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3、黄-鹤-楼-送-别.docx

    • 资源ID:1395540       资源大小:13.7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黄-鹤-楼-送-别.docx

    3、黄鹤楼送别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漫,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视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最终,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始终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日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虽然我们短暂分别了,我们的友情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慢慢远去,消逝在蓝天的终点。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际李白按捺不住激烈的心情,随即吟出了喜闻乐见的名诗一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一“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比照,情景同现,是培育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二)重难点分析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设计理念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通过“组词”“组句”“组段”的组块教学,为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这一“内核”这一教学目标服务。2 .以读为主,以诗为主,诗文比照,适当拓展。3 .依据“找一划一读一想一说”的线条指导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通过文诗比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挚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三、教学打算(一)学生打算:1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相识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2 .自由读文章23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老师打算:老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和孟浩然的诗歌成就,学生对李、孟诗的认知程度有所了解。(三)教具学具打算:1.多媒体课件2.题有送别诗的明信片四、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引出课文题目。1.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两首古诗静夜思、春晓。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春晓: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师评: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至今还是喜闻乐见、妇孺皆知。了解它们的作者吗?3 .板书李白,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关学问。(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宏大的诗人(2)孟浩然,唐代诗人,湖北襄阳人,他和王维友情深厚,史称“王孟”。他明哲保身,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赞扬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晋代陶渊明后的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峰。(3)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相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密切的挚友。4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 .自由朗读全文,依据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李白孟浩然,并2 .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老师板书。(三)理解词语,感悟诗歌意境。1 .出不词语:烟雾迷漫繁花似锦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依依惜别按捺不住喜闻乐见誉满天下浩浩荡荡永世不绝。2 .词语朗读,把字音读精确,把词串读出节奏。3 .词语特性化朗读,要求:按自己所理解的词语意思来朗读(精确,有节奏)。(四)诗文比照,理解诗歌意思。1 .朗读古诗(1)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自由朗读诗歌,读出古诗的节奏。(3)沟通汇报朗读的效果。2 .依据诗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划线并同桌探讨)。3 .汇报对应朗读(老师中间过渡,反复对应朗读,当堂背诵)。(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漫,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慢慢远去,消逝在蓝天的终点。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际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4 .指名抽查对应朗读背诵效果。5 .现场出示题单填空,借助课文理解古代汉语意思。(五)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1 .划出文中写“依依惜别”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2 .汇报沟通,指导朗读。(1)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依依惜别”: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视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际(2)用人物的对话体现“依依惜别”:“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始终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日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我们虽然短暂分别了,我们的友情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3)用景色的描写体现“依依惜别”: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慢慢远去,消逝在蓝天的终点(六)适度拓展,表现诗歌魅力。1 .在板书中的“主要内容”里把“送别”换上“依依惜别”一词。李白在黄鹤楼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把句号变成冒号,概括全文意思,背诵古诗。李白在黄鹤楼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 .四名学生上台分句合作试默写古诗。4 .赠送题有送别诗(后附)的海南风景明信片,结束新课。附:几首送别诗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噫,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吉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意事项

    本文(3、黄-鹤-楼-送-别.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