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docx
-
资源ID:1401940
资源大小:14.4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应用经济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docx
湘潭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授权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类别)代码:10530-0202博士授权级别0硕士2024年2月23日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及年度建设情况1.1学位点授权历沿革本学位点建设始于1976年湘潭大学成立的政治系,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立经济系,1985年成立消费经济研究所,并创办消费经济杂志,专著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获得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3年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并获消费经济学(后更名为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2培养方向及特色1.2.1培养特色学位点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长期性工作,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载体,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回归学科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本质。本学科围绕学科方向凝练和学术团队建设做了长期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并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优势。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财政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3)货币政策与农村金融服务(4)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5)消费经济学研究1.2.2学科方向设置(1)区域经济学(2)金融学(3)国民经济学(4)产业经济学(5)国际贸易学1.3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能把经济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研究和管理人才。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培养理念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能力二1.4学位标准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4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11学分,专业必修课4学分,其他必修4学分,选修课至少9学分。其他学习项目安排主要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教学实践可以采取课堂讲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或者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等形式;科研实践是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学术交流,必须参加不少于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硕士学位申请人须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提前毕业的研究生至少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2篇论文。1.5导师队伍本学位点共有28教学人员,11名教授,12名副教授,讲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百分六十以上,学术年龄结构优化。1.6科学研究每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均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目前有14个国家社科在研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有4个,10个省部级在研项目。新增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依托科研项目,促进了学术研究,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1.7人才培养1.7.1招生选拔免试推荐和考试选拔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基础、专业特长和创新潜能的考察,用发展的眼光评估学生的发展潜力。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本院优秀学生攻读读本专业硕士,同时,积极开展招生宣传,积极调剂优质生源,争取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考生调剂到本专业学习,使本专业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1.7.2课程教学根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确定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其他必修课。课程选择的出发点是“夯实基础、扩展视野、跟踪前沿”,既保证了课程的稳定性,又兼顾了学科前沿发展和市场需求。一个有益的尝试是增加选修课,以若干专题讲座的形式实现动态调整,专题讲座一般是邀请国内外专家(校外)做短期讲学。1.7.3导师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原则。集体指导通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的环节实施,形成了严谨的程序和规范的制度。导师负责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既有利于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又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1.7.4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题研究。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2)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一是以院为单位组织硕士研究生参加专题讨论会,二是组织参加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活动,三是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参加会议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由导师课题经费或学科建设经费支出。(3)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1.7.5论文质量监管本学科采用“导师指导、集体培养”的模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导师的责任意识,严格加强过程管理,确保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论文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严格的程序安排和制度保障。论文题目来自导师课题、学生课题或自选,其中大部分论文与导师研究课题相关,论文选题要求理论结合实际。1.7.6学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教育是学院的常规性工作,在入学教育、论文写作、中期论文检查等节点都要宣传和强调。在评优评奖中把学习情况和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依据,评奖的科研导向提升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湘潭大学研究生手册以及每年的各种评奖评优活动,明确规定将研究生学术道德纳入奖学金评定考核要求。1.7.7奖助体系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的奖助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构成。国家奖学金严格按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2)342号)执行。学业奖学金又分为多种,一是研究生助学金,按湘潭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每年评审一次,研究生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OO元、8000元、5000元和3000元(对应于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覆盖面达100%;另外还有校友捐赠的助学金,包括“经叔平助学金”、“金桂奖学金”、“伟人之托奖学金”等;覆盖面约为15%;三是商学院的“扶贫助学金”,覆盖面约为10%o四是学校每年评选研究生校长奖,分特等奖和优秀奖。五是助学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年安排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助研津贴由导师承担部分,学校予以配套,在研究生入学时转入学校专用账户、专门管理;助教津贴由学校发放,每生每月230元;助管津贴由需求单位发放,以每人每月按不同岗位计发。另外,每年学校还会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优秀论文奖”等等。1.7.8就业发展202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74%o部分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就业毕业生去向情况是:公务员占比15.79%,事业单位占比7.89%,国有企业占比26.32%,其他企业占比30.49%,继续读博深造占比19.51%.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经多年的探索,本学位点形成了严谨、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质量的监督和论文选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多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近年来,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各个节点责任明确,各部门之间协调有序。2023年,刘娜教授获得青年芙蓉学者称号,晋升副教授1名,共发表CSSel论文25篇,其中7篇为二类期刊,发表SSCl论文10篇,3名学生读博深造。三、针对留存问题整改情况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1 .1整改情况主要不足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缺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其二是尚未获得代表性成果。针对以上不足,学位点做了两方面过的工作:其一,推动学位点和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其二,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进一步突出特色,提升团队整体科研实力。2 .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鼓励优秀教师上好课3 .建立指导教师竞争机制,夯实导师责任制4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强化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