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docx

    • 资源ID:1405663       资源大小:17.9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docx

    以人性度雌试论苏5蜥雨文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模式下,天下万民的生计全系于农业生产之上,而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适时充沛的雨水,不下雨即会造成旱灾,导致农作物的死亡,进而引发饥荒。北宋时旱灾频发,历来有撰文祈雨的习俗,苏轼历任各地地方官,亲历灾荒,为求得降雨解决旱灾,写下了诸多祈雨文,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苏轼;祈雨文;文化内涵;农业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长期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小农经济的大局限就是要靠天吃饭,即要依赖天气,晴雨不误农时,方能实现农作物的丰收。诗经小雅日:“益之以震探,既优既渥,既宿既足,生我百谷。”1诗经中的这段话强调了农作物要生长就需要充足的雨水,足见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了雨水的重要性。然而晴雨并非人力所能掌控,古代人民相信这是由神明所掌管,因而在晴雨不应时令时,认为这是得罪了神明,或是神明的惩罚,于是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来愉悦神明,祈求原谅,并赐予所求之物。苏轼所在的宋朝灾荒频发,据邓拓统计:“两宋前后四百八十七年,遭受各种灾害,总计八百七十四次。其中水灾一百九十三次,为最多者;旱灾一百八十三次,为次多者;为灾一百零一次,又次多者:风灾九十三次,又次之;蝗灾九十次,再次之;歉饥八十七次,更次之:地震七十七次,熨次之。此外疫灾三十二次;霜雪之灾十八次,又其次焉者也。两宋灾害频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有过之。”2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如此高频度的灾荒等同于断绝了百姓的生路。其中包括了一百八十三次旱灾,在各种灾害中为第二高发的灾荒,还有许多地方性小规模的旱灾未计入其中,因此,在苏轼的一众文章中,祈雨文也占据有一定的数量和篇幅,从他的祈雨文中,可以一窥宋朝的祈雨习俗及其内涵。一、沿袭古制宋代的祈雨习俗由上述邓拓的统计可知,宋代旱灾颇多,因此宋朝各级祈雨盛行。宋会要记载:国朝凡水旱灾异,有祈报之礼。祈用酒、脯、醯,报如常祀(宫观寺院以香茶、素馔)。京城玉清昭应宫、上清宫(今废)、景灵宫、太一宫、太清观(今建隆观)、会灵观启圣院、普安院,以上乘舆亲祷。或分遣近臣等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皇地祇于北郊或南郊;(望祭)(祈)太庙,社稷,(望祭诸方岳镇海渎(于南郊望祭)。天齐仁圣帝庙.吴起庙、单雄信庙,以上并救建、造官(九龙堂以下旧只令开封府遣官,后皆敕差官)。仍令诸寺院宫观开启道场(今水旱亦令依古法祈求)。五岳四渎庙太极观,以上并敕差朝臣或内侍,自京赍香合、祝板,驰驿就祈。五岳真君观、泗洲普照寺、西京无畏三藏塔,以上并遣内臣诣建道场。3强调的是在灾害发生之时,各地的佛、道寺观,各地的祠庙都应当作为官方的祈祷场所。且宋朝最高统治者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官方条文方式对祈雨活动进行规整,由中央向地方颁布统一的祈雨法,包括五龙堂祈雨法画龙祈雨法蜥蜴祈雨法宰鹅祈雨法等。以画龙祈雨法为例:择潭洞或湫源林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筑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龙。其图以绿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焦卜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二日,祭以一领,取画龙投水中。4祈雨的仪礼、步骤详细而考究,足见统治者对神明的信任和对祈雨一事的重视程度。其他的祈雨法还有作土龙等方式,都极为考究。不仅如此,这些祈雨的礼仪被编入官方的典制文献,欧阳修编修的太常因革礼对祈雨的Fl期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如立春日,在苏轼的祭勾芒神祝文二首中写道:"兹Fl立春,农事之始春律既应,农事将作。爰出土牛,以为耕候。维尔有神,实左右之。伏愿雨阳以时,螟腌不作。"5(P1912)即为立春日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上行则下效,宋朝各级各地都进行祈雨活动,以求天降甘霖,以解久旱。为了更好地取悦神明,展示仁德,有时皇帝会相应地出台一些措施,如大赦天下、减免赋税、颁布罪已诏等,这些都是常用来配合祈雨的恩泽政策。总体而言,宋朝的祈雨习俗沿袭了前朝,创新的成分极少。一个朝代的风土人情必然能够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出蛛丝马迹,宋代的祈雨习俗就散见于各家文人的祈雨作品中,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曾巩、陆游、朱熹等人皆有许多祈雨文。其中苏轼历任多地地方官,祈雨文数量较多,以此为例,足以窥见宋朝的祈雨习俗、祈雨文特点以及其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二、以人性度神性苏轼的祈雨文苏轼文集中收录的明确以祈雨为题的祝文共有21篇,不包括谢雨、祈晴等文,这些祈雨文有一个共性就是以人性来揣度神性,所祈求之神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1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1)告之以灾情。在祈雨文中,苏轼常常向神明陈述灾情。祷雨稷神祝文中写道:“农民所病,春熨之际。旧谷告穷,新谷未遂。其间有麦,如喝得凉。如行千里,弛担得浆。"5(P1916)在祈雨之前先向稷神陈述百姓之苦,在于青黄不接,即将面临饥荒的困境,倘若中间能收获麦子,就如同大暑之时遇到清原一般,能够立时疏解窘境。祷雨后稷祝文中也陈述了“岂惟农田,井竭无水"5(P1916)的现状,农作物急待灌溉,但井是枯竭无水的,说明干旱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再这般下去,恐怕庄稼就要颗粒无收了。祭常山祝文五首(密州)对灾情的描述更为直接:“流殍之余,其命如发。而飞蝗流毒,遗种布野。使其变跃飞腾,则桑枳麦禾,举罹其灾,民其罔有孑遗。"5(P1917)显然此次灾情甚是严重,已经由旱灾引发蝗灾,路有流民甚至已经饿死,正是命悬一线了。苏轼将灾情详细地告知神明,是以人的情感来揣摩神的情感,正如好友之间求助,必然会先告知当下情况一般,来消除好友的疑虑。苏轼认为神明也会有困惑,祈求帮助之前有义务先令神明知情。(2)牵恻隐之心。苏轼将灾民的惨况告之于神明,目的在于引发神的恻隐之心,使神同情、怜悯苍生,降雨来解决干旱、饥荒等问题。在祈雨文中,苏轼通常直白地向神祈求,如祷龙水祝文中言:“府主舍人存心为国,俯念舆民。燃香霭以祷祈,对龙湫而恳望。伏愿明灵敷感,使雨泽以旁滋,圣化荐臻,致田畴之益济。"5(P1912)想要打动他人,首先要有诚意;那么想要打动神明,需要的就是虔诚。在苏轼的祈雨文中,每篇都极为虔诚,给予神明万分的信任,称之为信仰亦不为过。所引段落中“存心为国”和“俯念”表明苏轼自己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恳望”“伏愿”二词则将自己在神明面前愿意谦卑恭敬,只乞求神明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救护苍生便满足了。北岳祈雨祝文"拜赐以时"5(P1926),祈雨诸感祝文"敢我有神,时赐甘泽"5(P1928),祈雪雾猪泉祝文"躬拜稽首,敢丐一勺"5(P1931),祷雨天竺观音文中又一次伏愿",希望“江海贡润,龙天会朝:这些文章中都出现了类似的祈祷之语,态度诚恳,隔着文字也能感受到苏轼的虔诚之心。(3)敲职责之钟。所谓文如其人,苏轼的祈雨文大有些不羁的性格,虽说神明如信仰一般存在,但苏轼不卑不亢不"迷信工如果说“告之以灾情"和"牵恻隐之心”是在乞求,那么"敲职责之钟”就是鞭策。敢于同神明讲道理,提醒神明的职责,鞭策神明,不得不说苏轼确实胆大"妄为这样的谈判思路难道不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套用在了神明身上!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中反问神明:“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5(P1913)祈雨龙祠祝文(杭州)中有言:"神食于民,吏食于君。各思乃事,食则无愧。吏事农桑,神事雨阳。匪农不力,雨则时啬。"5(P1914)言外之意就是神食民之贡好比官吏"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有义务为百姓的农桑提供充足的雨阳,如此方能“食则无愧,在祈晴雨师祝文中,苏轼也强调:“天以风雨寒暑付于神,亦如人君之设官置吏以治刑政也。"5(P1915)再度提醒神明,英要忘记自己的职责,掌控风雨寒暑乃天交予的责任。其他的祈雨文中也有此类表述,苏轼真可谓深谙“警钟长鸣人更醒”之理,在与神明的交流过程中进行不厌其烦的提点。2 .渎神之责,惟己而已祈求神明的过程仿佛是苏轼与一位真实的人在沟通和交流,有时祈雨并不能够如愿,苏轼便担忧是有人犯了渎神之罪,触怒了神明,因而不肯降雨。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轼就乞求神明,只把罪过归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莫要怪罪于受磨难的百姓们。祈雨祝文中提到杭州遇旱灾,苏轼祈求神明“庶几闵民之穷,赦吏之渎”,正是希望神明能够原谅官吏所犯之罪,同情受灾的百姓,赐雨来救急。祭常山祝文五首(密州)5(P1918)"渎神之罚,吏其敢辞",则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将渎神之贡揽在自己身上的仁义担当。3 .感其恩德,敬奉佳肴苏轼认为有求于他人应当要给人以回报,因此,当其与神明沟通之时,他似与神明商议,若能实现其愿望,就以佳肴、荣誉来回馈。这是典型的人的思路,世人皆未见过神明,无从得知神明的习性与喜好。但显然,苏轼认定自己是投其所好了。是故他多次在文中提到事成就感谢神明之语,几乎卷一篇祈雨文都以“尚飨”来结尾,分明是邀请神明前来享用祭品之意。除此之外,祷雨社神祝文“赐之雨雪,民敢无报"5(P1916),这是劝神明诱之以利,谈起了交换条件,如若能满足民众的愿望降雨,必定会报答神明。在祭风循雨师祝文中苏轼又言:"敢以薄奠,诉于有神。风若不作,雨则随至。当以牲币,报神之赐。"5(P1919)如此,苏轼的祈雨文就像是一封写给神明的信,神被赋予了人的脾性和品格,双方就降雨一事展开讨论,苏轼贝威逼”与“利诱”并用,先提醒神明的职责,再以佳肴作为神明帮助百姓的报答,整篇祈雨文活泼生动、情感真挚又富趣味性。三、祈雨文的文化内涵从撰写目的看,苏轼的祈雨文所体现出的是为底层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的真挚、朴实的民生思想。从行文内容看,苏轼的祈雨文所体现出的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4 .惠民利民的民生思想如上所述,苏轼撰写祈雨文的目的是求得雨水,令农作物得以生长,百姓足以饱腹生存。作为父母官,应当肯定的是,苏轼祈雨既是自身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一定是有出于为百姓民生考虑的成分的。他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大丰收,百姓就不必流离失所,饿殍满地,也不至于引发次生灾害,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因为一旦发生饥荒,老弱病残自是最先遭灾,而体魄强健者在万般无奈之下极有可能落草为寇,加深和扩大原本由旱灾造成的影响,更大程度地破坏社会稳定,有自救能力的百姓也无法自我救援,社会生产停滞不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正如苏轼在奏浙西灾伤第一状中所说:“救突恤患,尤当在早。若灾伤之民,救之于未饥,则用物约而所及广,不过宽减上供,泉卖常平,官无大失,而人人受赐,今岁之事是也。若救之于己饥,则用物博而所及微,至于耗散省仓,亏损课利,官为i困,而已饥之民,终于死亡,熙宁之事是也。"5(P882)再者,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角度出发,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自然也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更好地维护统治。5 .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至汉代,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萤仲舒的本意是让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原本并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神权”通过这一方式转而为统治者服务。尚书召诰中有记载"有受服(受)天命",说的是"王权神授首先,在苏轼的祈雨文中,人与神是可以交流的,神能够读懂人的文字,听懂人的语言,他们是通人性的,又不是万能的,他们同常人一般是有缺陷的。苏轼需要在文中陈述灾情,才能让神知晓。其次,神具有人才有的“善良”的品性。神本身是不存在的,也就没有所谓的品性,但人有,善良、邪恶都是用以形容人的。苏轼在祈雨文中千般祈求,希望神明能够悲悯苍生,降雨以渡灾,这样的恻隐之心也是人才有的。最后,人所处的社会是有分工、有职责的,官吏的职责是照护万民,百姓的职责是生产劳作、保家卫国,神的分工则是人所赋予的。所以在祈雨文中,苏轼将天与神的关系等同于君臣关系,臣的职责由君分配,那么神的职责就由天来分配,这都是人为赋予的,人性化的天和神既不存在,也无所谓其社会责任感。而且,前文提及君主为示仁政,愉悦神明,下罪己诏,以及苏轼在其祈雨文中也劝神明莫要将渎神之罪归结到万民之身,自己一力承担便可,实则这种罪己的行为已然是“天人合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思想的体现了。因为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同神对话的,也无法同神沟通,但君主和官吏可以,这就更加深了百姓心目中"君权神授"的观念,原本信奉神的百姓转而听命于统治者,是统治者所喜闻乐见的,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综上所述,北宋频发的旱灾以及中国古代特有的小农经济模式,促使祈雨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官吏和文土所撰写的祈雨文因其本身就带有阶级性,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方面是为百姓谋福祉的民生思想,另一方面则是“天人合一”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但归根结底,因苏轼所处的封建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其祈雨文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实质上就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665.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22.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18册)M.上海:大东书局印刷所,1935年影印本,礼18.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500.5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注意事项

    本文(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