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舒曼《梦幻曲》的风格特点研究.docx

    • 资源ID:1400229       资源大小:13.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舒曼《梦幻曲》的风格特点研究.docx

    舒曼梦幻曲的风格恃点研究【摘要】梦幻曲是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它不仅常作为保留曲目在音乐会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多种乐器的独奏曲,广为流传。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本文将对它的风格特点进行研究。【关键词】舒曼;梦幻曲;标题;曲式;旋律;节奏;和声一、生平与创作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AIexanderSchumann,1810-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欧洲浪漫主义乐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极富文学性和自传性,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艺术歌曲、室内乐与管弦乐,如大卫同盟盟友舞曲诗人之恋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本文以舒曼很有代表性的钢琴套曲一童年情景(KinderSCenenOp.15)中流传最广的第七首梦幻曲为例,深入分析该曲的风格特点。二、风格特点(一)创作背景童年情景0p15创作于1838年,由13首个性鲜明的小曲组成,分别描绘了许多童年的场景,灵感源自于对妻子和自己儿时的回忆,具有自传性。整部套曲通过调性上的呼应,相邻小曲间和声发展的连续性以及情绪、速度上的对比等严密的构思,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梦幻曲作为其中的第七首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好评,并迅速流传开来。这首作品不论是短小生动的旋律、复杂新颖的和声还是四部和声织体,都饱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幻想性,是舒曼钢琴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代表,堪称经典。(二)风格特点1 .标题舒曼把这部套曲每个小曲都加了标题,可以把内容更好地提示给听众,通过很形象的文字,使他们在特定的意境中充满了诗意幻想,如第三首捉迷藏、第八首火炉旁、第九首竹马游戏等。而梦幻曲也正如它的标题,悠缓抒情的旋律,像是作者内心的独白娓娓道来,用丰富的织体勾勒着如梦似幻的意境。2 .曲式结构梦幻曲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F大调,4/4拍。A段(第I-第8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a句从F大调弱起开始,旋律富于歌唱性。a1句开始与a句相同,后转为C大调并完满终止;B段(第9小节-第16小节)是A段主题的变化发展,同样是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两个乐句保留了原主题的句型结构,但b句是a2的四度转调模进,增强了中部的表现力和发展的动力。该段调性是F-g-bB-d,a2句g小调色彩的出现使气氛变得紧张,随后很快将全曲推向了b句bB大调的高潮,再由d小调作为过渡,自然地引出再现段A1;Al段(第17第24小节)简单再现,第一乐句是完全再现,回到F大调,最终在完满终止中结束全曲。3 .旋律乐曲的旋律乐句比较短小,都是由4小节的乐句组成。旋律声部弱起,由属音进行到主音(D-T)的四度上行的动机展开,该动机统领全曲。紧接着连续上行到最高音f2后,波浪式的下行音调形成呼应,完成这一主题乐句。a1句是a句的变化重复。整首乐曲的旋律具有对称性(见谱例1)。4 .节奏(1)切分节奏作品中出现了切分节奏的特点,并且是跨小节的延留切分节奏,即一个音从节拍中的弱位置开始,通过延留音的方式延续到下一小节的强拍,让人产生重拍错位和不安定感。如乐曲弱起后的第1小节(见谱例1),左手和弦采用跨小节切分,完全打乱了乐曲原有的节拍规律,改变了节拍重音,使音乐层层递进,加之右手连续上行的旋律线条将该句推向一个高潮,如梦如幻的意境便渲染弥漫开来。(2)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也被较多地运用到了作品中,如乐曲第11至第12小节(见谱例2),以左右手三次共同弹奏附点节奏的形式推进着音乐的发展,并增强了动力感,引出乐句的结尾,富于歌唱性,也耐人寻味。5 .和声(1)副属和弦舒曼在和声上充分运用副属和弦、重属和弦及离调和弦等因素,形成了更为新颖多样的和声特色。第6至第7小节运用了大量的副帽和弦,并在D65/TSVI上将A段推向高潮,充分发挥了这个不协和和弦的倾向性及紧张感。这两个小节的和声进行是D65/TSVITSVIS/DD64DV1I65/SII;第8小节重属和弦D7/D的运用造成调性的扩展,音乐的色彩更丰富,使曲调自然过渡到C大调涕23小节DS11这个离调和弦引起了调性色彩的改变,丰富了终止式内部的和声语言,增强了结尾部分的动力发展。(2)重属九和弦第22小节中运用了原位的重属九和弦D9/D,这种高叠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特征的和弦形式,包含了属和下属功能,增强了和声音响的表情性和紧张度,给音乐带来了更浓厚的色彩,加之延长记号的配合,勾起听众无限遐想的空间,掀起了高潮,并为接下来的尾声做好情绪上的准备。6.织体梦幻曲虽是主调音乐,但如弦乐四重奏般的四部和声织体十分突出是其典型特征,主要的旋律在高声部,其他声部相互补充、相互对比,使音乐织体饱满丰富。这种织体既能让听众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梦幻般意境,又增加了作品在整部套曲中的独特性。(1)和声旋律化通过加入和弦外音进行旋律性的填充装饰,使一些织体看似旋律,听似旋律,实为和声因素,如乐曲第2至第4小节(见谱例1),在这首作品中广泛运用。内声部的旋律化,加强了声部倾向的动力性来推进和声展开,增加了和声的游离感,同时还可以造成和声色彩的发展变化。(2)呼应式织体如乐曲第1小节至第4小节(见谱例1),内声部作为补充副旋律,在主旋律高声部句逗长音和停顿处予以陪衬填充和支持,由此形成声部穿插的浓淡对比,各声部不同时进入和退出,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三、结语通过本文对梦幻曲音乐本体的分析,展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风格特点,擅用标题性钢琴套曲的形式,旋律短小生动,和声旋律化,主调音乐结合多声部织体,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舒曼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参考文献英斯坦利萨迪编.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Z.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2陈鹭洁.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3张茜.舒曼钢琴音乐的研究分析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6.4苏骏文.舒曼梦幻曲OP.15NO.7和声技法研究.北方音乐,2015,35(23):63.5张雨琦.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许凤.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分析与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7张妍.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0.8田笑男.浅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点5.艺术评鉴,2017(19):10-11.

    注意事项

    本文(舒曼《梦幻曲》的风格特点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