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震后现场急救常识.docx

    • 资源ID:139093       资源大小:20.1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震后现场急救常识.docx

    震后现场急救常识在应急现场救护过程中,必须迅速准确地对出血种类进行判断和做出正确的止血,才能有效地抢救伤员。出血的种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呈缓慢涌流状。(3)毛细血管出血:呈片状渗出,血色鲜红。确定出血部位:白天较容易,夜间则相对困难,应采用一问、二摸、三看的方法:一问:若伤员神志清醒时,可询问其受伤部位;二摸:可用手摸被血液浸湿的衣服,并要注意血迹的温度和黏度。三看:可借用手电光等各种光线,仔细观察伤员身体各部。判断出血程度:注意伤员全身情况的变化,出血多者常有以下特征:(1)皮肤和黏膜呈现苍白色;(2)脉搏细速,四肢发凉;(3)皮肤潮湿,全身衰竭;(4)躁动不安,伴有烦渴;(5)严重者,有时可出现昏迷等。紧急止血方法包扎止血:一般限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如果创口较大而出血较多时,要加压包扎止血。包扎的压力应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度。指压法止血: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和止血带时。手指压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方法简便,能迅速有效地达到止血目的,缺点是止血不易持久。事先应了解正确的压迫点,才能见效。头顶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颍浅动脉搏动点。颜面部出血: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面动脉搏动处。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cm处。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在颈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颈部动脉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前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手部出血:互救时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胸襟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挠动脉)各有一搏动点。大腿以下出血:用双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足部出血: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填塞止血法:对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裹。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紧急情况下常选用绷带、布带(衣服扯成条状)、裤带、面巾代替。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在肢体的恰当部位如股部的中下1/3、上臂的中下1/3,用纱布、棉布或毛巾、衣服等物作为衬垫后再上止血带。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系成一个活结包扎包扎伤口是各种外伤中最常用、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之一。包扎得法有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骨折和减少疼痛等效果。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手下无消毒药和无菌纱布、绷带等,只好用比较干净的衣服、毛巾、包袱皮、白布等。在紧急情况下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用生理盐水将伤口中的污物冲洗干净,再用经过高压灭菌的纱布包扎伤口就更理想了。包扎时不能过紧,以防引起疼痛和肿胀;不宜过松,以防脱落。绷带使用法1、环形法: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环形法通常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胸、四肢、腹部。2、螺旋反折法:先作螺旋状缠绕,待到渐粗的地方就每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前圈的1323,由下而上缠绕用于四肢包扎。3、螺旋法:使绷带螺旋向上,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1/2处。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4、8字形法: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多用于肩、骼、膝、震等处。用上述方法时,手指、脚趾无创伤时应暴露在外,以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疼痛、水肿、发紫等。5、回反法:本法多用于头和断肢端。用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松紧要适度。三角巾使用法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正中点放在前额弓上部,顶角拉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向上扎紧压住顶角,在颈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用胶布或别针固定。2、三角巾上肢包扎法:将三角巾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底边二头绕过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骨折固定技术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临时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护送。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适度,牢固可靠。固定技术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地震应急现场处置受条件限制,只能做外固定,目前最常用的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等。小夹板固定方法: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适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石膏绷带固定方法: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妨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外展架固定方法: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后,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病人站立或卧床,均可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有利于消肿、止痛、控制炎症几种骨折固定技术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不能按医院那样要求,而常就地取材,代替正规器材。如各种23cm厚的木板、竹竿、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以及伤者健(下)肢等,都可作为固定代用品。颈椎骨折固定:(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2)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部、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3)用木板放置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于颈上吊托前臂。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脊柱骨折:脊柱骨折由各种重(暴)力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骨折或错位,以及脊髓损伤,常可致残废,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急救。脊柱骨折正确搬运和不正确搬运。固定注意事项:1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2 .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3 .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4 .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5 .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正确搬运如下:(1)伤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垂于身两侧。(2)34名急救者在伤者一侧,两人托臀和双下肢,另两人分别托头,腰部,置伤者于担架或门板上。(3)不要使伤者躯干扭曲,千万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4)用枕头、沙袋、衣物垫堵腰和颈两侧。如果颈、腰脱臼错位,或骨折时应将颈下、腰下垫高,保持颈或腰过伸状态。

    注意事项

    本文(震后现场急救常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