大为3.99,均值为2.82,因此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3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变量(1)(2)(3)Inwage0.4570*0.4856*0.4702*(5.88)(4.25)(3.79)Infinance0.8073*0.7860*(2.97)(2.82)Ingovernment0.8534*-0.8953*(-2.16)(-2.16)Inopen0.0712(0.56)Ininsdustry0.7963(0.36)_cons5.6112*5.2324*4.8851*在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后,通过豪斯曼检验和F检验,以判断选择何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于F检验,P值为0.0000,说明随机效应优于混合回归,豪斯曼检验P值为0.0450,小于0.05,说明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综上,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3所示。从系数符号以及显著性看,模型(1)-模型(3)中,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标量劳动力成本的系数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且为正,加入全部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每增加1单位,FDl流入就增加0.4702单位,即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l流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其他控制变量,变量符号与预期相同。4. 4稳健性检验表4.4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变量2S1.SIWage为解择变量mWage为解样变量中位数回归(4)(5)(6)(7)Inwage0.3998*0.4697*(2.96)(3.84)Intwage0.3567*(4.10)1.nmwage0.5667*(4.36)控制变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54580.78820.6781N135144144144采用工具变量法和2S1.S替换变量、中位数回归这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具体地:(1)内生性讨论考虑到遗漏变量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FDI流入之间互为因果的可能性,这里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即2S1.S来处理内生性问题,先进性豪斯曼内生性检验,检验结果P值为0.0114,表明存在内生性,接着用劳动力成本的滞后一期为工具变量,为了检验工具变量是否合理,对工具变量进行识别不足检验和弱工具变量检验,前者对应P值为0.0000,后者对应统计量为7999.538,表明工具变量选取合理。2S1.S回归结果如表4-4所示,劳动力成本系数依旧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说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2)替换变量为检验基准回归结果稳健性,这里采用福建省各个地级市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和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替换原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如表4中模型(5)和模型(6)。结果显示两个替换变量的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正,得出与基准回归模型相同的结论,说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3)中位数回归除上述稳健性检验外,还采用对异常值更不敏感的分位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观察缓解异常值影响后的回归结果,这里采用中位数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中模型(7)所示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正,再次证明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五章促进福建省FDI流入政策建议5.1优化营商环境近几年,福建省引进外资的发展成效明显,但是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投资环境层面,福建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改善:(1)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升,水、电、煤气实现“四通一平”和“七通一平”,硬件标准逐渐提升;(2)引资软环境逐渐改善,行政效率提高,政策透明度增强、产业发展配套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随着而世界经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FDI引入对被投资国的软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改善投资软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健全和修正完善引资规章制度,增强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公开透明、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投资环境,还可以降低投资国和被投资国的运行成本,一举两得。其次,政府要增强公信力和服务水平,政府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外国投资者衡量地区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政府是投资者观察的第一窗口,因而政府部门应积极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增强本地信任感。此外,还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随着对高质量外资引入的重视,在引进外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外资流向更偏向于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端技术和服务业,这些行业对知识产权更为敏感,因此,更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增强外资吸引力。5.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加强和完善技术设施体系建设,为吸引外资提供坚实的发展保障。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不仅能够使得经济体系的各个部门及紧密联系,还能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有序运作,对于吸引外资和经济发展起着桥梁和催化剂作用。但福建省地形多为低山丘陵,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平原地区相比,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先天的劣势,就以基础交通建设为例,福建省的建设成本就比上述省份要高得多,同样长度的道路,福建省与其他省相比,完成建设工程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等各项费用都要高很多,而且建设完成后,使用感也有所差距。因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福建省吸引外资的当务之急,具体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能进行建设和规划:第一,增加资金投入。有一句老话叫“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是实现福建省与外部联系的重要渠道,路不通则不能顺利引进外资;第二,引进先进建设理念和生产技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第三,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专业人才可以与先进技术、设备相匹配,实现劳动与资本的互补,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往往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5. 3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社会竞争不仅仅体现为技术的竞争,还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国家层面,应该继续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应加强对教育机构如高等院校的资质审核和考核,筛选不合格院校,从教育根部提高国家政体教育水平;在企业层面,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加强技能劳动培训,增加人才培养资金,另一方面也要从薪资等各方面表示对高质量劳动者的重视,给予其各种激励;在个人层面,作为劳动者,要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技能,不能故步自封。5. 4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市场活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在前文中提到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产业分布不平衡这一问题,因而,为了促进FDI产业分布的平衡性,福建省应通过政策倾斜等方法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和清洁能源等行业领域,避免外商投资集中于特定行业所导致的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使FDI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更科学的分配才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5. 5推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对吸引外资和促进外资有效利用很有必要。一方面,推动区域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区域的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创新要素的开发共享和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对促进外资利用效率和质量也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综合外资引进优势和效益。而推动区域合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促进政府部门的区域合作,完善政府部门协同及建设机制。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地方竞争等多种原因导致不同行政区域在外资利用上很难实现合作机制,基于此,不同地域政府部门可以成立“外资利用重点合作项目”或“外资利用重点合作专题组”,同时结合轮值制度,实现不同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与共享;第二,促进教育部门的区域合作。尤其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福建省自身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坐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与研究院,为本土发展培养和提供高质量人才,若能与其他地区的教育部门有效合作,不仅可以发票人才流动障碍,还可以为福建省人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阐述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成本的概念,接着将福建省劳动力成本和FDI引入数据,结合图表对其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和FDI变动现状进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路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