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经验辅导材料3.31.docx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经验辅导材料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一)企业概述1 .企业简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目前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在财富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5位。2011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根据世界和中国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要求,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六大发展战略。公司将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优化结构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技术进步,更加突出绿色低碳,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动企业科持续发展。2 .安全生产概述石油石化工业是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等特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属国有特大型企业,资产规模大、产业链长、专业众多、工种复杂,公司本身固有风险高,安全监管难度大,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安全生产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公司加工的原油主要依赖进口,海上运输的风险加大;炼化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行,运行条件苛刻,保持平稳运行的难度大;油气勘探开发从陆地延伸到海上,从国内走向国外,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油库、加油站及油气管道遍布城乡,安全监管的幅度和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都给公司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提出了要求。多年来,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观,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有效避免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同比2005年,企业上报事故下降了57.1%,死亡人数下降了78.6%,千人死亡率下降了75%o(二)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公司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坚持“一把手”抓“一号工程”。中国石化历届党组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永远的责任”,明确提出“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的企业,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树立为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的安全文化“,用先进理念引领着公司安全发展。公司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必须抓好安全工作“四件事”,即:始终把握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措施;逐级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心中有数,抓好治理;抓好新建工程项目、装置技术改造安全生产“三同时推行领导干部“两特”(特殊时间、特殊作业)带班制度、领导下基层安全督查制度和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领导安全承包制度,有效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力。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公司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了“集团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员工遵章守纪”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在企业重组改制、压扁管理层等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机构不撤、安全管理不松、安全力度不减。在炼化企业全面推行安全总监制度,提高现场安全生产的管控能力。坚持HSE全委会议以及年度、季度工作会议制度,谋划、推进HSE工作,配套完善日常工作推进和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机制,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运行有力、扎实有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长期性和根本性举措来抓,不断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核心,综合类制度与专项制度相结合、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章相配套、覆盖石油石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十一五”期间,公司先后修改和新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0多项。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和责任。公司树立抓责任落实是安全监管工作主抓手的理念,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施全员安全承诺、加强安全绩效考核、严肃事故责任追究等措施,细化分解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安全压力,不断强化“谁主管、谁负责”、“有岗必有责”、“上岗必守责”的意识,推进安全责任在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全面落实,形成全员共担安全责任、共保安全发展、共享安全成果的良好局面。2 .强化思想认识,注重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加强员工安全培训I。公司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保障安全发展基础性、战略性措施来抓,坚持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意识培养、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大力加强各层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一是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公司贯彻国家相关安全培训教育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海上作业人员、新员工、班组长以及其他员工等各层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各企业开展培训教育提供指导。二是强化培训机构建设。公司重点培育和完善了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培训中心、青岛安全工程研究培训中心、胜利油田教育培训中心、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河南油田教育培训中心等一批取得国家安全教育培训资质的培训基地。并与华东理工大学、廊坊武警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培训关系,为全系统的HSE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胜利油田建成7个安全培训机构和一支拥有300多人的安全培训专职教师队伍,每年将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培训总体计划,统一费用预算,统筹运行管理,严格监督考核,保证了HSE培训数量、经费、质量的“三落实,三是实行分级培训、分类指导。适应特大型国有企业产业链长、专业工种多、用工总量大的特点,对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总部层面,重点开展企业处(科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1998年以来,公司坚持开展安全处(科)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形成高层HSE专职人员“群体成长”的良性机制,有效提升了公司HSE专业管理水平。2009年以来,公司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HSE培训班,由公司主管、分管领导HSE工作的领导参加并亲自授课,到目前已举办4期,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HSE的领导270余人,确保2012年底轮训一遍。企业层面,落实培训教育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媒体,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集中学习、召开会议、班前班会等形式,不断加大安全发展观教育、“安全高压线”警示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形成安全发展、警钟长鸣的氛围。同时,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定期轮训I、“师带徒”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提高了员工识别危害、防范事故、自我防护、紧急避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一是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多年来,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持了安全生产的总体平稳,同时,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三违”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行为,强“三基”、反“三违”,持续提升公司安全发展水平,自1999年至2011年,公司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公司成立了主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对开展主题活动进行组织领导。各企业按照公司的部署,围绕“强化意识、落实责任、规范行为、消除隐患”等重点内容,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开展了“我要安全”大讨论、安全文化理念宣传教育、全员重温安全承诺、安全生产禁令深化落实、标准化操作竞赛、争当“安全卫士”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我要安全"的氛围,“安全是全员的第一需求”、“安全是全员的自觉认同”、“安全是全员的应尽责任”的内涵得到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有效促进了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时,各企业将开展主题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当前安全生产重点有机结合起来,抓住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标本兼治,注重实效,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促进了公司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活动前相比,公司上报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9%和53.3%,活动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部门的号召,积极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使公司的活动与国家、社会的活动相呼应、相融合,大力营造“关爱生命、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公司和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根据新形势需要开展专题活动。近年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公司HSE系统开展了“六评比、夺红旗”活动;为深入查找薄弱环节、消除隐患,组织开展了“查找身边薄弱环节”活动;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平安工地”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员工安全意识,调动了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推动公司安全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强化员工行为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事故最为重要的工作。公司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信念,积极推行行为安全管理,不断改进员工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是完善制度,明确安全行为规范。公司在制定工业用火、临时用电等施工作业环节票证审批制度、强化重点施工作业现场监管的基础上,颁布了安全生产禁令,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典型行为进行命令禁止。各企业细化禁令,辨识出不同专业的不安全行为,帮助员工正确理解并自觉执行安全行为规范。二是组织实施安全行为观察,各级领导深入现场,观察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与被观察者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强化好的作业行为,纠正不安全的作业行为,不仅有效改进了被观察者的作业行为,同时有效增强了观察者的安全意识。三是推行现场作业“七想七不干”做法(即: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引导员工养成作业前思考安全的习惯,将安全制度变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的安全我有责,企业的安全我尽责。各基层单位把“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与目前在用的现场作业HSE指导书、作业票证审批表结合起来使用,形成HSE指导书、票证审批表、安全提示卡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三维联保”安全管理新模式,为保障员工现场作业安全的提供了有力保障。3 .坚持防治结合,强化隐患治理,大力提升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严格建设项目源头监管。本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原则,公司制定实施了中国石化建设项目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抗震减灾“三同时”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三同时”监管程序、标准要求,落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三同时”职责,从源头确保建设项目本质安全。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公司顺利完成了“川气东送建设工程”、“青岛大炼油工程”、"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在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采取科学优先策略,推行精细监督管理,严把安全评估审查关口,开展国家级安全预评价,组织专家分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全方位进行风险识别,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安全技术和管理难题,实现了钻井工程、集输工程、净化厂工程的安全建设和平稳运行。为确保川东北“三高”气田安全开发,公司合理采纳国外相关高含HzS气田勘探开发标准,充分借鉴国内外高含lS气田成功技术,先后出台了51项川东北区域性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全面推行“一字号”井安全现状评估工作,先后委托专业评估单位开展了金溪1井、马1井和新清溪1井等12口“1字号”安全现状评估,并组织专家认真评审,提出了许多科学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保障安全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确保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工程安全平稳顺利投产,公司成立了由企业、研究机构、总部职能部门组成的共30人的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投料试车安全监管组,进驻现场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历时一年,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实现了六套联合装置、储运及公用工程全部安全顺利开工,未发生各类大小事故。此举同时为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和高风险项目的开工、停工及检维修提供了安全监管模式典范。及时排查和整改隐患。公司建立了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总部督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机制,明确规定监督检查的时间、内容、频次以及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保障措施层层落实,及时排查和整改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公司坚持一年一度的HSE综合大检查,由公司领导亲自部署动员、亲自带队检查、亲自总结讲评,抽调各有关方面专家,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检查。2010年度HSE大检查组织了217名人员,分成17个组,历时1个月,检查直属企业90家、二级单位634个、生产车间(站、库)1477个,对2156名干部进行书面考试,现场提问一线员工2597人(次),开展应急演练313次,查出各类问题4978个,所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都亲自参加了检查,成为公司历次安全检查中规格最高、组织人员最多、检查单位最全、检查专业覆盖面最广、检查时间最长的一次。建立重大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公司实施积极的隐患治理策略,建立了以本质安全为核心、超前预防为主导、隐患消除为保障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保险运行机制,一大批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治理,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自1984年起实行内部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保险制度,即在成本中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存货平均余额的0.2%(1992年提高到O.3%,1997年下半年起提高到0.4%)提取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主要用于公司统筹治理事故隐患,同时为灾害事故财产损失及时予以赔偿,为尽快恢复生产创造条件。2002年1月起,公司又实行了安全生产保证基金巨灾保险,与保险市场接轨,分散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保险风险,扩大所需保险责任范围,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保险安全有效运行。截至2011年底,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用于隐患治理和灾害事故赔偿达187亿元,为有效治理隐患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建立隐患治理投入的长效机制的同时,公司不断完善以隐患排查、分析评估、登记建档、跟踪治理、应急管理为主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运行机制,对纳入重点治理的隐患项目实行定人、定资金、定措施、定时间的“四定”管理,对隐患治理完成情况进行后评估,并将隐患治理项目纳入财务和审计监督范畴,确保隐患治理运作规范、取得实效。2006年至2011年,公司安排隐患治理资金107亿元,对海上油气设施隐患、井控装置隐患、液态沙球罐隐患、电气仪表隐患、应急系统隐患、油库泵站消防系统隐患、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隐患以及长输管线隐患等4000余项进行了治理,全面改善了公司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4 .强化保障措施,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公司整体安全生产运行水平强化海上安全管理。海上安全生产极具高风险性和特殊性。近年来,国内外海上石油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极为深远。公司牢固树立海上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不断强化海上安全保障措施,保持了海上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公司建立了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全面规范海上石油各项作业活动;制定了滩海钻井安全规程、浅海采用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等24个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技术标准,涵盖了海上石油作业活动各专业。围绕制约海上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问题,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化安全监控手段,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9.2亿元,治理各类海上隐患87项。2011年3月,公司专门制定了三年海上隐患治理计划,拟投入资金13.35亿元,对34个重大隐患项目进行集中治理。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下拨隐患治理资金4.11亿元,启动项目32个,完成11个。突出抓好作业许可证制度、平台拖航审批制度的落实,严格海上施工作业管理,防范海上施工事故发生。不断健全完善海上应急事件预报、预警、预防和处置机制,坚持恶劣气象条件安全与生产两条线监控制度,确保万无一失。加强油田井控安全管理。公司加强井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公司总裁为组长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井控安全监管格局。树立“大井控”理念,建立了集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和油气开发井控于一体的“大井控”管理模式,配套出台了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和一系列井控安全技术标准,加强油气井勘探开发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避免了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特别针对川东北地区高压、高产、高含硫“三高”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安全风险高、工程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出台了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与井下作业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等51项川东北区域性企业安全技术标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井控措施,控制油气勘探开发风险,有效避免了井喷失控和重大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强化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石油石化工业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复杂,固有风险高。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原料劣质化、装置大型化、经营国际化的趋势显著,给安全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公司制定实施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监控措施,加强油品罐区、长输管道、大型机组、高温油泵、火工器材、放射源等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油品、液体化工产品等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生产装置工艺安全管理。公司积极开展危险化工工艺系统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对工艺流程进行全流程剖析,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方法。积极推广HAZoP分析,严格非计划停工管理,及时查找装置、设施及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落实安全控制措施。加强承包商监管。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大量承包商进入公司进行工程施工、技术服务,在为公司生产、建设做出经济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针对承包商数量众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公司制定实施了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将承包商纳入公司HSE管理体系,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考核。公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包、谁负责”、“谁引进、谁负责"、“谁雇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承包商队伍准入关、过程监管关、用工管理关、资质复审关,层层落实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断健全完善承包商清理、清退和奖惩机制,严格执行“一停二罚三清退”,对违章作业的承包商给予停工、罚款等处理,问题严重的给予清退处理。实行事故连带制,承包商发生事故,发包方、总包方、分包方、监理方都要承担连带作业。强势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公司承包商安全监管水平。2011年,公司承包商事故、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2.9%.47.1%,承包商事故多发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七、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手段,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油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配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公司建立了从下到上、完整统一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总裁任任总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全面负责公司重特大事件的应急工作。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由办公厅、生产管理部、安全环保局和外事局组成,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依据有关法规和各自职能,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各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指挥体系和相关应急管理机构,落实各自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内部应急资源的统筹配置机制。公司实施区域联防制度,按照地域邻近的原则,将公司所属企业划分为京津冀、山东、中原、湘鄂赣、苏皖、沪浙、华南、西南、西北9个联防区域,发挥各企业地域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采取联动协防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减少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积极建设外部应急救援联动协调机制。公司联合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成立三大石油化工公司应急救援联动协调小组,本着“依靠政府、资源共享、配置互补、联手保障”的原则,通过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数据库、联席会议机制、区域联防机制、应急资源调用及补偿机制和应急工作研讨和学习交流机制等机制,实现三大石油石化公司消防、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井控、海(水)上救助和防污染等方面的应急救援联动,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公司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建立了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相统一、上级预案与下级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公司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依据。公司加强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定期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预案演练。2011年,公司新修订发布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一个总体应急预案和井喷失控、火灾爆炸、海难、危险化学品事件等17个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公司对下属83家企业工1038各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审查。公司油田坚持每两年组织开展井控、油罐区消防、海(水)上消防与溢油等大型演练活动,检验和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建设。一是加强消(气)防队伍和装备的建设。公司所属油田、炼化企业建有42支专职消(气)防队伍,分布在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9支消防队被授予“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2支消防队被授予“国家油气田救援基地”。公司现有专职消(气)防人员8794名,各种消防救援车辆1204辆。二是加强重点区域应急管理保障能力建设。结合地区的气藏特征、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建成了普光气田、元坝、西北地区三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增强相应区域的综合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加强海上应急能力建设。以胜利油田海洋船舶中心为基础,建立了集海上应急和消防救助、溢油回收处置于一体的专业化海上应急中心。现有专业应急人员180人,配备3艘专职安全守护船、3艘专职溢油回收船、1艘专职污油水回收船以及型式多样的溢油回收清除、抢险救援设备,租用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应急直升机1架,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的应急装备与应急反应格局。在2008年我国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神华中国石化“3.1”骆驼山事故、兄弟单位大连“7.16”事故救援中,成功指导中国石化和相关企业反应灵敏,处置果断,高效有序地组织抗灾自救,并积极支援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六、防控职业危害,加强人文关怀,大力提高员工身心健康水平加强职业病防治。石油石化工业生产原料和介质大多具有毒害性,防治职业病危害的任务重、难度大。公司坚持“生命至上,健康为本”理念,本着“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强化职业病防治措施,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风险,为员工“安全体面地工作、健康快乐地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公司连续多年主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率达100%,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达100%;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85%,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9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100%;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率均达100%,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监护率达95%;杜绝一次3人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在岗职工职业病年发病率控制在0.1%。以下。燕山石化公司、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等8家企业荣获“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称号。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在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公司建立了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高温作业管理规定、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等专项制度,规范和加强员工劳动保护工作。编制了石油化工有害物质防护手册,大力开展员工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增强员工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了劳动保护费用及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每年投入亿元用于员工劳动保护。在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公司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康档案、举办专题讲座、发放辅导材料等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实现“积极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保驾护航。强化职业病防治管理和技术支撑力量。公司本着“满足需要、规模适度”的原则,不断建立完善集团公司、直属企业、用人单位三级职业病防治和监管网络,确保职业健康工作责任落实、工作到位。加强职业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力量建设,公司建设个具有国家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专业机构,建设实验室、病房和配套的检测仪器设施,现有职业健康技术专业人员人,成为油田职业健康工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